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史圣司马迁>史圣司马迁(1----3)

史圣司马迁(1----3)

作品名称:史圣司马迁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3-03-02 12:41:15      字数:6267

第一集 神童背书
1. 高门原
黄河西岸。梁山脚下的高门原,莽莽积雪,阳光一照,熠熠耀眼。
山脚下一个黑点,渐渐变大,变成一个身材修长,面容清瘦的青年。这个青年,头缠布巾,身穿黑棉衣,由西向东,踏着皑皑白雪,向司马书院走去,走去……
镜头推出片名:《司马迁》
继续推出编、导、演职人员
2. 司马书院学堂
弟子们挺胸端坐,静候先生讲课。年近花甲的杨鼎文走上讲台,在弟子们行礼后示意落坐。
杨鼎文:程三?
程三起立:在。
杨鼎文:你背诵一遍《诗经·苕之华》。
程三搔头:羊……羊。
杨鼎文:再背《大东》。
程三:大东小东,空……。
杨鼎文:司马迁?
司马迁起立:在。
杨鼎文:你背《苕之华》第三段。
司马迁:爿羊羊坟首(母绵羊偌大的脑袋),三星在(曲笼里几点儿星光);人可以食(那些个有得吃的人),鲜可以饱(也少有填饱饥肠)。
杨鼎文:好。再背《大东》第二段前四句。
司马迁:小东大东 远近的东方之邦,杼柚其空(织机上搜刮精光)。纠纠葛屦葛布 丝带缠绑,可以履霜?穿起来不怕寒霜。
杨鼎文:好,好!可见,用心记和不用心大不一样。这次全县统考,司马迁名列第一!
弟子们鼓掌,投以羡慕的目光。
杨鼎文:他名列第一,是他的古文学得好。现在,我念一下他写的七言古诗:
书院设在华池村,
风光清雅最宜人。
不分穷富皆同窗,
闭户诵读跳龙门。
评卷先生讲,这首诗写得特别好,“皆同窗”、“跳龙门”是全诗的诗眼、警句、妙词。司马迁已被喻为“神童”了!
弟子们再次鼓
3. 书院院落
打扫过积雪的院落。书院门前,可见结冰的池塘。
花花公子杜明,领着两三个人撞进司马书院。
杜明站在院中大喊:司马迁!你出来!我要看看你到底是神童还是狗熊?
正要下课,听见吵声,杨鼎文与众弟子从学堂来到院落。
杨鼎文:你是何人?
杜明:怎么,连我都不认识?我就是夏阳城杜家三公子,杜明!
杨鼎文:噢,原来是夏阳才子。
杜明:我算什么才子,比你们的神童还差十万八千里!
杨鼎文:你想干什么?
杜明:快让司马迁出来,我要见识见识!
司马迁上前:我叫司马迁。
杜明眼睛瞪得有鸡蛋大,绕司马迁看了一圈:你就是神童?我看你像个牧童!
司马迁:你说得对,我在家常放牛羊哩!
杜明:小兄弟,鄙人才疏学浅,有几个难题,领教于神童。
司马迁:领教不敢当,请讲问题。
杜明:天皇氏兄弟几人?年岁合计多大?
杨鼎文为外孙司马迁捏了一把汗。
司马迁屈指一算:兄弟12人,合18000岁。
杜明:你再说人皇?
司马迁:兄弟9人,合45600岁。
杜明:炎帝姓哈?在位多少年?
司马迁:姓姜,140岁。
杜明:舜帝在位多少年?寿多少?
司马迁:在位50年,寿100。
众弟子拍手叫好:奇才!奇才!
杜明虽然心内有几分佩服,但面子上仍装着不认输的架式。
杜明:小兄弟,上边几个问题算你答对了,但也可能是碰对了。你再背一下《诗经》。
司马迁:背哪首?
杜明:就背《七月》前六行。
司马迁:七月流火(七月火星向西沉),九月授衣(九月人家寒衣分)。一之日发(冬月北风叫得尖),二之日栗烈(腊月寒气添),无衣可褐(粗布衣裳无一件),何以卒岁(怎样挨过年)!
杜明:再背《伐檀》前五行。
司马迁:坎坎代檀兮(叮叮咚咚来把檀树砍),置之河之干兮(砍下檀树放河边),河水清且涟猗(河水清清纹儿象连环),不稼不穑(栽秧割稻你不管),胡取禾三百廛兮(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搬)?
众弟子拍手。杨鼎文深知杜明是个“正事不足,邪事有余”的胡来货,怕他问个没完。
杨鼎文:杜公子,你今天想咋?
杜明:嘿嘿!不想咋,只是想比试一下。
杨鼎文:好!那你和司马迁同时背《硕鼠》,看谁背的快?又一字不差?
杜明:行!
杨鼎文:输了怎么办?
杜明:我要是输了,掏300两银子;神童输了,也要给我300两。
杨鼎文:你输了如果屙软蛋怎么办?
杜明:这么多人观看,我可对天发誓!
杨鼎文:好!杜明、司马迁听着,背诵《硕鼠》开始!
司马迁神态自若,象“口袋倒胡桃”一样背起《硕鼠》来:硕鼠硕鼠,无食我忝!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背得一字不错,一句未漏。这声音,犹如百鸟朝凤,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刚柔婉转都分出来了。
而杜明,背了没一半,就颠三倒四,结结巴巴,背不下去了。
众生沸然地喊:快背,快背!
杜明越急越想不起词儿,头冒虚汗,真恨不得地上有个缝儿钻进去,软瘫在地上。
杨鼎文:杜明,你认输不认输?
杜明:认输,认输!神童确实名不虚传,输300两银子值得!
跟随杜明来的人,目睹了如此情景,觉得办学十分重要:杨老先生,恳请帮我们办个龙门书院吧?
杨鼎文:有你们夏阳才子哩!
司马迁笑了,激杜明:杜兄,办龙门书院,如果你肯出100两银子,小弟愿将所赢300两纹银全部捐献!
杜明一跃而起:好好!还是神童慷慨!创办龙门书院,我甘愿再掏300两!
众人拍手叫好,将司马迁、杜明抬了起来,抛了又抛……。司马迁被举得高高的,杜明被筛得低低的。
程三:花公子,你再敢和我们神童比吗?
杜明满身泥雪:不敢了,不敢了。

