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那神奇壮观的远方>【四】天险"腊子口"(一)

【四】天险"腊子口"(一)

作品名称:那神奇壮观的远方      作者:浅墨清语      发布时间:2016-10-21 15:38:38      字数:9885

  1、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离开舟曲,顺白龙江逆流而上,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气温慢慢变得凉爽起来,导游小赵自荐要给大家唱首歌:“我给大家清唱一首歌,大家欢不欢迎?”
  游客们发出响亮的声音:“欢迎,热烈欢迎!”话音未落,就听见游客雷鸣般的掌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长亭外,古道边,晚风拂柳笛声残。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啦!啦!嘿嘿!忘了歌词了”小赵很难为情的露出两颗小兔子似的大门牙。
  游客们有的捂着嘴巴笑,有的哈哈大笑,有的笑出了眼泪。有的说:“哎!到底是太年轻了,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娃就是个小丑角色。”也有人说。
  还是最前面座位上一位带着近视镜的中年大姐用她专业甜美的歌喉平静了一车人的喧哗声:“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献给最爱的你,亲爱的,别看别人,就是你,呵呵,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车内静悄悄的,似乎大家都屏住了呼吸。
  接着又是几位中年妇女评剧、秦腔地连续“上演”着,许是唱的久了,部分人也厌倦了这般热闹。导游小赵也在喊“停!停!停!太吵了,求你们了,别唱了,行不?”那几位中年大姐许是唱出了瘾,没有人理会小赵的喊话,照唱不误。
  走在这大山深谷,路上除了同行的旅游车之外,公路上一直没有见到行走的人,浅墨暗想“莫非这里的人在走山路?”通往腊子口的路是单行道,途中遇上会车,有一方必须要退到路面较宽的地方才能让开会车。
  这里前不靠村后不着店,像个大天井一样,走了好二十几公里山路,只见到一个检查站。到了迭部浅墨问小赵:“这趟红色旅游范围有包括去俄界、旺藏茨日那毛主席故居吗?”
  “没有,只有一个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和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小赵说。
  “从地图上看还有个红色旅游地俄界会议会址也在附近,听说俄界的碑做得很气派,只是去过的人说广场和会址两处经常是铁将军把门,他们去了也进不了门,大多路过和专门去了的游人只能是在外面拍照片,虔诚的人最后几经周折从上学的学生嘴里打听到钥匙放在离纪念碑以上几百米外的插红旗的小卖部旁边的一家,他们真是能折腾远道而来的客人。”浅墨说。
  “俄界也是个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俄界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党中央在甘肃境内召开的第一次重要会议,会上,毛主席作了《关于与四方面军领导者的争论及今后战略方针》的报告,讨论了北上的任务与到达甘南后的方针,做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同时中央发出了《为执行北上抗日告同志书》。俄界会议主要对于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与破坏,胜利完成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晓月回过头对浅墨说。
  “俄界会议会址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思想内涵的资源,都值得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一个红色的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景区为什么就不能正常的开着门呢?让路过的和从走长征路的人仰慕,致以崇高的敬意呢?!你们旅行社既然是红色旅游,且都在迭部附近,多收点钱就行了,咋就不包括这重要的两项呢?!真的太遗憾了!!!”浅墨感叹不已。
  “那不去还好,万一去了,还是铁将军把门就白跑一趟,再说我们的旅行线不包括这两个景点,也不顺路。若尔盖大草原也是红军长征时走过的地方,旅行线路有包括若尔盖在里面,还有若尔盖草原的深处——花湖,也是红军走过的地方,要去的人均得再收费110元,有学生证的优惠5块钱。有没有去花湖的,有去的提前交110元,不去的就在若尔盖草原呆上两小时等我们去的人从花湖返回来再接你们走。”小赵说。
