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村官上任>十九、募捐救难

十九、募捐救难

作品名称:村官上任      作者:王春海      发布时间:2015-09-29 18:56:20      字数:8789

  沙湾村村支两委会关于发动群众募捐,帮助程连臣筹集住院费的动议,通过村中的大喇叭传遍了全村的各个角落,引起全村父老乡亲们的共鸣。对免去马本库的厂长职务,夺了砖厂的权拍手称快,
  多数人表示拥护,并积极准备参加募捐活动的同时,也认为这个钱应该有砖厂拿才合乎情理。少数人认为搞募捐是胡希能的圈套,担心募捐款被他私吞了,因而,对参加募捐活动既不积极,也不情愿。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吝啬鬼,一分钱当锅盖,对募捐一点儿态度也没有。
  党支部书记胡希能却对此事极为关心,开完会议后没顾得回家,在饭店里和田翠花吃了饭,就坐着红色《桑塔那》轿车向县城快速地驶去。
  坐在车中后排座位上的男女二人,四只眼睛对视着冒着淫光,两只靠近的手紧握着,似久别重逢地一对恋人。自从那天他俩鬼混的事,被赵桂芹逮住以后,田翠花一直没敢再登他的家门,胡希能也没有敢去找过她。今天,干柴遇到了烈火,哪能不燃烧?在司机难以从镜子中看到的死角位置上,互相抠摸着对方的“禁区”。
  田翠花突然问:“她现在咋样?”
  胡希能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反问道:“你问的是谁?”
  “净装憨,除了大奶奶还能是谁。”
  “她挺好的,没咋呀!”
  “真的吗?你别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其实早就传遍了。”
  “是吗?”胡希能有点儿底气不足地问。
  “不信你问问二丰,是不是?”
  他没等问就主动说:“胡书记,田主任说的是实话。”
  胡希能自言自语地说:“是谁向外说的呢?除了俺们四个人以外,没人见到哇!难道……。”
  任二丰急忙插话说:“胡书记,我向你保证,我没有向外说。”
  田翠花说:“事已至此,别瞎猜了。你也不想一想,有人去看大奶奶问起来,她能忍得住吗?”
  胡希能点着头说:“有可能、有可能。”
  小任问:“胡书记,现在去哪里?”
  他“啊!啊!”了两声说:“先去县委吧!”
  今天胡希能进城的目的主要是请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领导,出席明天在沙湾村召开的千人募捐大会。县委书记杨万新,县长葛建国欣然同意,并当场拍板,县四套班子和有关科室委办局的主要领导都参加会议,还特意给宣传部、电视台通了电话,要求他们认真搞好这次募捐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他俩告别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坐上轿车来到宾馆里。胡希能下车后说:“小任,你去电视台跑一趟,问一问,明天录像需要不需要派车接?”
  “是。”小任答应着把车开出了宾馆。心里说,“你糊弄谁?你那点儿小把戏儿我还不明白。”他把车停在了路边的树荫下,拧开录放机听起来。
  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鸭子改不了呱呱。在妻子面前跪着海誓山盟、痛改前非的胡希能难以自制,在宾馆里要了单间,迫不及待地和田翠花又折腾起来。
  在他俩鬼混的宾馆不远,就是金临县人民医院。因伤住院的程连臣,躺在县医院病房楼三层五室二号病床上呻吟着。清醒过来的他忍受着极大疼痛,咬着牙、含着泪坚持着,尽量不打止痛针,能省一分是一分。
  而他的父亲也在钱上愁,作钱难。住院才一天半,手术没有做,王天龙、胡占礼给借的两千元就用去了一半多,以后可咋办?富家的孩子到这个年龄早就娶妻生子了,可是,因为家里穷至今没有上门提亲的。本想指望儿子在砖厂多挣几个钱,攒着盖房娶媳妇,谁知又出了这么大的事?孩子这一辈子算是完了。“唉——屋漏偏逢连阴雨,雪上加霜啊!”又疼儿子又愁钱,老两口真有死了的心。
  下午四点多钟王主任走进病房,认真查看了程连臣的伤口说:“后天上午做手术,望你们做好准备。”
  程远征说:“行,谢谢王主任,给你添麻烦了。”
  王主任和王天龙昨天的一面之交,却印象很深,特别是听到他帮病人借钱的事更加佩服。今天没有看见他,随便问道:“昨天和你一块来的那个人是你什么亲戚?”
