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信天翁——来自勇气村的故事>第十九章 小蝌蚪找妈妈

第十九章 小蝌蚪找妈妈

作品名称:信天翁——来自勇气村的故事      作者:孙彩文      发布时间:2016-06-16 01:46:34      字数:4689

  全城噤声三日,警车开道,万人送考。
  高考,是中国人生命追求最为集中的体现,或是行将到来的生死一搏,或是终身回顾的铭心记忆。
  每当高考,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总要不断地问自己,基础教育对中国人才培养的贡献在何处?
  他人在质疑:
  如果让我给我们这一代人所受的语文教育打分,我不会打‘零分’,因为它不是‘零分’,而是负数。我之所以这样说,一点都没有故作惊人的意思。我们在接受了小学、中学的语文教育后,不得不花上很大的力量再来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启蒙。
  这个毕飞宇,为什么是两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这个头衔,让人即使想反驳,心中也没有足够的底气。不反驳,胸口又有一口气,堵在那里不出来,毕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已经30年。
  人大新闻学院的高钢,介绍美国小学教育与之遥相回应:
  美国的小学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高钢眼里的中国教育,哪个小学教师也不承认自己是在这样做,知识灌输、死记硬背、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没有,我们真的没有。我们在小组合作,在自主探究。
  反过来,把美国教育放进我们的课堂,倒像一个模子刻的,引向知识的海洋、引导去思考问题、保护创造的欲望,是的,这是真的。
  昨天,京津冀一体化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三位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天津、唐山,在讲同一节课《小蝌蚪找妈妈》,是同课异构。
  “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青蛙。”
  老师在问,学生在答。
  这个环节三个老师的课堂都有呈现,但方法不同,一位老师在领着学生读课文;一位老师在播放上世纪60年代的经典动画片;另一位老师在用PPT展示5枚特种邮票,旁边配了自己拍的照片。
  可是,小蝌蚪认错了妈。
  课堂上,这样的视频在播放:
  “小池塘发生了一件小事情,青蛙妈妈生下了小宝宝,青蛙妈妈乐得呱呱叫,小宝宝一群群。”随着一个解说女声的响起,画面上的青蛙妈妈产下了众多小宝宝,这些小宝宝缠绕着水草,像一串珍珠一般排成了三排,这样的画面持续1分多钟。
  这样的照片也在播放:
  蝌蚪全身深黑色,尾较短且尾的颜色比身体稍浅,成群聚在一起朝一个方向活动。
  “我以前一直以为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长大了自己从事这方面工作了,才知道其实它们的妈妈是蟾蜍。”姜龙是上海萤火虫保育组的志愿者,从事生物保护多年,对自然界中的动物习性颇有研究。我十年前读过她的这段话。
  姜龙说得没错,小蝌蚪确实找错了妈妈。
  “卵呈带状分布的应该是蟾蜍的孩子。”曾在上海动物园从事多年科普工作的涂荣秀说,“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非常难解或受争议的问题,只要从事两栖爬虫类工作的人士都清楚这个事实。”
  但是,三位老师都没有百度,三个班的孩子也没有一人质疑。
  记得,网友“光绘人”在2010年春天,特地去北京植物园樱桃沟的小溪里,拍下了蛙卵的图片,根据照片,这些卵呈现一团一团分布,与动画片中带状分布的卵并不一致。“而且青蛙的蝌蚪爱单独活动,蟾蜍的蝌蚪爱集体活动,动画片里那一群找妈妈的蝌蚪,不正是集体活动吗?”他由此判定,小蝌蚪找到的其实是“表姨”。
  受他影响,我在讲这节课的时候,和科学老师领着孩子们到河边去观察过小蝌蚪。
  是的,癞蛤蟆和青蛙的卵很好区分,蛤蟆的卵是“带状”的,像一条连续的线状长带,带内的卵就像一串珠子,透明中带着黑色的颗粒。而青蛙的卵是一团一团的“球状”,卵粒较大。
  老师教学生受动画片误导。
  从上世纪60年代直到今天,这个美丽的误会一直伴随着一年级的课文在延续。
  市局刘处长私下交谈说,“我和儿子一直以为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到了河边看到一群群黑色的小蝌蚪也总告诉他长大了它们会变成青蛙。动画片、图画、课文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果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并在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得到纠正,对孩子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刚才评课,这个观点为什么不说出来?”
