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绝密任务>绝密任务 第二十六集(大结局)

绝密任务 第二十六集(大结局)

作品名称:绝密任务      作者:袁平银      发布时间:2014-10-01 19:17:17      字数:6805


  1、白天。杨中宇、黄世俊、史成坤、史成民、王月嫦和王柏英正坐在一起吃饭,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响亮的锣声,接着就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剑阁县政府和第七兵团司令部通知,剑阁县政府和第七兵团司令部通知。国军在广元大获全胜,国军在广元大获全胜。大家要保持安静,大家要保持安静。立即清扫街道,立即清扫街道。商店一律开门,商店一律开门。照常营业,照常营业。剑阁县政府和第七兵团司令部通知……
  待声音渐渐远去之后,黄世俊问杨中宇:中宇,你看这是什么意思?
  杨中宇略想了一下说:我看裴昌会兵团要撤退,时间可能就在今天晚上。我们得准备准备。
  黄世俊:哦,原来是这样。那我们得作什么准备啊?
  杨中宇:我们住在楼上不安全,竹木结构的墙,子弹可以穿透。吃晚饭以后大家都挤到上面楼上去住,我和史趁坤、史成民挤在靠门的柜台后面。没有人来打扰也就罢了,如果有人敲门就由我处理,大家都不要动。
  2、拂晓前,剑阁城仍然隐藏在黑暗之中,城内的鸡啼声此起彼伏。
  突然,剑门关方向枪声大作,并伴着轰隆隆的炮声越来越近。
  驻扎在剑阁城外的第七兵团和第五十七军立刻混乱起来,只听到一片“共军来了,快跑!共军来了,快跑”的惊叫声。
  霎时间,停放在街道北端的一百多辆大卡车、小汽车和军用吉普车都打开了车灯,把一个剑阁城照得明如白昼。
  汽车轰鸣,喇叭乱吼,沿川陕公路逃窜而去。
  无数步兵像无头苍蝇一般混乱地奔跑着,几个跑不动的伤兵陡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3、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了起来,给剑阁城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从剑门关败逃下来的国民党三十八军残部,狼奔豕突一般地向剑阁西南方向溃退。有的亡命奔逃,有的不时地向后面打几枪。
  我西北野战军战士紧随其后,机枪、步枪和冲锋枪都喷着火舌。敌人在枪声中一片片地倒下。
  冲锋号响了起来,解放军战士排山倒海一般蜂拥而至,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敌人,无数敌人乖乖地举起双手作了俘虏。
  4、枪声已经完全停止,杨中宇黄世俊站在竹楼窗口临轩遥望,只见列队整齐的解放军大部队在雄壮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声中想前走去。
  杨中宇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离开窗口,对正在急得团团乱转的黄世俊说:姑父,剑阁终于解放了,我也得归队了。
  黄世俊:归队?难道你真的是共产党?
  杨中宇扫了王月嫦、王柏英、史成坤和史成民一眼,面向着黄世俊说:实话告诉你们吧,我虽然穿的是国民党的服装,但我干的却是共产党的事情。我十四岁的时候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能够长期在敌人的心脏里隐蔽下来,党组织曾经两次委派我到国民党的军官学校里去“镀金”,结识国民党里的高官。1938年赵寿山将军任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军长时,我就已经是共产党员了。1944年春,已经是共产党员的赵寿山将军调离三十八军,任胡宗南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我也随赵寿山将军到了第三集团军司令部,一是任赵寿山将军的随从参谋,二是领导随赵寿山将军到第三集团军工作的共产党员,并负责赵寿山将军的人身安全。1946年8月,蒋介石撤消了第三集团军总部,解除了赵寿山将军的兵权,在此危急时刻,中共中央决定安排赵寿山将军秘密回到解放区,担任西北野战军的副司令员。周恩来副主席高瞻远瞩,为了对付蒋介石挑起的全面内战,在赵寿山将军还没有离开第三集团军之前,就委派我利用我在国民党高官中的关系打入胡宗南的内部,建立西安军事情报组。我几经碾转,终于打入了胡宗南的绥靖公署补给区司令部,并得到了补给区司令部司令周士冕的信任,成了司令办公室的机要参谋,顺利地完成了党交给我的获取胡宗南军事战略情报的任务。现在,胡宗南已经快完蛋了,所以我也该归队了。
  黄世俊:哎呀,中宇,你归队了,我该怎么办呐?
