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桑干赤子李玉堂>第三十六章 (45、46)

第三十六章 (45、46)

作品名称:桑干赤子李玉堂      作者:许世礼      发布时间:2015-03-08 16:07:06      字数:3207

  (45)解救罗框
  
  敌人不许老百姓接近八路军,但老百姓却把八路军当自己的亲人,那种鱼水深情,那种血肉联系,日寇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他们分开。
  敌人的扫荡越来越残酷,越来越没有人性。
  一九四三年二月,日伪北楼口警察队探知雁北支队就在罗框村一带活动,突然包围了罗框村,其时,村里没有一个支队战士。敌人反复搜查后还不甘心,就把全村男女老幼全部赶到村中庙院,威逼村民交出八路军。
  天阴沉沉的,西北风吹得清瘦的树枝发出声声怪叫。
  日寇在庙院的房顶上架起了机枪,群众的周围站着荷枪实弹的日伪军,他们一个个把上了刺刀的枪口对准了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日寇指导官松田站在庙台上,像个凶恶的判官。他两脚叉开,双手拄着日本军刀,嘴角一撇一撇扭动着,仁丹胡一耸一耸的,更增添了凶恶。
  松田哇啦哇啦嘶吼了一阵,站在松田一边的瘦翻译摘下礼帽给松田鞠了一躬,对台下的群众说:“太君说了,说出八路军来,皇军大大地有赏,如果不说,就把你们统统枪毙!”说罢,撩起长袍,掏出了手枪。
  人们用愤怒的眼睛盯着敌人。
  突然,松田从庙台上跳下来,走到一个小伙子面前。他奸笑着问:“你的告诉我,八路的在哪里?”
  那个小伙子只有十五六岁,穿着单薄的衣裤,稚气的脸上长着绒绒的汗毛,头发黄黄的,显然还是个孩子。他摇摇头说:“不知道。”
  松田眉头一皱,一双吓人的眼睛猛地一瞪:“巴格!”随即举起军刀,一刀劈下了小伙了的头,鲜血像憋足劲的泉水喷向松田,喷向空中。
  这时庙院里发出一声声惊叫,有两位中年人昏倒在地,那是孩子的父母。乡亲们想救护昏倒的人,被瘦翻译止住了,“不准动,谁动,打死谁!”
  松田看着血淋淋的军刀,看着庙院里战战兢兢的男女老少,喝问:“说不说,不说,统统枪毙!”
  庙院里静悄悄的,好像连人们血液的流动声也能听出来,人们往紧挤了挤,一双双眼里含着怒火。松田又走回庙台上,对翻译哇啦了几声,翻译转身跳下台,从人群中把青壮年揪了出来,五十多个人站在庙台前。松田瞪着圆鼓鼓的大眼突然问:“八路的在哪里?”
  还是没有人说话。
  “拉出去,统统死了死了的!”松田像疯了一样。
  五十多个人被押出了庙院,押到庙外的沟底下。日寇的机枪架在沟上面的石头上,枪口对着五十多个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山沟里死一样沉寂,只能听到鬼子兵狼嚎似的吼叫。
  松田把手一挥,机枪响了,十几个人倒了下去。
  敌人正要下沟进行最后一次逼问,突然四周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愤怒的喊杀声,四面的山头上出现了一个个八路军的身影。
  原来,李玉堂得到敌人包围罗框村的消息,担心老百姓遭敌毒手,立即带着队伍赶来了。虽然他们人数不多,但李玉堂指挥战士们从四面出击,他们把鞭炮点着放在洋铁筒里,爆竹声和着枪声炸得四面喧闹,搅得敌人闹不清来了多少八路军,赶忙夺路逃跑了。
  沟底活着的人和庙院里的男女老少都拥到了李玉堂他们面前。“恩人啊,你们真是神兵呀,要不是你们来,我们全村一个也活不成。日本鬼子比毒蛇还毒,比虎狼还心狠。”男男女女泣不成声。
  李玉堂和战友们安慰着悲痛的人们,帮助群众料理了死去的十八位乡亲的后事。他向群众保证:“这笔血债我们一定让敌人加倍偿还!” 
  