  程远征说:“和俺家既不沾亲也不带故。”
  王主任猜测说:“不沾亲带故,也是莫逆不错的好朋友。”
  程远征认真地说:“可惜,俺没有那个福气。”
  “要么他家是大款,趁钱。”他肯定地说。
  程远征摇着头说:“也不是。他家虽然较富一点儿,也没有大事儿,拉家带口的也不容易。他是俺村刚当选的村主任,当过兵是党员,心眼可好了,谁家有个事,帮忙的少不了他,谁家缺啥少啥,只要给他说一声,能帮多少帮多少,从不驳别人的面子。要说有啥毛病的话,就是好认个死理,有点儿犟脾气。”
  “是吗?”王主任觉着不可思议。
  是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钱——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载体,其能量是不可小视的。钱就是能力、钱就是地位、钱就是王法、钱就是……钱本来是个好东西,如果人为的把它的作用放大到极限,它就会跳出一般等价物的范畴,无孔不入的渗透到社会肌体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吞噬着社会肌体的健康细胞,腐蚀着人们的健康灵魂。
  为钱而活着,固然是人类的悲剧,而没有钱,人们很难正常的生活下去。钱对于正在住院治伤的程连臣一家来说,钱就是命。
  程远征一家的不幸遭遇,牵动着全村人的心。“二电台”马英梅是位热心人,一个劲地播放着:“咱这几个院的,有的多捐点儿,没有的少捐点儿,一点儿不捐说不过去。我带头捐二十元,你们就看着办吧!”
  她在做好近门亲属工作的同时,见人就说:“乡亲们,救人一命如造七级浮屠。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都是邻家背舍的能帮多少帮多少,积德行善是修来的福。”逢人便讲:“千年的邻居,万年的街坊,亲不亲故乡人。能凑多少凑多少,修桥补路是做人的美。”她比干部还积极。
  村委会的委员们和党支部的部分干部也没有闲着,分别到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做着宣传鼓动工作,并给亲朋好友提了具体要求。虽然他们说着“你们当了官,亲的已的沾不了光,还跟着倒霉”的牢骚话,但心里并不反对,毕竟具有助人为乐传统美德的人占多数。
  而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胡希能,却在县宾馆里和田翠花仍然难舍难离的相互拥抱着,诉说着被赵桂芹逮住以后的担心之虑、思念之情,并商量着对付赵桂芹的所谓良策妙计。
  胡希能鼓励说:“甭管她,只要咱俩心理有数,机会总比困难多。大不了出门玩,她还能天天跟着咱。”
  “那倒是不假。不过,总不是长法。”
  “是啊!那次在省城叫公安局逮住时,可把我吓坏了,要是万一给爆了光,我这辈子算是彻底的交待了。多亏了逮我们的那几个人认钱不认法,放了我们一马。”
  田翠花说:“那次真危险哪!直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呀!还是想个长远之法吧!”
  “花,你不用作难,办法我早就有了。”
  “啥办法?”
  胡希能买着关子说:“暂时还不能告诉你。”
  “为啥?”
  “我想将来给你一个惊喜。”
  “净糊弄老娘,我不信。”田翠花噘着小嘴亲了他一下说。
  “花,是真的,谁要是糊弄你谁是……”
  “少XX啰嗦,快说吧!老娘都等不及了。”
  胡希能瞅着她心急的样子,吻着她的小脸蛋儿说:“花,我实话告诉你吧,我在燕南市给你买了一座小别墅,年底就装修好了,到那时候咱俩不是愿怎么玩就怎么玩吗?谁能管的了。”
  田翠花高兴得几乎蹦起来,她无以为报,再次以身相许,笑嘻嘻地趴在他的黑肚子上,让他品尝着女人的滋味。
  当他俩走出房间来到收费室时已经六点钟了,值班的林会计笑着说:“胡书记,您已经五次没有结账了,今天是否算一算?把账都给结清了。时间长了我也不好向领导交待,望您理解我们的难处为盼!”
