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北漂日记>第三章

第三章

作品名称:北漂日记      作者:雨依桐      发布时间:2015-02-01 11:41:20      字数:5899

  9月13号又要上班了
  今天是第二个班,不知道是新奇,还是在陌生的地方不太适应。七点上班,我五点就醒了,一直睡不着了。
  六点起来收拾好,不到七点我就到上班的地方。打扫完卫生,站在经理第一天送我来时说让我站的地方,站到九点钟。听其他工友说,不用一直站着,我就坐了下来。没事就继续写日记,写了没有多大会儿,笔没有油了,郁闷啊!
  不能写日记,怎么打发这无聊的时光呢?我把手机上的音乐打开,听音乐。还是无聊,又跟着音乐里的广场舞,瞎跳了一通,反正也没有人,车辆来了,我就不跳了。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工作其实很清闲,就是车来了检查一下,车窗、车灯有没有关好,车胎有没有气,车子上有没有新的划痕。车子走了,把车库锁打起来,打扫一下卫生。没有车子进出的时候,就一点事情也没有了。
  不能写日记,中午趁吃饭的当儿,我到小区门口的书摊上,十元买了四本过期的杂志,拿到地库去看。下午有了书的陪伴,时间过得飞快,一下午很快就过去了。
  今天上班,有两个收获。一是学会了怎么徒手打开地库锁,就是把手伸进地库锁的两端,搬开那个绊着的东西,就打开了,这是兰儿的朋友告诉我的,他们傍晚下班来地库看我,闲聊的时候谈到的。第二个是一个工友告诉我的,她说地库里还有通风口,我在里边闷了,可以去通风口换换气。我试了下,通风口的空气,比车库里边新鲜多了。经常站在蓝天下的人,是不知道呼吸到新鲜空气的那种幸福的。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拥有时候不知道珍惜,只有失去一次,才会感到珍惜的感觉是一样的。
  书看的也快,忘得也快,看过就忘记内容了。大概的内容是介绍几个当今最红的男星,他们的奋斗史,很激励人上进的文章。
  没有写日记,当然当时的心情也就没有记录下来了,如果今天再写当日的心情,心情肯定不同了,也写不出当日的感觉来了,索性不写了吧。没有日记可写,就把前篇日记,写的阿强的故事,拿了分享一下吧!

  要写阿强的故事,就先写一下我和阿强是怎么认识的吧。我和阿强的认识,纯属偶然。一天我有急事要去市里,在路边等车,车子很久没有过来。这时候,阿强去市里接在市里上学的女儿,她女儿这个星期回家。他看到在路边焦急等车的我,就把车子停了下来,对我说:“美女,你要去那里啊,我捎你一程吧?”
  我一般是不坐陌生人的车的,这次因为有事,赶时间,就说:“我去市里,你呢?”
  他说:“同路,上来吧。”
  然后,我就搭了他的顺路车。下车的时候,我给他了3元,公交车的车费钱,他说什么也不要,我就扔在座位上,下车了,我不想欠他的人情。
  对阿强的好感,并不是他喊了我一声美女。因为我并不美,对于别人喊我美女会特别的反感,感觉是在讽刺我。后来,阿强说他根本都没有看到我长得什么样子,只是路途无聊,想找一个路上聊天作伴的人,正好看到我等车。说实在的上车前,阿强给我的印象,就是那种比较油滑的男人,我是比较讨厌那种男人的。
  上了车,和他一聊天,我感觉他这人特实在,属于老实人的行列。我这辈子总上老实人的当,比如我老公,但是我还是比较喜欢实实在在的男人。
  他告诉我他的qq名字,一个很文雅的名字。为了不泄露他的隐私,我就叫他温雅吧。我想能叫出这种名字的人,内心也不会是那种很世俗的人。我和他互换了qq号,从此我们就成了网友。他很少上网,一般上网的时间都是在晚上,所以我们很少聊天。
  他喜欢去我的空间看我写的日志,我就把我写的长篇小说介绍给他看。他一直看了好几个晚上才看完,一边看还一边告诉我他看到那章了,对那章的感触,和一些修改意见。对于这么热心的读者,我非常感动。他不但自己看我的日志,还让她女儿也加了我的qq。说跟我学习写作,我告诉她,我的水平教不了他的女儿,不过我还是乐意她女儿加我做朋友的。

