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古镇稀奇古怪事>第四章:毛儿遇歹徒魂不附体 沈麻子扫荡阳奉阴违

第四章:毛儿遇歹徒魂不附体 沈麻子扫荡阳奉阴违

作品名称:古镇稀奇古怪事      作者:泽润荷兰      发布时间:2016-02-07 00:16:01      字数:7983

  毛女昨天就与隔壁的秀兰约好,今天到湖里去割马兰,回来做马兰酸菜。毛女清早起来,洗完衣裳,挎着蓝子去约隔壁秀兰。
  古镇的穷苦人家一年到头几乎不买菜,有地的就种菜乞,没地的也想法子自己做咸菜。
  从冬天起,地里长出了荠菜,荠菜最香了。用它炒着乞、做烫饭、或是过年时有面、有糯米粑,放在一起煮着乞,好香!荠菜乞得差不多了,地里就长出小葱一样的,绿油油的菜,古镇人叫它小蒜。它可以炒鸡蛋,用米粉做小蒜粑,还可以单独炒着乞。春上还有三叶菜、马兰、蓠蒿、湖里的蒿笋,都是野生野长,没有任何污染,天原的绿色食品。
  古镇穷人夏收时到人家地里去捡麦子、蚕豆、菜子。麦子磨粉做饼、做面条、做菜糊、还可做成发粑。用辣椒一拌,做成煎饼,最下饭。更能换米!蚕豆炒给伢儿当零食乞,也可剥豆米炒成菜,还可做蚕豆酱。菜子可换一年到头乞的油。
  夏天还可到湖里去摘莲蓬、菱角、鸡头米,剥蒿笋、割鸡头米管子。又可拿来卖钱,又可拿来当菜,是上好的滋养品。
  秋收时到人家收割完的地里去捡黄豆、绿豆、红豆、芝麻、花生、红芋、玉米、高梁、棉花、西瓜皮。只要人勤快,地里东西是永远也捡不完的。
  高粱可留着做年粑,还可换酒。花生平日舍不得乞,留着过年才炒。黄豆除了过年,平时还可打一桌豆腐。将它发酵,再拌上辣椒酱,就是最下饭的霉豆腐了。豆渣当时就可以炒着乞,乞不了,再将它炒熟发酵,霉上一阵,趁好日头切片晒干,就是干豆渣。用荠菜一起炒着乞,再放点辣椒壳,不晓得有几香,一年乞到头都不坏。红芋可以用来当饭食,也可做伢儿的零食,还可洗成粉。红芋渣也是好东西,可用来喂猪,春荒时还可当粮食。
  正是春三月,湖里的马兰鲜嫩。将它们割回来,放在开水里烫一下,挤干水,放上盐,在饭里一拌,不要菜也能乞几碗饭。若将它拌上盐放进坛子里,就是香喷喷的上好酸咸菜了。
  秋天是收瓜子时节。收瓜子的人踩西瓜时,瓜皮是不要的。古镇穷人几乎全部出动,去捡西瓜皮。西瓜皮捡回来,用开水一烫,再用石头一压,原后放在大缸里。再从河边捡来大石头压几天,等它们出完多余的水,再用盐腌起来。一年到头,就乞这样的菜。
  多余的还可喂猪,喂鸡。来了客人时,除了咸菜、野菜,最好的菜就是燉两个鸡蛋。
  请来手艺人时,也是上述的那些菜招待他们。好在那时大家都穷,对伙食从不计较。
  毛女去约秀兰。等了半天,秀兰才从河里洗衣裳回来:“我今天要到姑姑家送礼,不能去了,你一个人去吧。”
  白金湖是距离古镇七八里路的一个浅湖。它夏天是湖,冬天水枯了,就成了沼泽,与旱地交界。只有那些未退尽水的地方,还有小鱼小虾在小沼泽里游来蹦去。
