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纯真年代(二)
作品名称:一声叹息(上) 作者:疯妹 发布时间:2015-04-11 14:11:16 字数:7706
一
带着新做的乒乓球拍,我们又来到了那葡萄架下。开始打的时候我一点都找不到感觉,不是接不到球就是把球不知打到哪里去了。可看他们打呢,那球就像粘着板子似的,想打到哪里就到哪里。他们又不高兴了,说“跟你们打没意思,老是捡球,简直是浪费时间。”就很不耐烦的三下两下把我们赶下了球桌。这样我们站的时间多,打的时候少,很不划算。
为了把乒乓球炼好,云帆的韧劲又出来了。有一次,她悄悄跟我说:“我发现我家住的隔壁十九中也有乒乓球桌,而且有好几张,我们宿舍有一个小门是通到那里的。我们一放学就到那里去占桌子,占到了就可以痛痛快快玩一下怎么样?”由于有容国团、丘钟慧这些世界冠军作动力,我也慢慢来了劲。就说“好哇。”于是我们每天放了学就朝十九中奔去。小学放学比中学早,所以每次去都有空桌子在那里等着我们。打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手上有点感觉了,就学那些中学生的样,发转球和扣杀球,有时也和他们交交手,因此球技提高得很快。特别是云帆,个子高,手臂又长,打球占很大的优势。
等到有了一些水平以后,我们又回到那个葡萄架下去找那些院子里的伙伴一比高低。开始他们还是拿老眼光看我们,又不见我们练球以为只不过尔尔,成不了大器。那个小东用一种不屑的眼神对我们说:“怎么又来了?真没劲,还是找地方去丢你们的沙包算了。”说话时头也不向着我们,只把那只空着的手伸出一个手指来对着我们一指一指的,照样打他们的球。弄得我们很难受。
云帆把两只手交叉在胸前说:“我们曾经是打不赢你们,但曾经不等于现在,我们比比看,谁输了就学三声狗叫。”
小东“哈哈哈”笑撒了气,仍傲气不减的说:“吔,什么学狗叫猫叫的我看还是学猪叫吧。”其他的人也跟着一起“哈哈哈”笑了起来。这时只听云帆也在“哈哈哈”大笑,原来小东用手擦汗的时候把自己擦成了一个大花脸,那些男孩子一看又笑个不停。小东有点莫名其妙?只得不停地给自己擦着往下淌的汗水,结果越擦越黑。本来是笑我们的,现在一下子全部都对着小东的样子笑了起来。小东看到大家都在笑自己,觉得很丢面子。他用衣服擦擦脸然后对我们说:“既然你们愿意比,这样吧,看到你们是女孩,每盘让你们两个球。”
云帆说:“好,这才算是男子汉。”
一开始,小东并不跟我们打,而是叫了其他的人来打。
云帆说:“晓霞,你来跟他们打,输了我来学狗叫。”那些人倒是很愿意看到这一幕,一个个摩拳擦掌。哪知一上场,我三下两下就把他们打下去了,有的简直就是削了光头(没有破零),有的甚至连球都挨不到。特别是轮到我发球时我故意发那种转球,直接得分。最后是小东上场和云帆比,小东一看这架势有点慌了,自己再输就意味着全军覆没。他一开始就拿出自己的杀手锏——放高球。但云帆也有自己的杀手锏那就是左右旋转,使得他放不成高球,一放球就会飘出桌面,造成屡屡失误,这样双方总是打成平局。最后小东虽然赢了两个球,但因为他开始就说了要让两个球,这时又不能不算数。否则就有损于男人的尊严,算打成了平局。
云帆说:“平局不算,我们再比一盘,不要你让球。”这时云帆对小东的球路已经心里有底,也看出了他的弱点所在,频频加大扣球和旋转的力度,小东有劲也使不上。比分交替上升,经常出现平局。六球制的球最后比成5:5,必须有一方要连赢两个球才算赢。这时两个人每人只能发一个球,结果谁发球谁赢,比分几次出现平局,到八比八时,云帆先赢下一球,然后小东一个失误,最后胜利属于云帆。
小东有点沮丧,说:“我们输主要是输在轻敌,我们开始太小瞧你们了,所以思想上有点放松。”
我说:“在军事上我们这叫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云帆说:“如果不是你们当初对我们那种态度,我们也不会发愤练习打乒乓球,也不可能成为今天的胜利者。所以说一个人的进步不仅需要朋友也需要对手。我们应当学会感谢我们的对手,因为正是你们的傲慢磨砺了我们的心志,逼着我们不得不去强化我们的能力,去锻炼我们的智慧,从而激发了我们的潜能。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需要对手,因为对手是我们成功的标尺。我们也应当感谢对手,因为是你们的存在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迫使我们更奋力地去拼搏向前。从这方面来说,我们之间算是扯平了,那三声狗叫——”云帆把手一挥,“免了。”