  胡希能爽快地说:“好说、好说。加上这一次一共多少钱?”
  林会计早已算好了,随即说道:“一共是四千七百四十七元整,这是您签过字的单,请您过过目。”
  胡希能套着近乎说:“林会计咱俩谁跟谁呀!不用看了,过两天我把钱亲自给你送来还不行吗?”
  “那当然好、那当然好。我先谢谢了。”林会计抱拳拱手说。
  “不过……”胡希能左右看了看没有其他人,皮笑肉不笑的小声说,“林会计,你先给我开个报销单吧!”
  “嗨,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开多少?”
  胡希能笑眯眯的说:“按老规矩办,加三倍如何?”
  “行。没问题。”林会计写完递给他说:“胡书记,为了图个吉利,我开了一万五千六百八十八,要您顺着发发发。您觉着怎么样?不行咱再往上添。”
  胡希能高兴地说:“满行、满行。谢谢你了。”他接过报销单和田翠花一块走出来。一出大门看见了轿车停在老地方,走过去轻轻地拍了两下车窗的玻璃,立刻惊醒了睡梦中的任二风,他急忙坐起来,往后一伸手推开了后排的轿车门。
  第二天一大早,村支两委的部分干部和几个青壮年在村委会的大院里开始忙呼着。抬桌子的,搬凳子的,贴标语的……不大一会,各项准备工作就基本上安排就绪了。
  主席台后面房子的墙壁中央是醒目的大会标,“沙湾村募捐献爱心大会。”主席台前面左右两边的桌子上分别放着一个红色大纸箱,上面写着三个大黄字:“募捐箱。”箱子上方有个十五厘米长、一厘米半宽的长方形的口,是募捐时往箱子里放钱的通道。
  大院里和大街两旁的墙壁上贴着红底黄字的长条形标语,多数的内容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舍己为人,助人为乐;扶危助困,中华美德;奉献爱心,人人有责;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民族精神等。
  九点多钟,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的乡亲们陆陆续续地走进大院里。互相问长问短,说着家长里短的客套话。
  大约上午九点四十五分钟,沙湾村五六年级的学生们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带领下,打着洋鼓、吹着洋号,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会场里。他们被按排在会场的最前面。
  快十点了,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有位岁数较大的人催促说:“天龙,天不早了,来的人也不少了,开始吧!”
  王天龙看着他说:“冯大哥,县里的领导们还没有来,等一会吧!你老别着急,瞎子磨刀——快了。”
  “我不是急,天龙,眼下是春季大忙季节,时间耽搁不起呀!还是快点吧!咱们自个儿村的事,请领导干啥?又不是多露脸的光彩事,六指划拳——多此一举。”
  王天龙劝着说:“冯大哥,这是胡书记亲自安排的。再说让领导来上上电视,登登报纸,宣传宣传咱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有好处。你老还是耐心地等会吧!”