  冬天,更是古镇人到湖里采莲挖藕的好时候,一个冬天都不休息。莲蓬、藕、鸡头米、菱角都老了,变成黑黑的果实。可以采摘,还可以捞鱼摸虾。这又给古镇穷人增加了不少营养食品。
  春二三月时芳草凄凄,碧绿一片。好似内蒙古大草原,是周边乡村牧童放牧的天原场所。
  白金湖里不仅长绿草,还长许多猪食用的特殊野菜。一到春天,四乡八镇的人都集聚到这里来。牛、羊就丢在这里放牧,放牧的人就去讨猪菜、割马兰、摘三叶菜、割蓠蒿、扯蒿笋。
  要是晚上下一场大雨,湖里的鱼就会浮出水面喝生水。人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去湖里罩鱼。第二天,古镇家家都有鲜鱼乞。
  夏天湖里水满了,野生出满湖的荷花、鸡头米、菱角、猪吃的水浮莲等植物。还有满湖的芦苇,长得郁郁葱葱,好似一堵堵绿色的墙。古镇的湖区游击队就隐藏在芦苇丛中,给敌人以狠狠地打击。
  荷花开放时,真是好看,一片粉红。园园的荷叶,随着风儿摇摆,好像仙女在舞蹈。成熟的荷花落了,长出颗颗小莲蓬。随风摇晃着园园脑袋,如一个个顽皮的小儿童。它的果实鲜嫩、甜美。
  菱角开的是紫花,小小花朵刚刚露出水面,给人无限想像的空间。果实鲜嫩时可当零食,可炒着当菜乞。等老了时,还可磨菱角粉来做粑,也可将它放在米里煮着乞。
  鸡头米(芡实)管子嫩时也可做菜。它的身上长满了小刺,好像是自卫的工具。鸡头米(芡实)成熟了与米一起煮,更是上好的饭食。
  随着涨水,鱼呀、虾呀、鳖呀、鳝呀,都在这里自由自在地生长。到了收获季节,四乡八镇的人就可直接到湖里去,各取所需。
  光是一个白金湖一年就给洲地人民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湖里也有一样坏处,就是血吸虫成灾。兵荒马乱时,政客们都忙着打仗,抢占地盘,收敛钱财。没人管百姓的死活。人畜下水时,经常赤脚。血吸虫就顺着脚杆朝上爬,钻进血管里吸血。假如染上了血吸虫病,开始是大肚子,接着肝腹水、肝炎、肝癌。当时医疗条件落后,百姓也没钱医冶,染上了血吸虫病,只有在家等死。
  湖边有个村子,因为人们经常下湖,血吸虫就侵入他们身体之内作乱,吸他们的血。又没钱冶,所以经常死人。正如毛主席说的,“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毛女低头割马兰。古镇民谚:“蓠蒿马兰,割了两篮,碰到恶狗,只剩半蓝。”
  恶狗就是天上的毒日头,将它们晒焉了,所以只剩半篮。割着,割着,第三感官告诉她。背后传来一阵鬼走路的声音:仿佛那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她仿佛听见了魔鬼的喘息声。好像他就伸出尖尖魔爪,朝她抓来。毛女儿一惊,回头一望,又没发现么事。心想自己多疑了?再次低着头,从事她熟悉的工作。
  毛女想,今天多割点。自己家吃不了的,可拿到镇上去卖。镇上有钱的人家多,太太小姐不用自己动手,她们天天上街买菜。做生意的没有工夫来讨,也要上街买菜。她手勤脚快,不一会工夫,就讨了大半篮。她正想抬起头来松一口气——
  
