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白云飘飘>《白云飘飘》续写(五十二)

《白云飘飘》续写(五十二)

作品名称:白云飘飘      作者:zy1147580869      发布时间:2010-02-11 18:27:31      字数:3428

5
第二天一早,云把摩托车锁好,把车钥匙藏了起来,准备到李湖路口坐车走银川。因为他早先听母亲说要把摩托车卖掉攒钱,说呶是个费油、花钱的壳壳,再说,重新娶媳妇,人家要不要旧东西还不一定。
银川南二环,修理铺集中的地方。
他先找了一个轮胎修理铺。老板是个年轻人,说他们店里人手够了,他朋友“老丁”的电焊修理铺正好走了一个学徒,差人。老板骑了摩托车把云带到他朋友那儿。一切谈妥,吃住全包,工资按技术高低定。因为晚上修理铺就云一个人睡,为了保险起见,丁师傅把云的身份证要了去作为抵押。
——总算没费多大周折就安顿了下来。
丁师傅其实是个年轻人,儿子也才七岁,只能叫做老哥。因其头顶微秃,朋友戏称“老丁”。他没多少文化,脾气暴。以前也是银川市的小混混。他父亲就是老焊工,河南人,来银川几十年了,也算银川老居民了。
因为当时城里正兴防盗门、窗,所以铺子主营防盗门、窗制作、安装。铺子位于老城区南熏西街,附近小区多,休焊铺少,活很多。白天焊,晚上刷漆、喷漆,经常都干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才休息;漆干后,还要蹬着三轮车给客户家送去,还要爬高落地地安装,很累、也很危险。
防盗门窗用的都是薄料,和云以前焊的汽车钢圈等厚料焊法略有不同。焊厚料,焊点少,不怕烧穿,好焊接,可以一手拿着防护面具,一手拿着焊钳,拉着焊,不费眼睛,不烧脸,焊技要求不高;焊薄料,焊点多,怕烧穿,不好焊接,要一手稳住焊料,一手拿着焊钳,点着焊,费眼睛,烧脸,焊技要求高。
城里人干啥都图省事,活都是包工包料的;料越薄,越便宜,越能挣钱,所以除了个别重要部位外,多数都用薄料,直到薄地没法焊接为止;反正城里人大多不识货,也都是把钱准备好了才花费;彼此又都不认识,要价高,定金付的也多;安装好就结账,钱好要。
因为按时上下班,没时间,不会干或嫌脏、懒得干;又因为地方小,没处存放,所以城里人几乎都不置备工具,干啥都花钱找人,活多,钱好挣。遇上有钱的主,还好烟好茶的招待。
所以说“远买卖、近庄稼”;挣钱要挣有准备的人的钱;要挣有钱人的钱;要挣素质高的人的钱。
在城里,只要你不怕脏,不怕累,活计多得是。眼高手低者就是找不到事干,好逸恶劳者就是找不到工作,大学生也一样!
…………
晚上也没啥可以娱乐的东西。到隔壁张大爷开的铁皮加工铺看电视吧,又没兴趣,也打扰人家休息。所幸前边不远处有一家书店,他就交了三十五元钱的押金办了个借书证。在这儿学徒、打工的两个多月里,他真正地看了不少书,学了不少新鲜知识。对于他来说,在这儿学徒既苦又累,也没挣到几个钱,但他觉得很充实,一时间忘掉了第一次婚姻失败带给他的巨大痛苦。
此时的家人还不知道他拿着那几千块钱跑到哪里去了。直到快过年的时候,他忍不住给家里装着电话的大伯打了电话,请他给父母报一声平安,可从骨子里瞧不起当时的云的大伯根本没吭声就把电话挂了。当时在公用电话亭的云就落泪了。他对大伯一家的成见也更深了。过了几天,他给在于四大大开的加油站里打工的红艳妹打了电话,红艳妹正在外头给车加油,接电话的是于四大大,他早已经知道云逃婚的事情。在电话里,于四大大劝他好好干,争口气,说他以前也是从干电焊、修理起家的,别怕吃苦,慢慢会好起来的。问及那几千块钱咋办时,云告诉大大说他学成后打算自己开个修理铺。四大大还劝他保管好,千万不要胡花了,父母攒一个钱,汗一点、血一点的很不容易。云答应了大大的劝告,给大大说了详细地址,并请他给红艳妹妹说一声,给家里报个平安。好让家里人放心。
冬天日子短,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
一天中午,云正忙着用一公分宽的扁铁窝制防护栏钢花,父亲按照红艳妹说的地址找到了修理铺。原来他是工于算计、善于用人的大伯支使来银川请人的。因为大伯家的三丫头要结婚了。云当时就把父亲数落了一通,说他都五十几的人了,咋还被派来派去地请人,这都是小一辈干的活啊!小松哥是干啥吃的?云也把他给大伯打电话,大伯没说话就把电话挂了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低着头不言传了。
