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人世喧哗>人世喧哗 第一部 送路 二十四

人世喧哗 第一部 送路 二十四

作品名称:人世喧哗      作者:就这样吧      发布时间:2014-12-11 16:54:16      字数:3983

  二十四
  
  许胜本以为自己会对回家来的二子和四丫头发一通脾气,至少是骂上两句,可真看到两人回来,却又没了脾气。许胜心里想,自己真是变了,改了性子了。他知道马莲是不会训斥自家儿子和媳妇的,虽然他们离家时,马莲骂的死呀活呀的,可见了面,便不骂了,还嘘寒问暖的问了一路上的经历,心疼的抚摸着四丫头那微微凸起的肚皮说,你们这两个活爷、活奶奶,尽管自己出去痛快了,不顾我的孙子。
  许胜知道,马莲就是这样。
  两人是过晌午回来的,说是在外面吃了午饭。许胜问,那马爷爷怎么样了。二子说,马爷爷没了,去年秋上没的。许胜问,去坟上拜了。二子说,拜了。许胜没说话,他觉得自己儿子和儿媳妇有些怪,仿佛有什么事瞒着自己,再一想,他们有事瞒着自己也正常,打自家儿子大难不死从外面回来,儿子便不像以前的儿子了,以前的儿子是自己说什么,他听什么,现在的儿子是根本不听自己说什么,他有他自己的想法。有时,许胜也宽慰自己:儿子长大了,总难免有自己的心思。
  可不管怎么说,许胜心里还是堵了一个疙瘩。现在许胜看出儿子有事瞒着自己,也不多问,便站起来出去串门了。
  吃晚饭时,许胜更是发觉两个人不对劲儿,以前,那个四丫头总是给儿子夹菜,可当晚,两个人就是自己吃自己的,也不说话。
  “外面遇到了什么事,可别在家里撂脸子,没人爱看。”许胜嘟囔了一句,早早吃完,放下碗,自去屋里炕上躺着。
  二子愣了愣,继续吃自己的饭。四丫头低着头,吃的很少。饭后,四丫头麻利地洗刷了碗筷,便也早早进屋了。马莲也发觉了异样,小声问:“二子,你两个闹别扭了?”
  “没事,您早早歇着吧。”
  夜里,二子与四丫头躺在炕上,中间隔着一段距离。
  “打从马爷爷家回来的路上,你便一直跟我赌气,我知道我说的话你不爱听了,可我也说的没错啊,你干吗这样啊,一路上就是沉着一张脸,说话你也不搭理,回了家你还是这样,说了就过去了,你能过去么?”四丫头小声嘟囔着。
  二子不言语,仿佛没听见。
  “你这气性,成,你就不理我吧,永远也别理我。”四丫头翻身过去,脸向墙。
  二子也翻过身,脸朝向墙。
  
