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经典言情>追梦>《追梦》(七)

《追梦》(七)

作品名称:追梦      作者:李卢芹      发布时间:2010-04-21 10:21:30      字数:6797

第七章:走向工作岗位

汽车在蜿蜓曲折的公路上盘旋了三个多小时,在路边的一个大铁门前停下了。
小秋想:司机大概在这儿有事吧?借机向窗外看去,只见公路边有一个很大的蓝球场,球场左侧靠山坡边有一排大瓦房,不时有朗朗读书声传来。原来这是一所乡村小学。
那么,这个大铁门里又是个什么所在呢?小秋在心里琢磨着。
“下车吧,到了。”司机按了两下喇叭,在一旁催促着。
“到了?这就是大坪药站?”
小秋怎么也想不到,大坪药站会在这么个荒凉的地方。
这次县里招工考试她被录取后,被分配到医药糸统工作,她是自愿要求到这里来的。她早就向往山沟里的山青水秀,今天妈妈给她找了个顺车来报到,可她万万没想到这里会这么偏僻落后。
“怎么连个街也没有哇?”小秋问。
“街还在下边哪,”司机说:“你看,拐过这个弯就是。”
说着向下边指了指。
这时从大门里走出一男一女,男的五十多岁,不高的个子,国字脸,喜眉笑眼的。小秋想,他大概就是站长春林叔吧?
他走到小秋身边笑着说:“哈哈,是小秋吧?刚接完电话就到了,真快。”
他正是这里的站长春林叔。他从司机手里接过一个大麻袋,那里边装着她的铺盖被褥。 那个小女孩也过来把一个大网兜接了过去。春林叔介绍说:“她是大妞,是做饭的。” 大妞羞羞答答地喊了声:“小秋姐。”
这时小秋才仔仔细细地看她一眼,她大概十七八的样子,比小秋低一点儿,胖墩墩的,穿着一身极平常的衣服,看上去纯朴可爱。
小秋拉着她的手说:“大妞,以后咱们就是好朋友了。大妞,你十几了,咱们两谁大?” 大妞说:“我属龙的,你呢?”
小秋说:“我属兔的,比你大一岁。”
这个时候司机打声招呼已经走了。
进了大门,才让小秋吃惊呢。好大好大的院子,可是满院的荒草足有半人深,只有门前被踩出一条路。满院都是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草,哪像有人住的样子哟!
春林叔似乎猜到了她的心事,说:“嗨,你看这院里的草,人少地方大,怎么也除不净,薅了这边长那边,干脆由它长吧。”
说着还难为情地笑笑。
这是一所很大的四合院,靠公路边是门市,南边靠河边是院墙,西边和北边是住房和仓库。
边远小站,除了医药批发和中药材收购门市外,没有正式的办公室。站长、会计、出纳都是在自己的住室办公。
春林叔把小秋的行李先放到一个空屋子里说:“待会打扫一下就行了,听说你要来,前几天就把屋子收拾好了。你看这墙纸都是新糊上的,床、桌子现成的。走,先到我屋里洗洗吧。”
她们一块来到春林叔屋里,大妞已经端来一盆热水,让小秋洗去一路风尘。又倒上一杯热开水,还细心地放上白糖。
小秋迫不及待地问:“春林叔,我来干什么呀?”
春林叔说:“你刚来,先休息两天,熟悉一下环境吧。”
小秋说:“啊呀春林叔,这个环境我一眼就熟悉了,你就安排我工作吧。”
“那好,吃过午饭,我就把出纳手续交给你。”春林叔说。
小秋没再见到其他人,问:“春林叔,咱们站几个人,不会就咱三个吧?”
