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血战西峡口>第一章 布防南阳 旗开得胜

第一章 布防南阳 旗开得胜

作品名称:血战西峡口      作者:耿耿星河啊      发布时间:2014-03-03 22:10:08      字数:6941

  血战西峡口
  耿耿星河啊
  序言
  
  2013年10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的《世界欠中国战争债,有一个伟大贡献被忽略》一文中,大声呼吁中国人应该将“中国在二战期间对同盟国抗日战争的贡献”,“转化为中国在本地区的政治资本”,以助推中国在世界“赢得重大影响力。”因此,中国国防大学的张召忠将军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邱毅教授,在2013年10月27日的《海峡两岸》节目中,呼吁两岸中国人共同合作,立即行动起来,抢救、发掘中国抗战史料,联袂写好令中国人民骄傲和世界人民骄傲的《中国抗日战争史》。
  张召忠将军特别指出:“我们要扩大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我们应该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进行不断的宣传,还原中国抗战史的原貌,这是非常关键的工作。”
  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1年12月8日,在白宫对副总统杜鲁门讲:“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日本侵略军’就能抽出百万精锐,横扫东南亚,尔后和德国东西钳掉苏联,那将意味着那简直是世界的未日。”
  中国的抗战一直拖着日本陆军百分七十的主力和百分五十的空军主力于中国战场上,所以,全世界一致公认“中国的抗战,为拯救世界人民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西峡抗战”这是中国军队打得日本侵略军最惨的唯一战役。日本昭和15年《中国派遣军》一书,这样记载下历时142天的西峡抗战,打得日本侵略军惨败的实况:“惨烈的西峡口战役,逼使日军撤退时,不能处理死者的尸体,使其暴尸异国山野的唯一战役。它给日本人留下了千载难忘的遗憾,应将这一极为惨痛的事件书写在日本陆军作战史上。”
  1945年1月,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如果执行日本裕仁天皇的“东主西从”作战方针,不发动《老河口——西峡口战役》,把精锐的105万侵华日军和在中国的50%的日本空军,从中国内地调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投入太平洋战场作战,美英联军必败。那么,正好应验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良志所讲:“罗斯福的假设成了现实,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世界。”即罗斯福总统所讲的“那简直是世界的末日。”
  中国军队在西峡地区所进行的激烈、悲壮的抗战史,就是解读罗斯福总统对中国抗战胜利伟大意义高度评价的最完美、最精确的历史资源。
  在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的今天,展现《西峡抗战史》,定可唤起两岸人民共同的“国家回忆”,激发两岸人民牢记民族苦难,从而理胜超越分歧,凝聚力量,为振兴中华而精诚合作。
  在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的今天,展现《西峡抗战史》,定可强化中国人民保卫自己领土完整的自信心和必胜心。
  68年前的昨天,势弱的中国军队,竟能在西峡战场上,打得强大的日军撤退时,不能处理好死者尸体,使其暴尸异国山野之中。
  本书是作者根据李保铨的“日落西峡口”的“西峡抗战史”等真实资料改编而成,具有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渲染,再现了68年前那场中日军队殊死博弈的惨烈场面。它将震撼告知世人:1945年8月19日10时,即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第4天,中日双方军队在西峡口战场上,正在激战中,中国军队在河南省西峡县阵地上的最后一枪,射落了日本侵略军的太阳旗,日落西峡,抗日战争胜利的帷幕徐徐降下。