  杨中宇:放心吧姑父,你在团结、稳定五十一医院人员的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对医院留在剑阁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归队以后给组织上说说,让你还是做五十一医院的工作吧。
  史成坤问杨中宇:那我呢?
  杨中宇:你想干什么?
  史成坤:我想参加解放军。
  杨中宇:好吧,等我归队以后,立即就给你安排。
  史成民也稚气地问:那我呢?
  杨中宇笑着对史成面说:你?怎么,你不愿跟着我了?
  史成民不好意思地笑了。
  5、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政治部里,一个民运负责人正和随军到达的剑阁县县委书记贺泉威和县长刘廉清坐在一起商量工作。
  贺泉威和刘廉清都只有三十多岁,都穿着军装,佩带着手枪。
  民运负责人:剑阁刚刚解放,百废待兴。国民党的残渣余孽也会兴风作浪。所以你们既要进行土地改革,又要对付那些顽固不化的反动分子,还要为南下的大军筹集粮草,肩上的胆子的确不轻啊!
  贺泉清:这没什么。国民党的八百万军队都被我们打败了,区区几个土匪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就是人太少了,如果再有几个拿得住事情的人就太好了。
  民运负责人:要人现在是不可能的,恐怕只有发动群众给你们帮忙了。
  一个解放军战士进来报告道:报告,有一个穿着国民党中校服装的军人说他是我们自己人,前来报到。
  民运负责人:快请他进来!
  战士“是”了一声,转身离去。
  紧接着,杨中宇走进了屋里。
  民运负责人看了一眼杨中宇问:你是……?
  杨中宇向民运负责人介绍道:报告,我是奉周恩来副主席的命令隐蔽在胡宗南绥靖公署补给区司令部的西安军事情报组的情报员杨中宇。
  民运负责人立即握住杨中宇的手说:哎呀,你就是杨中宇同志?军首长多次说起过你,都说你离开汉中以后去了成都,叫我们政治部民运部到了成都以后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你。没想到你也到了剑阁,而且找我们来了。真是英雄啊!来来来,快请坐下。
  杨中宇在一把椅子上坐下。
  民运负责人接着就分别介绍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随军到来的剑阁县县委书记贺泉威同志,这位是县长刘廉清同志,这位就是奉周恩来副主席的命令打入胡宗南绥靖公署补给区司令部的情报员杨中宇同志。
  贺泉威和刘廉清立即站起来和杨中宇热情握手。
  民运负责人接着说:你来了好,太好了!目前,有两三万国民党军的散兵游勇需要经剑阁资谴回乡,还要集中精力为南下大军筹备粮草,支援前线。剑阁县委现在非常缺少人手,连县委书记和县长加起来才只有五个人。你来了就临时兼任县武装大队政委,协助县委开展工作吧,等南进司令部到达剑阁之后再决定你下一步的行止,你看怎么样?
  杨中宇:这没有什么可说的,不过只是还有两个人也请你们给安排一下。
  民运负责人:还有两个什么人?