春林叔说:“还有三个,会计小王,城里人,回城送报表去了。采购,东海,老婆生孩子,回家侍候老婆去了。批发,贺军,前天进货去了,满共四个人,不是这个有事,就是那个有事,平时这院里经常就是一两个人。你来了队伍就壮大了。哦,还有大妞,她也是前天才来,以前没有伙,各做各吃,听说你要来,才找了个做饭的,也好给你做个伴。”
“噢。”小秋感到心里热烘烘的。
“至于你的工作嘛,你就干出纳吧,以前没出纳,出纳是我兼着。小秋呀,出纳工作要说也好干也不好干,简单地说就是收款和付款,批发上卖药,你收款,收购上收药你付款,但要细心,手续要清,不能出错,还要小心假钱,这些我会慢慢教你的。不着急,慢慢来,小秋,愿意干出纳不?”
春林叔征求小秋的意见。
小秋说:“我当然服从分配了。”
小秋雄心勃勃地,老实说,她刚走上工作岗位,正满腔热情,恨不能立时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战斗中去。
下午简单地打扫了一下房间,接过手续就算正式工作了。由于正是秋忙季节,农民们忙于秋收秋种,一下午只有一个进货的,两三个卖药的,收购和批发上的人都不在,这些工作都由春林叔一个人代劳。小秋就跟着春林叔颠前跑后,一个下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吃过晚饭,天渐渐黑了,春林叔说:“累了一天了,早点休息吧。”
大妞端来一盆热水,小秋洗了脚就上床睡了。躺到床上,听到院子里风吹得树叶唰唰地响,伴着墙外河水冲击岩石的哗哗声,像一曲美妙的二重奏。她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她觉得自己第一次远离家乡,投入到向往已久的大集体里,就像生活在小说里一样。那种既兴奋又喜悦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好久好久才渐渐进入梦乡。
大坪乡是卢敖县的一个边远山区,位于豫陕两省交界处。南接商洛西接高峡,东西宽二十一公里,南北长二十二公里,总面积二百四十七平方公里,是个小盆地。总人口还不到三万,地方虽不大人口也不多,但这里一年四季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木耳、核桃、香菇、木料等闻名全国。
而大坪药站则处于大坪乡靠南的一个三角区。以公路为轴心,北边是中学和小学相连,东边是粮店,南边就是药站,沿公路向西拐个弯就是大坪街。
大坪街一面环山,一面环河,街儿不长,也不宽,不过,随着农村经济的搞活发展,街虽然不大,但也高楼林立,车来人往,别有一番繁荣景象。
药站的背后有一条清凌凌的小河由西向东直达长江。而整个大坪乡的四周群山环抱,山上树木林立,山花儿艳艳。啊!好一处幽静而美丽的所在呀!
小秋不明白,这么好的地方,偏偏有很多人不愿来,贪图大城市的繁华与喧闹。可不知道这山沟里自有城里人所享受不到的福气呀。
这天中午,天阴了起来,春林叔拿把镢头向井边走去,小秋说:“春林叔,你干什么呢?”
春林叔说把井边的那片荒地耪耪种点小白菜。小秋十分赞成,说:“这么大的一块地荒着,还有房后厕所根前的地,荒了实在可惜,咱把它种上白菜、萝卜、黄瓜、豆角,种好了够咱吃了。”
“还吃不完哩,”春林叔说:“以前有伙的时候,种的菜吃不完,医院、学校、供销社的人都来帮忙吃,还卖了许多呢。”
小秋说:“那以后咋不种了呢?”
春林叔说:“后来做饭的刘老头病了,伙就散了,地也就没再种了。不过,有时候我还种点葱、蒜什么的。”
小秋热烈地说:“咱以后就把这地再种起来吧,”她抬头望一眼伙房门口的葡萄架说:“你看那葡萄树,叶子长得那么旺就是不结葡萄,得剪剪枝才行。咱再把院里的草除干净,院边再种上花,就有了生气,要不咱这院里哪像个单位,倒像个荒山野寺。”
春林叔笑了:“行啊,小秋,就照你说的办。真像你妈的脾气,到了哪里都风风火火的,充满生气。这几年,咱这个站死气沉沉,像个小笼子,都想向外飞,你来了就安心干几年吧。”
小秋急急燥燥地说:“哪里是几年,这里山青水秀,美丽富饶,象个世外桃园,我爱也爱不够。春林叔,我要在这里干一辈子哪!”