  “笛、笛、……”院外轿车的喇叭声打断了他俩的对话,大家不约而同的向大门外看去。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镇党委、镇政府以及有关部室委办局的领导们,在胡希能和田翠花的陪同下,缓步走进院子里。学校的鼓乐队在教师的指挥下,也有节奏地吹打起来。
  俗话说,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胡希能也是如此,他接受村委换届选举时摔倒在地,弄了个满脸花的教训,眼睛不断地瞅着地面,恐怕再来一个嘴啃泥。
  宾主走上主席台,按序坐定以后,胡希能走到讲桌旁,用手敲了敲放在桌子上的话筒,立刻发出“咔、咔”的响声。他对准话筒说:“现在开会。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光临我们的大会。”在他的带动下,台下响起了劈劈啪啪的掌声。
  金临县电视台的记者们立刻在台上台下忙乎起来,镜头对着各位领导们拍着特写,有时也给参加募捐的群众几个镜头。摄像的记者们对穿着统一的学生服装,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的学生们特别关照,长镜头、短镜头的拍来摄去,照相机的镜头对着他们也不断的闪着光。
  “各级领导们、各位乡亲们:
  今天的大会,是千人募捐献爱心大会,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誓师大会。扶危帮困、救灾救难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村父老乡亲们的美德。大家都知道,我们的乡亲程远征的儿子程连臣出了事故,现在住在医院里。住院治病需要钱,怎么办?为此,党支部、村委会希望乡亲们伸出友爱之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精神,帮助程远征一家渡过这个难关,人人争当献爱心的模范。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章书记讲话。”他说完带头“啪、啪、啪”地拍起来。
  在劈劈啪啪的掌声中,章英玉走向讲台,他是昨天下午被胡希能派专车接来的。按通常惯例是他代表领导讲话,今天当然也不例外。
  “沙湾村的父老乡亲们:
  今天,各位领导们在百忙中光临我们的大会,是对我们这次募捐活动的最大支持,也是我们村的光荣。村支两委会决定为程连臣治伤搞募捐是非常正确的,我十分高兴。全村群众热烈响应的实际行动,充分说明这个决定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它再一次证明,具有传统美德,受到党多年教育的沙湾村人民群众,无愧于自己的光荣历史。爱心奉献,遇难解囊,是共产主义精神在我村的充分体现,也是我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我作为常来沙湾村的编外村民,倍感光荣和自豪。”
  章书记热情洋溢的讲话,被群众热烈的掌声所打断。他笑呼呼地摆着手又继续说:“翻开沙湾村的历史,一页页都记录着沙湾村人民群众的自豪,一章章都闪跃着沙湾村人民群众的光荣。从“抗日迷”到支前模范,沙湾村的党员、民兵英雄辈出,特别是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正确的领导下,在前几任老书记的带领下,沙湾村人民群众与天斗、与地斗、与各种错误思想斗,斗出了一片艳阳天,使昔日兔子不拉屎的穷沙窝,变成了稳产、高产的米粮川,“农业学大寨”的标兵,植树造林得模范。靠的是什么?是一股劲,是一种精神。有了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有了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的精神,才有了沙湾村林茂粮丰、鸟语花香的巨大变化。”
  前来参加募捐的老党员、老干部、老社员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男女老少战沙荒——植树造林百万株;千盆万罐斗旱魔——林茂粮丰夺高产;千军万马齐上阵——平整土地上千亩的昨天——激情燃烧的岁月中。
  当年参加过战斗的他们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感情,带头鼓起掌来,顿时引起全场一片热烈的掌声。
  章英玉动情地说:“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发扬当年的那股劲、那种精神,人人伸出友爱之手,户户争当贡献爱心的模范,让过世的老书记、老党员、老干部、老社员们也含笑九泉。最后,我代表在坐的各级领导,预祝募捐大会圆满成功。我也借此机会,替程远征一家,先谢谢各位领导和父老乡亲们。拜托了。”讲完向在场的群众深鞠一躬。
  台下又立刻响起雷鸣般的热烈掌声,章英玉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来。他遇会必讲的“离不开胡书记”的话今天没有了,发生了由“夸胡”到“夸群众”的立场转变。对此在坐的领导和胡希能也觉察到了这个变化,群众雷鸣般的热烈掌声就是对这种变化的反映。
