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赵六和他的徒弟们>第一卷一、接任务 二、陪师傅喝酒

第一卷一、接任务 二、陪师傅喝酒

作品名称:赵六和他的徒弟们      作者:大慰      发布时间:2014-07-04 10:30:43      字数:3821

  梗概:赵六决定接下一个艰巨的任务。任务完成时,赵六病倒,肺切除。二徒弟妻子流产,三徒弟离家出走。原准备和三徒弟结婚的大女儿嫁给了四徒弟。二女儿嫁给了下乡插队所在地的农村人。
  
  
  一、接任务
  
  怎么都不说话了?
  蒋处长环顾着会场问:你们平时不是一个比一个嗓门高吗?
  蒋处长叫蒋惟德,机械局调度处处长。蒋惟德上任时宣布:今后调度会不讲形势也不读报纸,只讲生产。但是,各厂来开会的必须是管生产的副厂长和生产科长。不准再随便派个人来应付差事。
  今天调度会各厂的副厂长并没到齐,但生产科长是一个也不少的。
  生产科长们轮流报告,蒋处长总结点评。常规程序完成后,蒋处长让人把一套图纸发下来,大家传看。
  传看图纸时,蒋处长说:这套图纸是今天的重头戏。大家有数,有新任务了。在座的都是老把式,瞄一眼图纸就晓得这活的尺寸了。看完图纸后大家谈谈意见。
  图纸看完了,会场上有人端起茶杯来喝茶,有人拿出香烟来点着。于是,蒋处长发出了上面那两句询问。
  蒋处,这玩艺是干啥用的?我这辈子从来没见过工艺这么复杂还精度要求这么高的活呢。
  你别问是干啥用的。就说你能不能接吧。
  问话人闭了嘴,低下眼瞄着会场上的其他人。又冷场了。
  咳、咳,红旗机械厂的张副厂长清了清嗓子,拿起杯子喝了口水:蒋处啊,其实你心里比我们清楚。这活只有让钱老大回去问问他师傅,他师傅说能干就能干,他师傅说不能干咱们局就没人能干了。
  对,对。会场上有人附合着。
  钱老大叫钱传松,曙光机械厂生产科长。钱传松的师傅叫赵六。赵六有七个徒弟,赵六叫自己徒弟不叫名字,姓也不叫,通常是老大、老二、老三……老七这样叫。熟悉的长辈和领导也会跟着这么叫,当然要在老几前面加上个姓。钱老大就是赵六的大徒弟。
  呵呵,老张啊,你和老赵可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哦,为什么他能干你不能干呢?
  嘿嘿,蒋处你是明知故问哦,咱当年不是还没满师就丢了锉刀去扛枪了吗。我这位师兄可是扎扎实实吃了三年罗卜干的,而且他老人家这辈子就没丢过锉刀,我师兄的技术不要说在我们局,就是在全市、全省,恐怕也是数一数二的吧。
  就是在全国也能排得上号。有人插嘴道。
  蒋处长笑笑,看着钱传松。
  钱传松也笑了笑:我回去问问师傅吧。
  好!不管这活最后交给谁,各位都可能要做一些配套的工。大家都看过总图了,知道了这活的要求,将来配套任务发给你们可不能拖后腿哦。
  散会!钱科长留一下,待会让技术处的人来给你讲讲图纸。
  
