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百乐园梦>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作品名称:百乐园梦      作者:富察得生      发布时间:2016-01-13 09:06:11      字数:6273

  郑仁君的腿疾在县医院被判了死刑,垂头丧气回到家。不能骑自行车,就拄根棍子,走二里土乡路乘公汽上、下班,实在寸步难移时,就给镇政府打电话请病假,可镇政府那位主管干部出勤的副书记姜才,却在干部出勤考核薄上给郑仁君画个“旷工”。1994年是土城镇文化工作成果最丰硕的一年,除了版画成就显著,他们的文学青年的作品也多次刊登在国家级刊物《星星的诗刊》、省、市报纸上,郑仁君本人发表了几篇短篇小说和民间故事。获得省、市、县文化部门褒奖证书十几本,文化站亦被省文化厅评为“先进文化站”光荣称号。可到年底干部考核,郑仁君竟获“不称职”三个字!郑仁君病痛难忍,心痛更难忍啊!
  郑仁君虽然做不到宠辱不惊,但表面上对同事们尤其对那位签“不称职”三个字的主管副书记还是一如既往,见面打招呼没有多余客套话。进办公室更加倍地努力工作,他认为自身没有错,他就要作下去。
  政府机关干部除了本身业务之外还要分片包干负责一个村的扶持工作,从农业生产到计划生育还包括收缴农业税和各项社会负担。分片包干按站办分派任务,当然六、七个工作人员的大站办要包大村,而郑仁君的文化站仅有他一个人也要包一个比较小的村,镇党委那年派郑仁君包老岭村。
  春种秋收和计划生育都过去了,到了11月份该收缴农业税和各项社会负担的时候了。郑仁君先跟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的于占海打招呼,又利用村上的有线广播讲了三次。收费是挨家挨户要小钱嚼嘴磨牙的事儿,政府有规定,机关干部在包村收缴农业税及各项社会负担达到95%算完成任务,不奖不罚。收缴额达到总数的96%奖励给收缴人总额的1%,达到97%的奖励给2%,达到98%的奖励3%,达到99%奖励4%,百分之百完成,奖励总额的5%,郑仁君所包的老岭村是全镇最穷的村,郑仁君心说:“能达到95%就行,争取不奖不罚。
  郑仁君拄根木棍开始挨家挨户的收费了。有的人家还真不错,平日里他们的生活水平并不十分宽裕,可当你一说明来意,人家就把准备好的款项交了上来。而有的人家日常生活很铺张,进钱道也不少,可就是一提交纳农业税和各项负担就愁眉苦脸,有钱硬说没钱,有些人家跑五趟六趟才把钱交出来。还有跑五六趟也坚决不交的,有一户孙姓人家全家分了四口人的土地,老婆嫌丈夫无能跟别人跑了,可他家还种着四口人的地,按政策就得交四口人的农业税和社会负担。他们那个居民组原先还是全市最富有的居民组,分田到户时别的生产队社员家都分了几百元信用社贷款的欠债和外债,而他们那个队每口人除分到7000元现金外,还分到了3帘人参。分田到户十几年后,那个居民组还有家成百万几百万的富户,而老孙家却弄得四壁皆空。郑仁君走进孙家院子,看见原先生产队统一为社员建造的砖瓦结构的标准房子的玻璃窗糊上了破塑料膜,走进屋子看见老孙和他的两个十几岁的姑娘正在吃午饭。爷仨围着炕桌上一个破铝钵用筷子掘冷苞米粥,爷仨轮流啃一块咸菜疙瘩。再看那俩女孩身上穿的,上身短了半截袖子的破棉袄,赤裸着下身围着破棉絮!郑仁君只觉得一股酸涩的泪水涌上眼眶,旧社会的穷人也不过如此吧!可我们是解放后46年,改革开放17年了呀,为什么农村还有这么穷的户?
  老孙见郑仁君来了,停下了撅饭的筷子,说:“老郑啊,你来干啥?我听说你是来收农业税的,告诉你吧,我分文没有,不怕你笑话,这大冬天我这俩姑娘还光着腚呢!”
  郑仁君说:“你家生活这么困难,你为啥不找村长给你报个特贫户呢?”
  报特贫户?拉倒吧!老孙说,“你要想让村里给你报特贫户,你得先往村长家送礼!我哪有送礼的钱呵。你看他们报上去那些领救济的困难户,哪家不比我家强?”