这时只听停住不远处的两只鸟发出几声“嘎——嘎——”的叫声,好像是说,讲得好哇讲得好哇。
嘿,这云帆还真有两下子,说起话来有理有据,将来成为一个法官或哲学家都是有可能的。
小东他们看到云帆跟他们不计前嫌,也友好的对我们笑笑,云帆一扬手,说了声:“再见!”当我们一走出那个侧门,回头看到他们还楞在那里时,忍不住捧腹大笑,觉得很为自己出了一口气。那天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阵微风吹来,人显得特轻松,因为我们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以后我们再去那里就成了最受他们欢迎的球友,我们教会了他们转球,他们也让我们学会了扣杀高球,有时需要和外面的高手对垒时,云帆和小东还会联合起来打混双。从此云帆在院子里就有了更高的号召力。
不久学校里举行全校乒乓球赛,我们打败了学校所有的对手,分别荣获得了冠亚军,云帆第一我第二,每人获得了一块红双喜乒乓球拍的奖励。在那时,一块红双喜的球拍要卖到三块多钱呢。后来我们又作为校乒乓球队的成员参加了区级和市级的乒乓球赛,分别获得了前三甲和前八名。有一次市乒乓球队来我们学校挑人,想把云帆调过去参加集训,由于班主任老师不答应放人而没去成。就是这样一次不寻常的经历,使我们对乒乓球钟爱了一生。
由于我们的带头作用,班上一下子掀起了乒乓球热。一下了课,班上男男女女齐动手,把凳子往教室两边一挪,把中间的桌子一拼就成了乒乓球台,再把扫帚往“球桌”中间一架就是球网。由于要打的人多,就用“考试”的方法。第一个球赢了就算及格,可以打一局,谁赢了谁就是“皇帝”,可以继续留下来考别人。当然这个皇帝的宝座经常是云帆或者我的。我们班上的热闹场面引来了别的班同学羡慕的眼光,他们经常堵在我们的教室门口或者趴在窗户上看我们那种玩起来的快活劲。
二
云帆住的银行宿舍是解放前建的一座古老的建筑,有些年头了,墙基底座用的是大理石,其坚固度足以和上海的和平饭店比肩。整个宿舍分两进,从大门进去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喷水池,右边是假山,左边有一条通向后院的过道。假山是南北贯通的,夏天有风呼呼吹过,是住平房的人们纳凉的首选。穿过假山进到后面的院子又是另一番天地。院子东西南边都是一排排宿舍,云帆家的房子就在这坐西朝东的一排。院子中间空旷的场地上安有双杠、溜溜板和沙坑,北面有一个大厅红木地板,里面柱子都是用楠木做的,所以叫楠木厅,也是南北通透。由于这个厅平时只是充当一个过道作用,院子里的小孩就把那里当一个活动点,尤其是下雨的时候,他们就在这里踢毽子,跳橡皮筋或玩老鹰抓小鸡。
每当夏夜或寒暑假,院子里的小孩一呼百应,这里就成了他们嬉戏的乐园。他们在院子里翻双杠、跳沙坑。最好玩最开心的是捉迷藏,我们这里的方言叫蒙蒙躲躲。由于那时大多住的都是平房,邻居们平时在家都是不关门的,所以捉迷藏的时候,假山、楠木厅、烧饭的公用厨房,自己家包括邻居家都是他们的藏身之地。玩的时候,先用锤子、剪刀、布决定谁做蒙眼睛者,然后把这个人双眼蒙住后让他在原地转几圈等他辨不清东西后,大家赶紧去找藏身之地,等大家说“好了”,那个蒙着眼睛的人才可以把蒙在眼睛上的布扯掉,开始找人,只要找到一个这一轮游戏就算结束,那个被找到的人就成了下一轮被蒙眼睛者。由于地方大,要找到一个人谈何容易。只听到“我在这里”“我在这——里”的声音此起彼伏。等你顺着声音走过来,人早就换了一个位置。也有那动作慢的,一旦被发现,叫出了你的名字,你就等于被俘虏了。一旦玩起来了,整个院子大呼小叫好不热闹。住这样的房子,大人们串门也很方便,锅子里正烧着菜,手上端个饭碗都可以到人家门前去说几句,讨点新消息,宣泄一下心中的烦闷。玩这些的时候,只要云帆在,参加的孩子必定多。她好像是这里的一个品牌,许多家长都认她,只要跟她在一起,再不好讲话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出来玩。因为云帆是院子里出了名的好学生,特别是那些老人简直就是把她当作活雷锋。因为她看到谁家的老人有困难或者行动不便,都会上去帮一把或搀扶一下。
