第十章:吃住在厂里
作品名称:套 作者:蜈蚣山人 发布时间:2016-12-03 15:45:36 字数:3083
前回说到,姚局长亲自去炼银厂安排了李小虎的吃住问题,目的就是要李小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把关,尤其是进出货把关。这是姚局长的一种策略,这样即能应付县委县政府的招商引资,又能应付市局对加强“炼银”企业管理的函文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脱自己的责任。
李小虎当天晚上没在“炼银”住,李小虎回家要去做两件事,一是回家拿洗刷用品,二是告诉分局长,“炼银”明天要正式生产,要分局长与主管业务的副局长亲自去企业看看现场,也让他们去现场验验货。李小虎在与分局长汇报完情况后,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了厂里,三公里也不完远,骑车有二十分钟足够了,这样还正好煅练身体。
李小虎来到厂里后,告诉徐老板,主管业务的副局长和分局长等下可能会来厂里看看。意思叫企业先别急着生产。大约差不多9点钟左右,主管业务的副局长唐生根与玉笥分局的局长周大明果然来了。主管业务的副局长良生根是顶他父亲进的税务系统,据说顶替之前还是生产队队长,虽说此人只有小学文学承度,由于好学肯干,最后还成为税务部门的查帐能手,十几年前曾担任玉笥分局的分局长。
玉笥分局因处于105国道边,而玉峡县国税局离105国道有20公里之远,而且还相隔一条赣江,而玉峡县是一个小县,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玉峡县的财力根本无力在赣江上建桥。因此,往来赣江都靠汽渡和人渡。如来一来,玉笥税务分局就成为玉峡县税务局接待市局领导的一个点。玉笥分局就在105国道上,此处离省城180公里,离赣市80公里,赣中市税务局领导在省城开会回赣中市时,8点钟从省出发到达玉笥税务分局差这多正好11点半,因此,玉笥分局正好是一个用餐点招待站。能当生产队长,说明唐副局长组织协调能力不错,自然也能做好接待市局领导的工作,正为如此,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税务系统领导大换届时,唐生根被提拨为当时玉峡县国税局的副局长,后来就一直分管业务工作。
唐生根当副局长时就四十岁,国地税分家后留在国税部门也是主管业务工作,到2003年时,唐副局长以在副局长任上干了十多年,按潜规则,副局长到超过五十岁之后就可能面对被迫退居二线。而此时的唐生根副局长已是五十二岁,被退居二线的可能性非常大。他可不想在退居二线之前出什么大事。唐副局长来到厂里后,徐老板带他先看了两种“废银”,然后又带去看了如何洗废旧胶片,最后带到准备生产产成品的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就是工棚式厂房,由几根大大的杉木做柱子,然后上面盖瓦片的旧厂房,整个厂房是空的。厂房很大,原先做生产什么搞不清。房间的一边正在安装电炉生产线,看样子是准备大生产。房间的另一边是土炉,这边是用煤炭生产,徐老板说:“第一批产品就准备用煤炭生产加工”。参观过程中,唐副局长只是听着,他一直没表达。只是对泥巴样和夸块样的“废银”说了句,这些是经过加工过的。他没说加工过后面的“半成品”三个字,也没表达说“这个可抵扣,还是不可以抵扣”。看完现场后,唐副局长和玉笥分局周局长就开车回去了,徐老板留吃饭,唐副局长说,等下回吧。
等唐副局长走后,企业开始正式投入产生。其他生产也很简单,先将“土煤炭炉烧起来”,然后将将麻布袋里的“废银”每次称一定量,再称一定量的棚酸,然后倒入一个园柱形的“耐火钵”内,再将“耐火钵”放在“煤炭炉”上溶化成银水,在煤炭炉的边上放着一个大大的木桶,木桶里装满水,水桶里放着两根大木棍,待“废银”溶化成水后。四个人用工具将“耐火钵”抬起来,将然将“耐火钵”里的溶化的银水缓慢的倒入边上的水水桶里,水桶这边两个人不停的搅拌木棍,就这样一钵完了,又生产下一钵。总共来了十几个工人,连续生产了一周,最后将这几麻布袋“废银”生产加工成了产成品“银珠”。这此银珠有大有小,但总的看去差不多就象一粒粒白绿豆。