  杨中宇:一个叫史成坤,二十来岁,原来是胡宗南补给区司令部的勤务兵,家庭贫寒,为人忠厚,是我带到剑阁来的。还有一个是敌驻剑阁第五十一医院的军需主任黄世俊。这个人很有头脑,在团结、稳定五十一医院人员的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对医院留在剑阁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民运负责人:这两个人好安排。等南进部队到来之后,叫史成坤参加人民解放军随军南下。至于黄世俊嘛,叫他仍然负责第五十一医院的联系工作。
  杨中宇:好,那就这样定了。
  6、傍晚。仍然穿着国民党服装但已经没有了领章、帽徽和肩章的杨中宇和王月嫦、史趁坤和史成民在一起吃罢饭,撂下饭碗就站起来对王月嫦说:我要到县委去开会,你们晚上没事了就早点儿休息吧。
  王月嫦立即把手枪递给杨中宇说:散会后早点儿回来,路上小心。
  杨中宇接过手枪,就向室外走去。
  7、在楼下,一个解放军战士陪着一个中等身材、身穿草黄色军服、披着军大衣的独臂军官匆匆走进院子。
  解放军战士仰起脸向楼上高喊道:杨中宇同志是住在这里的吗?
  杨中宇出现在楼梯口,回答道:我就是杨中宇。
  那个独臂军官立即匆匆走上楼,紧握着杨中宇的手说:哈哈,你就是杨中宇啊!
  杨中宇忙握着独臂军官的手说:快请屋里坐。
  8、杨中宇一直把独臂军官拉进屋里,分别在椅子上坐下。
  史成民分别给独臂军官和杨中宇献上茶。
  独臂军官首先说:我是西北野战军第一军的副政委余秋里。在离开西安时,彭老总和西北前委的领导同志要我们在解放成都以后一定要找到你,没想到在这里就见到你了。你还这么年轻,却做了那么多重要的工作。你有功,你们情报组的同志都有功。能安全的回来,真是不简单啊!现在,大军正在南进,咱们就不多谈了。我回去以后先办两件事,第一,我让后勤部拣最好的干部服装给你弄两套来。你现在已经公开了身份,再穿着这样的衣服就不合适了。第二,我发报给西北局,叫他们立即派人来接你。咱们以后还有机会见面。贺龙司令员和李井泉同志正在指挥大军南进,忙得不可开交,可能就不来看你了,我是专程来看你的。
  杨中宇:谢谢首长的关心。我还有一个勤务兵,最好把他的衣服也给换一下。
  余秋里看了史成民一眼:这没问题,我回去以后就告诉后勤部,叫给他也弄两套衣服来。我已经给贺泉威同志说了,你在这里的生活完全由剑阁县委负责照顾。这里很乱,刚刚解放,什么也没有,我让县委尽量照顾好你。
  杨中宇:谢谢组织的关怀!
  余秋里站起来说:那就不多说了。你们回西安的车子,我让后勤部给你们准备好。我走了。
  杨中宇和余秋里紧紧握手,一直把余秋里送到楼下的院子里才挥手而别。
  9、白天。杨中宇从一个挂有“中国共产党剑阁县委员会”和“剑阁县人民政府”牌子的门口出来,穿过长长的街道,向家里走去。
  先是走进院子,接着就上了楼。刚走到楼梯口,就传出了王月嫦和一个陌生男人的画外音:
  陌生男人:中宇同志什么时候回来?
  王月嫦:他到县委开会去了,可能马上就回来了。
  杨中宇推门进屋。
  10、杨中宇刚走进家里,一个年约二十六七岁、中等个头、举止文雅的青年军人就站了起来。
  王月嫦忙向杨中宇介绍道:这位是组织从西安派来接我们回去的李同志。
  青年军人热情地握着杨中宇的手说:我叫李向东。能与你这位无名英雄相识,真是令人感到荣幸啊!你们辛苦啦!西北局的领导同志派我专程前来慰问你们,并把你们接回西安。
  杨中宇不解地说了一声:西北局!
  李向东:赵伯平同志、蒙鼎钧同志和西北局社会部的其他领导同志为接你回去的事专门开过几次会,最后决定派我来接你回去。
  杨中宇:噢,原来是这样。他们都好吗?请坐。
  杨中宇和李向东一齐坐下。
  杨中宇接着说:西安解放以后的情况怎么样?
