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城上城下
作品名称:掌旗英雄略 作者:诗可以怨 发布时间:2015-06-20 19:34:10 字数:3743
过了两天,路上忽地一阵烟尘抖乱,一大群人,簇拥着一顶小轿,正匆匆地向着这边赶来。那些在西城门外捉虱子的、睡觉的一见这阵势,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互相招呼着:“来了!来了!”哗啦一下就朝着轿子围了上去。他们中间有些心计的,唯恐被人发觉,拉了这个又拉那个,但自己只生了两只手,怎能拉得住这许多人?不一会儿的工夫,轿子四周就已经围了有几十号人。
这顶小轿虽小,倒也精致,两个抬轿的轿夫,不是别人,一个是季氏三兄弟中的老二,一个是找宝人大猛,都是臂阔肩宽,身躯雄壮之人,难怪把一顶小轿抬得健步如飞、虎虎生风!
大家一看等了半天,来的是顶轿子,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这轿子坐着的,就是盟主吗?”有的说:“盟主是大老爷还是小脚女人?怎么坐起轿子来?”还有的干脆直接叫了出来:“请盟主出来讲话,见兄弟们一见!”
一直紧跟在轿子两侧的贾勇和铁泉和尚见大家一上来便乱烘烘的,急忙打手势让他们安静一些,等到声音好不容易平息一些了,铁泉和尚才将头凑近了轿帷,轻声道:“盟主,兄弟们等了好几天了,想见您一见,有了士气,才好杀鞑子,您看是不是……”
轿子中传出杨永嗣的声音道:“这里的风沙实在是太大了,本盟主好不容易找了一顶小轿,才坐了几天,怎么又要我出来?你让他们都散了吧,本盟主现在不想见生人面。唉,可累坏我了!”
他的话音刚落,人群果然哗啦一声,散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都是不解之意,有的人小声嘀咕道:“杨老将军当年可不是这样的……”话声传到铁泉和尚和贾勇的耳里,他们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尴尬得不知说些什么好。
晚间,这些人无法进城,贾勇和铁泉和尚在空地上燃起了一堆篝火,用几块牛皮挡了挡终年不绝的风沙,杨永嗣这才不情不愿地从轿子里移步出来,召集了一些人,想商量一下下一步如何行动。这些人中,有安在农、酒中仙、季家兄弟、胡豹等人,自然还有贾勇和铁泉和尚。至于钟山和百药门的人,谁都没嫌自己命长,自是不要轻易去招惹他们才好。
虽然现在已是春末,但这里的夜晚还是有些凉意,杨永嗣坐在火边,这情景倒是与他当时在风神庙中的场景十分相似。不过那时他隐姓埋名,手无缚鸡之力,任人欺辱,被呼来喝去的,只得忍气吞声,哪里曾想竟也有今日当盟主的风光!
这时只听杨永嗣有些气恼地说道:“你们还真是没用,兰州城就在眼前,怎么反倒进不去了?就在这里坐地,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哪里像是个起事的样子?”
季家老大是个火爆的脾气,见这位杨公子没当上盟主之前总算还像个人模样,自从当上什么鸟盟主,本事不大,架子倒是不小,早有一肚子的闷气憋在心里。现在听他又在无缘无故地责怪他们,气得将手中一根枯枝狠狠地摔在火堆里,溅起点点火星,大声说道:“咱家怎么知道这兰州城这么早就关了城门,连只耗子都跑不进去,盟主要是等不得,不如跺跺脚自己飞了进去就是!”
杨永嗣见季老大铜铃般大的眼睛瞪着自己,吓得一缩脖子,不敢再言语了。
铁泉和尚见情形不太妙,急忙出来把话岔开道:“你们早来了这几日,可知道兰州城为什么紧闭城门,不许人进出么?”
胡豹啃了一口干粮,气道:“谁知道是怎么回事?三天前这里就已经关门落锁,官府放出话来,许出不许进,死进活不进!我们只有最早来的几个弟兄偷偷混了进去,到现在也是一点消息也没有,他奶奶的!”
铁泉和尚紧皱眉头,在众人脸上环视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在安在农身上,说道:“安师兄,你是个有主意的,不如就请你想一条计策,怎样才能混进城去!”
安在农沉吟了半晌,方才说道:“当今之计,只能等到明天清早刚开城门,守军防范不严之际,我们装扮成送葬队伍,一拥而入,先到城中各处躲藏起来,等到六月十五那天,约好暗号,一起到法场劫人就是了!”
依照如今的情形,似乎也只能按安在农说的这条计策办了,但众人都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季老大先跳了起来,说道:“何必去学那普通人家哭哭啼啼的,好不小家子气!不如就请胡大哥拿出看家本领,挖开城墙,大家伙就在今夜一拥而入,放火烧了那鸟总督府,岂不爽快!”
安在农冷笑道:“这位兄台说得好不轻巧!兰州城墙高峻,一水儿地由两尺宽的石条砌成,如何挖得开?”
季老大不服地道:“你便挖不开,胡大哥便挖得开,怎地!”
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眼看就要吵起来,就在这时,季家最小一个兄弟季老三忽然闯了进来,一进来便神色慌张地说道:“老大,不好了,外面亮了,亮了!”
大家全都不明白他说的“亮了”是什么意思,一齐起身,想去查看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杨永嗣原是极不想去的,但有贾勇、铁泉和尚一左一右地将他夹在中间,后面又有胡豹、季老大等人推推搡搡的,只好跟着大伙儿一起来到西城门,抬头一看,才知道原来季老三说得不错,果然是“亮了”!