  曙光机械厂的厂部会议室里不是摆的会议桌,而是摆了一张乒乓球台。开会时把球网撤了,打球时再把球网装上。这会,十几张图纸铺在乒乓球台上,赵六、钱传松、孙大智,师徒三人围着台子研究图纸。满屋里烟雾缭绕,烟灰缸里堆满了香烟屁股。
  厂长来说了几句话:赵老六,这活接不接由你定。定了让传松告诉我,我打电话给局里。行了,你们研究吧。
  说完就走了。
  赵六抽烟有个奇怪的习惯,很少有人看见他把香烟拿在手上,也很少有人看见他嘴上没有香烟的样子,嘴上永远叼着根燃烧着的香烟,烟灰老长了也不拿下来弹一弹,让它挂不住了自己飘落下来。钱传松曾问过师傅为什么这样,师傅的回答是:两只手都要干活,哪有空弹烟灰?其实,赵六也有把香烟从嘴上拿下来的时候,那就是香烟快燃尽了,把烟屁股拿下来,对着支新香烟点着后继续叼上。老厂长曾经在一次大会上公开打趣赵六:赵老六抽烟最省火柴,一天只要一根火柴就够了。赵六一本正经地说:不对,三根,一天要吃三顿饭。引得大家一阵笑。
  赵六把烟屁股从嘴上拿下来,对着支新香烟点着,这次没有直接叼在嘴上,而是用手拿着,长长地吸了一口后拿了下来,大大地吐了一口烟雾。
  老大,这活确实不简单哪。
  孙大智接茬:大师兄,这活在局里的调度会上还有人跟我们争?
  钱传松笑了笑:不是争。是蒋处故意把这活端出来让大家明白技术的重要性的。红旗厂的张厂长在会上就公开说了,这活要是咱师傅说做不了全省就没有哪个厂能做了。其实,蒋处会后告诉我,省厅敢向部里接这个任务就是因为咱们厂有咱师傅。省厅和局里已经定了把这活交给我们厂了。
  赵六再次把香烟从嘴上拿下来,吐了口烟雾说:唉,这么多年尽搞运动了。我那些师兄弟如果都坚持做活,今天也不会就剩我赵老六一个人敢接这样的活。
  师傅,你那些师兄弟现在是转行的转行,当官的当官,连我大师兄都早就坐办公室了。但是,还有我们一帮坚持干活的徒弟呢。我们一起跟你干,我看这活能接。
  你们这帮我看也就你和老四还能顶个人干活。老三照道理也应该是正出活的年纪,但这小子整天不务正业地搞些歪门斜道。老五更是心不在焉,不知道整天想些啥,反正不在活上。老六是你们这帮人中最有文化的,但他完全不是个干活的料,学了三年多了,到今天还连锉刀都拿不稳。
  师傅,您刚收的这个老七我看是个挺聪明的小伙子。
  唔,这小子看着还行。但他进厂才几天啊,乘着这次这个大活倒是可以让这小子开开眼。
  师傅,您是决定接这活了?
  你大师兄不是说了吗,这活省厅和局里都定给我们了,说不定部里面都知道了。我们哪还能不接呢?
  孙大智笑了:大师兄,你们生产科什么时候把工艺编出来?
  我马上报告厂长,让厂长打电话报告局里,局里明天把全套图纸发下来我就召集技术科一起研究。
  走,你们陪我回家喝两杯去。
  让大师兄陪您去吧,我要回去做饭,小慧这两天不太舒服。
  哦,有什么不合适早点去看医生,别拖。
  