  南阳的西峡口镇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群山环抱、峰峻谷深的一个山口、水口,出陕进豫的要道口上,故史称“西峡口”。西峡口镇原隶属内乡县管辖。解放后,1948年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为落实毛泽东《关于巩固伏牛山革命根据地的指示》,将西峡口镇单列辟建为西峡县。日本军事家极为重视西峡口镇的战略地位,称西峡口镇为西峡口市。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西峡口地区成为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争夺之地。抗战时期,西峡口地区是河南省抗战的大后方,国民党河南省政府各机关和许多大中学校迁往西峡口地区。蒋介石于1938年10月,调李宗仁的30万军队驻防南阳。1945年2月,蒋介石将12万军队布防西峡口地区。国军40多万军队布防南阳地区,就是计划将南阳、西峡口和老河口构建为抗战大反攻的基地。
  1945年1月,英、美联军即将逼近日本国土时,侵华日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为挽救日本帝国于不灭,妄想最后灭掉中国的战略决战的其中一个战场,选定在西峡口地区。因而,中国军队在西峡口地区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一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最后一战的历史正剧,为中国军事史谱写下了《日落西峡》悲壮战歌。
  中方高层领导人蒋介石、李宗仁、陈诚、胡宗南、王仲廉等,同日方高层领导人冈村宁次、松井太久郎、下村定、内山英太郎、鹰森孝等,同台登演于《西峡口战场》,中日双方高层领导都使出最大解数来指挥此一战役,最终,日本侵略军惨败西峡口,日落西峡。
                         作者耿长建【网名星河】
  
             第一章 布防南阳旗开得胜
  
1938年10月初,蒋介石在陈诚陪同下,专程奔赴武汉保卫战指挥部——湖北省黄陂县宋埠镇郊外的一个大庙,同武汉保卫战总指挥、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商谈国是。
  蒋介石、李宗仁、陈诚经过一天的讨论,就加强南阳地区的战备防御达成以下决定:
  一、李宗仁提出中国开战一年来的总体形势是“我虽退不败,敌虽胜不武”的十字简括,赋有鼓舞国人勇敢抗日的神力。大力宣传“我虽退不败,敌虽胜不武”之深义,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
  二、接受我国军在淞沪抗战中以弱对强,任日军陆、海、空三军尽力发挥作用,导致我军大伤元气的教训,今后对日作战,应采取诱敌深入,拉长敌人运输线,耗敌实力,创造战机,围歼日军。
  三、我国军武汉保卫战已歼灭日军20多万,已达到事先预定的战略目标。效法我国军徐州保卫战的经验,出敌意料之外,将我们几十万军队突然撤离武汉,让日军伤亡20万而又扑空一次,挫敌锐气。
  四、弃守武汉,将李宗仁的第五战区30多万军队撤往襄樊和南阳两地,坚守桐柏山和大洪山,以便随时向武汉外围地区发动攻击,使日军疲于奔命,困日军于武汉城中。将第五战区30万军队设防此地,可构建拱卫重庆的左翼前线基地。
  五、台儿庄战役打败日军的一个重要经验是,蒋介石应李宗仁的一个要求:战端一开,请蒋委员长不再打电话直接指挥第五战区在前线作战的部队,将所有作战指示直接下达给李宗仁。蒋介石应允此一要求,李宗仁因而得心应手地指挥了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再次请求蒋介石,他率部移防南阳和襄樊后,只要求蒋委员长直接向他下达作战命令,他保证在南阳一带再打出第二个、第三个台儿庄战役,保卫住南阳。蒋介石一一应允。
  李宗仁自打了台儿庄大捷以后,全国抗日的士气大振,他本人在国军中由声名鹊起到声誉日隆。这次商谈的结果是蒋介石决定调动三十万军队布防南阳。
  国军第五战区30万军队弃守武汉后,当时任日本侵略军第十一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率部进驻武汉后,他对部下讲:“野蛮的南方将领李宗仁,他是我皇军的大克星:“他指挥的台儿庄战役,致使我皇军坂垣第五师团、矾谷第十师团惨遭重创,我皇军阵亡两万余人。我40万皇军,将60万重庆军(日军称蒋介石的部队为重庆军)包围在徐州地区后,我皇军付出伤亡1万9千多人的极大代价。而于5月19日进入徐州前,数十万重庆军竟人不知鬼不晓的全部退出了徐州地区,我皇军只抓到一批掉队的伤病员。其中从一个病号俘虏身上搜出了一张重庆军第二十二军军长覃道源的名片,便误认为生俘了覃道源,据此大事宣传。不几天,这个覃道源出现在武汉大街上,重庆各大报纸转登了此一巨幅照片。这个自己打自己嘴巴的笑话,大大的损害了日本大帝国的形象。这又是李宗仁制造的戏耍我皇军的恶作剧。此次武汉大会战,我皇军投入35万军队,动用500多架飞机,120艘军舰,我们满有把握吃掉李宗仁、陈诚指挥的100多万重庆军。又是这个李宗仁指挥的重庆军毙伤我20多万皇军之后,又是悄悄地撤出了武汉。从战役角度上讲,我皇军占领了武汉。从战略角度上讲,我皇军伤亡20多万人,损失大大的。中国4万万人,我们大日本帝国只有5千多万人口,我们皇军不能一比一的同重庆军拼伤亡。不消灭李宗仁第五战区的部队,武汉便无安宁之日。日本派遣军大本营批准了我第十一方面军消灭李宗仁部的计划。”