  两人这别扭还是在回来的路上生出的。从马爷爷的坟上回来,两人便从镇上找辆马车往回赶。在马车上,四丫头还是红着眼流泪。
  二子开始没在意,出了镇子,四丫头还是哭,二子便说:“行了,别哭了,让风闪了,脸上要起皴了。”
  四丫头说了一句:“我们看错马爷爷了,他骗了我们,他没儿没女一个人,活该,那大月儿就是被他逼死的。”
  二子一愣,想不到四丫头说出这话来,开始没说话,心里琢磨,越琢磨,心里越不得劲儿。
  “你胡说什么,马爷爷怎么活该了,马爷爷命苦了一辈子,落了你一句‘活该’,没有马爷爷,我早死了,你还不知哪去了呢,现下马爷爷没了,你倒出了一句这话。”
  “我没说错,马爷爷他就是活该,他和大月儿那个以前的男人有什么分别,大月儿倒霉,没碰到好男人。”
  二子“腾”地一下,从马车上跳下来,手指着四丫头,“你走,我不认识你,我本来就不认识你。”
  四丫头想不到二子会突然发火,脸上一下子红了,低着头,不再说话。
  两人一路上就这样别别扭扭的回来了。到了家,二子肚子里的火气还是没撒出来,依然不搭理四丫头。
  后半夜,外面起了风,风过了,一个闪电,接着一个响雷,哗哗地下起了一阵急雨。
  四丫头转过身,一下下蹭到二子身后,从后面抱住了二子。
  二子也没睡,仍是脸朝着墙,“你说错话了么,你说错马爷爷了么?”二子嘴里嘟囔着。
  “你怎么说都成,你说我错,我就错了,成么,你不能不理我,你不理我,我害怕,你不能说话不算数。”四丫头将脸埋在二子后背上。
  “你认错了,我就理你,哎,我什么说话不算数了?”二子仍是没有回身。
  四丫头不说话,紧紧地抱着二子的后背。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二子和四丫头也仿佛烟消云散,风平浪静了。两人依旧不顾许胜的白眼,马莲的唠叨,一块儿下地,一块儿干活儿,一块儿回来,整日的形影不离。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四丫头的肚子也一天天大起来。
  一日,二子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曹小棍。梦里,曹小棍满脸怒容,浑身是血,手指着二子说:“我看错了你,我托付你的事,你可记得么,我看错了你。”梦里的曹小棍将二子挤到墙角,二子想跑,却挪不动脚步,曹小棍便将一个血身子压过来,二子便觉得胸口憋闷,喘不出气来。如此便醒转了,却仍是喘不出气,发觉自己胸口上确实压着个人,不是曹小棍,是四丫头的一个膀子。
  张二子推开睡中的四丫头,转过身子,只觉得身上出了一身大汗。这是自曹小棍死后,第一次梦见他,梦的如此真实。
  夏凉的纱布窗外,明月高悬,万籁俱寂,正是夜半。
  张二子想着那梦中的情景,心里思量:“曹小棍说,看错了我,托付我的事,我可记得。我记得呀,我做了呀。”如此想着,忽然身上一个激灵,猛然又出了一身大汗。
  转天,四丫头仍是跟着二子去了地里,中午吃饭时,二子坐在地头儿上问四丫头:“你是怎么认识曹小棍的,你再说一遍。”四丫头看着二子发愣,手里抚摸着微微凸起的肚皮说:“我忘了,不是跟你说过么?”
  “是说过,我想听你再说一遍。”
  “不想说,哎呦,这孩子在里面踢我了。”
  二子没再说话,便继续吃干粮。
  那天夜里。二子吃过晚饭,没与爹娘说,也没与四丫头说,便自己一个人去坨子河游水了。那夜的月亮又圆又大,忽而躲在云朵后面,忽而又从云后浮出来。坨子河水还有些凉意,二子却不惧,在河里一起一伏地游向前方。一直游到那夜遇到曹小花的地方,便上了岸,坐在树下看月亮。
  当夜回到家里,二子心里有了一个想法:他要再去一次北京城,一个人去。
  那之后的几天,二子仍然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儿,回家吃饭。四丫头也是如此,只是有一样,两人的话少了。二子又对四丫头爱答不理了。
  大概过了一个月,二子对四丫头说,自己要出趟门,很快回来。四丫头想也不想便要跟着去。二子说,不行,你月份大了,不能去了。四丫头问二子要去哪儿。二子说去北京城。四丫头愣了一下,两只大眼睛瞪着二子,脸色一点点的变了颜色。二子也不多言语,自回里屋去了。
