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公主姐妹传奇(一)
作品名称:风流公主姐妹传奇 作者:惠锋 发布时间:2013-07-02 23:40:36 字数:7730
风流公主姐妹传奇
写在前面的话
玉真公主正在终南山修行,突然接到从长安城传来的消息说,皇祖母武则天驾崩了,心里登时一惊,她知道师父司马承祯在长安,他老人家不是医术很高明吗?难道那些起死回生的仙术都是骗人的?她一边想着一边慢慢把右手缓缓收回,微微睁开聪颖的慧眼,站起来,此时传话的小道士已经不知去向。
李持盈手拿虚尘,从修炼的暗室里出来,差另外一个小道士速去后观密室找姐姐金仙公主商议。
金仙公主正在修炼“太真神功”,已经练到第三层了,只见她娇嫩的额头微微出汗,那个小道士气喘嘘嘘的来到厚观密室跟前,看见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小道姑静静站立在密室门外面,那个小道士很机灵,朝着一个面色红红润的苗条的道姑招招手,那个道姑一转身就到了小道士跟前,小道姑右手参拜:“请问道兄有啥事情?”
“小道妹啊!大事不好了,武皇驾崩了,快去叫金仙公主吧……”
“哦?好吧!”那个小道姑转身迅疾朝密室门走去,到了跟前和另外一个较胖的小道姑低声耳语几句,便一同站在密室门外面说道:“公主——可曾过关?玉真公主相邀。”
话音刚落下不久,密室门缓缓打开,金仙公主从里面出来,两个小道姑低头参拜道:“恭迎公主出关——”金仙公主右手作回礼状,那小道士见公主出来了,立刻转身离开了,金仙公主一副超然物外的表情,两个小道姑跟在她的身后,三人一同朝大殿走去。
玉真公主早已准备好马车。
一辆豪华的马车载着两位公主,迅疾离开了终南山的的楼观台,朝着东面的长安城奔去……
长安城里百姓们纷纷议论着武皇驾崩的事情,很多人都在骂张家两兄弟不是东西,明明知道武皇大病刚痊愈,不能沾染房事,可是他们两竟然胆大包天,和韦后串通一气,利用武皇好色的毛病,害死了武皇;也有人说:不能怪张家两兄弟,武皇不传圣旨,他们敢去寝宫吗?再说他们就是知道了也不敢违抗圣旨呀!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坐在马车里,透过薄薄纱帐帷幕,依稀看见长安街上熙熙攘攘的,有人高声喊着:瞧!那不是玉真公主的马车么?多气派啊!三匹白马多精神,一点杂毛都没有的……
说这话的是长安街上有名的大商人王掌柜的,他就是未来的大诗人王维的父亲,因为他经常和宫里的管家有来往,所以见过玉真公主的马车,人群里有人大声喊道:王掌柜,你咋知道这是玉真公主的马车呢?你去过宫廷么?
哈哈哈……王掌柜的大声笑道:“宫里我没去过,不过宫里人我认识。”
“哈哈哈……认识?你们家有人当太监么?哈哈哈——”人群里爆发出一阵阵笑声来,玉真公主隐隐约约看见一个高大魁梧的中年人,在人群里比划着,觉得面熟,但却想不起来在那人见过。
车夫看见街道上人很多,故意把鞭子一样,“啪——”一声,那三匹马鼓足了劲儿飞奔起来,人们纷纷让开道,眼看着华丽的马车从跟前飞过,没有见过玉真公主马车的人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看,可惜看不到玉真公主本人,只觉得三匹白马呼的从眼前飞快消失了……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匆匆来到了长安城里,很快就直接进了皇宫。
只见皇宫里乱哄哄的,大小太监和宫女们随着自己的柱子进进出出,这时候从里面出来一个高个子太监,他就是后来一直跟着李隆基的高力士,他很健壮,一脸焦急的神色,看见了两位公主,马上拱手:“高力士参见两位公主——”
金仙公主比玉真大两岁,她是个急性子,赶紧问道:“武皇真的驾崩了?”