三
其实他们那里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那就是这座建筑物的下面有一个很大的地下室也可能是防空洞,我去玩过一次很有意思。就在那次还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惊天动地的事。那年暑假,天热得像下了火,路上的法国梧桐树叶一动也不动像凝固了的雕塑似的;柏油马路晒得软软的踩在上面鞋像要被陷进去一样,每一步都会发出一种戛戛的拔鞋子的响声;蹲在巷子里的大黄狗占着了一个位置就不想动,都伸长了舌头在那里一颤一颤的喘气。家里到处都是热烘烘的,像一个大烤箱。我想起云帆那里的假山,便想去看看她在做什么。我拿了一条毛巾打湿盖住了头就向她家这边过来。
刚走到她家门口就碰到她妈,我问:“伯母,云帆在吗?”
她指指对面那排房子说她在那里。
我过去一看,那里已经围了很多小朋友了,大的比我们要大两三岁有十三、四岁的样子,小的只有三、四岁。每人手上拿了一根松柴木棒。
云帆看到我来了就说:“晓霞,你来得正好,我们要到地下去探宝,你参不参加?”
探宝?说得神乎其神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说:“哪里有宝啊?”
她指指自己的脚下说:“就在这地下。”
谁知云帆的这句戏言还真的成了现实。
听云帆这样说,我也来了兴趣就说:“好喔。”她也递给我一根松柴木棒,说是当照明用。接着就集合队伍,我一看差不多有二三十人的样子,一个个衣冠不整,像是一支起义杂牌军。洞口就在我们集合的这家人家的厨房里。
这个拥有地下室洞口的人家里一共有七个小孩,楼梯步子似的,两年一个,最小的才一岁,最大的已有十三岁。也许是孩子太多的原因,穿着都不那么合身,小的捡大的,衣服很破旧。就是这样的衣服还不见得有穿,男孩子一般都是打赤膊,穿条大大的短裤,女孩子衣服有的很长,又舍不得剪短,孩子长起来很快,剪了有点可惜,就这样将就着穿。在一个不崇尚美的年代,衣服的功能主要是蔽体,不是装饰,所以人们绝不会把这些当笑柄,觉得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中国人历来受穷惯了,以为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过下来了。孩子的脸上很脏好像从来没洗干净过似的,但这毫不影响他们的快乐感。在这支二三十人的“探险”队伍里,这家人家的小孩就占了六席,老大是个女孩叫金兰,比我们要大两岁和云帆是很要好的玩伴。只有那最小的还坐在小孩竹座椅里的自然是没法参加。在这支队伍里我也看到了那个打乒乓球的小东和他那一帮球友参与其中,他俨然是一帮男孩子的头。
我们一个个庄严的在这家人家的煤球炉上点燃了自己手上的松棒,然后挪开堆在洞口边的杂物把门往外面拉开,慢慢的沿着石阶一级一级往下走,一群小萝卜头走在最前面,考虑到他们年龄小没让他们拿火把,我们在后面给他们照着。最好玩的要算金兰的那个三岁的弟弟小海,别看他年龄最小,却是精神头十足。只见他打个赤膊,瘦的身上有几根排骨都数得清,下面穿条肥得像个灯笼的短裤,也不知是捡到上面谁的。他双手叉腰,下起台阶来老练得像个小大人。他的姐姐金兰说,在家里他是最闹的一个,总是为了吃和奶奶吵。有一次实在是被他闹不过了,奶奶操起根棍子就要打他,他撒腿就跑。奶奶小脚又跑不快,奶奶停下他也停下,奶奶跑他也跑。奶奶骂他:“你这么要吃怎么不到有吃的人家去投胎嘛?”他也回答得好,说:“我不知道嘛。”我们听了笑得前栽后仰,都说,别看他小还真道出了一个“出身不由己”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呢。接下来是我们女的,有云帆、金兰、小雨、小燕、小菊和我等十几个。走在最后面有小东、小明、小刚、小军、小平等一伙男孩。一入洞口就有一股凉气扑面来,为我们收干了一身的臭汗和暑气。