  南阳,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我国古代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则,即“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南阳位于汉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阳”性的双重特征。南阳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见唐杜佑《通典》:“邓为禹都”。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春秋时,楚国属地,称为宛,冶金业发达。战国后期为秦所据。公元前272年,秦昭王三十五年,设南阳郡。
  南阳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秦楚两国曾在南阳淅川的荆紫关血战,楚军八万被杀,楚国从此元气大伤。清代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51卷】中是这样描述的:“南阳光武所兴奋,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湘、巴、蜀可以取货财……北连中原,东通吴会,西接巴蜀,南控蛮夷,故诸葛武侯尝以为用武之国。
  中日双方都知道南阳的战略地位,所以两军对垒,拼死搏杀。
  1939年4月26日,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收到其谍报员何益文(时任日军汉语翻译)自上海发来的密电:日军将于4月30日开始,集中第三、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等师团和第四骑兵旅,计精锐十万余人,轻、重炮200余门,战车百辆,兵分南北两路西犯。南路日军循襄花(襄阳至花园)及京钟(京山至钟祥)两路西犯随县、枣阳。北路日军由信阳西进,攻陷泌阳、桐柏、唐河、新野各县,拟与南路军会师枣阳,欲围大洪山、桐柏山内的国军而歼之。
  李宗仁接到何益文密报,两眼紧紧盯着作战地图,陷入了深思之中,旋即他作出如下判断:日军西犯之目的在于南路主力直取襄阳、樊城,北路主力志在夺取南阳。完成此两项作战任务,可解平汉铁路之威胁,武汉可安如磐石。李宗仁根据这一判断,迅即作出反应,拟定出随枣战役和新唐战役作战方案:
  (1)随枣战役:第五战区主力第八十四军贾连芳部,第六十八军刘汝明部,共计6个师,布防随县、枣阳一线。第三十三集团军的冯志安部和池峰城部,共4个师担任大洪山南麓、京钟公路及襄河两岸防务。
  (2)新唐战役。
  第二集团军的第五十五军曹福林部、第五十九军黄雄纲部、第二十二集团一部等坚守桐柏山北麓的唐河、桐柏、新野一线,力保南阳。第三十一集团军汤恩伯部的第十三军(张轸部)和第八十五军(吴绍周部),共计6个师,火速开往桐柏山南麓隐蔽,以桐柏山为依托,在中心地域监视敌人,以策应随枣或新唐,配合友军,合围来犯之敌,围而歼之(后因汤恩佰拒不执行而没有达到围歼来犯之敌的战术目的)。
  (3)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品仙任南路军总指挥,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任北路军总指挥。
  作战命令下达后,李宗仁同孙连仲一起到南阳,具体运筹北路军布防事宜。李宗仁在南阳官邸单独召见了南阳民团司令别廷芳,命令他率领南阳民团开赴唐河、新野一线,配合孙连仲司令,抗击日军。别廷芳设法向南阳共产党人通报日本鬼子进犯南阳的情报。中共豫西南地委副书记郭以青、青年部长袁宝华、军事部长葛季武等,于5月4日赴唐河前线,协助地方当局,动员宛东各县民众坚壁清野,不给鬼子留下一点食用东西。并组织民众,准备帮助运送伤病员。
  1939年5月1日,第五战区全部完成了迎战日军的战斗准备。
  1939年5月3日,驻信阳的日军铃木支队3000余人,以快速奔袭方式进犯桐柏山,攻占桐柏县城。5月12日,日军进至桐柏县城西北方向的各个集镇,威胁唐河县城。1939年5月12日,日军第十三师团、第十六师团计3万余人由湖北省枣阳、随县向北进犯至唐河县湖阳镇一带,于当日攻下唐河县城。
  1939年5月9日,日军骑兵团由枣阳县西部向北进犯,5月10日占领新野县城。
  北路日军攻克新野、唐河两县城后,一没有消灭第五战区孙连仲的主力,二找不到粮食和草料,极为恐慌。立即向驻武汉的日军第十一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报告此严重问题。
  冈村一接到此战报,既刻意识到李宗仁先谋于他。于时,即令占领新、唐的日军四面出击,寻找粮草,并待命南北夹击,围歼五战区主力。
  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各部主力及别廷芳部隐蔽埋伏于唐河、方城、新野、泌阳四县以北地区,从未与日军主力交战。国军一直采取以部分兵力接触,同日军胶着于唐河、新野地区,消耗日军,观察日军,择机歼敌。
  待南路日军于5月12日陷入困境时,北路军总指挥孙连仲下令:5月14日凌晨3点发动反攻,5月15日凌晨4点发动总攻,把日军全部赶出南阳地区。