“这事情还敢开玩笑么?”高力士一脸严肃的表情,玉珍赶紧说:“快带我们去武皇寝宫吧?”高力士赶紧带路,三人一起进了武皇的寝宫。
进了武皇寝宫,只见昔日那个威严的武皇已经静静躺在那里,太平公主披麻戴孝跪在母亲身边,低头哭泣,其他人也都匆匆赶到,玉真公主的父亲李旦神情紧张的进宫来,身后是他的儿子的李隆基;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向父亲和哥哥请安,一躬身算是打了招呼,高力士附在李旦耳朵低声说:“皇嗣,您还是节哀吧!准备给武皇发丧吧。”
玉真公主的心情很复杂,她看着静静躺在那里的武皇,恍惚中又似乎看见了那个威风八面的武皇,正在颐指气使的坐在大殿上,用眼睛正看着满朝文武大臣……
正在这时,一个瘦高个子的道士进来了,他就是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的师傅司马承祯,只见他满脸严肃,走到武皇跟前说:“罪孽啊!武皇一世英明,您咋就这样糊涂?无量寿。”
司马承祯静静地站在武皇遗体跟前,嘴里不知念叨些什么,一会儿才缓缓抬起头,对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说:“无量寿——玉珍和金仙徒儿,准备给祖母超度吧。”
太平公主这时候不哭了,他把李隆基拉到一边对他说:“隆基侄儿,越是到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你赶快派人把韦后一党的人监视起来,小心他们作乱。”
“放心吧!我已经命高力士派宫内高手紧紧盯着他们,一有风吹草动,会马上动手的!”
其实李隆基很清楚,他的这个姑姑说监视韦后是个幌子,意在提醒他;韦后乱党早已经被铲除了,那个武皇的心腹奴婢团儿已经被关押在地牢里了,李隆基对这个奴婢早都想杀掉,只是想从她的嘴里知道母亲的下落,因此一直没有动手。
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也想知道自己心爱的窦德妃和刘皇后是如何死的,可是这个拜韦后为干妈的下贱奴婢已经疯了。
年轻的李隆基看着这个姑姑,觉得她有点陌生了,隐约感觉到她对自己形成了一种看不见莫不着但却很大的威胁,他从姑姑的眼神里面看到了一丝杀气,可是那杀气一瞬间就消失了,也许是被祖母的驾崩给冲淡了吧!
李隆基开始了自己的行动。他一面协助父亲安置祖母的葬礼,一边暗中布置自己的党羽,时常跟高力士谈心,把一切计划都交给他去完成……
很少有人知道,玉真公主李持盈,最早的名字叫玉珍。那是因为母亲窦德妃生她的时候正好是个冬天,父亲见她生下来肤白如玉,视为珍宝,便给她取名叫玉珍,字驰盈,只是后来玉珍公主出家当道姑了,人们便把珍叫成玉真了,这就有了后来的玉真公主这一说法。
还是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公元692年:
眼前正是李旦的妃子窦德妃的庭院。此时正值冬天,漫天的雪花飞舞着,从天幕上缓缓飘落下来,地面上积雪很厚,那些花草已经被厚厚的雪花覆盖了,冷风嗖嗖的吹着,德妃在屋内床榻上,屋子里木炭火红红的,忽然德妃大叫起来:“哎哟!肚子疼。哎哟哟……疼死我啦……”
守在德妃跟前的小宫女立刻吓傻了,另一个静儿已经十八岁了,她知道皇嗣窦德妃要生孩子了,赶紧命小宫女珠儿去叫御医。
不一会儿,珠儿把御医叫来了,御医紧跟在珠儿的后面,快步进了德妃的房间。静儿正给德妃搽额头上的汗水,见御医来了,立刻起身,脸上现出满意的神色来。御医命令静儿赶快去把烧好的开水端来,叫珠儿去通知皇嗣李旦。
终于德妃大叫一声昏了过去,随着叫声刚落,哇的一声,一个白胖的婴儿生了下来,御医用手抱起这个婴孩,只见那婴孩紧密双眼,似熟睡一般,小拳头紧握,身上还沾有母亲的血迹,脐带还连在母亲的身体,御医熟练的剪断脐带,静儿已经把包裹婴孩的丝绸襁褓准备好了,御医把婴孩递给静儿,用手搽搽额头上的汗水,笑嘻嘻地说:“恭喜德妃娘娘生了个小公主。”
静儿高兴地把小公主报给德妃看,德妃满脸大汗,浑身都湿透了,刚生了孩子身体显得有点虚弱,苍白的脸颊上露出微笑,看看可爱的小公主粉兜兜的小脸,强挣着要起来,御医说:“娘娘不可,您身子虚弱,要好好休息呀!”