  “我们去吧!两个小时静静等在那里是浪费时间,既然出来了,到能去的地方都看看。”晓月说。
  “好!我们都去吧!”浅墨说。
  随着走过七弯八拐一段段陡硝的山路,汽车吃力地爬上了直达腊子口的极顶——磅礴起伏的铁尺梁。然而,尚未望尽远山之巅蔚蓝的天空、悠闲的白云,峡谷半坡上无拘无束的绽放着的一朵朵紫色、一拢拢黄色、一株株红色的花朵,那些山野的精灵已从车窗外撞入了游人目不暇接的眼帘;奔流不息的河畔一排红顶的藏族民居顷刻从游人的眼角掠过,涛涛河水声如雷贯耳,满河是洁白的浪花,又将两岸滋润挺拔的苍松翠柏,齐刷刷地横在游人的眼前……水伴云动,山随路转,再连续几个左转弯右拐角疾驰的颠簸后,便进入了一方河谷地带,这里真是山大沟深,掩藏在险峻翠绿的山峰与沟壑中,曾震惊中外,赫赫有名的——天险“腊子口”到了。
  可是,开车的师傅没有将车停在这里,而是按照旅游攻略直接寻找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先是让游人听专业的讲解,在馆内参观红军长征路上一切代表性的老物件,老油画,老故事,再折回来腊子口参观当年发生过战役的古战现场。是啊,红军长征时腊子口战役的胜利载入中国的史册已81年了,这是中国革命厚重的历史,光荣的丰碑,这些珍贵的史料,不听专业的讲解,不看逼真的油画,就凭口口相传的故事和想象,哪能真切地想到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艰苦卓绝,举世闻名的伟大壮举?先去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听专业讲解,听来这个旅游攻略很符合逻辑,但这个旅行线路似乎没有那么顺畅,据说以前的腊子口纪念馆就建在现在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的跟前,因为是要扩建纪念馆就拆迁了原来主馆建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旧纪念馆,新建的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主馆建筑占地面积3657平方米。位于离腊子口较远的深沟里,游人们觉得馆和碑应比邻在腊子口古战场附近,若馆建在看到腊子口之前,后看到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就顺畅很多,这样的布局凡路过仰慕和从走长征路的人都有机会缅怀纪念,为共和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悼念!
  大巴在一条不太宽敞的公路上前行,走过才知道腊子口这条单行道公路是迭部通往汉族地区的门户和重要交通孔道,也是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东北。公路在苍翠的沟壑底,右边有从沟里流出的清澈见底的小溪,一边路的护栏都是红旗式样组合的水泥墩,左边路旁有两段形态生动的红军战士的壁画和雕塑,活灵活现的,仿佛是在叙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导游和师傅好像对此地的地理并不是太熟悉,当时着急找去纪念馆路的进口,在这里只是路过,也没有给游人下车的机会,浅墨觉得在这样一个地方没有拍照也是个遗憾!
  “看那不是有路牌吗?”浅墨先发现了去纪念馆的箭字提示牌。
  “可能就是这个路口。”导游给师傅说。
  “应该没有问题,提示牌都这么清楚,还犹豫什么?”浅墨说。
  大巴车鸣叫着缓缓的驶进了慢上坡的沟口。
  因为是山大沟深,小路口掩藏在一片绿荫丛中,又是双叉路口,也难怪开车的师傅难辨方向。进沟不远处,随着大巴车的停靠,一片开阔的纪念馆广场展现在游人眼前,右方从近到远是一眼望不到边地重重山脉原始绿海,左边就是“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整个纪念馆的外貌被苍翠欲滴的绿色围绕在其中。
  先到纪念馆的游人抢到了拍照的位子,后到的游人就没法拍照了。浅墨直接进纪念馆跟在专业讲解员后面听讲解。
  进入一楼大厅第一眼看到的是十大元帅威武的酮体塑像,紧接着在一楼的左侧看到那张似曾相识的画面——铁索桥。讲解员娓娓道来:“泸定铁锁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人们常称之为大渡河铁索桥,此桥是甘孜州的门户,康藏交通的咽喉,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
  讲解员从一楼展厅讲到到二楼展厅,把红军长征路线以打机关枪的速度讲了一遍,游人从一楼大渡河开始,草鞋、步枪和缴获的机关枪,从红五星的八角军帽看到破旧的皮袄,从爬雪山看到过草地……细细看着红军途经迭部路线沙盘、红军途经迭部路线图、红军遗留在迭部的各类革命文物、藏族人民帮助红军架栈道、开仓放粮、救助流落的伤残病红军等相关资料图片,看完纪念馆收藏的一千多件藏品,从中感受革命先烈从千辛万苦走到革命胜利,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这种艰苦的战役下唯中国工农红军才能创造奇迹!唯中国共产党坚不可摧,感佩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感佩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在这样的红色旅游胜地带着孩子们走一回长征路,不但弘扬了红军长征精神,更让下一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这很有意义。