  5月14日凌晨3点,北路国军及南阳民团出动3万5千余人,像潮水一样同时向唐河、新野县城发动攻击,激战至下午1点,几乎同时收复两县城,重创日军。
  5月15日凌晨,北路国军发起总攻,国军及南阳民团十万余人,以排山倒海之势,由泌阳、方城、唐河、新野一线向南整体推进。
  大家也许不知道吧?中国的抗日战争两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悬殊非常大,国民革命军抗战前后长达八年,牺牲三百八十万人,最高军衔陆军上将。牺牲了200多位将军。现在的人们是很难想象当时中国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抗战的。
  据资料考证:当时国军每个师装备:(按平均计算分摊)
  士兵:粗布衣服两套,草鞋两双,每师平均兵员九千六百人,步枪二千支,子弹每人二十发,轻重机枪六十挺,山炮五门,汽车二十辆,坦克无,空中掩护无。士兵每日吃两顿,其中一顿稀饭。
  中国在珍珠港事件前总共有飞机三百架,军舰二千吨。据有关史料记载,国军六百人从贵州出发入滇参战,步行一个月到达战区时被饿死三百余人。
  日本军:一个师团平均二万二千人,BA1BX步枪九千支,轻重机枪六百挺,汽车一千辆,战马二千匹,山炮二百门,装甲车二十辆,每个士兵每月消耗子弹三百发。日本总计飞机二万架,军舰二百八十万吨,航空母舰至战争结束前有四十艘。
  战斗力(据日本方面估算):日军一个大队(相当于营)其战力相当于国军一个师,宋希濂将军曾经估计一个日军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相当于七到八名中国士兵,在战争期间,一个日军士兵凭借一支步枪,经常能阻击我一个连的运动。
  据迟浩田将军回忆,日军对我根据地进行扫荡时,八个日军士兵五支步枪,一挺机枪,赶着一个县城数万军民弃城而逃。
  国军伤亡和日军伤亡比例为十比一,最典型的松山战役,日军一个联队一千二百人,遭国军三个军十万优势兵力围攻,最终日军除一人突围外其余的被全歼,国军阵亡一万余人。
  抗战期间中国汽油的百分之百,钢的百分之九十五,药品的百分之九十,武器弹药的百分之八十靠美英供给,平均每运进一加仑汽油要消耗一加仑汽油。
  在如此装备低劣的不利条件下,国军战士与民团战士以血肉之躯与敌坦克搏斗,他们手持手榴弹,攀上日军坦克,揭开坦克盖向内投掷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如此激战三日三夜,北路日军不支国军民团的强烈攻击,在唐河、新野两地丢掉3500多具尸体,于5月18日向南溃退,败回武汉。这就是河南正面抗日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仗。“第一次新唐战役”由此长记史册。此役被称为《新唐战役》。当时的重庆各大报纸称《新唐战役》为第二个台儿庄战役。蒋介石言而有信,在此《新唐战役》中,他未向李宗仁下属部队直接下达过作战命令。
  新唐抗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南阳人民及省会开封迁宛的各界人士。他们提议在卧龙岗修建“新唐抗战胜利碑”,以激励民众奋勇抗战。1940年3月,国民党元老于佑仁应河南省教育界人士之邀,亲笔题词“新唐抗战胜利碑”,勒石树碑,立于卧龙岗上。
  第一次新唐战役胜利之后,李宗仁命令第五战区第二集团军的第二十七师、第三十师、第三十一师进驻泌阳、唐河、新野三县,构筑工事,严防日军二次进犯此一地区。李宗仁呈报蒋介石,将国民党宛西民团别廷芳部10万武装的军费开支和弹药供应,列入第五战区军用计划之列。别廷芳民团编入迎敌序列之中。
  新唐战役之后,中共南阳地委适时建立中共南唐中心县委、中共镇平中心县委和中共南召中心县委。中共南阳地委书记李炳之、副书记郭以青、组织部长徐致和、青年部长袁宝华、军事部长葛季武分别兼任上述各中心县委书记或副书记。新建三个中心县委的工作中心发展武装,组织民夫,支援李宗仁部保卫南阳。至此,南阳国共合作、构筑起一道抗日长城。
  日军第十一方面军新任司令官园部和一郎,执行冈村宁次的坚决灭掉国军第五战区主力部队,活捉李宗仁的作战指示,随于1940年5月1日,园部和一郎指挥日军第三师团、第四师团、石本支队4万余人,在30多架飞机、40多辆战车配合下,向唐河、新野、泌阳三县发动第二次军事进攻。
  李宗仁指挥国军第九十二军、第三十军、第三十一军一部、第八十五军、第十三军和别廷芳民团共计20余万人,在中共南阳地委组织的4万民夫大力支援下,历经半月激战,以击毙日军2500余人,生俘100人、击毙日军将校军官3人,击伤3人。日军来不及处理战死士兵的尸体而奔逃东去。
  第五战区军队阵亡1万余人,伤3000余人,其中民团阵亡4000余人。第五战区第一七三师师长钟毅壮烈殉国,时年41岁。
  重庆各报纸热烈报导第二次新唐战役的伟大胜利,全国人民一致称颂第二次新唐战役为第三个台儿庄战役。
  国军第五战区部队自1938年10月至1945年1月进驻南阳地区之后,日军虽多次进犯南阳,均被国军第五战区部队击败而赶出南阳地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