  马成才歇了一会,才稍稍缓过一点力气,恢复一些生机。他站了起来,将牛朝岸边拉。牛也移动它笨重的身体朝沟沿上爬。无奈刚下过雨,沟沿边是滑的。牛脚使不上劲,马成才平日力气就不大,又加上刚才耗费了许多力气。双方都累得筋疲力尽,还没将牛弄上来。马成才手握牛绳往上拉,拉着、拉着,力气不够,又朝后一倒——
  
  毛女刚准备抬头,耳边忽然响起一个男人的声音:“妹子,你好勤快哟。”
  毛女吓了一跳,手捂在胸口拍了半天:“哎哟,吓死我了,你是哪里来的?为何不先讲一声?”
  背后的人讲:“我这不是对你打招呼吗?”
  毛女转头一看,背后站着一个五十来岁的丑八怪。他满脸络缌胡子,歪鼻斜眼,斜眼里露出淫邪的目光,对毛女不怀好意地笑着。滋着一口黄牙,好像要将毛女乞下去。
  毛女刚才的意识真的出现了。她本能地朝后退着,丑八怪步步紧逼。毛女眼里露出惊恐至极、令人心颤的目光。
  丑八怪还是淫邪地笑着朝毛女一步、一步、再一步地逼近前来——
  毛女出于自卫,将割马兰的刀、菜蓝朝丑八怪丢去。丑八怪一一躲过,还是毫不放松地朝毛女逼来——
  毛女只好撒腿飞跑,她一边跑,一边叫:“救命啊!救命啊!”跌跌撞撞朝前跑着——
  丑八怪在后边紧追不舍——
  毛女腿跑软了,噗通一声倒在地上。丑八怪狞笑着扑到她身上,用力地扒她衣裳——
  湖里放牧的人,听到毛女喊救命声,一起朝这里赶了过来。看到丑八怪对毛女无理,几个人赶到他身边,将他痛打了一顿。丑八怪被打得嗷嗷叫着跑了。
  毛女脸色霎白,魂都吓掉着,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几个人好心地问:“姑娘,你是哪里人?我们送你回家,你别怕!”
  毛女大口大口地喘着,好久才缓过气来:“多谢你们,我家住在古镇西街。”
  
  马成才再次休息了一会,扭头四顾。还真叫他看到了,前边不远,有一处沟边比较斜。马成才将牛牵着慢慢朝前走,走到那个斜边,才将牛慢慢拉了上来。头牛上来后,朝四处哞哞地叫了几声,那些躲在沟边的、坝边的、庄稼地里的、林子里的、听到头牛的叫声,慢慢地集了过来。
  
  张裁缝睡在床上,想着二夫人的话:“沈麻子要发财,他发么事财呢?他干的勾当不是杀人,就是放火。大概是他又要捉个什么人吧?捉么事人呢?二夫人不敢说,他更不敢多问。言多必失,怕讲多了话,总有失言的时候。搞地下工作,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要千万小心啊!不得到确切的情报,千万不可靠猜。来时领导就叮嘱保存实力要紧,暂时不能动,等二夫人下次来再说。”
  
  锦鹏有十六岁了,有了男子汉的绉形,只是身子瘦弱。念了十来年私熟,想考高等学堂。不知怎么搞的,考了几次,均没考上。娘儿俩也灰了心,不再考了。按讲做生意记记帐,打个条子,立个合同什么的,锦鹏也念得差不多了。
  牛家姐一人忙里忙外,玉珠出嫁后,很少回来。牛家姐也没理由怨她:是你儿子不要她,她才出嫁的。也是,年龄上是差了好多,孩子不愿意也是可以原谅的。只是自己一个人忙里,一个人又忙外。
  的毛伢(锦鹏)是男的,又被自己惯坏了,一点也不懂事。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今天不乞这样,明天不乞那样,磨死人,哪里还帮得了自己的忙。时不时,还要对我发些脾气。这里没做好,那里要不得。唉!要托人替他说个媳妇才好。他成了家,也懂点事,我也有个帮手——
  