正在这时,李旦急匆匆的走进来,御医立刻低头参拜皇嗣,李旦温和地说:“免礼!”李旦看见了德妃母女平安,甚为欣慰,赶紧说:“珠儿,快给御医有赏!”
珠儿马上从德妃娘娘的银柜里取出一锭金元宝,御医领赏慢慢后退着离开了。
李旦目送御医离去的背影,突然听到婴孩的哭声,那声音特别响亮,静儿抱着小公主轻轻摇晃着,李旦接过来一看,生个女儿,高兴得不得了。
说来也怪,小公主在李旦的怀里,竟然不哭了,睁开黑乎乎的小眼睛,瞪着眼珠子看着李旦,静儿说:“小公主真聪明,认得是父亲,瞧!还真的不哭不闹了……”
“哎哟——,妹妹生了么?是个男孩还是女孩呢?姐姐来看你了。”
刘皇后兴匆匆和两个俊俏的宫女进来了,看见李旦抱着婴孩,赶紧施礼道:“奴婢见过皇嗣。”
“哈哈哈,你们来得正好,看看,你德妃妹妹生了一个公主啊!”
德妃见姐姐来了,又要起来,刘皇后赶紧走上前去,用手按住她,眼睛温和地看着的非有点苍白的脸说:“妹子,不可!你正在做月子呢,万万不可伤了身体,躺下吧,你我姐妹不必多礼!”
“谢谢姐姐的关心!”李旦见她们两人亲如姐妹,高兴地说:“哈哈哈,好啊!大家都这么高兴,不如趁此机会给小公主起个名字吧?”
“好啊!好啊!”静儿、珠儿和那两个宫女高兴地拍着手,李旦抱着小公主,看看外面的大雪说:“我看就叫玉珍吧?字叫驰盈,你们看咋样呢?”
刘皇后笑嘻嘻问:“为啥叫玉珍呢?”李旦说:“你们看这小公主,肤色如玉,有声在雪花满天飞的时候,是很珍贵的,更值得珍惜的,所以我叫她玉珍,珍贵的玉石啊!”
刘皇后高兴地接过玉真公主,微笑着看小公主的眼睛,兴奋地叫道:“哎哟,你们看哪,小公主的眼睛长得多好看啊!”大家一起围了上来,小玉珍静静看着大家……
北风呼呼的吹着,德妃的庭院里积雪已经被静儿和珠儿打扫的干干净净了,只有那些花树上还挂满了雪花,太阳从皇宫的南面把光芒照射到庭院里,德妃已经起了床,八岁的隆基和四岁的妹妹金仙还在还在酣睡着,玉珍小公主刚刚吃饱了奶水安详地进入了梦乡,红红的小嘴唇肉肉的,不时地允吸着,箍吧着小嘴唇,似乎还在吃着奶一样。
李旦掐指头算着,玉珍还有两天就出满月了,他蹑手蹑脚的爬起来,怕惊动了身边的刘皇后,可是还是把刘皇后惊醒了。
刘皇后觉着身边有响动声,睁开眼睛看见皇嗣李旦已经坐了起来,她温存地拉住李旦的手,一脸灿烂的笑容,特别动人,刘皇后笑吟吟的说:“旦,再睡会儿,外面很冷啊!”
李旦动情地看看美丽的刘皇后,咧开嘴巴一笑:“天早都大亮了,仆人们已经在外面打扫庭院了!”