  李向东:罗元发同志任西安警备司令部司令,蒙鼎钧同志任西安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我离开西安时和他们见了面,他们都对你非常关心。赵伯平同志任西安市军管会副主任兼西安市委副书记,老崔也留在西安工作。赵寿山副司令员也兼任西安市军管会副主任,但他已经和彭总到甘肃、青海去了。西安市的一切情况都很好。
  杨中宇问李向东:那你是……?
  李向东:我原来是《秦风日报》的记者,是不久前才调到西北局社会部的。
  杨中宇:记者,见识一定很广了。很高兴能在这里认识你。有一件事我始终没有闹明白,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我奉命到汉中去的时候,老崔说组织上要向汉中派一部电台,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来和我联系。
  李向东:这件事情我知道一些,因为西北局社会部曾经派人到汉中去调查过这件事。据调查,电台是设在退驻城固的伪陕西省政府主席董钊家里的。但电台是坏的,零件不全,据说曾经派人去成都买回了零件,但还是没有修好。管电台的那几个人可能就在附近,也可能去了成都。
  杨中宇:我临去汉中之前老崔对我说得很肯定,说电台是他亲自拣最好的买的,怎么会是坏的呢?
  李向东:详细情况我还说不清楚,我们就不说这件事了。这一段时间,你们的生活一定很困难吧?
  杨中宇:是有些困难,不过总算挺过来了。当初我们从汉中到剑阁来时,为了迷惑敌人,所以我们把所有的行囊都丢在褒城了。刚到剑阁时,由于生活所迫,我们把许多心爱的东西都卖了,就连赵寿山将军送给我的一支自来水金笔也被我卖了。只有一对夜光杯没有卖。
  杨中宇说着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小小的纸盒放在桌上。
  李向东:让我鉴赏鉴赏。
  李向东慢慢地打开纸盒,从中取出一对晶莹圆润的夜光杯来。端详了片刻之后说:好东西!好东西!没想到在这种战乱年代,你把这一对夜光杯还保存得这么完好,也没想到你这么从容,而且还有这个雅兴。
  杨中宇指着夜光杯意味深长地感叹道:是啊,在短短的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它竟伴随着我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啊!
  李向东:我来之前,赵伯平同志和蒙鼎钧同志都单独找我谈了话,他们都说你有很大的功劳。特别说你在胡宗南重兵进攻陕甘宁边区、党中央、毛主席和周副主席转战陕北的那一段最困难的时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深入虎穴,对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几十万军队兵力部署、作战意图都及时准确地送到前委,把情报工作做得很出色,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都说你是一名真正的无名英雄,彭老总说你是一柄插在敌人心脏里的钢刀。
  杨中宇不无感慨地说:我不算什么英雄,真正的英雄是战斗在前线拼命杀敌、流血牺牲的指战员,是无数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抛头颅、撒热血的英烈。前几天我才听说,一个多月以前,国民党反动派以“匪谍”的罪名,枪杀了第十九军一个叫做罗煜的军官。那位军官是不是共产党员我不知道,但在抗战初期、在中条山对日作战时他就是我十分敬佩的老连长。他以作战勇敢、为人正直而著称。他的牺牲使我悲愤无比,他才是英雄,他是与新中国擦肩而过的英雄。还有成千上万抛头颅、撒热血的无名英雄,其实他们都是有名有姓的。今天的胜利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相信后人是不会忘记他们的。至于我,只是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为了完成周副主席交给的任务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是一个普通的战士。我打入到胡宗南的首脑机关获取敌军的核心机密,如果没有和我在一起坚持斗争的柳雪婷、老崔和几位交通员同志,如果没有这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再重要的情报也是发挥不了作用的。我只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只是一颗小石子罢了。