  当他看完我的小说《野藤萝》后,就萌生了让我以他的故事为素材,写一篇故事的念头。他告诉我的时候,我当然乐意了。他就给我讲起来他的故事。

  阿强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他的父亲是一个教师,在当地很有名气,是远近闻名的好老师。他的母亲,却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女人,且爱慕虚荣。母亲不喜欢父亲教师的工作,也不喜欢教育孩子们,致使阿强从小就很野性。阿强的语气里,透着对父亲的崇拜,和对母亲的不满。
  阿强上小学的时候,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但学习也很好,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吧。阿强小时候,还是一个孩子王,净聚集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做一些大人们眼里的坏事。一次他们结伴去山里摘酸枣,由于近处的酸枣早被他们摘完了,他们就越走越远。
  路上阿强充当司令员,调兵遣将,十来个孩子,各自分派了职位。一路雄赳赳地出发了,爬过好几山头,离他们平时玩的地方越来越远了,路也越来越难走。
  有的孩子就害怕了,嚷着要回家。阿强就对手下说:“我们当兵的,绝对不可以惧怕困难,不能当逃兵,谁当逃兵怎么办?”
  其他的孩子就说:“怎么办呢?”
  有一个孩子就说:“谁后退了,从今我们就把他赶出我们的队伍,不再和他一起玩。”
  阿强说:“对,这个主意不错,就这么办。谁后退,我们从今不但不和他玩,还要给村里人都说他是一个胆小鬼。”
  孩子们谁也不想当胆小鬼,就一起跟着阿强往前走。快到中午,他们找到一大片酸枣树,是在一个很大的陡坡边上,因为地势险要,没有人采摘,树上的酸枣有红又大,而且很多。
  阿强说:“我们一起上去采摘,当作我们的午饭,吃完以后,带些回去。谁也不能拖后腿。”
  大家争抢着爬上去,一会儿都把好采的地方,采光了。有一个胆子比较大胆的孩子,阿强封他为副司令,比较积极,为了表现自己比其他的孩子更勇敢一点,就往陡坡更险要的地方爬去。因为他看到过了这个陡坡,对面的峭壁上,还有一棵更高大的酸枣树,上边酸枣也已经熟了,红彤彤的很诱人。当他快爬到顶的时候,绊了一脚,一下摔倒了,顺着山坡滚了下来,吓得他赶紧抱住头,才没有划破脸,和碰伤脑袋,不过还是摔断了腿和肋骨,差一点丢了小命。
  当阿强他们哭喊着把那个孩子背回村子,送进医院后。那个孩子的家长找到阿强家里,说是阿强怂恿的。阿强遭到一向慈善的爸爸一顿毒打,几天没有起床。
  但是等他们伤好后,依然撵鸡打狗,四处惹是生非。而他们本性不坏,只是无聊为了玩乐而已。这些都是阿强告诉我的,可是阿强给我的印象是那么的憨厚,这些话要不是他自己叙述给我,我还真的不会相信。

  阿强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过去的。阿强的初中是去县城里上的,当年他考上初中的时候,给他父亲一下子露了脸。村里人见了他父亲都说:“虎父无犬子啊!”他父亲也很高兴。可是好景不长,讲起他的初中,和我上初中时候一样。学校起初很好,他学习也很刻苦努力,常常考前几名。但后来学校里全乱了,他也就无心学习了,勉强上了两年,就休学在家,不再去学校了,这又让他父亲很恼怒。教了这么多年学生,好不容易看他考了出去,可以为自己争口气,为村里人争口气,就这么落空了,可以想象到他父亲失落的样子。
  回到村里的阿强,自己也感觉到无脸见人。雄心勃勃地出去,灰头土脸地回家,心情当然也很不好。为了躲避村里人的询问,阿强喜欢一个人早起,去地里干农活,等到村里人都去上工的时候,他早从地里回来了。别人看不到他干活,见他整天在家吊儿郎当的,就给他起来一个外号叫:“少爷。”这个少爷自然又成了村里的孩子王,领着同龄的朋友们又像小时候一样四处捣蛋。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阿强不想在家里了,他想出去走走,一来散散心,二来见见世面,能找到一份工作更好。就和一个同村的小伙伴商量,扒火车去了广州。他给我说这些的时候,惊得我合不拢嘴,真的想不到他还有这种经历。阿强的故事还没有完,后边的日记里还会描述。
  