“恩,好吧!咱们一起去看看德妃妹妹呀?”刘皇后坐起来,迅速穿好了衣服,李旦下了床,屋子正中的木炭火盆里,火苗烧得正旺,一个奴婢把扫帚放到屋子外面,听到主子起床的声音,推开门,熟悉地走到后面,把早已烧好的热水给皇嗣夫妇端来,放到很讲究的洗嗽架上,一声不响地走了。
李旦夫妇出了庭院,吩咐奴婢看好门,正在这时,只见大公主寿昌披了一个斗篷,脸蛋红红的,气喘吁吁地来了,看见李旦夫妇赶紧行礼:“孩儿给父皇和母后请安——”
“免礼!寿昌,这么早来有事吗?”李旦温和地看着亭亭玉立的大女儿,那姣好的面容分明就是刘皇后当年的样子。
刘皇后看着女儿说:“女儿啊!快进屋来,瞧瞧你的脸,看都冻成啥了?”寿昌笑嘻嘻地说:“不冷!我想去看看九公主啊!”寿昌笑着一脸的花开,洁白的牙齿露出来,嘴里呼着白气,两指纤纤玉手互相揉搓着,皇嗣说:“那好吧!咱们一起去看看你玉珍妹妹吧!”
德妃收拾好了一切,隆基自个穿好了衣服,妹妹金仙睁开眼睛,不见了母亲,哇哇的哭开了,隆基赶紧哄着妹子:“莫哭,听话……母亲一会就来了!”金仙公主嫩白的脸蛋上流着泪珠子,哽哽咽咽着,哭声把玉珍也惊醒了,玉珍一咧嘴吧,呜哩哇啦地拼命哭开了,哭声把珠儿和静儿叫来了,静儿麻利地给金仙公主穿好衣服,扶她下床,珠儿用襁褓把玉珍包裹起来,一边在怀里摇着,嘴里一边哼哼着哄她。
德妃刚好画完妆,急急地从后面赶来了,从珠儿手里接过玉珍,迅速解开了上衣纽扣,露出白花花的乳房,玉珍小公主一边用小脑袋拱着,嘴巴张开了,德妃一脸地笑意,把乳头塞进了女儿的小嘴巴,小公主允吸着乳汁,安静了下来。
刘皇后一眼就看到了隆基和金仙公主,隆基很懂事,立刻向刘皇后问好,寿昌马上跑到隆基跟前,把金仙抱起来,用热乎乎的脸蛋暖着金仙的小手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哎哟!瞧这小手,冰地跟石头一样,八妹妹,冷吗?”
“冷!大姐——”李旦拉着隆基的小手,大家一起进了德妃的屋里,静儿和珠儿赶紧给皇嗣刘皇后和大公主请安,德妃正给玉珍吃着奶,看见来了这么多人,赶紧招呼大家,静儿机灵地马上去端来了热乎乎的茶水,刘皇后伸着脑袋亲切地看着正在吃奶的小公主,高兴地说:“哟!瞧小公主多漂亮啊长大了准是个美人胚子!”
“谢谢姐姐夸奖!”寿昌要报玉珍,刘皇后笑着摇摇头,示意她,孩子正吃奶呢!
寿昌笑笑,拉着隆基和金仙公主说:“走——跟姐姐到外面玩去!”
金仙公主高兴的蹦蹦跳跳的说:“好啊!好啊!跟大姐出去外面玩啊!”
隆基说:“看把你高兴的,大姐,咱们到皇宫外面玩,不要金仙去,看把她轻狂的。”
“咯咯咯,弟弟啊!你咋能这么说呢?”金仙正高兴的拍着小手,却听到哥哥不要她去,一下子急了,赶紧说:“好哥哥,带我去吧,我不要你抱,我能走动的……好哥哥,你就答应我吧?”
金仙拉住哥哥得手不停的摇晃着,寿昌笑吟吟地说:“金仙妹子,哥哥是故意逗你玩呢!咯咯咯……走吧!”说着三人一起出去了。
刘皇后赶紧跑出来对寿昌说:“就在宫里玩吧,要不带他们去后宫花园玩去吧?”
