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雾茫茫(六)
作品名称:长篇:白雾茫茫 作者:林幼章 发布时间:2014-10-20 21:29:07 字数:3773
(三十)
林千里兄弟姊妹八个,他是老幺。林千里的父亲是中国会计学界的老前辈,上海光华大学毕业后,师从谢霖,两人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会计事务所——正则会计事务所,并和谢霖大师合著《民国政府实用会计》一书,先后在光华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担任教授,是和杨树达,李达先生同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
林千里的父亲作为爱国人士,曾为长沙和平解放做过贡献。1953年院系调整,中央调其到中南财经学院,1957年鸣放时被划右派,从此家庭陷入绝境。
林千里的父亲希望孩子们读书,老大,老二都是大学生,老三进了厂,老四大女儿是个中学老师,老五二女儿是个工厂会计,底下三个全部下放。
林千里小时成绩优异,可惜只读了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那个年代不读书,时兴样板戏,因而成天蹦蹦跳跳。他幼时身体不好,母亲带他拜师。师傅是解放前天津卫的师爷,叫“风尘仆”,林千里和他学了三年站桩和一年“千钧棒”。把个身体练得钢筋铁骨。常人不知道。
他进华师一宣传队,一个“蛮子”就被蒋老师看中。
林千里家孩子多,母亲又没工作,家庭生活其实很拮据,但是母亲从来把把孩子们收拾的干干净净。
林千里父亲对孩子教育既严格,又开明。林千里从小懂事,没给父母操什么心。林千里到了农场,没向父母要过一分钱。但是这孩子骨子里有一种叛逆。他父亲知道,有一次和几个哥哥争执,一跑两天不回家。
父亲年纪大了,母亲身体又不好,林千里最后还是自己回了家。他读中学就住校,很独立,朋友也多,家里对他在外还是放心的,唯一就是惋惜没读到书。
林千里知道,自己不能再难为父母,父母也不容易,所以当他离开家门的那一天起,他就没什么温情脉脉,他的一切靠不了家里,只能靠自己。
他在学校里很少惹事,到农场,好的,歹的都能相处。要说家里条件,林千里家和大多数家庭差不多,父亲虽然工资高,但小孩多,家大口阔,有时甚至比普通家庭还要紧张。
唯一不同的是,家里书多,家里受的歧视比普通家庭多,就是这样一种环境,就是这样一种心境注定了这个孩子,要忍受比常人忍受更多的痛苦和磨难。
林千里有感受,但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他的家庭,他的年纪,他所受到的教育,都不足以使他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放开翅膀,搏击风浪。
更大的苦难等着他。他并不知道。
(三十一)
林千里在蔡排长的催促下,写了入团申请书,在与庄师傅的接触中,懂得了很多社会知识。
老周也找林千里谈了一次话,首先肯定了林千里来农场的表现,并说,你很有才能,要靠拢团住址,要求进步,但是必须提醒你,你要有个人和组织的观念。
这是林千里第一次听到过这样的语言,特别是指导员送林千里出门,拍着林千里肩膀说的一句话,对个人而言,组织就是一堵墙。是的,一堵高墙,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
林千里听了感到震惊,林千里感到指导员是出于爱护自己才说这番话的。也许他是喜欢自己才说这番话的,但是林千里听了还是感到不寒而栗,他觉得自己以前是多么幼稚。在家里,在学校,他从没受过这种教育。与其说是进步,还不如说是猛醒!
接下来,林千里和庄师傅把连队的事干得非常认真,回排里出工也尽量找重活干。这样他也和排里大伙儿相处得很好,他就是处理不好和小妹的关系,小妹有时莫名其妙的不理他,有时候又对他特别的好。
林千里不敢伤害这个女孩,哪怕一点重话都没说过。庄师傅呢?说了一句,小妹人蛮好,就是不知你们将来去向如何。谁都不知道。
秋君对林千里说,小妹小孩脾气,你莫往心里去。
林千里也知道,自己不可能给小妹任何许诺,任何许诺都是骗她,也是骗自己,我们还要在农场呆多久呢?林千里不知道,谁都不知道。
场部的会演,一连没拿到第一,四连抢了冠军,但是一连宣传队在林千里带队入场的那一刻,全场还是看到了,步伐整齐,歌声嘹亮。
林千里的独舞还是大出了风头,老顾和老裘非常欣赏。
分手的日子来到了,林千里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小妹还是哭的像个泪人。秋君也哭了。连队宣传队的女孩都哭了,向莉在旁边也眼含热泪。
场部专门来了一个吉普接林千里,林千里对大家说,我会回连队来玩的。
来接林千里的是吴大平和舒枫,大平说,没想到你和连队结下了这么深的感情,我走的时候没这样。林千里说,你呆了多久?我呆了多久?大平说,也是。
那个舒枫一旁看的竟也眼红红的。林千里走到小妹跟前,说,我会回来看你的。也忍不住用手抹眼泪。
庄师傅说,走吧走吧,常回连队来啊!
林千里跳上车,吉普车一发动,把挥手告别的同伴们甩在身后。
(三十二)
林千里日记:
1971年5月23日,今天是我的生日。谁也不知道,也没什么庆祝。今天我在连队的仓库扛麦包,大货,王连山,大平都扛两包。两包有二百来斤,走上跳板时,颤颤巍巍!大货赌我,林千里,来,两包试试。大平说,瞎说。他么样扛得动。蔡排长冒做声。我不服气,说,来,大平,王连山把两包放到我肩上,很有点沉,咬牙走上去了,都鼓掌。收工时我在磅上称,九十九斤,我扛起了我的体重一倍多!