只见城墙上一片灯烛灿然,无数的松明、火把将城内城外照得亮如白昼。灯火明灭中,数不清的人影绰绰,来回奔走,还有军官骑着高头大马,高声指挥,火光照在他们的甲胄刀枪之上,闪着点点寒光,灿如繁星。
城外的群雄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纷纷走了出来,向上张望,一时间城上城下,大眼瞪小眼,几乎连对方脸上的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他们这一批人,连同今天刚刚随同杨永嗣一起到来的一大群人,还有路上得到讯息,分批络绎而来的各路英雄,如今在西城外聚集的义军,总数约有数百人之多。
“咚咚咚”三声号炮响过,城头上的清兵哗啦一声向两边分开,中间推出一个人来。只见他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帽子下面露出蓬蓬如枯菅的乱发,也不结辫,双颊深陷,环眼圆睁,脸色如同金纸一般,往墙头上一站,仰面向天,威风凛凛。此人一现身,城下顿时一阵骚动,几乎有几十张嘴巴同时喊了出来:“是西北大侠!”
贺天举听到城下有人喊他的名号,身子往前一探,向下望去,他身子一动,就有一阵呛啷呛啷的声音响起。大家这才注意到,贺天举周身上下,不知被套上了几重铁链,连琵琶骨都被穿上了,鲜血从肩窝处淌下来,有些地方已经干了,结成了黑色的血块。
贺天举在墙头上走了几步,每一步都跨出老远,身上戴的那些沉重的铁链在他看来简直浑若无物似的,走了一圈忽然仰头大笑起来,笑毕大声说道:“这些乱七八糟的都是什么人?老子一个都不认识,快快把他们都赶走了,省得在这里晃来晃去的,惹老子心烦!你们这些王八蛋要是再敢踏进兰州城一步,老子便立即自断经脉,免得再看见了你们,气也气死了!”
贺天举话既已说完,便不再看众人一眼,转身就要往城下走去。这时就听有人哈哈一笑,从后面走了上来,正好挡住了贺天举的去路。只见他一身戎装,装戴着从三品协领大人的服饰,脑后拖一条毛光如油的大辫子,腰间的宝剑寒光闪闪,是无坚不摧的紫庐大剑,身周簇拥着一大群人,蒋奇英、聂干如、宁人虎、冯秉真等俱在其中,正是“八骁骑”之首,号称“天山南北剑术第一”的仇越到了。
贺天举一见是仇越,哼了一声,双手交抱胸前,仰面视天,好像身前只有一团稀薄的空气似的。
八骁骑中排行老四的聂干如自从上次在何玖行的小酒馆,被贺天举的酒气所伤,大耗元气,几乎送掉一条小命之后,便对他恨之入骨。此刻见他对协领大人如此倨傲,一抖钢叉,就想上前折辱他一番,一来巴结了顶头上司,二来也是解解自己的心头之气。
仇越倒像是并不在意似的,伸手拦住了聂干如,上下打量了贺天举一番,说道:“贺大侠,你说不认得他们,可这些人对你可着实是好啊,眼巴巴地赶来,想要救你出去呢!”
贺天举沉着声音,自顾自地说道:“我老贺自打二十年前自命为西北大侠之后,便再也不知道‘朋友’二字是怎么写的!这些人巴巴地赶到兰州来,是要看老贺是怎么死的吧!这些人再在我面前,老子保管吃不下也睡不好,不出三天就翘了辫子,那时候就不必麻烦你仇大人亲自动手了!哈哈哈!”
仇越听贺天举的说话,似乎自己的打算,已被他猜中了几分,他眉头一皱,说道:“贺大侠,不妨老实告诉你,这些胆敢反抗朝廷的狂徒,现在已尽入我觳中,不信的话,你请看!”说着,冲着后面扬了扬手,这时只听一声炮响,城墙的雉垛上,齐刷刷地伸出一枝枝箭头,正对着城下的那些人。远处的山峦和密林间,也有无数的灯火闪动,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人马穿梭不停,看来真是把兰州城变成了一只大口袋,想要把杨永嗣他们都一网打尽了。
杨永嗣从小的时候起,便不断地听母亲和他人说起父亲征战沙场,精忠报国的故事,因此从那时起便志存高远,兵法韬略什么的也看了不少,做梦都想像父亲一样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谁知炮声一响,高高的城墙上那些旌旗和长长的人影一蓬蓬如缨络张舞般,扑簌摇晃,就已经吓得他三魂不见了七魄,怎么也想不起,哪一部兵书上曾说过“被敌人围困在城下该当如何”之类的话了。
而他身边的那些人虽勇,但没了人指挥,又怎么比得上仇越手下那些训练有素的精兵?一个个像没头苍蝇似的四处乱窜,只要有人逼近城墙,一阵梆子响过,墙头上就有一阵箭如雨下。倾刻时就有十几人受了箭伤,人群中哎哟哎哟声不断,人群挨挨挤挤的,数百人都被逼到了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动弹不得。
这其中虽有些像铁泉和尚、安在农等略懂一些排兵布阵之法的,竭力想把大家集中在一起向外冲,但他们叫了这个又跑了那个,急得满头大汗,到最后也是无可奈何,连带来的一杆新月大纛,也被冲得东倒西歪,全没了当初那威风凛凛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