“放心吧,母后,我知道该咋做的。”
李旦不放心,派静儿跟他们一起去。
刘皇后进了屋子,对德妃说:“好妹子,你还在坐月子呢,快!赶紧抱玉珍到床上暖和暖和吧!”
“是啊!娘娘,您赶紧上床吧,外面天气很冷的,要不我再去加点木炭。”珠儿接着说。
李旦对珠儿说:“去吧!多加点木炭,不要让娘娘着凉了!”德妃抱着玉珍上了床,这时候玉珍已经吃饱了,迷上眼睛又睡着了,德妃把玉珍轻轻放到热被窝里面,然后轻手轻脚递给她盖上丝绸被子。
德妃把女儿卧好了,转过身招呼李旦和刘皇后一起坐到床上,刘皇后看了一眼李旦,自个上了床,顺手掀开一处被子,用眼睛示意李旦也坐上来,三人亲热地坐一起,刘皇后说:“德妃妹子,再过两天就出满月了,你应该找个奶妈子帮你带孩子啊!旦,你说是吧?”
“是啊!不过这事情的请示一下母后啊!”德妃心里知道皇嗣很为难,她笑着说:“姐姐,不必了,我很喜欢玉珍这孩子,我想自己亲自带她,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啊!”
李旦听了心里一热,他很感激德妃对自己的理解,更感激她能体谅他现在的难处。
刘皇后说:“我想母后不会这么绝情吧?皇嗣把皇位让给了她,够对得起她了,难道她连妹子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许吗?”
德妃说:“好姐姐哩,难道你看不出母后那是硬逼着皇嗣让位的吗?这说得好听一点叫让位,不好听就叫逼宫啊!”
李旦马上瞪着眼睛示意她小声点,然后蹑手蹑脚地出了院子,在外面看看又回来,他低声说:“以后这些话不要再讲了,小心叫别人听见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啊!”
刘皇后见皇嗣的脸都吓得煞白了,赶紧说:“请皇嗣原谅臣妾失礼,赶紧上来吧,看把你冻得直哆嗦!”
德妃笑着说:“好了,咱们不说那些不高兴的事情了,玉珍我来带吧!反正我有闲着没有事,要不我还闷得慌啊!”
“好吧!那就辛苦德妃了!”
“咯咯咯,咱们都是苦命人,谁跟谁么?还分的那么清地干啥呢?”德妃娇羞地说,刘皇后脸上笑着,心里有点不悦,但是嘴上却附和着说:“是啊!是啊!咱们是一家子,亲亲的一家子啊!”
“哈哈哈……我李旦有你们两位爱妃今生足也!”
公元693年的春天——三月五日,这是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皇宫后花园里那些桃花开得格外绯红,李旦刚从德妃的庭院子出来,心情格外高兴,正准备到后花园里给德妃母子折几支艳丽的花朵,正好却碰见了武皇的婢女韦团儿,李旦心里一惊,不过脸上却很镇静,他假装没有看见团儿,站立在一株花开的格外美丽的桃树下面,仰面端详着那一朵花形最好看,只听见团儿小声喊着:“李旦,是你吗?”
“大胆!本皇嗣的名讳是你叫的么?”
“哟!今日个火气咋这么大的?人家喜欢你,才这样子叫你呀!”
“放肆!你是啥身份?竟敢如此讲话?”
“哟!想不到英俊风流的李旦这么不解风情!”
“看来你今天是故意来骚扰我的?”
“哟!话不要说得那么难听嘛!”
