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红颜恨>第四章、舞场相会(二)

第四章、舞场相会(二)

作品名称:红颜恨      作者:竹林子      发布时间:2015-02-07 21:32:56      字数:4224

  二
  石家庄地处华北要冲,东接关外,北靠平、津,南临冀中大地,四通八达,此乃地利。石凤翔的大兴纱厂即拥有大量的优质棉花做纺织原料,又有井陉、开滦煤矿的廉价煤炭供发电燃料,更兼有京、津的水陆运输线,使工厂纺织的纱布销路广阔。同时,工人的工资又比上海、武汉两地降低20%左右。这样一来,大兴纱厂所需的原料价格低廉,费用率也相对降低,再加上石凤翔凭借其兄长石志泉在旧中国政法界的关系,使他又占了人和。他同当地的驻军、法院、银行、铁路,以及四方社会名流的关系往来十分密切,在军阀混战你争我夺的战乱岁月,大兴纱厂的经济非但未受到冲击,反而让石凤翔在各种保护伞的庇护下如鱼得水,大显身手,获得巨额利润。
  石凤翔稳坐华北当了近10年的太平经理,同时也经历了10年的艰苦创业和意志磨练,使他的思想从稚气状态逐渐蜕变得日臻成熟。确切些说,是由率真变得老于世故,在各种社交场合都能左右逢源应付裕如。更大的收获是,这一时期,恰是石凤翔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在日本是专攻现代纺织技术的,学成回国后也仅限于只掌握了纺织工业的技术理论而已,充其量不过是个补缺的技师。就封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的实业管理而言,仅仅拥有技术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他似乎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学生,一切都要从头做起,从实践中逐层次地验证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理论,让自身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实和发挥。机遇为石凤翔打开了通往新领域的大门,他临危受命挑起大兴纱厂的重担,由技术内行转入经济管理,能够独当一面的致力于发展纺织工业,并且在实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日后一步步走向灿烂辉煌的峰巅拓宽了道路。
  就在石凤翔潜心发展大兴纱厂的时候,自“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为新的殖民地,日本军国主义得寸进尺,将魔爪由关外逐步伸向关内,首先展开一场经济侵略战,东洋人通过口岸大量把日织纱布运入中国境内,明目张胆地搞武装走私,让洋货在内地市场上放价倾销。一时间,全国纺织工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有的被迫停业,有的造成破产。到了1933年,大兴纱厂也受到日货冲击,生产呈现出严重亏损局面,石凤翔打算在石家庄增添纱布机扩大生产的宏伟计划变成了泡影。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石凤翔如坐针毡,他星夜由华北南下武汉,向已经担任总公司董事长的苏汰余汇报生产情况。苏汰余与石凤翔处事多年,尤其是对石凤翔当初在改造大兴纱厂的美式设备上所表现出的超人勇气和胆量由衷钦佩,他十分信赖石凤翔,视其为知己朋友。苏汰余关起门来与石凤翔纵论市场行情,他向石凤翔求教振兴大兴纱厂的方略。石凤翔经过深思熟虑,向苏汰余提出了朝大西北延伸寻求立足之地的设想。石凤翔引经据典,说出了一连串理由,他认为大西北距沿海地区较远,经济落后,尚无纺织厂,纱布均靠外地运进,产销应该不成问题。另外,从长远打算,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后,其野心妄图吞并全中国,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又忙着打内战,一直对日本人采取忍让政策,一旦华北失守,大西北由黄河天险和潼关门户作屏障,相对而言,保险系数较内地其他地方会更大一些。石凤翔的这番设想并非空头理论,他是在掌握了充分依据的基础上构思成熟的。因为在他赴武汉之前,大兴纱厂的会计科长徐志平曾涉足陕西推销纱布,顺便考察了大西北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徐志平返回石家庄后,将西部之行的考察结果讲述给石凤翔,还向总公司写出了关于在大西北建立工厂的可行性报告,让石凤翔对三秦大地产生了浓厚兴趣。经石凤翔提醒,苏汰余翻出徐志平写的报告仔细斟酌,决定将办工厂的着眼点向大西北倾斜。