  纪念馆主要以“川陕忠魂”为主题陈列展览,分别确定为辉煌征程、占地血花、英烈忠魂、丰碑永存和将星璀璨五个部分组成;采用了史料和复原性陈列手段,使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真实的再现了1932年至1935年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数万烈士金戈铁马、不怕牺牲的英勇壮举。有红四方面总医院政治部旧址,中、西医部旧址,重伤、轻伤连旧址,被服厂旧址,担架队旧址,红色卫校旧址等均以复原陈列为主。辅以史料介绍:红军石刻标语、红四方面军烈士墓和大城寨红军烈士墓以实景展示。
  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浅墨心潮起伏,那一幅幅红军长征路的画面,一件件红军长征路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像黄河的浪潮一样在她的脑海里翻滚,红军长征路的画面一时占据了她所有的心思,她心不在焉地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纪念馆的广场,晓月喊她快走,才发现天空已飘起大雨。
  纪念馆门前突如其来的雨丝,给进纪念馆前披着腊子口阳光走进纪念馆的游人一个措手不及的袭击,腊子口的雨点真大,迎面而来的风夹杂着噼里啪啦的雨点只一会功夫,游人从纪念馆走到车上的一段路,浑身就湿漉漉的,有的游人悚然间就打起了寒颤。
  
  2、著名的腊子口战役经过
  腊子口是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隘口宽30米,高8米,两边是百丈悬崖陡壁,周围是崇山峻岭,抬头只见一线青天。水流湍急的腊子河由北向南穿越隘口,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有“天险门户”之称。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红一、四方面军冲破敌人重重包围,刚刚走出荒无人烟的草地,又于饥寒交迫中翻过茫茫雪山,向北挺进,1935年于9月12日进迫腊子口附近。
  当地人有句谚语:“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但无论如何,付出惨重代价刚刚走出草地、翻过雪山的中央红军,不能再走回头路。突破天险腊子口、打通北上通道就成为红军唯一的选择。
  当时甘肃国民党沿朱李沟口、腊子口、康多、道藏、黑扎一带分点布设了数道防线。尤以腊子口为其防守重点,在腊子口的东山上,驻扎着当地军阀鲁大昌一个团的兵力。敌人事先撤光了小桥上的木板,只剩下光秃秃的两根圆木。在一条南北走向的陡峭山坡上,敌人部署了3个火力点,形成对小桥的交叉火力封锁。腊子口本来就易守难攻,再加上敌人的火力设防,真可谓插翅难飞。在桥头和两侧山腰均构筑了碉堡,并在山坡上修筑大量防御工事和军需仓库,敌人妄图凭借天险把红军扼阻在腊子口以南峡谷中。此时,红军左侧有卓尼杨土司的上万骑兵,右侧有胡宗南主力,后侧有从四川跟来的刘文辉的川边军侧翼,如不能很快突破腊子口,就会面临被敌人四面合围的危险。
  公园1935年9月12日红军长征经过峰锐坡陡,山高谷深的俄界(今迭部县达拉乡高吉村)为了及时解释北上的意图,调整战斗部署,确定以后的战略方针,党中央毛主席提议并主持召开了著名的俄界会议。这次会议对确定红军北上进入甘肃的战略方针,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错误作斗争,胜利完成长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4日晚,整个部队陆续到达旺寨,一军团住在旺藏村,三军团和军委纵队住在旺藏寺,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住在茨日那村,毛主席在其居住的木楼上,向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面授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的命令。红四团奉命向腊子口挺进。这是个决定了中国革命命运的一个重要地点。
  俄界会议后,毛泽东率领由红一方面军第1、3军和军委纵队改编的陕甘支队,继续执行中央的北上方针。
  于1935年9月16日,来到川甘边界的腊子山脚下。在离腊子口不远的朵里寺,向林彪、聂荣臻、罗瑞卿、刘亚楼等人部署腊子口战斗。