第二集 耕牧河山

4. 未央宫
年青威武的刘彻,头戴玉饰低垂的皇冠,身着刺绣冕服,坐在龙椅上,宫女执扇两边,文臣武将站立两厢。
刘彻:今天,联要宣布重大变动:罢许昌、庄青翟职,任田虫分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独尊儒学;举贤良,任董仲舒、公孙弘为博士。
众大臣跪呼:吾皇英明,万岁,万万岁!
刘彻:田丞相!
田虫分:臣在。
刘彻:朕命你诏令全国,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田虫分:臣遵旨。
刘彻:太史令!
司马谈:臣在。
刘彻:可将联的诏令记入史册?
司马谈:臣已如实记录在册。
刘彻:好。退朝!

5. 龙门寨司马迁家
四合院。大门额题“耕读弟”。镜头推向厅房内。杨鼎文将司马谈的来信交给女儿杨春芝。杨春芝看信。
特写:
窦太后仙逝,宫中突变,丞相许昌、御史庄青被罢官,独尊儒术,黜黄老百家之言。看来功名如浮云,富贵多沧桑,宦海沉浮,人情冷暖。愚意迁儿应多读书,兼习耕牧,若有时运不济,尚可务农养家,亦可知民间艰苦矣!
杨春芝心事重重:爹爹,他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杨鼎文:不会。司马谈督建茂陵有功。不过,他那《论六家要旨》,推崇黄老之道,这窦太后去世,武帝尊儒,从政治上对他是不利的。看来,他不会再提升了。
杨春芝:不升官不要紧,不出事就好。爹爹,迁儿跟着程三那小子,越来越变野了!不是偷偷下河捞鱼、捉鳖,就是上山砍柴捅马蜂窝,叫蜂蜇得鼻青脸肿的……
杨鼎文:碎娃甩打甩打也好。这样吧,按谈儿信上讲的,过一晌种花,我叫你田农哥来,教迁儿学犁地,干农活。

6. 空地里
西高门的一块空地里,周围田野一片麦苗青青。杨田农在手把手教司马迁犁地。杨清玉跟在后边打胡基(土圪嗒)。
杨田农:迁儿,你看,犁地,就要手扶犁把鞭打牛,抬头挺胸望犁沟。
司马迁:舅舅,让我单独试试。
老犍牛挨了司马迁一鞭子,扬蹄往前一冲,铧尖冒出了地皮,犁倒了。站在后边的杨清玉,“噗哧”一笑。
杨清玉:迁哥,你不会掌犁。
司马迁脸儿红了:你也不会。
杨田农喝住牲口,扶起犁:迁儿,你再来,不能猛打牛,只用鞭吓唬吓唬,关键是用劲扶好犁耙,不能使铧尖飘出地面,也不能太深。
司马迁又犁地。牛不听使唤,一会儿扭东,一忽儿扭西,犁沟弯弯曲曲,深浅不匀。如此反复学犁地。
杨田农:到地头转弯回头,要拉左手的撇绳,右手要将犁提起来。
司马迁提犁转弯,头冒汗珠:舅舅,想不到这犁地还难哩!
杨田农:不论什么事,要干好都不容易。做庄稼和念书一样,不下苦功夫不行!人常说“七十二行,庄稼为王”,别看这种庄稼是粗活,但也挺有学问,三十年学不好一个庄稼汉呢!摇耧、下籽、锄草、扬场,都是拗手活,不勤练就成不了把式!
司马迁:把式?
杨清玉:你连这都不懂,把式就是行家。
司马迁:舅舅,你看我能不能成为把式?
杨田农: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铁锥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呢!
司马迁:我一定跟舅舅学务农,当一个种庄稼的把式。这样,我们家的农活我就能全包了,让母亲好好歇歇。
杨春芝提筐棉籽来到田头,听后一笑:只要你有这份孝心就好,你妈就满足了。民以食为天,只要人有吃穿,丰衣足食,那天下就太平了,老百姓就指望能过上好日子。
杨田农将地耙平后,开始用耧开沟。司马迁牵牛。杨春芝下种。
杨田农“喔”住了牲口:迁儿,你看,你把牛不牵好,掌耧的挣死也耧不端!要把牛牵好,得把牛鼻子上的铁环抓紧,眼往前瞅,脚踏犁沟,与牛同步而行。
司马迁认真起来。