  9月14号 市场和国家图书馆
  上一天歇一天挺好的,今天又轮到休息了。上午去逛市场,正好是星期日,市场里和我们那儿的集事差不多,应该说比集市更热闹。尤其是菜市场,人山人海的,商贩的吆喝声和买菜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是熙熙攘攘的,耳朵就有点受不了了。进菜市场纯粹就是看热闹的。那人多的,菜多的,眼花缭乱的。比起家里超市单调的菜品来,这儿可是齐全,各色青菜,各类蔬品、水果充斥了整个市场。
  大广场一样的菜市场里,四、五排摊位,满满的,很多菜我都不认识,叫不上名字来,更别说吃过了。兰儿曾叮嘱我说:“白天不要买菜,太贵了,等了天黑的时候,去买那一元一堆或者一盆的菜,实惠也便宜,菜也不是很赖的。”我想想也是,一个月这么点钱,要是想买啥买啥,估计还不够吃的。
  市场里不光有蔬菜,还有肉类、鱼类、佐料类、酒类、面食类等等,品种多的数不胜数的。吃现在不管是在我们乡下,还是在北京市,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大消费。想想小时候,自己家种一块菜地,就种那几样菜,夏季多点,冬季就是大白菜,葱和腌萝卜了,再就是红薯,苹果、梨等水果在乡下是很难吃到的。现在水果蔬菜在市场里占据了半壁河山,甚至成了主流商品。吃不再是解决温饱,而成了一种消费时尚。一种品位,会吃也是会生活的表现。
  挨着菜市场还有一个早市,买一些廉价的商品,和家里集市上的地摊差不了多少。到中午以后,就收摊了,下午没有人了。

  下午打算出去玩,翻了地图,发现离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国家图书馆。
  步行到了车站台,看到站牌处的广告栏处有北京地图,在地图上看了很久,竟然发现妹妹居住的丰台区,离我们这儿没有多远。心里一阵高兴,想有时间了去看看妹妹,来北京几天了,还没有和妹妹联系呢,她还不知道我来了北京,她要知道了,一定会很吃惊的。
  虽然我不会看地图,而且是一个标准的路盲,但是去过的地方,我就能看的懂周围的地图。当然,没有去过的地方,我依然是一个路痴。一边看着,一边向身边等车的大姐,打听地图上标的位置。一会儿她被问烦了说:“你别看地图了,看站牌就可以。”
  我去看了站牌,站牌不但写的明白,而且还有箭头指示。那我还犹豫什么呢?原来是不自信,我不相信自己看到的东西,总觉得自己判断的不够准确,因为过度的不自信,导致犹豫不决。其实,小心无大错,总比迷路了,回不来了好点。我总这样安慰自己。我看了这个站台,叫会城门站,我拿出笔,记在本子上,如果我忘记了怎么回来,我最起码知道坐到会城门站。
  看站牌的指示,最后判断出坐车要到对面去。根据地里位置,我主观的意识里,是应该在这边坐车的。不管怎么样,标识的已经很清楚了,我要相信标识,去对面坐车。到对面坐了T18,上车走了一段路程后,我才明白怎么回事。原来我站的那条街直接走不到图书馆,车子往前走没有多远,就拐弯掉头,从另一条路上,往我想的方向而去了。看来我地图没有看错,标识也没有错,而是我站的地方的那条街,不是我认为的那条街而已。这就是造成困扰我的问题所在。