春林叔听了,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又摇摇头。
于是,他们一起干起来,春林叔用镢头耪,小秋就蹲下薅草。地里长满了灰条菜、勾勾秧、小刺苋、竹节菜等,嫩乎乎的,小秋恨不能立时啃上一口。她把它们一棵棵薅下来,抖净了土,放了一大堆。
春林叔说:“把它们扔到墙外。”
小秋说:“别扔,能吃。”
春林叔说:“现在谁还吃这个,又不是五八年瓜菜代。”
说着手一抡,把一大把野菜扔到院墙外边的河滩里去了。
小秋说:“呀!别扔,扔了可惜,大妞割肉去了,咱中午用这包饺子,书上说,吃这种不上化肥的野菜不生病,还能防病治病呢。”
春林叔说:“好,你吃得下,我还吃不下?想当年连石头面子都吃过哩。”
正说着只听大门“哐嘡”一声响,大妞买菜回来了。她又是肉又是韭菜葱的把双手占的满满的,就一脚把大门踢开了。
小秋说:“大妞,咱中午不用韭菜包饺子,就用这些野菜包,比韭菜香多了。”
大妞边走边说:“那不稀罕,我在家经常吃。”
说着把手里的东西放到伙房门口的石桌上,也来到井台边。问小秋:“秋姐,你吃过跃进疙瘩没有?”
小秋说:“没有啊,什么是跃进疙瘩?”
大妞不屑地说:“俺们都吃烂了,你还没吃过。就是把各种野菜用滚水焯一下,捏干水剁碎了拌上各种调料,捏成小疙瘩放干面上滚成面圪瘩,煮熟就成。咬一口,又香又软,打个嗝喽都香半天。”
馋得小秋张着嘴说:“嘿呀,你快点做我吃吧,马上就做。今天不吃饺子了,就吃跃进疙瘩吧。”
春林叔说:“啥吃头,又涩又糙,吃吃你就知道了。”
话虽这样说,可也没怎么反对。于是大妞和小秋把野菜上的土和根整理净了,打水的打水,淘菜的淘菜,不一会儿就弄了一大桶净菜。
小秋说:“这么多,一顿吃不完吧。”
大妞很有经验地说:“一焯就不多了,我还会做金元宝哩。”
小秋说:“什么是金元宝哪?”
大妞说:“还是用跃进疙瘩的馅,把玉米面用半滚水烫一下,擀成片把馅放上,捏成元宝形,放锅里煮。煮的时候得把水里荡点面不容易煮烂,煮出来金黄金黄的,就像金元宝,可好吃了。”
小秋说:“那咱一会儿吃吧。”
春林叔笑了:“看你该吃什么,又是跃进疙瘩又是金元宝,就这一张小嘴,吃得了那么多么。”
小秋惋惜又无奈地叹口气:“唉,只好明天再吃了。”
大妞是个热心肠的好姑娘,不忍心小秋失望,说:“我有一个好办法,管保你同时吃两样。”
小秋忙问:“什么好办法?快说!”
