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快速推进
作品名称:工厂笔记 作者:平凡文刀 发布时间:2015-05-01 16:15:34 字数:3180
刚刚进来的几天,老板总是不厌其烦地教我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他说:“良林啊!虽然你的能力没有突显,但是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一种吃苦耐劳和用心学习的精神。我对你期望很高。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不懂没有关系,不懂我们可以学习,慢慢学习。我们要以窑炉为中心把整个厂各个环节盘活起来。工场的场地要充分利用,一点也不要浪费。”
我看这老板连比带划的神态有点好笑。但是我不敢笑出声。我在听他训教时是严肃的认真的。
在老板的超前思维理念下,窑车如“列车”在轨道上飞速前进。
在中午时,我就看出苗头,发现上釉的在三三两两在喝茶聊天,休息。
这上釉的一共9个人,是一个叫小田的江西人承包的,我找小田:“怎么回事?上釉的停下来干吗?”
小田个不高,圆脸,喜欢穿蓝色的T型上衣,因为他是承包者。尽管上釉是大麻脸主管,但是实际上小田已经代替了承包者的角色。小田见我问他:“还怎么回事?你去打蜡的地方看看?还有人没有?”
我去一看果然没有一个人在做。
我打电话给大麻脸苏玲(我这样写大麻脸估计有的读者会有意见,还是叫她苏玲好,因为要不是脸上麻花般还算得上是个胖美人),苏玲很快过来了。
她说:“你看上釉那边一大堆全是隔离坏的,叫她们做下去也是白做。早上我去说她们还不服气,两个胖女人面黑黑的,好像对我有气。不来就算了。”
我说:“窑炉马上要放空车了,现在都没有小的配。”
苏玲:“你给老板说一下,看怎么办?”
我打电话对老板说:“老板,现在已经没有小的配了,车速要不要减慢?”
老板说:“不要,没有就装一个,明天有小的补起来,没有继续推进!其实我早上就发现这个苗头,明天是7月半,本地人都跑去买过节的东西了,刚刚已经有一帮人说要来谈打蜡的事情了,我等下过来看。你先不要推慢。我要的就是速度,”
我说:“好的。”
放下电话,我的心情轻松了些。因为这老板和以前的老板思维不一样。要是在以前的话,老板早叫停了,他不允许我们空车进去。真是一个厂一个模式,我现在知道了我们现在的老板就是要“快”。什么都要打提前量。
苏玲来到窑边,看一车只装了几个瓷器,有点替老板心疼:“老板推快也是他的东西,反正烧掉的是他的钱。”
我问:“现在没有,晚上更加没有,晚上烧什么?”
苏玲:“你和老板说转速烧没有?”
我说:“有提议,但是没有答应。管他,做到晚上再说。”
本地打隔离的陆陆续续来了,老板也来了,曹兵也来了。老板叫我和曹兵一起到保安室,他指着我对曹兵说:“这个刘良林是这里的小头目,是主管,以后你要配合他工作,你们要互相沟通。”
老板狠狠屌刮了曹兵一顿:“你看你,一个厂的生产就因为你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死翘翘。你那边打不出来,上釉的、装窑的全没有事做。你说你该怎么办?”
曹兵说:“上午苏玲说了两个胖女人几句她们就不想做,少了两个,加上每天是7月半过节,你知道的我们这节和中秋一样大。他们都要去买东西。所以耽搁了。”
老板生气道:“你不要解释,解释没有用。不想做就干脆干掉!”
曹兵土头灰脸从保安室出来。
老板领着我到窑边说:“你看到了吧?出了问题我看问题出在谁身上,我就不是这种口气说话。作为一个管理者,该骂就骂,该惯就惯。不要让他们太自由。也不要让工人觉得我们很无情。”
一会儿,大门外来了一群人,叽叽喳喳来到老板面前。
老板对我说:“这些是想来打隔离的,里面的人我叫他们做到晚上,没有就直接干掉(这老板财大气粗,动不动就干掉),现在我还没有对他们说。”
老板交待我一些事情就和他们这些人的小头目谈去了。
谈了不久,他们出去了。
老板重新找到我说:“这些人要价太高,我没有与他们谈成。他们是没有做过大单的,居然拿小厂的工价来谈,没有谈。没有谈成就继续保留里面的人来做。”
我说:“好的,但是胚子最多只能坚持到下午。”
老板额上不住冒汗,看的出他很是紧张,但是他不慌乱。
他不住地摘下眼镜用手擦拭汗水,站在窑边寻求对策。
我提议道:“不然转速烧吧,明天7月半他们更不来上班。”
老板权衡再三,最后决定说:“那好吧!釉烧完了就速烧!先烧烤盘再烧杯子。要注意打板。”
我说:“好的,那就这么办。”
老板又吩咐道:“你打电话调窑的刘师傅,问他要转多少个车?”