1971年6月15号,今天到场部宣传队报到,领了两套军装,一条练功带,高俞明带我到场部食堂挑了一担热水,洗了个澡,真是脏,这是我来农场洗的第一个热水澡,舒服。
1971年6月16号,早上集合点名,顾队长把我介绍给大家,还说了一句笑话,你们看他晒得多黑,大家都笑,我看了一下,我是红黑红黑的,不是最黑,把我分到男演员班。
1971年6月30日,今天给家里发了一封信,告诉以后写信到场部。
1971年7月1日,今天是党的生日,连队派向莉转来我的团组织关系,一连批准我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今天起,我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大平是我们男演员班团小组长。
1972年8月1日,明天是建军节,有演出任务,队长说这几天都有演出任务,一年多了,一直没空回连队,有空回一连,把建军节发的两斤白糖带给小妹,秋君。很想念她们。太忙了!
(三十三)
林千里的武功好,全队的早上练功就交给他负责了。
顾队长把编舞也交给了林千里和张雪。原先老队员跳舞的不多,他们演戏的居多,这一块有裘队长当导演,音乐创作当然是顾队长了。
乐队队长是姜建民。舞蹈原先是大平的男一号,现在换成了林千里。张雪,舞蹈女一号。
戏剧表演尤美还是女一号,湘卓是男一号。周俞明,二胡首席;还有个小黄那是个全才,演戏,打鼓,小号样样来的,全才。
二连那个沙奶奶当家老旦。
二连袁丽芬当家花旦。
朱春香清唱兼舞蹈,大平带演戏,林千里带创作,舒枫报幕。
场部宣传队迎来了兵强马又壮的黄金时代,在满足农场文艺生活的前提下,为参加二局汇演作全线准备,顾队长编剧兼总导演,讲戏,抠细节当然是裘队长了。
在强手云集的的队伍中,每个人就必须有绝活了,林千里发现,会翻筋斗的还有上海人小卢,而且功也比错,老队员他们擅长戏剧小品,这类节目排练时间,空间,人员,都不像舞蹈那么费时费力,这类短小精悍的喜剧小品大受观众欢迎,一台晚会穿插这类语言节目,在时间上是非常划算的,裘队长也特别喜欢搞喜剧小品,他也擅长。
林千里和张雪都是跳舞出身,戏剧表演不如他们。
顾队长呢,他喜欢舞蹈,唱歌节目。他创作的风格还有些俄罗斯风格,有些西洋味。
林千里和张雪两人合计,要把原先以表演戏剧为主要风格的老宣传队的模式打破,至少要歌舞在一台晚会上打个平手,他们两个把这个想法和队长汇报。
老顾支持,说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老裘不知林千里的深浅,张雪嘛,会跳,创作还没见她搞出个什么名堂,他持保留意见。
老顾宏观上是很清楚的,乐队很强,表演也很强,独唱,清唱都不差,短板就是舞蹈,舞蹈上去了,一台晚会,就会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但是老顾也不知林千里有多大能耐,说,搞吧搞吧,只要你们有构思,能编舞,我写曲子没问题。
林千里心里有数,顾队长要的是自己创作的舞蹈,而不是你们跳的那些现成的新疆舞,蒙古舞,藏族舞。张雪有点怕,林千里爱动脑筋,他也算了个账,一是改编和加强原先已有的舞蹈,二是增加群舞,双人舞,独舞。三是创作新舞蹈(要有故事)。这几项一起上,整台剧目会改观,节目时间也平衡了。
好在场部宣传队的时间是有保障的,基本上就是专业团队,整天就搞这个事。
林千里对这点深有感触,连队是不能比的,连队是生产连队,哪怕你抽出半天时间排练,连长都不会高兴,非得指导员下命令。
林千里很珍惜这个时间,张雪是一名很好的独舞演员,两人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也有效率。不到一个月。拿出了群舞开幕式《丰收喜庆》,改编了男人舞蹈《你追我赶》,创作了三人舞《赶集》,双人舞《送别》,还有个小舞剧《夜战秧田》。
在和张雪的编排中,林千里的舞蹈,也提高了,他原先偏重炫技,现在注重了舞姿,注重了艺术的表现力,特别是他和张雪两人的双人舞《送别》,调动了各人最大的潜力,把一段少女送红军哥哥上前线的情感,用舞蹈语汇表现的柔美而奔放。
验收节目的时候,两个队长都非常满意,说,我们专业舞蹈演员少了点,不然就可以和局宣传队媲美了。
林千里也日记中总结了自己的体会,在任何地方,任何环境,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长处,创造条件,扬长避短。这样才会被人家利用,如果自己不迅速利用环境,创造环境。那么环境就一定会改造你,而且你还必须适应。不管你喜不喜欢!
林千里从当初的不太适应,到迅速转换,主动出击,很快的确定了自己在场部宣传队的位置,既学习到了他人的长处,也展现了自己的艺术特长。
他知道在这个人人都是人精的地方,没有两下子,没人会瞧得起你的。
正当他刚刚觉得有点春风小得意的时候,别的烦恼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