  (46)杨家窑伏击战
  
  夏天给山地披上了绿装,串地杨长得最繁茂,那树叶密密匝匝,风一吹,发出雄厚的沙沙声。沙棘树灰绿着叶子,散漫地布满了坡上崖边。最让人喜欢的是那些野菜,它不仅装点了山景,而且成了山民们的果腹之物。
  夏天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山民们精心耕种的土地上,长出了茂密的莜麦,墨绿的山药。这两样是山里的主要产品,莜麦怀了娃,肚儿大大的,用不了多久,便会产出一挂一挂的麦铃儿;山药正在放花白一片紫一片,好看煞人。
  雁北支队又到了活跃期,有了青纱帐,就给敌人眼前挡上了一层阴翳,给八路军战士安上了翅膀。那些山呀,树呀,草呀,石呀,都会活了起来,配合游击队消灭敌人。
  这天,侦察员得到可靠情报,说驻砂河的日伪军,每天上午八点准时从砂河出发,经过杨家窑到后河,与白马石据点的敌人联络,交换情况后,中午各自返回据点。
  这又是一次消灭敌人的好机会。
  雁北支队司令员刘苏,立即召集排以上干部,制订伏击敌人的方案。
  刘司令员说:“敌人今年以来的扫荡又频繁又凶狠,这一仗,我们一定要打好,打出我们的志气,打掉敌人的威风。大家认真研究一下,这一仗怎么打。”
  干部们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主张埋伏到后河敌人会面的地方,一举歼灭敌人;有的主张分成两组,一组埋伏在白马石去后河的路上,歼灭白马石据点之敌,一组埋伏在杨家窑到后河的路上,歼灭砂河据点之敌。
  李玉堂没有说话,他对砂河到白马石这一带的地形再熟悉不过了。凭我支队的力量要消灭两个据点的敌人,显然不能胜任,即使能取胜,自己也必然要付出代价。如果分作两组对付两面的敌人,更不是办法,一来支队武器弹药不足,二来兵力也不多,一分散,取胜就会更艰难。他想,最好的办法还是集中力量打击一个据点的敌人,这样把握大,损失小。
  刘司令员知道李玉堂的性格,每次研究作战方案,玉堂要么不说,要说一定能说出个好办法来。他笑着问:“玉堂,你有什么想法?”
  李玉堂站起来说:“司令员,我想凭我们的实力打两个据点的敌人把握不大,应该集中力量歼灭砂河方面的敌人。”
  “好,你说说,怎么个打法?”
  “司令员,从砂河到后河中间有一处最适宜打伏击的地方,这就是杨家窑村东。这一带东、南、西三面是小丘陵坡地,要是不注意,只能看到高高低低的丘陵一段接着一段,尤其夏天,有树木野草遮掩,更是这样,但细观察就不同了,西边是缓坡丘陵地,北边是比较开阔的一条平坦大路,西南方,远看是一片平原,而要走近看,那里实际是三四丈深的深沟,要是把敌人逼到那里,那他们就必死无疑。我建议,西山坡埋伏一个连,南山坡埋伏一个连,东山坡埋伏一个连,敌人出现后,三面同时出击,把敌人逼向西南断绝地。”
  李玉堂一口气讲了自己的看法,在座的各位干部都点头表示赞成。
  刘司令员问:“大家看李玉堂同志的这个办法怎么样?”
  参加会议的都说:“能行!”
  “别的同志还有没有其他意见或建议?”
  “没有了!”
  “好,我对玉堂提的这个方案也很满意,现在各连集合,以急行军速度,直插杨家窑。兵力部署是这样:三连由张一波参谋长带领,在西山坡埋伏;一连连长因伤不能参加战斗,一连由李玉堂同志带领在东山坡埋伏;四连由我指挥,在南山坡埋伏。敌人出现以后,以我开枪为号,各连同时向敌出击,把敌人逼向断绝沟。好,现在出发!”
  一小时后,各连按预定位置埋伏在杨家窑村东的山头上,那茂密的草木为支队干部战士披上了伪装。
  十点左右,山头上的雁北支队指战员,隐隐看到一队日伪军沿着山路向他们埋伏的地方走来,走在前面的日军共十二名,走在后面的伪军有二十多名。当敌人大摇大摆地走进伏击圈时,刘司令员一声喊:“打!”四连的三挺机枪同时向敌人开了火。紧接着,三面埋伏的八路军战士都端着上了刺刀的枪向敌人冲去,冲锋号激越嘹亮,喊杀声冲天而起。
  敌人突然遭到袭击,乱作一团,没有人敢抵抗,像掐了头的苍蝇似的乱撞一阵后,向雁北支队为他们设计好的西南断绝沟猛跑,而支队指战员在他们背后紧追不舍。
  跑得最快的是十二名日本鬼子。他们来到沟边,见无路可走了,纷纷从上面跳了下去。
  李玉堂率一连战士冲在最前面,他边打边喊:“缴枪不杀!”“八路军优待俘虏!”
  伪军们听到喊声,把枪平举在头顶上,个个叫喊着:“八路老爷饶命!”“我投降,我投降!”
  李玉堂见各连都冲过来了,带着一连冲到断绝沟边,见下面的日军有的摔死了,有的摔伤了,有的正准备逃跑,即命令战士们把几枚手榴弹扔到了沟底。
  这次战斗仅用了半个多小时,雁北支队只有一个人受伤,而三十二名日伪军,除被打死的外,其余全部当了俘虏,一挺歪把子机枪和三十多枝三八大盖步枪成了支队的战利品。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