  沈麻子的军队是属于杂牌中的杂牌,一切都要听上司的。上司叫他往东,他不敢往西。都是靠枪讨乞的主,人家势力比我强,上面又有人。我打不过他们,上面又没人保。不听他的,听谁的呢?
  但是有一条,我就不服日本人。那么点小国的小鬼子,还跑到我们中国来作威作福,岂不反了天!我也是堂堂七尺男子汉,靠枪讨乞的主儿。中国人是我的顶头上司。我服?你日本人算么东西,也敢跑到我们头上装腔作势。
  不说别的,镇上敢乞鸦片烟的就不是好东西。我要贴个通告,不准他们乞鸦片烟。哪个敢乞,就是跟我沈麻子唱对台戏。老子就要送他上西天!
  每次上司叫我跟日本人出去扫荡。日本佬总叫我们这些人走在前面,替他们当炮灰,挨共产党游击队的枪子。
  老子才没那么傻。总是暗地里对兄弟们讲:“我们目前打不过他们,就用别的法子来对付他们。比如说,他们叫我们到湖里去打游击队,而且老叫我们走在前头,替他们挡死。老子不蠢!湖里的水面,芦苇郁郁葱葱,遮得密不透风。到了湖边,我们瞅个空,就将船划到芦苇密的地方躲起来。等他们接上火,老子就跑,跑到安全地方。等枪声稀一些,再出去,也假装放几枪了事。打倒了游击队,我们有功劳。打倒了日本鬼,我们更可以向上级请功。听到了吗?就这么办!”
  
  毛女被人送回家后,家婆吓了一跳。毛女今天起早了,碰到了鬼。割马兰的刀和篮都不见了,人也成了半个痴呆。如庙里的菩萨,好像是木头雕的,泥巴铸的,见了我都不晓得叫。
  她打了一盆热水,给毛女洗了一把脸。毛女苍白的脸上才有了一丝红色,但还是不说话。
  家婆小心奕奕地说:“毛女,家婆将饭热好了。在锅里,盛给你乞吧?”
  毛女还是不晓得答应,呆呆的坐在那里不动。家婆心里好酸好疼。自她母亲改嫁后,就有了她自己的家,很少回到娘家,也很少管毛女的生活。毛女就是家婆和姆姆带大的。现在孩子到了十四岁,要是出了么事偏差。如何办哟?
  儿子又不在家,我一个目不识丁的老人,也到了风烛残年:“唉!儿哟!你千万不能出么事哟。要不然,我和你姆姆怎么办?呜呜……呜呜……呜呜呜”
  到了晚上,家婆从邻家借来一把竹扫帚,将毛女的内衣搭在上面。叫了秀兰陪她坐着。家婆从米袋里抓了一把米,一边洒米,一边叫:“毛女……儿哎……回家哟……”
  她叫一声,秀兰就代毛女应一声:“回来着。”
  家婆又叫:“毛女儿哎……回来困觉哟……”
  秀兰又代答:“回来着。”
  家婆又叫:“毛女儿哎……回来安神纳福困觉哟?”
  秀兰又代答:“回来着,回来着。”
  家婆一边往家走,一边洒米,一边连连叫魂。
  秀兰连声代答:“回来着,回来着,回来着。”
  这是古镇的风俗,叫魂。据说家里人在外面吓掉了魂,家里长辈连叫几夜,吓走的魂魄就会自己回来归身,人就好了。
  叫完魂,秀兰告辞回家,约定明晚再来。
  家婆烧好热水,将毛女浑身上下擦抹一遍。平时,这些事都是毛女替家婆做的。如今,家婆七十多岁的人了,要替孙女做这些事。家婆边擦,边泪如雨下。口中喃喃地念着:“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我要是前生作了孽,你就将灾难全部报应在我身上。不要报应我儿女,更不要报应我孙女。观音菩萨,求求你。阿弥佗佛!阿弥佗佛!”
  