  二、陪师傅喝酒
  
  钱传松和赵六住在一幢宿舍楼里,钱传松住一楼中套,赵六住三楼大套。钱传松和老婆打个招呼,就上楼陪师傅喝酒了。
  传松来啦,菜马上就好,你们爷俩先坐下来喝口茶。赵六妻子冯月娥在厨房里说道。
  师娘别忙啦,我带了烤鸭来。
  爸,大哥好。赵六的小女儿从屋里出来给父亲和大师兄泡茶。
  赵六有三个女儿,老大赵婷,老二赵娟,老三赵娣。赵娣刚会走路时钱传松做了赵六的开门徒弟。和两个姐姐称呼钱传松师兄不同,赵娣一开始就叫钱传松大哥哥。孙大智做了赵六二徒弟后,赵娣对师兄们的称呼就改成大哥二哥了。赵娟无数次要纠正妹妹,说是你叫哥习惯了也应该在前面加个师字,叫大师哥二师哥。赵娣就是改不了。赵六说赵娣这是偷工减料。
  你大姐呢?
  出去了。
  和谁出去了?
  明知故问,当然是和三哥出去了。
  冯月娥从厨房里端出菜来。
  大丫头怎么饭也不吃就疯出去了?
  啊,说是在外面吃,吃过饭看电影。
  赵六沉着脸。
  钱传松把烤鸭腾在碗里,给师傅和自己各斟上一杯酒。
  师傅,我先干了这一杯。感谢您老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谢啥?赵六瞥了钱传松一眼:这活我要不接将来还有脸见人?
  不光这一次。我调到生产科快十年了,当科长也三四年了,一直以来要不是您老的帮助和支持恐怕我干不下来。
  唉,你调到生产科就开始文化大革命,这十年来尽搞运动了,搞运动我可帮不了什么。
  师傅你也知道,我对政治运动也没多大兴趣。我们厂的产品大多是为军工配套的,这些活可没因为运动耽误了,而且这些活的技术要求都很高。这些年来厂里接下的这些活不都是你老带着大家干出来的吗。
  唔,这些活我看是越来要求越高了。现在这些小子们有几个认真学技术的?将来等我们这些老家伙不在了,怕是就接不了这种活了。
  师傅你还不到五十呢,至少还能再干十几年吧。
  人总有干不动的一天。
  唔,我看老二能接您的班。
  是啊,老二肯干,技术上也不马虎。就是人太实在。他提了车间副主任,你可要多帮提着他。
  这没话说。我们都是您带出来的,一定会互相帮助的。
  师徒俩边喝边聊。赵娣吃饱回屋去了。
  传松啊,你也要多帮提着胜利点哦。冯月娥说道。
  那是一定。我们都是兄弟……
  那小子的心思根本不在活上!歪门斜道谁能帮得了?赵六打断了钱传松的话。
  这老头子,胜利眼看就要成咱女婿了,你就不能态度好点?
  女婿不女婿的另说。不好好干活,整天不务正业的就是儿子我也没有好脸给他看。
  师傅,老三的活也不赖啊,人也聪明。就算老三将来转行做其他的我看也不会赖。您老当年那些师兄弟不是也很多转行了吗,他们也不是都不行的。
  赵六放下酒杯,点上一支烟:老大,你认为老三和我大丫头真的合适吗?
  老三聪明,又长得一表人才。只要大妹喜欢他,他又真心对大妹好,我看挺合适的。
  就是,你还能要求你的女婿都干你这一行啊……冯月娥插话。
  你懂个屁!我承认老三聪明,长得漂亮。大丫头就是图人家长得漂亮。男人长得漂亮有啥用?问题是这小子胆子太大,我怕他总有一天会惹祸的。
  不至于吧师傅,聪明人都知道分寸的。
  还记得你们生产科那年派他去杭州出差吧?
  钱传松点点头。
  这小子回来送我三个丫头一人一条丝绸围巾。
  我知道,我老婆和老二老婆也送了。
  是啊,当时我就说他了,你小子一个月才拿几个钱呐,这么乱花钱。他说他没花钱。当时我就纳闷,没花钱难道是偷来的?后来我才知道,这小子不光从杭州带了丝绸围巾回来,还带了些衣服,除了送的其他都加价卖了,加出的价可能比他送的这些还钱多。
  呵呵,这个老三也跟我说了。
  你没说他?这可算是投机倒把啊!
  不至于吧,他卖的都是熟人,算是帮朋友从杭州带的。
  帮朋友带的加什么价?
  他带的那些衣服我们这儿都没卖的,有卖也比杭州贵得多,比他加了价的还贵。后来还有不少人托他带呢。
  难怪这小子这么积极去杭州出差,去年去福建广东出差也干这种投机倒把的事了吧?
  唔,我提醒老三不能太过分了。老三说了,人家那里的这些东西确实比我们这儿的漂亮。他给熟人朋友带些回来,加价也不多,只要把他送两个嫂子和三个师妹的加出来就行了,不然他也送不起。
  送不起就不要送吗。搞这些名堂干什么?这不是不务正业的歪门斜道吗?
  呵呵,老三虽然干了这点副业,但正事也没耽误,他出差办得那些事都很圆满,厂长不是还表扬他了吗。
  那是不知道他搞这些歪门斜道,知道了想整他还不容易?
  唔,我会提醒老三注意的。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