  “今天来的,是全国小语界的权威,我做教师培训工作,又不懂教学,我哪敢说话?”
  “可是,孩子们为什么也不发声?”
  “下载思维呗,孩子们习惯了。”
  “老师呢?都是特级和名师。”
  “还看不出来吗?专家评课都是画大饼,大家的思路被小蝌蚪拽着,书中说是青蛙,就是呗。”
  我为什么不在心里发酵?为什么想把这样的故事记录下来?
  我在想:如果非要给小学语文打“0”分,甚至更可怜,给个负分,应该记在谁的头上?
  我内心有三个声音:评判之声、嘲讽之声、恐惧之声。
  “这是我家宝宝,出生前长长的串在一起像念珠。这些是我家的,出生前团在一起,看上去像西米露。”
  “小蝌蚪妈妈是谁?母子关系错位是误会还是失却求真的勇气?”
  “书中这样写,老师传授给学生,有错吗?如果有,是老师的错吗?”
  我不知哪个声音是我的,还是都不是。
  我拿起手机,入读书叙事群。
  海在群里发了一段叙事,他入院请了一位护工。护工今年五十,小学毕业,读了一年初中。她喜欢跳广场舞,这一天回来很是沮丧,海问她缘由,她说:
  我小时候买和卖、左和右,这四个字都会写,但就是分不清哪个是买字,哪个是卖字。左和右,字面上能分清,但到生活中却分不清。今天学新舞,自己总是出错脚、伸错手,被舞伴笑话,挺尴尬。
  海想,前者的问题,是文字符号与生活没有对接,后者是词语语意没有与生活对接。应该对症下药。符号没有对接的要在符号表层建立起与生活的联系。
  于是他说,十字符号可以把它当作十块钱,有十字的就是收钱一方,没十字的,就是付钱的一方。护工没有听懂,海观察了她做事的习惯,于是说,拿笔的是右,拿筷子的也是右。护工恍然大悟,总结说,做事先出的那只手是右,跳舞先出的那只脚是右。
  海说,对,如果先出的是左手,那就是左撇子。
  护工接上说,左撇子少,右撇子多。
  隔了几日,海再问护工,她说,老师讲的清楚,忘不了,跳起舞来自信多了。
  护工分清了左右,是把跳舞和写字、吃饭建立起了联结,再也不会出错。
  小蝌蚪找错了妈,是断了生活的源头,被绘本故事固化了思维。
  看来,基础教育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了。
  今日,国培骨干校长跟踪回访在世嘉小学进行。先参观学校,孩子们在做文化活动展示。局长说:“没想到小学的孩子在学校学的是这些。”局长在看学生的衍纸画,八骏图很立体,左看右看和正面看颜色不同。一个班的学生在用衍纸粘贴“静”字,然后站起来大声表达:
  “静,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
  “静,从青从争。青,初生的颜色;争,上下两手双向持引,意思是坚持。”
  “静,本义指彩色分布适当。古时同干净的净。”
  “《诗·邶风·柏舟》曰:静言思之。”
  “《国语·晋语》曰: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淮南子·本经》曰:怒则动,动则手足不静。”
  “《礼记·儒行》曰:陈言而伏,静而正之。”
  看来,语文教育,是被国学捆住了手脚。
  文化广场一个班的孩子在诵读《木兰辞》。舞蹈室一个班的孩子在跳葵花舞。科技室一个班的孩子在用声音控制机器人跳小苹果。每个孩子的桌面上都摆着自己的小制作。一个四年前的展品“自动上楼梯的轮椅”获得市长奖励基金万元。
  看来基础教育的生活化取向是“展示文化”。
  基础教育怎么了?为什么怎么做都是错?