  郑仁君二话没说就走出了孙家,回到镇政府就直接先走进民政助理的办公室。沈助理坐在办公室桌边一面吸着烟一面审核一张表格,听见门响抬头看看是郑仁君,不无惊讶的说了一句:“哟,您这不是稀客吗?来政府上班四、五年了还头一次登我门吧?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忙人,有啥事说吧。”
  郑仁君就把下乡收税见到穷老孙的事儿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老沈说:“这个老孙不是你们老岭村的吗?老于根本也没报这个特困户啊!”
  郑仁君说:“你要不信你就亲自跑一趟看看。”
  沈助理说:“你说话最实在我哪能不信,我给他们解决点冬夏的衣服,棉被、再格外给他们一百块钱叫他买桶豆油,拎袋白面。”
  这个老孙住在老岭南沟,而郑仁君家住西沟。郑仁君下班忍着腿痛绕道去南沟老孙家叫他明天到镇里领救济。次日,老孙乐颠颠的步行20里路到了镇政府找到郑仁君,郑仁君又领老孙来找沈助理。沈助理把一串钥匙交给郑仁君说:“仓库里发剩的棉衣单衣还有几十件,棉被还有三、四床,你领他去仓库叫他自己可劲拿吧。”郑仁君就领老孙来到仓库,打开库门一看,果不然有许多单棉半新不旧的衣物,这些衣物都是群众捐赠的,多数是八层新没穿过几次的,老孙挑了三床花棉被,又装了两麻袋冬夏的衣服。郑仁君把钥匙送给沈助理,问:“你昨天不是说还给他解决100块钱吗?”沈助理说:“我怕直接给他钱他再胡花了,我叫办事员去买了一袋子面一桶油,还剩30元你交给他吧。”郑仁君帮老孙把这些救济物资搬运到镇政府大门口,想叫他搭长途班车回家,却正好碰上老岭村一个个体运输户开车过来,郑仁君招手拦车,求个体户司机帮老孙把救济物资运回家。
  12月15日,离政府财政所要结算收缴税费的日子还差五天了。可郑仁君所包的老岭村还有15户分文税费没交,老岭村总共294户,税费总额74000元。郑仁君才收上来68500元,没交税费的这15户中,除了老孙以外还有两户确实拿不出钱来,但另外12户都有能力缴纳税费,可郑仁君跑六、七次腿人家就是不交!郑仁君愁得无计可施,对面的方梅说:“你先给垫几户的钱呗!凑够95%就不奖不罚,要超过95%多少还能回来几个,然后你再跟垫钱的户要。我收税那个兀尼村总额十万多呢,还差两户没交我就给垫上了,百分之百完成,能奖励5000多。”
  郑仁君说:“你收费那个村是水稻村,家家都有大米卖比较富裕,交税费当然不成问题了,我收税费的老岭村没有几亩水田,产的大米自己吃都不够,苞米、大豆一时半会也卖不出去,老百姓家多数都有困难啊!你说叫我垫,我哪有钱垫呢?我家里一个瘸腿病人天天吃药疗效不佳,我这也得上了该死的风湿病还没钱治,去年借你们的钱刚还完不几天,唉!”
  俗话说“人不该死有救星,”那一年主管后勤及各站办工作的副书记姜才要求各站办年终必须写一份工作总结报告交给他。这位姜才也就是在郑仁君干部考核薄上签“不称职”三个字”的人,工作主观武断,官疗主义十分严重,遇事不问青红皂白就爱训人,政府机关干部多数对他敬而远之,背地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僵蚕”。
  派出所长老李找到郑仁君,说“老郑啊,我求你点事行不?”
  郑仁君说:“你福尔摩斯李吩咐的事在下哪敢不办,说吧,办啥事,”
  李所长说:“僵蚕不是叫各站办月末必须把全年工作总结报告交上去吗,我们派出所7个人都是半文盲,谁能写那玩意,要交不上去还得挨狗屁嗤犯不上呵,你就代代劳动动笔,弄完了我请你喝酒。”
  郑仁君灵机一动,说:“喝酒就免了吧,咱们换个工行不行?”
  李所长说:“换工?换工干啥?”