被请的人正是在区农建委扶贫办当副处长的三舅爷爷的三儿子——庆华大大。云给师傅请了一个小时假,领着父亲去了趟农建委,把请帖交给庆华大大。
…………
看着父亲穿着三姨奶奶的八儿子在高寒区——西宁当兵时穿的翻毛皮鞋裂开了口子,云赶忙把丁师傅送给他的一双旧战地靴让父亲拿了回去穿。他给父亲买了公交车票,目送父亲离开了修理铺。
总算父子俩恢复了感情基础,丁师傅也更加放心云了,他也有脸回家过年了!
又干了半个多月,春节临近。丁师傅领着云到附近的澡堂子洗了澡,发了五百多块钱,让云回家过年。年过后,继续给他干。
6
年初几,傍晚,屋里没生炉子,很冷,云窝在热炕上看书,听说他婚姻失败的军和诚骑着自行车来看望老同学。他们说上研究生的霞也放寒假回来过年了,约上他一起去霞家玩玩。想起霞当初说他离开学校会后悔的话,又觉得自己现在这副摸样很糟糕,云一开始不想去。可经不住军和诚的劝说,他骑了摩托车带着军和诚去了霞家。
天黑得早。
摩托车声响搅和了一只大狼狗的好梦,闻见犬吠,霞出门迎接。
屋里生着炉子,很暖和,几个人在聊天——
霞的姨兄、高三理科2班的广志,宁夏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县医院麻醉科,身高体健、矜持、冷漠。高三理科2班的天昊,大连理工学院在读研究生,个不高,高度近视,一副学究样。前者复读两年、后者一年。霞的两个弟弟,一个高三,一个高二。老大热忱,老二一副团支书神态,做作、活跃、热情过头。
不用介绍,彼此认识;已分两派,不多说话。
霞的干部模样的父亲拎着一瓶白酒、进来了,一身黄军装的云起身用当地习俗问侯:“姨爹过年好!”因为当地人称呼岳父时亦叫“姨爹”,霞的脸羞成了一朵桃花,广志、天昊、霞的二弟皆感惊异。气氛一时很是尴尬。霞的父亲忙回应:“都好,都好!”
紧跟着,霞的庄重、漂亮、农村贵妇模样的母亲端着一盘子油香、一盘子凉拌肘子进来了。她忙着招呼年轻人喝酒,说完就去厨房忙去了,云没来得及问候。
广志一派可能不喝酒,坐在一圈儿小声谈笑。云是初来乍到,先敬了“姨爹”三杯。霞的父亲进里头屋看电视去了。霞陪着云、诚、军喝了几杯酒,谈起了各自的近况。但四人皆避而不谈云的婚事。这让云很觉安慰。
…………
约摸半个钟头后,他们相约着去五三六处家属院看望复原在家的宁。听说这小子自从当兵回来变了一个人——磙子上去压不出个响屁,还有点儿神经兮兮。
广志骑一辆崭新的125摩托,挥舞着棉头盔招呼霞坐他身后,霞却夺过云的头盔戴上,坐在云的身后。无奈的军和天昊坐了广志的车,125怒吼一声先走了。诚笑嘻嘻地坐在霞的身后招呼云快追……
路不远,只几百米,云盼着车跑慢点儿。因为他感觉霞偷偷搂住了他的腰,头盔也紧靠在他的身上。云极力忍住了激动、幸福的泪水。
五三六处的家属院是两排、十几栋硬顶子平房。院内大树参天,在农村小镇,显出一副尊荣气象。
听见他们摩托响,门灯亮了,广志、天昊拉开门招呼他们进屋。云恢复了神态,霞也松开了手。
屋里通着暖气,温暖如春。茶几上摆满了糖果、饮料。金刚一样的宁略显羞涩,憨憨地笑着。看见同一宿舍的云、诚、军进屋后,因激动而略显口齿不清地招呼他们落座、吃糖果、喝饮料。看见这么多老同学来看望待业在家的儿子,宁的父母显得很高兴。显得很富态的宁的母亲说宁命不好,没赶上五三六处招工,闲窝在家里都快一年了,终日愁眉苦脸。宁的父亲不到退休年龄却已经满头白发。
小时候和云一起坐羊皮筏过河看望她外祖母的宁的二姐——慧,已经嫁为人妇,忙着腾茶几上的果盘,上酒菜。她瞥见云后,两人问候了一声。
广志他们高三时和宁是一个班的,现在异常活跃,他们频频劝宁喝酒,说宁是化学脑袋,就英语不太好,要是不当兵,复读一年保险考上清华,宁的母亲见宁脸都红了,赶忙劝阻说医生不让宁喝酒……
见霞一副同情、疑惑的样子,诚凑在云和霞的耳边说宁现在吃精神药品呢。云心里“咯噔”一下。
…………
半个小时后,大家作别。两派人马又赶到霞家。云、军、诚因为家远起身告辞,霞的一家说他们家炕多,都烧热了,一再挽留。云深情地看了一眼霞,推说家里不放心他晚上骑车外出,告辞了。
霞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大路上。
月亮很明,云从反光镜看到霞双手捂住了眼睛……
云骑着摩托车,带着军和诚。三人一路狂吼着到了诚家在109国道边新盖的硬顶子房子里。那一晚,三人喝得酩酊大醉……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