  评判、嘲讽真的让人恐惧,好在局长给予肯定。
  汇报开始了,大家要讲一讲国培实施实效。我围绕三个概念词讲了自己的经历和作为校长对教育的思考。三个概念词是透入骨髓的三种感觉:温暖、幸福、责任。温暖,是参观学校的真实感受,因为我看到的是师生的微笑。幸福,是国培校长影子培训带给我的一直激励自我的生命体验,因为我的学习1293分钟,凝化了种子落地生根。责任,是思考后的践履,教师共同体读书叙事,这是支撑自己前行的力量。
  我脑子里呈现三幅画面:
  一是傻傻的小熊和月亮对话,自己是那只小熊。二是信天翁在海上翱翔,我们是飞翔者。三是岛,围着岛的是闪着光芒的水滴。水珠一滴,入海前行。
  我梳理了三个小标题:
  1.教育兴衰,我的责任。
  2.水滴微小,推浪前行。
  3.协同研修,共同创造。
  我举了三个实例。
  一是,成立教师共同体,建立勇气村。二是读书叙事,用简报引领全省教师68万人跟进,百万人次点击,整理叙事52万字。三是平台推广,在江山文学网站发表短篇113篇,60万3千字。撰写长篇4部,40万8千字,合计百万字,在一个半月完成。
  世嘉小学校长徐晓清表示赞许,我和她是老朋友,我们94年被评为市十佳教师,在全市巡回演讲相遇,她用一百步和一步诠释自己20年的坚持。她说自己只迈了一步:课改。
  而与我相比,如果说我迈出了一小步的话,晓清是迈出了100步,并且坚定一个方向:德源。这是她的学校的传统文化,源自学校的原名:德源里小学。
  庆幸的是,晓清发现了教育的源头。
  庆幸的是,我遇见了海。
  海,身为大学教授,自觉与基础教育接轨,利用云平台坚守教师教育,引领读书叙事,行走在体制边缘,在体制核心处用力。他曾经给过他的学生的作业作为研究生提交的论文打过“0”分,但他从来没有给任何一位和他相遇的小学老师打过“0”分。
  他喜欢教师的创造欲望和尝试。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出发,用“词刺激”方法和内心体验与每一位教师的生活和困惑对接,对每一篇叙事一一做着点评,全身心投入。他说,从小学老师的知识与生活对接,是真正意义的学习,他取了一个充满生命浪漫的名称:顶着欲望的红唇。这种欲望,不同于高考对分数的片面追求,没有功利性,不再以牺牲生命的直觉和生活的丰富性为代价。这样的红唇,既自由地表达生命最原始的力量,又有无所畏惧的勇气。她用知识的力量亲吻着世界的每一个令人向往的事与物,与世界融为一体。
  这样的基础教育,是教师真正的使命,也是全社会应该担负起的责任。
  记起当初发起读书叙事的日子。
  那时,作为小学语文学科专家,领受了在官方平台引领全省小学教师读书叙事的任务。邀请海做专家引领人,共同在平台上编辑了二十六期简报。当时的平台,读书叙事的任务都是强制性的,虽然也收获了不少佳作,认识了不少优秀的教师,但发现大多数教师,迫于工作的压力,只是努力地用下载思维在应付平台的任务,知识与自己的生命体验相互分离。
  感到了教师成长问题的严重,意识到文化自觉的重要。于是共同启动建立教师共同体。开始共读《教学勇气》。
  《教学勇气》说,教师丰富的内心是最好的教学资源,要找到通往内心世界的小径,最好的方法是心灵与心灵的相遇。
  先从读书叙事微信群开始,然后在体制平台搭建社区,借助江山网站正文学能量日渐推进。把读书叙事变成教师在共同体中共同分享共同讨论支持成长的路径。
  云端分享,相遇的学习路径成为读书的阶梯、成长的阶梯,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阶梯。
  如果,我来给小学语文教育打分,我想,我们这个共同体有勇气给自己打个5分。5分,应该是最高等级。每一分,应该是化解了一个问题:
  基础教育百年兴旺,内孕自生的源头何在?
  文化自觉与学校文化创新的源头何在?
  区域推进,种子落地生根的源头何在?
  联结伟大事物的源头何在?
  自我发展的源头何在?
  我发现,我们在共同走在自身认同与完整的路上,并且,打开了学生自我成长的通道。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