  1934年,石凤翔受命奔赴陕西,他的足迹一踏入关中平原,目光就被满坡遍野白花花的棉花吸引住了。作为一个与棉花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行家里手,他深知那是一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待石凤翔深入实地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到这方产棉区年盛产棉花达100余万担,棉产量并不低于河北。与石家庄的大兴纱厂相比,美中不足的是,西安距燃料供应地稍微远一些,一应机物料也需要从天津、上海运转。不过,这些问题都是次要的,石凤翔以其实业家的敏锐眼光审时度势,整个大西北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却没有机器纺织工业,独家经营的生意行情看涨,必将会创造出高额利润。他跑遍整个西安近郊,把调查搜集到的材料汇总写出方案,呈送给武汉楚兴公司。由于楚兴公司是沿袭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管理模式建立起来的股份制企业,大凡牵涉到业务事项,都提交董事会集体讨论决策。经过董事会反复论证,最后决定由熟悉纺织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石凤翔带人再赴陕西,负责筹建大兴纱厂第二分厂的工作。
  1935年春天,正值草长莺飞的季节,石凤翔踌躇满志地来到古城西安,为大兴二厂选购地皮。他绕着西安的明代古城墙转悠半天,最后瞅中了位于古城墙外东北角的郭家圪台,此地靠近火车站,集装运输便利,同时又远离城市居民区,生产比较安全。石凤翔在郭家圪台购地100余亩,不料却惹出了麻烦事。厂址中央有一块几亩大的土地归蔡姓人家所有,那蔡雄亭曾经在陕西的一个县当过县长,他倚仗着是蒋介石的浙江老乡,死活不肯卖这块土地,其目的是想抬高价钱狠敲石凤翔一笔竹杠。石凤翔找到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请邵力子利用浙江乡党的关系疏通蔡雄亭卖地,而蔡雄亭却不给面子。最后,为了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双方竟然闹到国民政府的行政院,几经周折,石凤翔出大价钱才把这块地皮购买过来,使建厂工作整整推迟了半年。
  为了把工厂的基层设施建设好,石凤翔曾经东渡日本考察,参观了日本的纺织厂。针对当时西安建筑材料缺乏的现状,他采纳了日本工程师的建议,从日本订购来主要建筑构件,全部厂房采用钢铁结构和石棉瓦带屋顶保温层,既造价低廉,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石凤翔还在考察中比较了日本新生产的设备与欧洲新设备的利弊,订购日本阪本布机300台和配套的传动机械,以及温度调节设备,派员到日本阪本布机制造厂实习安装、保养和维修技术。石凤翔将石家庄大兴纱厂的细纱机改造大牵手之后,将前纺多余的粗布纱机和1000瓦透平发电机,及其配套的锅炉调运西安,另外还从瑞士订购了细纱机梳棉和清花机器配套成10000万多纱锭。在石凤翔的精心筹划下,到1936年秋季,西北第一所近代化的纺织企业大兴二厂投入了正常生产。
  1937年,石凤翔鉴于工厂设备少,成本高,生产经营不符合经济原则,直接影响了效益,他建议总公司将西安纱厂的规模扩大至3万锭800台布机。董事长苏汰余及时召集大兴、裕华两公司董事联席会商讨资金倾斜问题,决定由裕华公司积金项下拨100万元,大兴、裕华两公司董事投资50万元,从日本订购15000锭纱机和500台丰田自动布机全套设备,由海上运抵连云港,再由陇海铁路转运西安。因为有大兴、裕华两公司投资,特意从两个公司的名称中各取一字,成立起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并将大兴二厂更名为西安大华纱厂,由石凤翔出任大华纱厂经理。