  聂荣臻和林彪从朵里寺毛泽东的住处出来,天正在下毛毛细雨,前面高峻的腊子山正锁在云雾里。白龙江的支流石沙河从栈道底下奔腾而过。一尺多宽的小小栈道,被荒草和枝条掩着。他们顺着这条小径一直前进到二师师部,与左权一起实地勘察了地形,对二师师长陈光和政治委员肖华布置了攻打腊子口的任务。
  腊子口,可谓险峻已极。长征途中他们经过的险关不算少了,但像这样险恶之地还没见过。小小的口子,不过30米宽,两面都是绝壁,形成一个长达百米的甬道。湍急的腊子河从这道缝隙里奔流而下,河上架着一座木桥,成了两山间唯一的连接点。桥头筑有坚固的碉堡,桥西是纵深阵地,桥东山坡上筑满了三角形碉堡。腊子口后面设有仓库,屯积着大批粮食,敌人做了长期死守的准备。桥头守军两个营,整个腊子山梯次配备了一个旅。在岷州城内,还驻扎着鲁大昌4个团的主力部队,随时可以增援。为了打通红军北上的道路,担任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的二师四团素有长征“开路先锋”美誉之称(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决定集中兵力夺取腊子口,红四团再次挑起重任。担任突破腊子口的任务。由二营(营长张仁初)担任突击营,任务是从正面进攻,猛攻隘口,夺取木桥。
  领受了攻打腊子口任务的林彪、聂荣臻,马上同军参谋长左权、红2师师长陈光、政委萧华一起到前沿勘察地形。这时,林彪、聂荣臻、左权就站在相距200米远的栈道旁边的树林里,敌人的子弹不时飞进树林,二师政治部组织科长刘发英就是在这里负重伤后牺牲的。
  不过30米宽的腊子口,两面绝壁间有一条长达百米的甬道。而腊子河就占去了一半,湍急的腊子河上架着一座小木桥,成了两山间唯一的连接点。
  二营接受了攻打敌人桥头的任务后,在营长张仁初指挥下,沿着一条直通桥头的羊肠小道,弯腰爬上腊子口西山。担任掩护的机枪手利用地形迅速占领射击位置,一个个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目标。
  16日黄昏(七点多),战斗打响。4团指战员在轻重机枪掩护下,发起猛烈进攻。狡猾的守敌凭借险要地形和坚固工事,等红军接近桥边时,才开始疯狂扫射。敌人的子弹像狂风般刮来,手榴弹像冰雹似的落下。不到一会,腊子口上火光闪耀,硝烟弥漫,狭窄的路上满是厚厚的弹片和没有拉弦的手榴弹。
  红军连续组织的几次冲锋均告失利。
  二营六连担任突击队。但因为地势险要,强攻数次都未奏效。这时,毛泽东一次又一次地派人到军团指挥所,问六连突击队的位置,有什么困难,要不要增援。聂荣臻听着口子上传来的手榴弹的爆炸声,派人了解战斗进展情况,知道仗打得很艰苦。
  担任铺桥的一连也砍好树木,做好了铺桥的准备。
  担任铺桥的第一组人员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曲身前进,还没接近桥头,一个个便倒下了。由于腊子口口子太窄,敌人用手榴弹控制了木桥前面那段隘路,50米的路面上铺了一层手榴弹破片和没有拉弦的手榴弹,有的地方已经堆了起来,二营六连在敌方强大的火了控制下,打的非常艰苦。敌人的交叉火力把红军死死压在桥头前,整个晚上战斗进行的十分激烈,一连几次冲锋都没成功,小桥只铺了不到两米长,部队伤亡很大。
  午夜,除留下部分队伍守桥外,林彪、聂荣臻命令六连撤下来休整,重新组织进攻。其余都撤到了腊子口下游的西河洼休整待命。
  这时,营长陪着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边走边说着什么。战士们见团长、政委来了,一个个都围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团长,今天这仗打得真窝囊,净吃敌人子弹了!”一个战士气呼呼地说。
  “吃子弹倒不怕,攻不下桥头心里才难受呢。”
  “政委,既然强攻不成,能不能换个打法?”
  “好想法,说说看。”政委笑着对那个战士说。
  “还没想出点子来。”那个战士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皮。
  于是,四团指挥部,组织战士们献计献策,大家讨论得很热烈。
  四团指挥部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军团首长林彪、聂荣臻、左权的指示。改变了战役策略,重新制定了巧取腊子口的战斗方案。最终经研究决定:仍以六连正面进攻,牵制住敌人桥头碉堡的火力,保证正面部队顺利铺桥。由团长王开湘带领一营的一、二连从腊子口右侧攀登崖壁,迂回到敌人的背后进行突袭。
  零晨两点,在团长率领下,三个连整队完毕。他们每人配备4把刺刀,一只驳壳枪,4颗手榴弹,一把大刀,一个个精神抖擞。随着一声“出发”的命令,队伍离开西河洼,趟过齐腰深刺骨的河水,上岸后又深一脚浅一脚地悄悄靠东山根前进。一路上除了听到草鞋与脚下的石头磨擦发出沙沙响声外,再没有别的声音。
  队伍很快到达指定地点,离腊子口300多米远的东山崖下。这里敌人没有设防,行动不易被发现,也便于接近敌人。
  按事先部署,队伍分两处攀崖。但是,两侧陡峭的崖壁,从山脚到山顶有近500米高,别说晚上,就是白天爬也够费劲,恐怕连猴子也难爬上去,队伍怎么才能爬上去呢?