  又过了些日子,二子终于从马莲那里磨出了几两银子,虽然心里知道这远不够什么,可心里有病,总想着跑一趟。又一日,二子起了大早,四丫头也早早跟着起来。二子自已早收拾了行李,背上便走。见四丫头跟在后面,便回头道:“你好好在家,我很快就回。”四丫头一直跟到镇子北口,路上几次使手拉住二子的后衣襟,二子也不回头,依旧快步走着,便将四丫头的一只手自然甩下了。如此到了镇子北口,四丫头便看着二子一步不停地直向前去,身影消失在了镇子外的那片杨树林里。
  二子一路赶到北京城时正是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事隔两年多,北京城早已没了那般萧瑟冷寂之感,街道处处,繁华热闹,人声喧哗,仿佛不是两年前的那个北京城了。
  二子低头闻到自己身上一身汗臭,衣服也满是尘土,便先找了一家澡堂子洗了,换了随身带的衣服。又去一家面馆吃了一大碗炸酱面,问了那店伙儿“百花园”的方向,那店伙儿满脸鄙夷之色,却还是告知了大概方位,之后二子便找去了那家“百花园”。
  原本依稀记得路径,再加上问了人,没太费力,便找到了地方。
  时正午后,二子先来到百花园的后门,举手想敲门,心念动了动,便又转去前门。
  前门上,大门紧闭。二子拍了两下,那门里吆喝一声“哪位?”
  随着声音,大门打开了一道缝,一个短衣衫的粗壮汉子探出头来,粗声道:“兄弟来的早了,天察黑儿再过来吧,现下姑娘们都睡着呢。”说着,便欲关门。二子忙使手撑住那门道:“这位大哥,我只是进去打听一个人,打听了便去,不多麻烦。”
  “这里不是那野门子,随来随去的,这里是有台阶的,总有个挑灯的时辰,看来兄弟是初次过来,先去别处转转,看挑灯再过来,打听人也罢,找乐子也罢,到时候兄弟有银子不愁这里没有好货色。”胖汉说着,两手使劲,“砰”地一声,便关上了大门。
  二子在门前台阶上待了一会儿,看天色尚早,也不能在此待到天黑,便想着在附近随处走走。
  二子原在北京城里待过一阵子,可那时跟着兄弟们四处烧洋货,打教堂,北京城里也是一片混乱,那门店商铺所在多有关门谢市的,即便照常营业的,也多是门庭冷清,因而便也不觉的这北京城里,天子脚下有多么的繁华富贵,今日一个人来此,随步闲走,方才发觉这里竟有如此多的好玩儿场所。看那道路两边,一家家的茶馆食肆,烟馆酒楼,书场曲舍鳞次栉比。此时虽是过了晌午,天气正热,却也不碍这里的繁华景象。
  二子走过这处处,却也不敢进门,便只在门口张望。一家书场门口立着牌子,上书大字——满门忠烈杨家将,底下小字标着那说书人的名字。那书场不大,里面说书人的高声大论便能隐约传出,时不时还有听书人的高声喝彩之声。二子立在门口听了一会儿,那门口的伙计便笑问:“客官里面请啊,别站在这里,怪热的,里面有刚沏好的茶水。”二子面现尴尬,装作没听见,便匆匆忙地走过去了。
  如此闲逛了两个时辰,肚皮饿了,便找了一家小门面的包子店,几个大钱买了十几个包子,又喝了一碗绿豆粥,便也饱了。天色渐渐晚了,那街道上已有店铺早早挂出了灯笼,一家两家,不多时,那整条街道便是灯火通明,家家店铺依旧照常营业,那来往客人竟不亚于白日。那原本白日关门的大小妓馆也高挂红灯,大门两开,有些气派的馆子,那门口多站了大茶壶、小伙计,见过往的客人有意,便摆手里请,哈腰堆笑的恭迎,却没有那小县城里的野门子使姑娘出来拉客的乱象,帝王都城却是文明秩序了许多。
  二子一人站在那繁华喧闹,灯影迷离中,随着人往人来的前行,仔细看那些出入客人大多都是衣帽整齐的长衫之辈,面上神情也大多富态安详。忽然心里恍惚,两年前那个夜晚,也大概是这个时辰,自己也是立在这附近,那时的北京城却是一片死寂,只有偶尔的枪声狗吠,与如今的繁华相比却仿佛定定是两个世界,此时的这些面孔也与那时于北京城里见过的许多面孔定定是两个世界的人,二子心中的恍惚一时难去,不觉自问:这便是刚刚过了两年多的同一个城市么?
  二子心里恍惚着,脚下便来到那“百花园”的金色牌匾下面。“百花园”门口,迎来送往,早已宾客营门一派热闹景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