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龙倒凤之郡倾我心 第十七章 激战荣归
作品名称:颠龙倒凤之郡倾我心 作者:玥心随风 发布时间:2013-11-21 18:35:45 字数:3054
忽必瑞眼中一片冷狠望着他,半晌讥笑在他脸上浮起,招数越发的狠毒,招招致命!
双方的交战异常激烈!
忽必瑞越来越兴奋,只是每每要抓住皇甫翎了,又被她巧妙地躲过,总是差那么一点儿,求胜心被激得越来越疯狂,对明军更是一路穷追猛打,明军众人仿佛丧失斗志,愈打愈退,一直被蒙古兵逼入山谷。
蒙古大军喊杀声震天,气势勇猛,正准备痛快地打上一场,没想到所有的气势,都像是打在了棉花上,一下子消失了。
这是什么意思?不战而败?
追,还是不追?如果追,怎么追?这是一场充满刀光血影的心理战,从战场上的硝云弹雨,转为看不见的暗流汹涌,唯一不变的,是失败者将要付出的残酷代价。
回声谷只是西边的一处狭窄山谷,地势较高,易守难攻,兼之地形崎岖,山路蜿蜒,一旦进入那里,就很难再出去。
忽必瑞传来副将,命令道:“传本世子旨意,即刻起,全军出击,不论付出任何代价,势必剿灭明军。”
只见那副将愣了愣,本想劝他三思后行,可一抬头,见他一脸决绝疯狂之色,生怕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不敢再多言,躬身退下,准备去传令。谁料刚一转身,却被忽必瑞拦下,“你留下,本世子要身先士卒,亲手剿灭明军。”
“世子,万万不可!”此时已顾不得其他,听到二世子说要亲征,副将连忙阻劝。
忽必瑞一刀挥了过来,副将的右肩银光一闪,顿时血流如柱。
“本世子的命令岂是儿戏……”凶狠阴冷的眼光如野狼般般,寒气入恨,再也无人敢出言相劝,急忙率军冲入山谷,趁早逃离二世子的身边。
蒙古人急追入谷,可当他们追入山谷时,迎接他们的却是一排排带火的飞箭。
“射……”蒙古军飞快的冲入飞箭的射程,皇甫翎一声大吼,箭飞破空的声浪中,密密麻麻的火箭不断向敌军中飞去。
皇甫翎望着蒙古军被突然来袭的火箭打乱原有的阵式,箭雨所到之处泛起一片血光,嘴里吼着:“再射……”脑子也没有闲着,飞快的指挥着下一步的对战策略。
“杀……”无数喊杀声从四面八方的山谷中传来,气势之盛让人闻之色变,而那数千双坚定不屈的眼神也同时豪气万千。
皇甫翎带着众人从山谷上方冲入敌人阵中,势不可挡,宝剑连挑,靠近他的士兵立刻溅血抛飞,一时只见血肉横飞,不少大凉士兵纷纷坠马身亡。
每一挑手,都伴随着一声惨叫。
踏着尸骸和血迹冲到包围圈边,皇甫翎气喘连连,侧前方迎头罩下刀影,她蓦地后退,宝剑右扫,杀退敌
这场战役持续得并不久,双方的损失也并不惨重,但是蒙古后方存放粮草的帐篷却突然燃起熊熊火光,马匹也被冲天的火光惊吓得马蹄飞踢,慌乱中不少蒙古将士被挣脱缰绳的马匹踢伤,甚至被急奔的马群踏为肉泥!蒙古后方顿时陷入一片混乱,马嘶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忽必瑞看着眼前的惨状,脸色阴沉沉的,浅灰色的眸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越来越深,如野狼般:“皇甫翎,我绝不会放过你!”
“向前冲,不准后退!”最早反应过来的忽必瑞抽出腰间宝剑大吼,但是血光和敌军火把燃起的火光阻扰了视线,纷乱的场面,看不清到底大明的军队从何方杀到!
李云岚等领着众人,宝剑不断挥舞,趁着蒙古士兵惊慌失措之际,连取数人性命。
蒙古士兵被眼前的一片刀光血影迷住了眼睛,大明士兵势如破竹般,让蒙古士兵像是蝼蚁般被撕碎。
突然从战场右侧涌来一路蒙古士兵将皇甫翎和忽必瑞的激战从中冲散,他转身,蹙眉看着正突破重重明军包围,朝自己直冲而来的蒙古士兵:“什么事?”