大妞说:“同时做两样不就得了。”
小秋说:“啊呀,我真笨,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没想到。唉呀,大妞你真好,我太感激你了,让你费心。”
大妞不好意思地说:“那有啥,做两样还美哩,都煮不烂。”
春林叔还在整地,小秋帮大妞弄馅,大妞到底农村长大的孩子,干这些活很麻利。她先烧着火,烧水焯菜,让小秋剥葱剥蒜。水半滚的时候她烫好面,焯好菜,又是剁又是拌的,一边还指挥小秋拿这拿那的,一切都井然有序,不慌不忙。
馅拌好了,小秋抽抽鼻子说:“真香哪,大妞,谁教你的?我也想学学。”
大妞说:“我妈老做,也让我帮着做,有时我妈不得闲,就让我一个人做,不用学就会了。”
这时春林叔把地耪好了,大妞也擀好了面片,她们三人一起坐到门口的石桌边包起来。包出来金黄黄的,真的很像金元宝。包好金元宝又开始滚跃进疙瘩。大妞用面盆装上干面粉,把菜馅捏成若干个小菜团,放面盆里一个方向摇动。
春林叔说:“来,我给咱摇。”
接过面盆飞快地摇着,一会儿菜团就滚成了一个个鸡蛋黄那么大的大白面疙瘩。
小秋说:“这就叫跃进疙瘩?”
春林叔说:“是,五八年大跃进时没啥吃,人们就发明了这种办法,所以叫跃进疙瘩。可那个时候哪有那么多白面,尽是些玉米面还得掺上榆树皮面子哩。”
大伙正忙火着,忽听大门外车响,不一会进来一高一矮两个人,高的四十多岁,低的二十七、八的样子。
春林叔一看说:“是贺军和小王进货回来了。高的是贺军,低的是小王。”
说着站起身去帮着开大门,司机把车开进来,停在批发门市后门口走了。春林叔、贺军、小王一块过来,远远地看大妞和小秋忙着,小王问:“什么饭?”
春林叔说:“你没吃过,稀岔饭。”
小王说:“什么稀岔饭?我看看。”人已走到跟前,低头看了看说:“什么破玩艺,这能吃?”
贺军年龄大些,从小经常吃的,说:“嗨,还别说,真还是稀岔哩,今天怎么想起吃这个?”
大妞他是见过的,他问大妞:“是你的主意吧?”
大妞说:“是”
贺军又转向小秋说:“是小秋吧?在公司就听说你来了,都是阳关人,我是阳关街,你是东岭的。以后有什么事就找你老叔我吧,快,叫声叔叔。”
说时小眼睛骨碌碌转,尽管他话说得很轻松,但脸上的表情小秋觉得怪怪的。
不知怎的,小秋心里“咯噔”一下,她扭着脸不肯叫。
小王说:“呸,叫你老刁吧。小秋,叫我一声叔吧,以后我关照你。”
小秋也不肯叫。这时大妞已经把跃进疙瘩和金元宝煮好,小秋吃了一个,味道真的很好,就连小王也连说好吃。
刚吃过饭,下车的工人就来了,大家一块去帮着下货。隔壁就是收购门市,小秋想:现在就剩东海没见过,不知他是个什么样子?
下完货已经三点,她刚回到自己屋里休息一会儿,准备打单据,忽然从收购门市传来一阵琴声。是什么琴呢?不是电子琴也不是吉它,铮铮的象古铮的声音,悠悠扬扬在寂静的大院里回荡。
小秋从小听惯了二叔的笛声,上中学的时候她在音乐班,教室里放的是脚踏琴,没听过这种声音,那么好听,别有一番韵味。她听得呆了,一曲欢快的《社会主义好》弹完了,又传来几声“嘣嘣”的调弦声,接着就弹起了她熟悉的《闪闪的红星》主题歌,调子激越而动听。
小秋说:“是谁在弹呢?弹得这么好。”
大妞说:“一定是东海,我听春林叔说东海会弹三弦。”
小秋恍然大悟:“哦,是了,怪道声音铮铮的,走,看看去。”
拉着大妞向收购门市跑去。
只见东海拿着三弦坐在桌前的椅子上,聚精会神又在弹着一个曲剧过门。
他三十多岁,个子不高,瘦瘦的,见她们来了停止了弹奏,站起身说:“是小秋、大妞吧,早听说你们要来,今天才见,以后咱们就一块搁伙计了。”
小秋说:“你弹的是三弦?真好听。”
东海说:“是,不过弹得不好。”