  正当石凤翔大量引进日本纺织设备立足大西北发展大华纱厂的时期,“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关东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使沿海的纺织工业遭受到战火破坏和被日军所侵占,内陆的纺织工业也因人心浮动而受到影响。唯独西安大华纱厂占偏隅于一地,无论生产经营还是技术力量都迅速壮大起来,出现了空前少有的鼎盛时期。由于西北地区手工业纺织户极少,关中平原所产棉花大部分供应大华纱厂使用,棉花价格通常每担较内地低3至4元,而布价每匹却较内地高出1元左右,这一高一低,仅地区差价就让石凤翔获利颇丰。
  石凤翔对所从事的纺织工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在管理中不仅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改造,并且在生产经营中也十分重视产品质量。他自设棉花收购门市部,严禁混级收购和掺杂使假,从而杜绝了打包损伤棉绒现象,保证了优质棉花的精选分级。石凤翔的品牌意识很强,倾注全部精力刻意经营“雁塔牌”细布,与当地畅销中国市场的日本产“龙头”细布展开激烈竞争。他经常抱着一只残臂深入车间,从精选原料和花色品种入手,十分讲究浆纱技术,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使工厂生产出的细布从布面外观、色泽、手感等各方面都质地优良,具有大华特色,每匹成布的长度又略大于日本“龙头”细布,深受广大中国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西安的贩运客商在当地进货,时间短,周转快,不承担风险,纷纷抢购大华纱厂的产品。因此,西北的本色平布市场几乎全被大华纱厂占领,仅1937年和1938年的两年间,大华纱厂就获得巨额利润609万元,石凤翔和大华纱厂随之也名扬全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界,乃至日本纺织工业界。
  2001年2月4日上午,我第三次奔赴西安采访,在妻表叔马水才的陪同下,由太华路进入纱厂西大门。妻表叔与我同庚,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妻舅爷,当年举家由豫东黄泛区逃水灾至古城西安,于纱厂后街叶落此地。妻舅爷夫妇俩都在石凤翔的大华纱厂做工,直至西北解放人民政府接管纱厂。妻舅爷退休后,妻表叔接班到纱厂的清花车间干了20年,对这座工厂的旧貌比较熟悉,为我提供了不少鲜为人知的资料。
  新中国成立前夕,石凤翔跟随其女婿蒋纬国匆忙逃往台湾孤岛,人民政府接管大华纱厂后,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将这座现代化的工厂列入全国重点军工企业,并更名为“陕棉十一厂”。
  我漫步在厂区笔直的道路上,看到当年石凤翔设计建造的青砖厂房依然耸立于生产区内,由日本进口的钢铁结构框架历经60多年风剥雨蚀,仍坚固地支撑着屋顶。工厂新开的西大门右侧,石凤翔的公馆已被拆除,公馆遗址上代之而立的是新建的细沙车间和配电房。由于工厂的南大门已被堵死,我从太华路绕道纱厂后街,在曲径通幽的巷子里七转八拐,来到南大门外,暖融融的日头正好照射在大门外朝阳的空地上,被堵死的大铁门旁边蹲着几位老年妇女在晒太阳,攀谈中得知,她们都是叶落长安的豫东黄泛区难民,在这个纱厂里干了半辈子挡车工,那满头的银丝就如同她们亲手纺出来的细纱线一样白。这些老人至今对石凤翔印象颇深,她们回忆说,石凤翔经常身穿一件灰布长衫,右手托着左臂的假肢在车间里来回转悠,对工人的操作要求很严,是个既讲究效率同时又看重产品质量的人。由此可想而知,石凤翔能够迅速崛起,靠的是自身严谨的管理和深入实际操作的技能。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石凤翔创办的工厂虽经人民政府多次技术改造,但仍然保留着原有的生产雏形,作为全国纺织军工企业的支柱产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在我国北方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将棉花生产视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年代,陕棉十一厂每年加工纺织相当数量的原棉,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客观地评价,石凤翔对现代中国纺织工业功不可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