  11、杨中宇和李向东并肩走在一起,慢慢地游览着剑阁古城。
  在明媚的阳光下,他们把剑阁古城尽收眼底。
  杨中宇和李向东一齐来到三国时期西蜀大将姜维的庙宇前,回过头对李向东说:这里是古战场,古今多少英雄豪杰,都在这个地方付出了生命。向东同志,谈到这几年,我有幸亲眼目睹了蒋家王朝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土崩瓦解,有幸亲身参加了为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战斗,有幸还能活着看到这回到人民手中大好河山,真是令我感慨万千啊!我突然想起了毛主席在《沁园春》中的一句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2、夜晚。在中共剑阁县委的会议室里,县委县政府正以聚餐的形式为杨中宇饯行。
  书记贺泉威、县长刘廉清、公安局长、税务局长、贺泉威的妻子、杨中宇、王月嫦、李向东一共八人都围坐在一张大方桌周围。
  方桌上放着简简单单的八个素菜和一把铜制酒壶。
  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酒盅和筷子。
  贺泉威站起来说:“自古剑阁一条路。”这二十多天来,经剑阁资谴回乡的国民党散兵游勇就有两三万人之多,全由中宇同志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多亏中宇同志有经验、有魄力,把这件事情办得井井有条,才使我们腾出了手来集中精力为南下大军筹备好了粮草,支援了前线。还有国民党万县师管区司令部的几百人,由于粮食供应不及时,几乎都要闹事了,多亏杨中宇同志去才平息了这件事。我们所谓的县委、县政府,实际上只有我们在座的五个人,加上中宇同志才六个人。我们刚来剑阁时,中宇同志通过这里五十一医院的黄世俊和留下来的人帮忙做工作,才使很多事情很快就有了头绪。现在,中宇同志夫妇就要离开我们回西安了,我们也没有什么东西送的,就把我们缴获国民党的咔叽布送两丈作为纪念吧。明天一早,我们五个人送你们三个人。现在,就请你们在一起吃顿便饭吧。
  杨中宇笑着说:贺书记,我们是四个人,我还有一个勤务兵呢。
  贺泉威:哎呀,我怎么把你的勤务兵忘了?他为什么不来吃饭啊?
  杨中宇:他是个小孩子,我已经让他吃过饭了。
  刘廉清站起来说:这二十多天来,剑阁很乱,我们没有照顾好中宇同志。过两年,欢迎你们再来剑阁,我一定好好地招待你们。
  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13、清晨。旭日东升,阳光普照,天气十分晴朗。
  一辆军用吉普车停在剑阁县委的大门前。
  从车门看进去,王月嫦、李向东和史成民已经挤坐在了后座上。
  杨中宇在车外和贺泉威、刘廉清、公安局长、税务局长和贺泉威的妻子等五人一一握手以后,贺泉威又紧紧地握着杨中宇的手说:战乱时期,我们相逢在剑阁。虽然我们只相处了二十多天,但我们之间已经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今天这一别,还不知道今后还会不会再见面。请你保重、请你保重啊!
  杨中宇注视着贺泉威,激情满怀地说:不管今后还会不会再见面,但世间自有真情在!革命者永远在一起。后会有期,请你们都保重吧!
  杨中宇说罢,上车入座。在惜别的气氛中,他向送行的同志们频频招手致意。
  汽车一阵轰鸣缓缓启动,迎着朝阳,徐徐驶去,离开了欢送的人们。
  14、汽车在陡坡上缓慢而又吃力地爬行着,穿过石壁千仞、峭如刀削的剑门天堑向前驶去。
  杨中宇坐在车里,遥望着直通天际的川陕公路,不禁在心里感慨万千地独白道:三年啊!三年。永远难忘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活下来了,活着走向了新的征途。……
  车轮沙沙,恍若琵琶独奏出的《十面埋伏》那激越的曲调。
  汽车在蜿蜒起伏的川陕公路上颠簸着,预示着杨中宇这位风华正茂而又饱经风霜的革命战士还要经过许多曲折和坎坷才能走完这漫长的人生道路。
  阳光照着杨中宇的一张英俊而又平静的脸……
  汽车在漫长的路上渐渐隐去。
  (全剧终)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