  王二爷又来找赵四爷讨债。古镇俗谚:“借米能应急,讨米烧破锅。”
  赵四爷说:“王二哥,不是赵四赖帐,目前真的没有钱。上次那五百银洋,我一回家,母老虎就问我要。第一次哄她,做生意的帐还没结。第二次又这样讲,她就不高兴了,肯定怀疑我们骗她。
  前天,我想到帐上再支几百块大洋,一来将欠你的帐慢慢还掉。二来,我们也要生活开支。可是,那个狗日的冯帐房,就是不支给我。我对他发脾气,他倒不生气,只是慢慢对我解释。讲上次我支的钱没通过那个母夜叉,她狠狠地训了他几顿。讲再有这样的事发生,他不用讲二话,赶快辞工卷铺盖走人。四爷,您行行好,千万别砸我的饭碗。想想冯帐房也可怜,‘端人碗,受人管。’我也不好意思再给他为难了。”
  王二爷愤愤不平地:“你不为难他,你就可以为难我。五个月了,你连个零头都没还清,还不讲利息!赵老四,你不要逼人太绝。再这样拖下去,我不找你要,我去找你的堂客要。堂堂七尺男儿,古镇有名的大爷,连这点事都作不了主。你枉自驼了这个头!”
  最后一句话,使赵四爷接受不了。他将桌子一拍:“王老二,你放的么事屁?不就是欠你几个钱吗?如此逼人!告诉你,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放心,不出十天,我不还你钱,就覆行当初诺言,将你河对面那五十亩地契作抵押。我说话算话,堂堂古镇赵四爷,还受你这小人的气?”
  最后一句话,王老二也气了,他啪地打了自己一耳光:“王老二,你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乞自己的饭,管别人闲事。今天赵四爷发火骂你,骂得好。你真是活该!我叫你不长记性,我叫你不长记性。以后还管别人的闲事不?”
  王老二用手连连打着自己的耳光,弄得赵四爷很不好意思。江玉莲见他们吵起来了,起先躲在房里不出来。后见王二爷连连打自己的脸,这才出来小心赔不是:“二爷,二爷,你莫这样啥。总是四爷的不是,我代他向您赔礼道歉。对不起!真的对不起!四爷,我们俩的姻缘是王二爷撮合成的,你不该讲那些不讲理的话。过来,过来,对王二爷赔个礼!二爷,你们还是好哥儿,总算我们对你不起。别生气了,别生气了。”
  赵四爷听见江玉莲的话,也忙过来赔礼:“二哥,对不住了。我讲话没轻重,你不要往心里去。十天,保证十天。不是现钱,就是地契。可好?”
  王二爷见钱还卡在赵老四手里,又见他承诺十天兑现,还见江玉莲低声下气赔礼。也就免强应着:“真是‘前妻如草,后妻如宝。’今天要不看在玉莲妹子面上,王老二是没有这么好惹的。赵老四,说好了,十天兑现。没有钱,就要有地契。再讲话不算话,我就将你的风流事传遍古镇,看你要不要脸!”
  赵四爷听见这话,还想发作,被玉莲用眼色制止了。王老二气势汹汹告辞出门,赵老四也不相送。
  
  张裁缝见二夫人来取衣裳,几次用言语试探:“沈团长最近发了财吧?”
  二夫人误会了,以为张裁缝是向她讨欠的衣裳钱。就没好气地:“张师付,你放心。等有了钱,我一定送来。”
  张师付连忙讲:“我不是那个意思,夫人误会了。我是想沈团长对我们古镇人这么好,应该发点财。他不发财,天也没有长眼。我们都是看到的,沈团长风里来,雨里去,每天与日本佬、游击队打交道,性命捏在手心里。我恨不得每天烧香拜佛,求神保佑沈团长平平安安。我们也托他老人家的福,有口饭乞。”
  二夫人这才高兴了:“张师付,谢谢你,你真是好人。我回去告诉当家的,叫他做军服什么的,也关照你一些生意。”
  张裁缝:“真心谢谢你和团长的关照。我没有别的感谢你们,只有将手艺做得更好。唉呀!难得有团长太太这样的好人。”
  二夫人笑着告辞。
  
  毛女一天都没乞饭,马成才又没回来。家婆晚上也不敢困,就眼睁睁守在毛女身边,口里念着佛,念一阵,又哭一阵。后来念乏了,也哭累了。又没人来劝。只好在毛女身边和衣困下。
  迷迷糊糊之际,毛女忽然从床上爬了起来。声音打颤,带着哭腔:“救命啊!救命啊!”
  万赖俱寂的夜晚,这令人寒碜的救命声,尤其阴森可怖。
  家婆连忙爬了起来,将毛女紧紧搂在怀里:“我儿不怕,我儿不怕。家婆在这里,我儿不怕!”
  左邻右舍听到马成才家毛女半夜发出救命的呼喊声,一起爬了起来。敲着马成才家的门,连声问:“贼在哪里?贼在哪里?揪出来,打死他!”
  “这还得了?半夜三更入室盗劫,没有王法了。”
  两个邻居围着马成才的茅棚转了一圈,真的看到后边被扒了一个大洞。大概是听到邻舍起来,这才吓跑了。要不是毛女受了惊吓,梦中叫醒,讲不定真要出大事呢。好险!邻居也不敢困,陪着苦命的祖孙俩坐到了天亮。
  