第一批产品就这样结束了,十几个工人都是从浙江哪边带过来的,在生产完工之后,他们都回浙江去了,接下来就是产品的开具专用发票问题。产品结束后,徐老板就一定在与县局领导谈开发票之事。
领购增值税的先回浙江了,厂里只留下了徐老板的一个内弟,还有就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据说这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就是徐老板的母亲。另外还有一个姓章的会计,这个会计即不是浙江人,也不是玉笥县人,而是赣中市福田县人,据章会计说,徐老板福田县也有一个这样的厂。
生产完工之后,李小虎也没什么事可做,除了每天去厂里走走外,大部份时间在家里忙新房装修买材料。差不多每天11点左右骑车到厂里吃饭,然后中午在厂里的房间睡上不觉,下午与会计和留下看厂的徐老板内弟(妻子的亲弟)聊聊天,扯扯闲话。
人混熟了说话就无所谓,再加上,李小虎一向不喜欢说官话和套话,开始大家说的是关于企业风险问题。李小虎问“为什么不在你们浙江那边生产和开票”,内弟说:“我们这边经济比较发达,主要是稀贵金属回收公司这本证办不下来,也就是小企业根本不让办,因此,只好到你们赣江县来办”,后来又说到:“象我们办这种企业,就有点象钓鱼,就是钩各地政府的开放程度,政府开放一些,我们就长期办下去,政府不开放,我们也就亏损,前期投入就打水漂”。我知道,前期投入除了租厂房外,办“稀贵金属回收公司”这本证是要花一些钱的。
老板内弟还谈到他进我们这边商店卖东西之事。他说道,你们这边人生活比较散慢,他举了一个他进买商品的例子。他说,店主都在外面打麻将,见有人进店了,也没人招呼,还要人叫“买东西”,在我们这边的小店,只有你进店就有人热情的给你主动介绍,无论你买不买,都会很热情的招呼你,把你当上帝。
自从企业第一批产品完工之后,李小虎就没在企业住过,实际上即便在企业生产期间,李小虎也只是第一天在厂里住了一晚。此后,每天晚上都回家,正好家里搞装修,也能与装修师傅谈些事情。为了免得被姚局长说,李小虎尽量不到局里去。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其他男人在一起也喜欢做点坏事。
前面说了,厂子就座落在原猫耳脑的对面,虽然这里没原来火,但还保留了一家路边店,这家路边店叫“小福星”,估计会计和老板内弟去过“小福星”,一天下午,李小虎又与他们两个一起闲聊,聊了一会儿,会计提出去“小福星”玩玩,说到那面还有小姐。并且说这些小姐,被老板叫到县城的大酒店去是300元一次,直接到店里只要50元一次,还不是同一个人。李小虎一来从来没去过这种店,二来,自己是来管这个企业,这种事要去也不好同他们去。再说这个企业开票问题还没解决。
大约一周过后,会计也走了,只剩下老板母亲和老板内侄有厂里看店。会计走后,李小虎也没再去企业吃饭。当姚局长问到李小虎为何没在企业吃饭时,李小虎照直说了,现在企业只有两个人在,吃饭也不方便,姚局长这次也没再说什么。
他回局后,为了理清自己的责任,便将原材料验货情况,原材料废银试验情况,银珠的生产加工情况,最后产成品入库情况如实的写出了报告,并将报告一式五份,姚局长、唐副局长、法规股、征股股、分局长各一分,自己也保留了“电子文档”。报告上交几天后,副局长找到李小虎,说是县局决定,他本人、李小虎,还有宣传部的一个副部长,由宣传部派车一起去浙江仙居那边考察一下,然后再决定后面的情况。
李小虎听到这个消息,他心理非常高兴,心想自己参加工作二十多年,还未出过省,更没因工作出过差。现在坏事反变好事了,他倒是希望通过考察,这个企业能保留下来,因为,只要县局认定了那些块样和泥巴样的是“废银”,而不是“粗银”,以后的工作倒是一件非常单纯和轻松之事。此时的李小虎甚至想,如果企业能生存下去,自己再去“与时俱进”活动活动,倒可能真是一次人生的转机。此时的李小虎倒真是想入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