  胡希能臊呼呼地走向讲台说:“下面请学校的学生代表发言。”
  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穿着红白相间的上衣,脖子上系着鲜艳的红领巾,迈着均匀的步伐走向讲台。在放着话筒的桌子后面,双腿并立,右手五只并拢高高地举过了头。台上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她看着手中的稿,用普通话大声朗读着。
  “尊敬的各级领导,尊敬的爷爷奶奶,叔伯婶娘们:
  我很荣幸地参加今天的献爱心募捐大会,心情非常激动。我代表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沙湾村群众的传统美德。我们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有责任接过这面光辉的旗帜,把它世世代代传下去。虽然现在我们的年龄小,生活靠父母,但是,我们愿意平时少吃一块糖,少喝一瓶饮料,少买一块冰糕,把节约下来的零花钱,献给最需要的人。这就是我们红领巾的誓言。”
  沙湾村完小全体师生
  胡希能重新走向去大声宣布:“献爱心募捐现在开始。”
  在大喇叭的音乐声中,参加募捐的人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着长队向放在桌子上的两个募捐箱走去。主席台前面的桌子上,讲话筒换成了红色募捐箱。各级领导按照职务的高低,有序地排着队向募捐箱走去。
  章书记走在最前面,他第一个把两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放进募捐箱中的同时,电视台记者们的摄像机的镜头正好对准了他。照相机也按动了快门,闪了一下白光。
  排在领导后面的是村干部和学校的领导、老师及小学生。胡希能决不会错过今天的好机会,他走到募捐箱前,双手久久地捏着三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抬头挺胸,像戏台上出场的主将一样亮着相、造着形,等着摄像记者的拍摄。
  各级领导们积极参加募捐的行动,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当他们参加完募捐活动离开会场时,群众爆以热烈的掌声,同过去形成鲜明的对比。
  胡希能和田翠花一直把领导们送到大街上,等领导们上了车,他俩又回到了募捐箱旁。记者们很会来事儿,长镜头、短镜头的冲着他俩摄来拍去。
  父老乡亲们捐的钱虽然不多,只有三块五块、十元八元、三十二十,但他们捐款的动机是纯正而无私的。对生活在最基层,生活并不宽裕的广大农民来说,捐的每一分钱,都是他们汗珠子掉在地上摔八瓣,一分一毛挣来的。因而可以无愧地说,他们捐的钱是特别干净的。那位为抗旱打井把卖鸡蛋的钱都贡献出来的孙道福,又拄着拐杖站在了募捐队伍中。
  王天龙给他打着招呼说:“孙大爷,你也献爱心来了。”
  孙道福笑嘻嘻地说:“天龙,这种积德行善的好事,我能不来吗?钱虽少,可它是你大娘俺俩的一片心哪!这叫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想当年当民兵、跑敌情的时候,你大爷我从来没有落过后。在缺吃少喝的时候,一个窝窝头几个人吃不完,一碗水几个人喝不了,你劝我吃,我劝你喝,那叫啥?战友感情,年轻人不懂。”他一提起想当年就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自豪。
  王天龙高兴地说:“孙大爷,我懂,我也当过兵。虽然没有打过仗,挨过饿,也能理解你老的心情。”
  “理解就好。我最近从电视里听到一个新名词,叫什么来?哦,想起来了,理解万岁,咱也理解万岁吧!”他说着把钱放进募捐箱里,可他的话引起大家一片笑声。
  跟在他后边的是人称“二电台”的马英梅,她宣传积极,行动也不落后。接过话茬说:“孙大叔你说的对,理解万岁。官有大小,人有贫富,钱不在多少,只要有这点儿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王天龙夸着说:“刘大嫂,你真行,把毛主席的话用到这里恰如其分。”
  马英梅自豪的说:“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没理的话咱不说,缺理的事咱不做。说话办事就得站在理上,像你说的那样……”
  “刘大嫂我又说错啥了?常言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你可不能光往锅底上敲。”
  马英梅反问道:“你说错啥了?你自己不清楚?”然后学着王天龙的腔调说:“我犟在理上,我认理不认人。”说完把二十元钱放进募捐箱里。
  她的话把参加投票的人逗得“嘀、嘀、嘀”的笑起来。王天龙忍不住也笑着说:“刘大嫂,哪把壶不开你提哪把壶。”
  她解释说:“你错了,不、不、不是你错了,是你说错了。……”
  王天龙抢过话茬说:“刘大嫂,错来错去还是我错了。”
  她苦笑着说:“你没错,是我错了,不,咱俩都没错。嗨,怎么越说越说不清了。”
  王天龙开玩笑地说:“刘大嫂别着急,慢慢地播,今儿个准能播清楚。”
  她想了想说:“干脆这样说吧。‘犟在理上,认理不认人。’这句话没有错,它不是一把不开的壶,是开壶。”她终于把话说明白了。
  王天龙苦笑着说:“刘大嫂,你这是夸我嘞还是挖苦我?”