  黑咕隆咚的夜晚,什么也看不清。战士们每往上挪动一步,先要用手摸一摸,摸到石缝,再插上刺刀,4把刺刀,两脚蹬着两手把着,交替着往上爬,累了只能凭借4把刺刀支撑着身体喘口气。有的战士爬着爬着干脆脱掉草鞋,光着脚丫往上爬,时间不长,手和脚磨破了皮、磨出了血,把白晃晃的刺刀都染成了红色;有的战士膝盖被石头磨出了血,弄得衣服上血迹斑斑;更有的战士累得实在支撑不住,从高高的崖壁上摔下来,就再也没有睁开眼睛。正在大家发愁时,一个绰号叫“云贵川”的从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毛遂自荐,说他有办法带领突击队登上腊子口。“云贵川”赤着脚,腰上缠着一条用战士们绑腿接成的长绳,带着一个系着铁钩的长竿子,他用竿头的铁钩搭住石缝里长出的歪脖子树根或者岩缝,像猴子一样一节一节地攀上了险峻高耸的绝壁。
  看着“云贵川”身影越来越小,大家都屏住呼吸仰望着,生怕他失手从高崖上摔下来。在大家的盼望中,他终于登上山顶。靠着放下的绳索,突击队员在一连连长毛振华的带领下,拽着绳索,一个一个攀到崖顶,迂回到敌人的后面。可惜这个苗族小战士只留下了外号,没有留下姓名。
  战情瞬息万变,主攻的六连重新调整部署,组织敢死队,隐蔽地接近到桥的这一端。一个战士抓着桥下横木过桥时掉迸了激流,把敌人惊动了,敌人向桥下猛烈射击,从而也就吸引了敌人的火力,连长胡炳云乘机带着人冲上去,与敌人展开血肉搏战。
  凌晨3点钟,小分队终于登上绝壁,一点没被敌人察觉。穿过一小片灌木林,在朦胧欲晓的夜色中,隐约可见敌军的碉堡。副团长把小分队的20几人分成几个战斗小组,准备直捣敌穴。但正当隐蔽接近敌人时,一阵“嗒嗒嗒”的机枪声划破寂静的山谷。几名战士倒在了血泊中。副团长急忙大喊一声“赶快隐蔽”。原来,敌人的观察哨发现了快要接近敌堡的小分队,突然开火。
  在敌人火力的封锁下,小分队前进不成,后退不得。发现山坡上只有十几名红军,敌人便疯狂地向小分队扑来。副团长见状一声令下:“打!”顿时,机枪、手榴弹声响成一片,打得敌人血肉横飞、鬼哭狼嚎,剩下的掉头钻回碉堡。整个上午,敌人组织了几次进攻,除了丢下十几具尸体外,什么也没捞到,只得龟缩在碉堡里疯狂地射击,再也不敢出来了。而前来增援的敌人,遭到红军二营的阻击后,也慌忙逃走了。
  战斗进行到3点多,小分队用手榴弹炸毁了第一层碉堡的大门,吓得敌人全躲在了二三层碉堡里。眼见援兵无望、坚守不成,敌人开始慌了,他们从第三层碉堡的窗子甩出一条绳子,先后钻出窗口,顺着绳子往下溜,妄想逃命。趁敌恐慌之际,二营迅速铺通桥面。正面进攻的部队一举摧毁了桥头上的敌人碉堡。一个敌军俘虏叹道:“没想到红军这么厉害,你们真是神兵天降啊!”