到了下面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大厅也有地面上的楠木厅那样的气派,中间有四根巨粗的白色柱子差不多有我们两人高,粗细需两人合抱才行。当然谁也搞不清当年建这个地下室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一到里面一个个就扯着嗓子吼叫,以此来听自己的回声。只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哎……”,马上有无数“哎”的回声传来,让人感到既新鲜又兴奋。有的就用相互贬损来取乐。
比如小明喊:“小军——,你是个瞌睏(方言:瞌睡虫的意思)——”马上回音也叫“小军,你是个瞌睏。”小军很胖,能吃会睡。由于脸上的肉太多,五官都显得很小,说起话来只看到一个嘴巴尖在那里动。那时都是瘦子多,他这样胖就显得有点特别。小军的爷爷是个革命烈士和省里的一名高级领导在战争年代是出生入死的战友,他的父亲就算是一个红二代了。所以政府对他们家有点特别的照顾,生活比一般的人家里要好很多。再加上小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自然是宠着养了。大家觉得这个雅号给他很恰当,就一齐爆发出“哈哈哈哈”一阵大笑。立即有无数个“哈哈哈哈”笑的回音传来。
小军气得脸上的肉更鼓了,立即回骂一句:“小明——你这个鼻涕。”马上又听到“小明,你这个鼻涕”的回音。大家觉得瞌睡的小军这下回答得一点都不瞌睡,因为小明平时确实衣冠不整,有鼻涕了用胳膊一抹就是,接着又是一阵大笑。其实我们这里叫人鼻涕,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你这个人做事不那么让人放心,所以对于这样的人尽管他没有鼻涕,大家评论起某人来也会冠之于“鼻涕”的称谓。
这时又听云帆用那只空着的手掌围成一个喇叭形放在嘴边喊了一句:“哎——,我们来了,你好吗?”接着到处是“哎,我们来了,你好吗”的回音。小东本来就不善表达,在云帆面前更显得嘴笨,就接着云帆的话回了一句:“欢——迎——啦,我很好——。”接着又传来了无数同样的回音。听到这里那些大一点的孩子本能地发出一阵坏笑,说小东这句话很暧昧,搞得两个人都有点脸红。
最小的小海看到大家笑得乐不可支,也搞不懂,就在人群中装人来疯打转转玩。他的姐姐金兰正要说“小心,不要摔跤”,话刚一出口,小海还是一不留神头磕到柱子上了,疼得“哇哇”大哭了起来。厅的四周又传来了一片小海哭的回音。我们哄小海说,“别哭,你听,你一哭把好多人都搞哭了,等下他们都要来抢你的东西吃呢。”小海果真不哭了,在大厅玩完了。
我们的第二个主题——地下探险了。沿着大厅的四周是一个很大的回廊,里面积了有脚背那么高的水,水温像化了的冰水那么沁骨。所谓探险,就是举着火把沿着这个回廊走一圈。虽说是水又冰又脏,大家要玩起来是管不了那么多的。刚才有点尴尬的小东自告奋勇的走在前面,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个个小心翼翼的下到水里,蹚着水“哗啦哗啦”的往前走,一股豪气骤然在胸中升起。
我说:“这水在这地下都有几百年了吧,还不知道有没有毒呢?”
“这么冷的水,估计有细菌也生存不了。”有人反驳。更多的是谁也不去理会这些,大家只顾依着自己的兴趣举着火把一路高歌着前进,“哗啦——哗啦!”孩子们的心也随着这水声在荡漾。
四
尽兴完了,当我们又回到那个大厅准备休息一会儿就上去的时候,不知谁的眼尖突然喊了一声:“你们看,那是什么?”
“啊,哪里?”大家一起伸过头来探问,一下又来了兴趣。
我们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用火把照过去,“是个箱子!”有人叫了出来。原来离这个大厅不远的地方的天花板上破了一个洞,上面好像有一个沉重的箱子斜在那里。小东说:“我们爬上去瞧瞧,看看箱子里面装着什么?”