  到了国家图书馆,却不是我想像的那样,入口要拿身份证或者读书证的。在国家图书馆广场的东北角处,我拿身份证,领取了一张免费的门票。进图书馆以前,还要存包。我的包里只有手机和少量的物品。到了存包处,我给管理员说明情况,他说:“贵重物品可以不存的。”所以我的包就不用存了。
  走进图书馆大厅的门口,两个穿制服的女馆员,手拿检查器,把我的全身做了检查后,放我进去。在里边转了很久才知道,这儿有七、八个展厅,分门别类地展示了书籍的发展史,地图的发展史,建筑图的发展史等等。这是我的理解,其实每个展厅都有标识,只是不允许拍照,我记不住名字。大厅是新建的,好大好大,有些冷。我越转越郁闷了,看到最后,心情经有些低落。原因是这儿不是我想象的那样,琳琅满目的图书,可以任意挑选翻阅,而都是一些装进玻璃柜里,晦涩难懂的古书,对于我这低智商的人,太难欣赏了。唯一让我心动的亮点,就是各展区的液晶显示器,可以通过玩游戏,了解展厅的内容。我在一个可以触摸的大显示器上,玩了一会儿,知道了这个展馆,展览的什么书,还有一些成语故事由来的游戏。
  当我怀着有些失望的心情,走出图书馆,回头看见图书馆大厦上边写着图书鉴藏展览馆时,那些郁闷的心情才稍微释怀。原来是自己以为错了,自己是奔着看书的目的来的,没有达到目的,当然失望。而没有事先发现人家这是收藏图书的地方。
  不甘心的边走,边四处观望,心想既然是国家图书馆,还要读书证,肯定有看书的地方,我只是没有找到罢了。就又重新走到图书馆游览指示图那儿,发现上边写着一层是图书阅览室,我刚才进的是二层,难道图书室在一层,我就又到了存包那儿。对面是一层大厅的出口,我正要进去时,发现门口有牌子写着工作人员区域,读者勿入的字样。无奈要离开时,竟然柳暗花明,有箭头指示南院图书馆。我一下子来了兴趣,顺着箭头所指方向,拐来拐去,大约走了一站地,看到了南院图书馆的入口。进门照样是安检、看指示牌,综合阅览室在二楼。我上了二楼,进入看到不像是图书馆,倒像是学校的电教室。门口有刷卡的地方。管理人员说:“没有图书卡,是不能进入的。”
  悻悻地转了一圈,感觉自己落伍了,连个图书馆也进不去了。往回走,在制卡处停了下来,进去问管理员,说可以自主办卡。我就到了自动制卡机那儿,别点边看说明,才知道要一百元押金,才能进行下一步。我身上没有那么多的现金,有些尴尬和失落。往外走时想,是不是交了一百元的押金,就可以免费看书了呢?这是一个疑团,我问了一个刚从图书馆出来的女的,和我岁数差不多,或许更小。她说她也不清楚。
  坐上车往回走的时候,我想过段时间再来一次,一定要解开这个谜底。回来这趟公交不知为何不报站名了,我怕坐过站,就早点下了车,结果早下了一站地,好在不远,远了就更分不清哪里了。就这样不知道方向,就是凭着感觉,回到了小区。

  在小区的门口我发现收废品那儿,有一篓子旧书。我就过去翻看,翻出来《水浒》、《红楼梦评析》和几本《读者》。询问了价钱,最后花了十元,买了四本书。两本厚的,是读者半年合订本,人家给要十元钱,我又让他给添了两本薄的,也是读者单期的。乐滋滋地往住处走,心想这下子可有书看了。那天买了三本,今天又买了四本,何况又是这么厚的合订本,够看好长一段时间了。
  中午在菜市场转的回来晚了,没有做中午饭,晚上又在图书馆转的回来晚了,也没有赶上做晚饭,感觉挺过意不去的,总让冬姐和兰儿管我,她们上班我连饭也给她们做不了。
  来北京感觉最大的区别就是,这儿绿化的很到位,面积大,环境美。当然楼房也高,马路也宽。北京的地铁很出名,还没有坐过,抽时间去坐坐。来这儿挣得钱不多,那就玩好。四处的走走看看,就当来北京旅游了,专门来北京旅游一趟,几百块钱怕是不够用的。也不一定有现在看的地方多,看的全,看的心平气和的,不用急着赶时间,赶车。还能上班旅游两不误,挺好的。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