李旦转身想走,不料团儿三步并作两步拦住了李旦,脸上灿烂的乐开了花,她用纤纤玉指拽住李旦的衣袖说:“旦哥哥,别走嘛!人家可是专门来找你的……”
说话的当儿,团儿把粉脸靠在李旦的胸前,李旦的鼻子里顿时嗅到一股袭人的香气,还有年轻女子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诱人的味道,李旦眯上眼睛,不敢看着一张充满渴望和诱惑的脸,还有那一张嫩红性感的嘴唇。
这个韦团儿,长得很漂亮,身材不胖也不搜,一双盼顾流波的大眼睛格外有神,聪颖机灵,口齿伶俐,能言善变,工于心计,很会来事,颇受武皇宠爱,李旦总觉得武皇的背后那只眼睛总盯着自己,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这个俊俏迷人的团儿。
李旦能看得出,韦团儿非常喜欢自己,可是他从心里厌恶这个年轻的女子,他觉得团儿比不上媚儿,没有媚儿令人感到放心和愉悦。
媚儿也是武皇的婢女,两人年龄一般大,媚儿长相端庄美丽,眉宇间时常流露着忧郁的神情,心地善良,说话总是细声细语,就好像是三月里的蒙蒙细雨一样,叫人听了很温馨很舒服,但是很多时候不讨武皇喜欢,所以平日里只负责武皇的饮食,起居则有团儿负责。媚儿的心里也暗暗喜欢李旦,只是羞于开口,每一次见了李旦,总是脸红着低头而过,没有像团儿这么大胆泼辣。
李旦突然感到有一只手在自己的胸口上乱摸着,睁开眼发现团儿正在放肆地抚摸他的胸膛,心里不由得怒火满腔,狠狠把团儿一推,瞪着眼睛呵斥道:“你干啥呢?无耻下流!”
“哟——我无耻下流,亏你说的出口,我喜欢你有错么?”
“你喜欢我,我不喜欢你,再说了,我已经有了刘皇后和德妃了。”
“那有啥呢?哪个皇家男人不是嫔妃成群呢?胆小鬼,怕我吃了你不成?”说着团儿又扑到李旦的怀里,死死地抱紧了李旦的腰,把脸埋进了他的胸膛,李旦用力把她的手想拿开,团儿笑嘻嘻地说:“旦……旦哥哥,好我的旦哥哥呢,你就宠幸我一次好吗?”
“你知道宠幸?那是干啥?你知道?”李旦睁大了眼睛看着她,团儿的脸立刻绯红了起来。
她说:“我是听宫里那些老宫女们讲的,她们在一起,经常说男女这些事情呢,我听了后就想你,每晚都要梦到你呢,你正在跟我干那个事呢。”李旦见掰不开她的手,只好说:“团儿,这男女间的事情,一定要两厢情愿才可,强扭的瓜儿不甜啊!”
“我不——我不嘛——我就要你宠幸一次,旦哥哥,好吗?”团儿几乎用哀求的语气说着,身子几乎都要软了……
李旦看不硬来是不行了,牙一咬说:“你再不松手,我就喊人了。”
“咯咯咯,喊吧,你喊呀!看看有谁能信你呢?你一个大男人跟一个小女子在一起,谁相信呢?咯咯咯,喊吧!你喊呀!”
李旦见实在没有办法就说:“团儿,你还是姑娘家,不能这样的,弄不好你的肚子就大了,那将来谁还要你呢?”
“我不……肚子大了怕啥?不就是你皇嗣的种吗?到时候你娶了我,不就得了!”
“我娶你,笑话,我现在连自己都保不住,哪有权利保护你呀?”
“只要你宠幸我一次,我就有办法叫武皇重用你,说不定武皇一高兴,把皇位又回传给你呀!”
“放肆!你太胆大了,你只是个婢女,想不到你野心还不小呀!你不怕死吗?”
“只要你宠幸我一次,叫我立刻去死我都愿意呀!旦哥哥。”李旦看硬的不行只好来软的,他说:“你听话,你看我现在处境艰难,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让位给母后,是因为我不是当皇上的材料,可是不当皇上了,就啥权利都没有了,你跟了我,只有受苦的份,那有福可享呢?”
“旦哥哥,我知道你很委屈,你那里是让位给武皇的,分明是你母后逼你让位的吗?”
“小点声,这种话可不能乱说,弄不好会掉脑袋的。”“不怕,只要旦哥哥你爱我,我死都不怕。”李旦无可无奈何地摇摇头。
团儿正准备来拉李旦去花园角落里,媚儿突然来了,她说:“皇嗣,到处找你,想不到你在这儿,快,武皇要去看望德妃母女啊!”
李旦赶紧挣脱了,立刻跑掉了,团儿狠狠瞪了一眼媚儿,一甩袖子走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