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同根兄弟>同根兄弟(十九)

同根兄弟(十九)

作品名称:同根兄弟      作者:吉林老兵      发布时间:2014-09-11 20:09:30      字数:3308

  驱车不到一小时,就到了张家祖坟之地。这是一个叫兴家的山村,四面环山,东西通透地穿过一条山路,离城里大约五十多公理。据父亲讲,这里的几座山、大片的地曾经都属于张家的,也就是四个娃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居住在这里,算是一个大户人家。仅农忙时就要雇用五六十人来种地、锄草、收割,家里不仅人多,而且家产也大,在解放前是个不折不扣的地主。临近解放的时候,张大哥的父亲哥几个担心成分划重了,就提前把家分了。个人的财产变少了,划成份时就会轻一点,可就是这样,也都被划成了富家、中农,反正没有一个被划为贫下中农的。
  四个娃的爷爷虽然出身于这个大家族,可很早的时候就进了城,没在农村干过农活。在当时日本统治时期的满洲国城防司令部工作,也不知道是怎么混的,到最后还混了个少校军法官,当时还真给老张家光宗耀祖了一阵子。抗日战争胜利后,爷爷丢了“官”从事起专职的律师行当。这座城市在国民政府和共产党边区政府之间几经易手,一九四八年彻底解放后,爷爷的一家哥几个又再次分了家,到了张大哥这辈儿基本是什么家产也没有了,所以张大哥当时被划了个“城市贫农”简称“城贫”的成份。但后来的各种运动,张大哥没少因历史问题挨整,从铁路部门一直给整到教育部门,从城市整到了农村。用他的话讲:每次我都挨整,可每次都整不倒我,我是不当官不站队只干活,干了一辈子越干越穷,啥也没攒下,只攒下了四个儿子。
  因为这曾经是张家的山,所以张家的长辈故去后都葬在这里,这里自然也就成了张家祖坟之地。每年上坟时,都会碰到一些素不相识的人,但都往同一群坟上烧纸嗑头,搭话一唠结果都是一个根上的人,只不过现在都天南海北地分散开了。记得第一次上坟的时候,二娃问父亲:“爸,这坟象馒头堆一样一排排的,这也记不清谁是谁呀?”张大哥看了二娃一眼说:“记什么呀?从下面往上数,第一层是父辈,二层是爷辈,三层是太爷辈……”二娃数了数,可能最上面的应该叫太太……爷了吧。哥几个每次上完坟后,都会半带玩笑半有点愁容地说:“完了,咱们是没地方了,你没看吗,下面一点地儿都没有了,等咱们没了那天就直接扔江里吧,嘿嘿。”
  二娃、三娃搀着张大哥一步步往山上爬,几乎是走几步就得歇一会儿。“这山路原来没那么长呀,咋还比原来陡了呢?”张大哥边走边叨咕,就觉得这两条腿有些发热发颤。“爸,行不?看你有点喘,不让你来偏来吧,累了吧?”三娃边搀着老爸边说,“胡说,你以为老爸爬不上去呀?没事,走吧。”张大哥还是不服老的劲头,他的犟劲不知道是随爷爷还是随奶奶。正常人五分钟的山路,张大哥整整挪了二十多分钟,来到坟前已经气喘吁吁了。
  大娃和四娃已经把坟上的草清理干净了,包括张嫂的坟和其他长辈的坟。张大哥来到老伴的坟前,看了半天,脸色阴沉地说:“老伴呀,我来看看你,好几年不来了,你住的还好哇,看这房子比其他的都大,看来住得不错呀。”然后,张大哥冲几个孩子说:“来,给你妈的东西都摆上,再多送点钱呀。”“对对,摆上摆上,老四,多送点钱,那边东西贵。”二娃催促着,这句话道把张大哥逗乐了:“嘿嘿,是的,那边东西贵,多送点,快。”大娃摆上了水果、点心,还倒了一杯酒,三娃给母亲点上了一支烟。伴着燃烧的火焰,纸灰纷纷扬扬,随风飘着。张大哥刚才有点平静的脸突然染上了愁云,哽咽着说:“老伴呀,你说你扔下我自己走了,我在这边再有钱也不舒服哇,唉,等着我吧,我再过些日子就去陪你……”说完,掏出手绢擦了擦眼睛。
  哥儿四个烧完了纸,从大娃开始给母亲磕三个头,嘴里还念念有词。大娃是这样说的:“妈,你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保佑我爸身体健康,妈,告诉我爸明年不用他来了,上山费劲呀,别累坏了。”下山了,大娃搀着父亲一点点往下走,他瞟了一眼大娃:“老大,和你妈说什么了?”“没……说什么的,就是说让我妈保佑你平安健康,生活快乐。”大娃不解父亲问话的意思,“你老大心眼最实,也开始蒙我了是不?我都听到了,你告诉你妈明年不让我来看她,那怎么能行?明天爸还来。”说完,胳膊一甩不用大娃搀了。可突然脚下一滑,身子就开始站不稳了,大娃赶紧一把扶住了他。没等大娃说话,张大哥先开了口:“哎呀,真不行了,老掉渣了,明年不来了,不来了……”