  郑仁君说:“我收缴税费的任务还没完成到95%,全村还有15户没交,这15户确实有3户交不起税费,剩下的12户是钉子户,你要派两个人去,给我交上一半儿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李所长说:“咳,我当啥事呢,这事儿小菜一碟,明儿个我就派人下去,你把名单和税本交给我吧。”
  次日,郑仁君一上班就把欠税人名单交给了李所长,李所长把派出所办案记录交给郑仁君。郑仁君先看了半小时的办案记录,心里有了底,接着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晚5点前派出所全年工作总结报告抄清了。李所长这头呢,开着派出所警车下的乡,这12个钉子户一看警车来了,一个个吓到屁滚尿流,乖乖的把税费都交了出来。
  这不是一举两得,两全其美的事儿吗?非也!僵蚕不知从那条道得到了郑仁君与派出所换工的消息,他认为郑仁君是偷奸耍滑,不认真执行党委决议,在干部会上点名批评郑仁君,现在经济工作是重中之重,郑仁君却不把经济工作看在眼里放在心上,他的税费收缴任务自己不去作,叫派出所出人帮他干。他这样干,虽然完成了收缴税费总额的95%也不算他完成的,他自己收缴的税费没有达到95%,该罚他多少还要罚他多少!”
  郑仁君恼火至极,当面跟僵蚕吵了一架,那天晚饭政府机关干部聚餐庆祝1996年元旦,郑仁君也没参加就回了家。回家之后就发起了高烧。元旦日政府机关干部都放假回家休息,郑仁君却住进了镇医院,乡镇医院取暖设备不好,医疗技术差屋子冷床又凉,住了几天病没好,腿痛却加重了,转县医院拍片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严重骨质疏松,类风湿,县医院也治不了,回家养着吧!
  郑仁君腿痛彻夜难眠,翻身都困难,大小便都要由妻子扶持着在炕上拉尿了。这才叫寸步难行呵,上班是不可能了。郑仁君不得不把县医院的诊断书加上一个请求休长假的假条一起叫妻子送到镇政府。几天之后,僵蚕和一位名叫冷冰的党委组织委员来到郑仁君家。僵蚕开口说:“老郑啊,休息的咋样啦?你交上去的假条党委经过研究,同意你在家休病假,但是你的工作得有人干,这样吧,你出一部分工资,政府财政再拿一部分钱,我们再雇一个人给你顶岗干你的工作,这样做对你也有好处,机关干部再调工资就不算你休假,不影响你调资,郑仁君问:”我一个月得出多少钱呢?”
  冷冰问:“你现在月薪多少钱呢?”
  郑仁君说:“510元。”
  冷冰说:“你拿三分之一吧,170元。”
  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可郑仁君心里明白;机关干部休病假不超过半年,哪有扣工资的规定?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但是山高皇帝远,土皇上放个屁就是王法,就是土政策!
  听说郑仁君患病卧床不起,许多文友和版画学习班的学员都来探望。有年岁大的还给送来偏方:用川乌、草乌、乌头、乌药、透骨草、防风、甘草各15克加冰糖500克泡10斤纯粮白酒七天后日服三次。说此方治风湿症,骨质增生神效。冯秀英拿了偏方就去药店抓药回来泡酒。
  此前,在95年夏季的时候,冯秀英听别人告诉她用活毒蛇泡的白酒治风湿骨病有特效,这个过去见了蛇就害怕的女人就去抓毒蛇。但捉蛇还不准把蛇打坏更不能打死,这就增加捕蛇的难度。可冯秀英为了给丈夫治病,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大的危险也敢冒。第一次捉了一条2尺来长的“野鸡脖子”毒蛇。如果被这种蛇咬伤不死也得脱层皮。冯秀英用一个500毫升的玻璃滴流瓶把这条蛇泡了酒,郑仁君喝了酒,又把整条蛇也焙干研面服了下去,没见啥明显效果。后来冯秀英又捉来一条黑白相间的花蛇,大约一米多长粗如鸡蛋,用滴流瓶装不进去用,就用一个大标本瓶装了泡酒,喝完酒吃掉蛇,腿病还是不见啥起色。
  郑仁君喝了几天用四乌等有毒中草药泡的药酒后。腰腿疼果然减轻许多,可以自己下地架双拐上厕所了,这对全家人无疑是个喜讯。
  郑仁君开始思考自己的后半生该如何度过了。他想,这回乌药酒如果能彻底治愈自己的腿病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如果不能彻底治愈呢,自己就成了一个废人,废人活在世界上就会成为家人和社会的累赘,自己遭罪不说,关键是给家人带来许多麻烦,活着还不如赶快死了!但是,他又想到张海迪,想到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想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这些残疾人身残志坚,不照样给社会给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吗?自己爱好文学创作,但多半生忙于生计,没有时间坐下来认真写点东西,现在不正是天赐良机,叫我认真的思考一个主题,静静的坐下来写东西了吗?写啥呢?工业题材,城市生活自己都不熟悉,而玛法(满语爷爷)给他讲过的历史故事却历历在目,联系起共和国近百年来的发展史,一部鞭笞邪恶弘扬正义为主题,展示多民族地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改建国、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的人物故事源源不断的在脑子里放开了电影。他下定决心要写长篇小说了!