  零晨3点多,杨成武组织敢死队再次向腊子口敌人阵地发起猛攻。正当进攻受阻时,突然腊子口上空升起一颗白色信号弹,迂回到山顶的红军官兵如神兵天降,居高临下,向敌人没有顶盖的碉堡和阵地投掷手榴弹,敌人死伤大片。正面进攻的敢死队,手持大刀,身背马枪,勇猛地冲向敌人。官兵们上下夹击,打得敌人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经过一场血战,红军终于夺取了有敌人三层坚固碉堡把守的天险腊子口。此时,红军如虎添翼,枪声、冲杀声震荡整个山谷。失掉腊子口的敌军魂飞魄散,溃不成军。二营在摧毁第二处碉堡后,又攻克了敌人的主阵地,将鲜艳的红旗插在腊子口顶峰。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战士们也看到腊子口背后的半山腰升起一颗表示迂回成功的白色信号弹。白色信号弹刚从高空闪烁着徐徐下降,红色信号弹接着钻进苍穹。
  放信号的是四团通信股长潘峰,他只顾高兴忽略了上前一步便是悬崖,就这样从悬崖上滚落下来,多亏一条小路把他挡住了,才没掉进激流。他从昏迷中醒过来时,天已拂晓,发现敌人正向后溃退。他成了腊子口胜利的目击者。
  腊子口的顶峰披上霞辉时,六连敢死队与四团团长黄开湘率领的迂回部队胜利会师。敌人逃跑时在老林里放起了火,一时间火乘风势,烈焰腾空,噼噼啪啪之声遍山崩响。勇士们在忽闪忽闪的火焰中冲过去,长追不舍。
  红4团官兵冲过桥头,乘胜追击残敌。
  9月17日,当晨霞洒满大山时,红四团终于占领天险腊子口,并在当天穷追数十里,占领了大草滩一带(即现在的三草滩),缴获粮食数十万斤、盐两千斤。这对刚出草地不久的红军可谓是无价之宝。当地回族、汉族群众对红军热烈欢迎,更使部队受到极大鼓舞。
  腊子口一战,标志着红一方面军赢得了长征路上的险关之战,打破了国民党妄图用恶劣的自然条件“饿死”、“困死”红军的阴谋。腊子口一打开,全盘棋都走活了,红军踏上继续北上的征途。
  聂荣臻来到腊子口桥头,面对半尺深的手榴弹破片层,伫立良久,慨然长叹。他想,关非不险,路非不难,倘使我们的部队有一营之众纵深防守,纵有10万之师又焉能扣关而入?是我们的部队太勇猛、太机智了!
  有战斗就会有牺牲,因没有确切的报告数字,腊子口战役伤亡人数不详,据参加战役的红军说最多约几十人。因为战斗规模不大,且采取了佯攻和偷袭方式,敌军一触即溃。
  从此,天险腊子口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驰名中外。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红军主力从朱立沟(朱李沟景区)翻山越岭到达哈达铺,红军余部从牛路沟(即一线天景区)翻山到达岷县,沿途有当年红军走过的木桥和栈道。
  腊子口战役,这一仗红军打出了军威,打开了进军甘肃的大门,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道路。英雄的红四团以自己英勇顽强的战斗,在腊子口树立了与日月同辉的历史丰碑。
  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辉煌胜利,腊子口被国务院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人民政府先后修建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腊子口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属于“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范围。
  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腊子口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企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腊子口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此次战役也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
  1935年9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先头部队到达甘肃省岷山县以南的哈达铺。红军各部先后在哈达铺一带休整。21日,中共中央进驻哈达铺。22日,毛泽东等在哈达铺期间,通过国民党的报纸了解到陕北红军的大致情况。是日,毛泽东、周恩来等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宣布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并宣布陕甘支队下属3个纵队。第一纵队林彪为司令员,聂荣臻为政委;第二纵队彭雪枫为司令员,李富春为政委;第三纵队叶剑英为司令员,邓发为政委。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召开会议,正式决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红军主力从朱立沟(朱李沟景区)翻山越岭到达哈达铺,红军余部从牛路沟(即一线天景区)翻山到达岷县,沿途有当年红军走过的木桥和栈道。从这里可以缅怀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建立新中国,历经千辛万苦,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的情景,也可以重走长征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仗红军打出了军威,打开了进军甘肃的大门,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道路。英雄的红四团以英勇顽强的战斗力,在腊子口树立了与日月同辉的历史丰碑。腊子口战役纪念地是迭部红色旅游的龙头基地。
  1935年、1936年红军两次途经甘肃省迭部县,境内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天险腊子口战役、俄界会议等遗址。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