只见蒙古兵一马狂奔到忽必瑞身边,一拉缰绳翻身下跪,从怀中取出一封装在羊皮袋中的信笺,双手高举,捧至忽必瑞面前,“京都方向送来的信笺,请世子亲启。”
京都方向?忽必瑞接过信笺,拆开羊皮袋,从里面取出信纸。
只看了开头几个字,心头便泛起一丝不好的预感,果然,一点点往下看去,他的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额头上涔出一层薄汗……
看到最后,顿时他的脸色大变,望着天空长叹一声,好像下了什么决定似,突然转头狠狠剜了皇甫翎一眼,两人目光一接,火花暗闪。
忽必瑞死死盯着她半响,浅灰色的眸子一眯:“皇甫将军,此战到此为止,日后必来讨教……”
“传令全军,撤!“这几个字仿佛他用尽全力从喉中吼出一般,声响如雷。
皇甫翎见忽必瑞突然改变战略下令退兵,全军撤队毫不恋战,转身扬鞭催马急转退去。
这让她十分不解,忽必瑞是个勇猛之人,更是高傲之人,怎么甘心弃战而逃。
皇甫翎片刻迟疑,急忙策马追赶,竭力阻止皇甫翎的几个蒙古士兵,被她的宝剑劈中喉咙,受巨力所冲击,蒙古士兵齐齐后退,又被包围的大明士兵阻杀。
这场战役来得快,去得也快。刚开始艰难无比,结尾却是如此慌忙,甚至连一丝抵抗都没有,蒙古军竟然在一瞬间全都撤出大明彊域,返回蒙古本部,遂后竟然向大明皇帝提出求和之意。
这一年,忽必瑞登基为皇,他坐在高高的皇位上,接受着百官的朝贺,抬头望着蓝天,只有握住至高无上的权利,
大明营里,数十余万人的欢呼着,大地都被震得微颤。
此役皇甫翎功不可没,可皇甫翎心中却有对朱紫轩的一丝愧疚。由于军事战况紧急,皇甫翎不顾朱紫轩的强烈反对,硬是把朱紫轩连夜送回了京城,朱紫轩对此事闷闷于怀。好在战事颇顺,马上就可以凯旋回京,见到自己的心上人了。
心中一时感慨万千,皇甫翎不禁心中默念:“轩,我马上就又可以见到你了……”
大军带着无数的财富和荣耀回国了,将士们带着一身的傲气踏上归国之途,荣耀即吾命。
远远的看见京城,皇甫翎真是心潮澎湃,终于回来了,离城三十里,国主带着文武百官前来迎接凯旋的功臣,百姓的欢呼声和鲜花无疑让将士们的心情更加激动。
皇甫翎立即飞身下马率领众军士参拜皇帝:“儿臣参见皇上……”皇帝大喜,急忙上前拉着皇甫翎的手道:“驸马不必多礼,此战驸马功在社稷,联已经命人备下酒宴,为驸马庆功。”
当皇甫翎随着大军入城的时候,无意中感觉到有人在御道左边的一座小酒楼上,一直的盯着他,不禁回头多看了几眼,好在此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恶意。
明军在百姓的夹道欢迎声中进入都城,前往大殿参加庆功晚宴和接受君主的封赏。
此时离庆功晚宴尚有一个时辰,皇甫翎想回府探望紫轩,但又怕误了册封时辰,左右思量后,决定还是等庆功宴结束后再回府较为妥当。
既然决定如此,她便在客房内为自己倒了一杯清茶,随手拿起一本兵书翻阅着。
“咚咚咚……”外面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打断了她的一刻闲情。她将书放在桌上,起身打开门来,原来是张相国大人,在他身后跟着一名黑衣侍卫,手中捧着一个长形精美的木盒。只是不知其中装的如物,看来必是贵重之物。
“不知相国大人前来,未曾远迎还望见谅……”皇甫翎打开门后,鞠身向前略施一礼。
“呵呵,哪里,应该是老夫打扰了驸马才对……”张相国捊了捊一丝唇下的胡须,笑着步入内堂。
张相国走到内堂,一挑长袍坐了下来。
“驸马真是年轻有为,初次出战就捷报返京,真是不可多得之才。若非驸马之计,恐怕我大明难逃之劫了……”
张相国略一招手,随身的侍卫将手中的锦盒放到盒上。
皇甫翎有些诧异,不禁对桌上的锦盒看了一眼。
眼前的盒子绝对高端奢华,虽然只是木头,但是一看质在成色便是名贵楠木,盒外有古朴精美的雕花,二尺的宽度,四来尺的长度,看着侍卫刚才捧在手中的样子,似乎挺有份量的。
“相国,你是何意?”皇甫翎略转身迎向相国的目光,正见他正微笑的望着自己,只是那丝笑容带着一丝诡异,犹如猛兽发现猎物般,让人不寒而栗。
“这是本相对驸马告捷的贺礼,不知驸马是否满意?”他起身走到桌上旁,伸手打开了面前的锦盒。
木盒被张相国打开,屋内一片银光闪过。
但这银光璀璨里,不是什么珠宝珍玩,皇甫翎眨了眨眼,只见盒中红绵上赫然躺着一把宝剑。
剑长二尺余,寒光凛冽,剑上的花纹象流水的波浪,象天上的云,给人一种动的感觉,剑把龙纹雕刻于上,栩栩如生,仿佛如龙云天下欲离剑腾飞,一看便是非平凡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