  几个月过去了,张大哥除了看书就是写东西,一忙活就是一个多小时。二娃挺纳闷的:这老爷子忙活啥呢?神神叨叨的。这天,老爷子又在写东西,二娃悄悄凑上前去看,结果老爷子这感觉还真灵,把笔一放,摘下老花镜瞅了二娃一会儿说:“看什么看?象做贼似的,我在写回忆录呢。”“呀?老爸,这回你可务正业了,我早就想看你的回忆录了,写多少了?”二娃早把这查给忘了,都过去一年了,以为老爷子不想写呢。“咋了?是不是以为我不想写呢?我是要思考怎么写呢,来,给爸爸瞧瞧,看看怎么样。”老爷子主动递给了二娃。二娃接过来看着,回忆录是这样开头的:
  1925年,正是“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期,当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企图复辟当皇帝。军阀混战,争权夺势,社会激烈动荡,中国处在极不稳定状态。当时,东北三省在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控制之下。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东北三省的侵略准备和悄悄实施,扶植军阀张作霖在控制住东三省的同时,不断将势力向关内扩张,并对控制区的人民实行残酷的镇压统治。而中国共产党也在东三省组建了组织,成立了交通站,逐步建立了基层政权。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沈阳皇姑屯张作霖被炸),悍然发动了侵略东北的战争。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的政策,日本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辽宁沈阳之后,开始进攻吉林。吉林省代理主席、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沧卖国求荣向日本投降,致使日军长驱直入。1932年,日本一手炮制傀儡政权,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接到长春,设长春为新京作为满洲国的国都,但当时迫于形势压力,没有称为满州国皇帝,而是称为满州国“执政”。当时吉林省政府设在吉林市,从此,吉林和东北一起沦陷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军队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地占领东北,其实是他们早有预谋的。1931年以前,从吉林市火车站到重庆路一带是日本的租界地,日本移民进来许多的日本家庭和日本人。那时,中国人在租界地根本没有治外法权,日本租界地上的一切事,都由日本人说了算。军阀混战时,日本借口保护自己的乔民和商铺,从长春日本关东军总部派来了大批多的日本部队,已经对吉林市采取了实际控制措施,所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了吉林市。
  1925年那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最热闹的元宵节。当时吉林市最繁华的街道就是河南街(与现今河南街一样宽,只是没有高楼),大秧歌、跑驴、旱船、灯宫(灯笼)各种民间庆祝活动接连不断,市民们穿着节日服饰,纷纷涌向河南街,以至于人满为患,由于组织不力,导致多人出现因踩踏致死的情况。正是这年的正月二十九,我出生了,当时我家住在三道码头,后来搬家到水门洞子……
  “嗨,老爸呀,你写得挺详细的呀。”二娃表扬着老爸,又拿着回忆录草稿掂了掂说:“爸,你写不少了哇?从什么时候开始写的呀,我咋没注意呢?”“早就写了,只是年龄大了,写一会就累,唉,手也没劲了,你看这字,都歪歪扭扭地了。”张大哥的字原来真的不错,现在写出来可就有点变形了。“爸,你回忆录里提我们哥四个没有?可得把我们好好写写呀,都是你的好儿子。”二娃还挺虚荣的。张大哥没看二娃,自顾自地说:“我的回忆录给你们提一嘴就行呗,还用细写个啥。”二娃心里有点凉了,就象外面九月立秋后的天气一样。“爸,那我妈你可要好好写一写呀,她可对这个家贡献老大了。”二娃提醒着老爸。张大哥沉吟了一会儿,长长出了口气说:“唉,我是想好好写写你妈,可写一会就不行呀,心里不好受哇。儿呀,还是简单提一下你妈吧,许多东西都放在爸的心里吧,等到了哪边爸再给你妈说……”
  四个娃都知道,父亲不太愿意回忆妈妈的事,特别是嘴上基本不提,可他们都知道父亲心里深藏着妈妈。有一天,大娃帮着收拾爸爸的房间时,在一个抽屉里找到了一个妈妈临走时的照片,父亲是用红布包起来的。二娃也回忆起来了,父亲从来没有打开看过,但只是看到父亲经常看着红布发呆,可能那张照片早已深深刻在了父亲的心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