我说:“好的,刘师傅我早就认识的,我马上和他说。”
我打了个电话给刘师傅,他说马上就到。
很快到了晚上,晚班的一到见要转速烧,一个个不乐意了。
其中一个说:“晚上又要改板又要装,搞死人了。”
带班的是个叫吴涛的矮个子年轻人,其余两个是上次我调过来的父子。
吴涛说:“还要到楼上拉胚你要叫杂工,不然就没有办法做,忙不过来的。”
我说“楼上来不多胚子,最多是十车。”
父子中老的说:“这样要补工。”
老板还没有离开厂里,他见装窑的在叽叽喳喳。
老板回到窑边问:“怎么回事?”
我把他们的诉求告诉了老板。
老板果断决定:“这样,我们也不要再多说,那十个空车算给你们。”
他们一听十个空车算给他们都集体沉默,表示接受了。
老板走我跟前说:“中国人就是这样,总是斤斤计较一点鸡毛蒜皮的小利益。这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老板总是说中国人的不好之处,好像他不是中国人。老板说他最佩服的是德国和日本人怎么做企业的。
这样磨了那么久,害我快十点了才回家。
大概是在11点过,吴涛又打电话来了,他问:“管理,明天不是要烧釉烧吗?那我装好就拆空车啊!”
我想也是,于是同意了他们拆空车的要求。
次日清晨,我早觉得哪里不对劲,好像老板的意思是把所有的杯子烧完,烧完才进空车。我只好7点就跑去厂里,我跑到窑头问烧窑的张师傅:“有进空车没有?”
张师傅说:“还没有。”
我说:“没有就好。”
刚刚回到窑尾,老板就来了。他问我:“现在在装什么?”
我说:“放空车”
老板有点奇怪问:“杯子完了吗?”
我说:“没有。”
老板说:“谁叫你放空车的?”
我说:“我看釉烧的很多了。就想转车。”
老板:“不行,不行!你赶快把车退回。我叫装快速窑的小蔡帮忙,把它装杯子。”
于是,一场紧张有序的抢救窑车的战争打响了,窑边的工人都脱掉衣服甩开膀子拆板的拆板,装窑的装窑,在老板的指挥下,仅仅花了两个多小时就把18车窑(转车15个,留存下一班三个车补齐)。
老板开始数落我今天工作上的失误。他说:“一个战场上的指挥官如果不考虑实际,盲目推进或者随意改变计划,就会成为瞎指挥,就会被下属捉弄。知道吗?”
快中午的时候,老板又带了一个身材高大结实的人,他对我说:“这个是我新招的一个管理,汕头台商企业做过,先到你这里熟悉一下,然后去一厂中午就由你带他干部房去吃饭。”
然后又对那人说:“你先转转看,明天才安排你工作。”
那人点点头,胯上绑着一个包包好像是司机大佬。
我感觉这公司还在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老板说:“对于人事上我们会重新安排。”
速烧装到傍晚就差不多光了。晚上要转釉烧。
白班要到九点才交班。到了7点左右,按刘师傅要求,空车15车已经放完,开始拆装。他们开始装窑,我去统计当天单据回来,小田就说:“你要对装窑的说,没有看住就装小的,到时没有配烧就完蛋。”
我一看,果然是这样,连忙叫他们装大胚配,这样才能顺顺利利。
我正要离开窑边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三个“公关小姐。”是三个美女。
问我龚先生是不是老板,我说不是的。她们的眼睛不断放电,说她们是做窑炉和卖硅板的。我说龚先生在对面的大厂里。她们又只好过去。
晚饭时我对龚先生说:“三个美女找你。”
他笑道:“现在美女统统的不要。”
说不要,哼!又是一个口是心非的家伙!男人的话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刚刚还看见他刚才排队打饭时用手指捅了捅间隔了他一个人的大白梨,那大白梨还对他媚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