  赵四爷为了王老二的债,不得不常回家。一到家中坐定,齐夫人就旁敲侧击地问他生意做得怎么样,帐结回来没有。开始赵四爷还支支吾吾地说没有结帐。日子久了,再拿这一套糊弄堂客就糊不过去了。就改口说,生意是赚了一些钱。可是孙老六、王老二这些人,约他去打麻将。开始还赢了一点,到后来输得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
  等他将编好的这些言语搪塞堂客时,齐夫人再也不相信他了,嘴角边含着一丝冷笑。等他讲完,才不紧不慢地讲:“赵老四,你以为我是三岁孩子呢?随你骗。告诉你,我齐秀梅也不是好糊弄的。你今天不将那五百大洋的去向讲清楚,你莫怪我不讲夫妻情义!”
  赵四爷也冷笑着说:“不讲夫妻情义,就不讲夫妻情义。我赵老四在古镇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在你面前我总是和伢儿一样,么事都做不得主。你也太霸道了些,这个家,我总是当家的吧。四乡八镇的人都晓得我怕你。你又有么事好名声?别人都说你是母老虎、母夜叉。这么大的家业,我就用了五百块钱,你还三日不了,四日不休地吵。你回家去问问你娘家哥,他在家里是不是像我在家里这么没地位!”
  齐夫人被赵老四一嚷,脸孔涨得通红。她认为赵四爷一向言听计从,从来不管家里事。只是秋收后,到四乡八镇去收收租子。过年时到铺里去算算今年家里赚了多少钱。其它事他都不管。这两年,他连这些事也不管了,干脆做甩手掌柜。
  今年是怎么搞的?赵老四怎么变得不讲理了?一次竟从帐上要了五百银洋。他要这些银洋做么事?前些年,也喝酒打牌,但总是跟我商量。从我手里拿五六十、七八十不等,一次拿个百把银元都是有次数的。况且这次还拿五百元,而且直接问帐房要。哎呀,不好!赵老四莫非嫖上了?这可不得了,那可是倾家荡产的苗头。
  想到这里,就将脸一板:“赵老四,我早就听到风声。你经常出入风流场所,请人在那里打牌,喝花酒。那是个花钱如流水的地方。我问你,可有这些事?五百银洋是不是在那些地方打了水漂?”
  赵四爷心道:“还好,她只是疑心我去风流场所,并没想到我讨了小。若是晓得,醋坛子今天是要打破了。家里就要吵得不能安身。”
  还是先稳住她再讲:“王老二、孙老六他们经常请我喝酒。我一个堂堂男子汉,总不能常乞人家的?乞了人家的,总不能不还礼吧?那还成么事人了?你上次也听王老二讲过,我不请他们乞饭,他们有气呢。今后,你还要我在古镇抬得起头吗?上次哄你做生意,王老二出门就笑我是缩在堂客裤裆里过日子。你自己讲讲,你男子汉在外头被人这样瞧不起,你脸上又有么事光彩?”
  齐夫人想想:也是,自己太专权了些。男人在外面喝喝酒,打打牌,对周围十里八村的财东来说,也不是么事过份的事。自己反过来一想,是逼得太狠了点。男子汉叫人家这样讲,自己脸上也确实无光。
  就将水烟筒放在膝盖上。缓缓说道:“这是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下不为例!乞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是该还些礼。只是,要对我说一声。你看,一个家几大的开支:一个儿子在外念书,一个儿子在家念书。一年要花几多钱?人情世故要几多钱?一家子的乞喝穿着要几多钱?这几年兵荒马乱的,今天要这个捐,明天要那个税的?
  今年年成又不好,租子少收了好几成。你这两年连租子都不收了,完全委托冯先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