  “是夸、是夸,不是挖。”她说的大伙又“哈、哈、哈”地笑起来。她也跟着笑了。
  大约十一点半钟,献爱心的募捐活动就结束了。当场拆箱后,经过认真清点,共计募捐人民币八千二百七十三元六角整。
  当天下午三点钟,胡希能、王天龙、冯一山坐着轿车和电视台的记者们就赶到了县医院。胡希能双手捧着用大红纸包裹着的募捐款,挺着胸、抬着头,在王天龙、冯一山的陪同下,缓步向程连臣住院的病房走去。
  先一步到达病房的记者们早已做好了准备,抓拍着镜头。前来看热闹的医生、护士和伺候病人的家属们,把病房门口围的严严实实。程远征夫妇站在病房里激动地眼泪在眼中滚动着,不知说啥好。躺在病床上的程连臣流着眼泪一个劲地说:“谢谢乡亲们,谢谢领导们,……”
  胡希能双手捧着红纸包,挤过人群来到病房里,望着程远征夫妇动情地说:“远征哥、嫂,我代表村党支部、村委会来看望你们来了,并带来了领导和父老乡亲们为连臣捐献的钱,它是领导和乡亲们的一片心意,望你收下。”
  程远征接过募捐款,眼中滚动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顺着脸流下来,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电视台的记者们在一旁提醒着说:“说,谢谢各级领导,谢谢乡亲们,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程远征双手捧着钱包一个劲地颤抖着,在记者的再三提醒下,激动地断断续续地哽咽着说:“谢谢——各级——领导,谢谢——父老乡亲,感谢党——政府——关怀。”
  在场围观的医生、护士和病号家属们无不为之感动,有的人红了眼圈,有的人偷偷地擦着泪,也有人哭泣起来。
  当天晚上,金临县电视台首条新闻就是《沙湾村献爱心募捐大会》的实况。省、市电视台第二天进行了转播,省、市、县三级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长篇通讯,《一朵绽开的精神文明之花》。副标题是:记沙湾村千人募捐大会实况。沙湾村又一次成为全省人民关注的中心,对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了。
  看到电视录像和报纸报道的县医院的领导们受到感动,也积极行动起来,研究决定免去程连臣住院期间的部分检查和治疗费用。对程远征一家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而对沙湾村来说更是好事连连,喜讯不断,上级有关部门授予的各种荣誉,颁发的各种证书接踵而至。
  《金临县基层先进党支部》;
  《金临县模范村委会标兵》;
  《金临县模范党支部书记标兵证书》;
  《金临县精神文明建设标兵》;
  《市模范党支部书记标兵》;
  《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
  ……
  这次献爱心的千人募捐活动,得到实惠最多的是胡希能。各种证书、各种荣誉使他刚夹起来的尾巴又翘了起来,开始飘飘然了。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黑夜,一个用黑布包着头的人提着一包东西,鬼鬼祟祟地溜到王天龙住的胡同口,听了听没有动静后,才提着东西飞快地走进胡同里。他来到王天龙的大门口,一闪身子藏进去,急忙蹲下身子,摸着黑解开包袱,把提来的东西放在门旁边,随即拿起包袱向外探了探头,发现没有异常情况,又立刻飞快地走出胡同来,消失在夜幕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