小秋说:“有空我也学学,你教我吧。”
东海说:“哦,你也爱弹琴?你想学,我就教你,我们还有共同爱好哩。”
截至今日,总算是站里的人都见过了,春林叔说今天能在一天里人到的这么齐,算是个奇迹。
不知不觉两个月过去了,刚来时院子里的草没有了,井边的那块地已经整理的有棱有角。地里种满了秋豆角、秋黄瓜、白菜、葱等。它们上足了粪喝足了水,个个摇头晃脑比赛似的,看谁长得快。
尤其是那一行行葱儿,气吹似的向上猛窜,隔不几天春林叔还要用锄涌涌土,说这样葱才长得大,这就叫涌葱。
在这里的生活是单调的,但也是很平静的,经常就是一两个人。谁要是有事走了,就把钥匙留给在这儿的人,不需要防备,没必要猜疑,大家都很信赖,也很坦诚。这里山川秀丽依山傍水,小秋爱这里的山,爱这里的水,更爱这里的人,还爱这里的幽静。
有的时候就剩下小秋和大妞,小秋就成了这里的一把手,既收购又批发还得收、付款。这个时候大妞就成了小秋的跟屁虫,又是得力帮手。
闲暇的时候小秋就静静地看书,大妞就很忠诚地坐在一边纳鞋底或是鞋垫。她人不大手却很巧,纳出的鞋底又平整针角又亮洒。她纳的鞋垫还带着各种图案,有百合花、凤仙花、还有小鱼小草,鸳鴦戏水等,都活灵活现。
有的时候她们都累了,小秋就教大妞下军棋或跳棋,或给她讲书里的故事,听得大妞张着嘴巴,望着小秋出神。
她真羡慕她,觉得人家城里人和山里人就是不一样,人家懂得的那么多,穿的衣服还好看。长的也和乡下人不一样,人家个子虽然小一点,可是人家的嘴巴也小,并且眼睛却那么大而明亮,睫毛长长的,扑闪扑闪像天边的星星。
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就会冒出一句:“小秋姐,你吃什么好东西了,眼睛长那么大,你往下看的时候比我往上看的时候还大。”
小秋忍不住好笑,逗她说:“我告诉你秘诀吧,是小时候我妈用马紫菜杆儿给绷大的。”
大妞知道她是在逗她,就调皮地说:“那,你也给我绷绷。”
说着还真的弄来马紫菜杆儿让小秋给她绷上。
大妞从小到大,没出过山,在她上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母亲和几个不大不小的弟妹。她没法再上学了,每天帮妈妈洗衣做饭带孩子上地,日子过的很苦。长这么大,连县城都没去过,最远只到过离此五十里外的五里桥镇,就象见了天外天似的惊奇。觉得人家那儿的街那么长,那么宽,高楼那么多,人也那么多,女孩子还穿连衣裙,风一吹,飘飘的,那么漂亮,回到家几天几夜都不能平静。
自从小秋来了之后,更勾起她对城里人的羡慕,所以,她很愿意帮小秋做一切事情,就连小秋的神情举姿她都暗暗摹仿。
小秋爱站在井边的洗衣池上,看山墙外那条清凌凌的河,她也跟着站到洗衣池上看。
河中间有一个很大的蘑菇状的大礁石,它方圆四五米大,高有两米左右,顶上平平的能躺下三四个人,而四边却斜斜地探入水中。
每当西阳西下,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小秋总爱带上书坐到那块大石头上去看。她还没有忘记她上高中时立下的志愿,空暇的时候她就练习写点习作,寄到杂志社去。
大妞呢?就带上她和小秋的脏衣服,也来到小河边,踩着露出水面的小石块上到大礁石上。小秋看书她就洗衣服,小秋看书看累了,她就陪着小秋下跳棋,引来那好奇的鱼儿在四周游动。有个别胆大的还跳出水面窥探,只可惜它们不懂得轻功的要决,只一霎儿就很不甘心地掉下去了,碰得平静的河面上掀起层层浪花。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