“对,去看看。”大家巴不得再找点事来兴奋一下,“到底里面是什么宝贝。”
“说不定还是很久以前的事到现在还没被发现呢。”
“有可能,他们大人又不会下到这里来。就是来了黑咕隆咚的谁会注意到那上面呢?”
“是啊,我们来了那么多次不是也没发现吗?”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那怎么上去呢?这么高。”小明问大家。
云帆看了小东一眼说:“这样吧,你们男生叫两个高一点的骑马马肩,看看够得着吗?”
“那就叫小东和小勇吧,让小东骑在小勇的肩上。”金兰说。我们问小勇能行吗。小勇说,试试看吧。于是大家把火把集中照着那个有箱子的地方,小勇先蹲下来,小东骑上小勇的肩膀,然后小勇扶着墙慢慢的站起来,刚好可以够着天花板。不错不错,大家都称赞小勇没白长这么多肉。小东把手伸到上面一模,箱子的盖板已经烂掉,小东在盖子上面掏出了一个洞,把手伸进去一搅,里面发出哗哗的响声。小东抓了一把出来,就着火把一看,“啊,是银元。”他大叫了起来,“上面还有孙中山和袁世凯的头像呢。”
大家怕小勇累着就叫小东赶快下来,小东就把那拿着的银元给大家看。这是银元应该没假,因为这银行曾是国民党政府的,我们政府接手的时候,他们把一部分银元藏了起来,希望有一天打回来了这些还是属于他们的。真如云帆所说,我们探到了宝藏了。
我对云帆说:“你像个预言家耶。”
“那当然,我是谁呀?仙人下凡。”哈哈哈,云帆得意的笑了起来。
发现了国民党时期的银元这事非同小可,虽然在经济上的价值当时还显现不出来,只不过是一些过期的钱币,但在政治上却是可以轰动的事情,证明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心还没死。云帆马上一脸的严肃叫小东去报告银行负责人,小东非要叫云帆一起去,因为云帆在这院子里影响很大,是好孩子的代表。这银行负责人听了马上带了几个人和必要的工具过来,他们搭了梯子爬上去一看,原来这天花板上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个箱子以外,里面还有好几箱呢。于是又叫来了一些力大的银行职工把它们搬下来,我们大家又七手八脚帮着把箱子运到了银行里。临走时,有个负责人对这些孩子说:“小鬼,你们这次算立了大功啦,你们要不要呀,每人拿几个去玩玩。”
云帆说:“我们不能要,这是属于国家的财产。”
金兰、小雨也附和说:“对,我们绝对不能要,一个都不能要。”如果说金兰是云帆的朋友,小雨因为比云帆小好几岁就是云帆影子,她是跟着奶奶从外县来到这里,跟着舅舅生活的,自己的姊妹不在一起,认定云帆就是她的亲姐姐,她奶奶也只准她跟着云帆玩。在学雷锋的年代,她的奶奶把云帆当作活雷锋。因为云帆会经常去帮她的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小雨最听云帆的话,什么都是站在云帆一边的。那时我们的人生观是不能让自己的历史沾染哪怕是一点点污点。男孩子也齐声表态:说我们不要。这件事一下惊动了全行,行长在全行职工大会上对院里的这些孩子的家长进行了表扬,说他们对孩子教育得好,特别表扬了那个最早发现银元的孩子以及小东和云帆的父亲。那天云帆的爸爸下班回来,一脸的喜气洋洋,感到无比的光彩。在那政治生命高于一切的年代,尽管大家穷得每一个子都那么金贵,但得表扬比得钱更让人感到幸福。
云帆和那些院子里的孩子就这样在那里度过了快乐、单纯的少年时代,直到四个面向分配离开家乡。
若干年以后,云帆父亲单位的宿舍,那个快乐的乐园、孩子们的天堂,随着人口的剧增,首先把楠木厅隔成了职工的住房;紧接着双杠、溜溜板(滑梯)也被请出了院子;假山也被作为垃圾被清除,喷水池被夷为了平地,在那里建起了几排平房;再后来所有的平房被推倒,盖起了一栋栋高层大楼。三十年的光阴,仅这一处人口便已翻了几番,不知再过三十年,人口将会怎样的膨胀,人类将如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