  没有写字桌,他恳请妻子用旧砖头砌两堵矮墙上面铺上几块木板就搭成了写字桌,没有稿纸就叫儿子去买20张白纸,订成10个16开大本子作草稿本。农历丙子年(公元1996年)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清晨吃过早饭,写作正式开始了,郑仁君清楚记得,那天是农历丙子年二月初二,公历1996年3月30日。当时,郑仁君长子文杰经过近二年半的调理治疗,双腿虽然仍然麻木不听使唤,却也能扔掉拐杖走路了,便到县城大浴池找了个搓澡工的活儿,以便自食其力和赚点钱为父亲买药治病。次子文英不愿干农活仍旧外出打工,三子文豪医专毕业在县医院实习。孙子学尧也上了初中,家里当时仍有四口人的责任田口粮田全靠冯秀英一个人劳作。
  时任县政法委书记的江春水,听说郑仁君患严重腿疾长休在家,心里非常着急,先是推荐一名诗坛朋友骨科名医名叫孙忠信的大夫,到郑仁君家来探望病情,设法治疗。孙大夫来到郑仁君家看过郑仁君的X光片也摇头叹气。郑仁君说:“孙大夫,不必哀声叹气,我都不愁你愁什么,也许这就是命里注定,年轻时我是游泳健将、乒乓球健将,但一辈子爱好文学却没有时间坐下来写作,现在有时间了,正是我创作的好时机来了。”
  两个人越谈越投机,当晚郑仁君吩咐妻子作出家中最好的菜肴招待孙大夫。席间,郑仁君酒过三巡,赋诗道:“芍药花开月正圆,杏林名宿叩门轩。若能贱恙随风去,映雪偷光写大千!”
  孙大夫拍手道:“好诗,好诗!鄙人才疏学浅,不能随口就来。”
  郑仁君说:“我是遇感而发,平时也不大写诗,是江书记促成了咱兄弟情缘,你这一来,我心中高兴啊!”
  两人越唠越近,相见恨晚。后来两人也成了好朋友,初秋时节,孙大夫又来看望郑仁君,并带来一些胶囊药,说:“这是我跟中医师张伟研究配制的治疗股骨头病的药物,不一定管用,你试用一下。”
  当晚,郑仁君又设宴款待孙忠信大夫,酒后写诗二首:
  (一)菊浓桂淡又逢君,蓬荜生辉草木茵。本是杏林植树客,又兼诗苑笔耕人。有缘莫道相交晚,无怨方知兄弟心。更望朝朝同握手,诗林漫步共青春。
  (二)古来患者叩医门,今有方家送爱心。表里阴阳眼下事,虚寒实热脉中诊。肾脾衰败风侵骨,气血失和菌噬身。已患沉珂自不识,功成司马报佳音。
  病休期间,6月中旬江春水曾来郑仁君家看望过郑仁君一次,发现郑仁君虽是腿疾严重,但精神状态良好,正坐在土制写字桌边写作,很是感动。江书记没先探问郑仁君病情,倒先说了一句:“咳咳,郑老弟你当了半辈子木匠,没给自己打套象样的家具,连自己最常用的写字桌也没做一个!”
  郑仁君苦笑笑说:“写字桌我倒作过几张,家具也作过两套,都是搬家时就扔掉送人了!”
  江春水说:“早也不知道你连个写字桌也没有啊,你过去发那么多稿子都咋写的?”
  郑仁君说:“在单位就在办公桌上写,在家白天就搁炕桌上写,晚上就趴炕上写呗。”
  “唉,可惜了!”江春水说:“前些日子我们单位那些旧办公桌椅才换掉,早知道挑两件给你拿来呀。”
  郑仁君说:“谢谢您的好意,公家的财产就是扔掉了也是公家的,我不能要。再说啦,长征期间,中央领导同志走到哪里不也是搭两块木板就办公吗,关键是看你能不能写出好东西!”
  江春水说:“也是。”随手拿起一个草稿本来翻看,起初只是浏览,可看着看着就认起真来,很仔细地,一页一页地慢慢读下去,足足读了有一个小时,冯秀英说饭菜都好了,快请江书记吃饭吧,江春水这才放下草稿本,说:“嗯,行,你得写下去,一定要把这部小说完成了!”
  江春水回到县里,就给郑仁君捎来十本方格原稿纸,郑仁君就把《今昔老岭村》的上半部完全抄写在原稿纸上捎给了江春水审阅。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