7. 麦田里
绿色的麦田被风一吹,变成一片金浪,“算黄算割”鸟叫了,龙口夺食。
杨田农跟在司马迁、杨清玉后边捆麦子:把麦茬割低点,不要掉麦穗!
司马迁声音很小:今年麦子这么好,掉几穗怕啥?
杨春芝:迁儿,你还没受过饿哩。
司马迁向杨清玉做了个鬼脸。
杨清玉:姑,迁哥说他不掉麦穗了!
镜头移向沆水畔一块麦田。梁山顶有片云。
杨田农:快割!一会有暴雨。
司马迁边割边问:舅舅,你咋知道有暴雨?
杨田农用镰把一指:你看那梁山顶,有了云。俗话说,“梁山戴了帽,大雨随后到。”
杨清玉:爹,咋看风雨云?
杨田农:云向东,一场空;云向南,雨绵绵;云向西,滑倒老婆淋死鸡;云向北,晒干糜子晒干麦。这些,你们都要记住。
司马迁、杨清玉学着杨田农的腔调:云向东,一场空;云向南,雨绵绵……
收麦天,猴子的脸,说变就变。他们刚将麦捆背上场,乌云密布,几声炸雷,瓢泼大雨一倾而下。

8. 梁山嵬峰坡
山坡上嫩草茵茵,一群羊争相啃草。司马迁与程三半躺在山梁上。
程三口内含着一根白草:迁弟,你说我为什么笨?
司马迁:其实,你并不笨,挺有心眼的。
程三:那为什么我老是背不熟书,挨先生的板子?
司马迁:那是你的心没有专在书本上。你捞鱼为什么比我捞的多?
程三:我比你水性好,掌握了鱼儿的出没地点。
司马迁:对,可见你的心专在捕鱼上,自然找窍门了。
程三:噢,对,对。迁弟,你将来准备干什么?
司马迁:和父亲一样,想当史官。
程三:志气不小!
司马迁:程哥,你准备干啥?
程三:唉!肚子里没装下书(福),只好跟上牛尻子受苦了。
司马迁:如果我将来得志了,也要将你拉在身边,一辈子不分开。
程三:说话算数?
司马迁:当然!
程三:那咱们勾指头!
司马迁:勾!
两个人手指勾在一块。
突然,羊群被冲散,一只灰狼刁了一只小山羊,小山羊发出哀叫。
程三:迁弟,有狼,你从下边追,我从上边截!
司马迁:好,快追!
灰狼往山上跑。司马迁手执斧子,爬山在追。程三飞脚截在灰狼前面,用砍刀猛一抡,狼的后腿受伤,掉下小羊,逃之夭夭……

第三集 清明祭祖

9. 高门祖茔
西高门东北田野,高大的砖砌双碑楼并列圪立。碑搂后边,黄土堆积的几座坟墓。司马谈指点着儿子司马迁,往墓顶插柳枝。
司马谈:从南向北,分别为你昌爷、无泽爷、喜爷的坟墓。
司马迁:爹爹,听说我昌爷当过铁官。
司马谈:对,你四世祖昌爷在秦始皇时,为全国的主铁官。你老爷无泽在本朝初年,是京城长安的一个市长,司马书院就是他创办的。你喜爷因军功,当过五大夫。
司马父子为每座祖坟添了几锨黄土。跪在坟前,烧纸钱,奠酒。
司马谈:迁儿,走,到华池你六世祖靳爷墓上去祭奠。
司马父子边走边说。
司马迁:爹爹,听说我靳爷是个武将。
司马谈:对,你靳爷是你错爷的孙子,为武安君白起的部将。秦昭王46年,白起与你靳爷率军在长平和赵军交战,两军相持不下。范睢用反间计,使赵王免了廉颇职而任用不懂军事的赵括,结果被白起和你靳爷打败,坑杀了降兵40余万。从此,白起与你靳爷威名大震!范睢忌妒,在秦王面前挑拨离间,认为拥兵自垂危及帝王。昭王听信谗言,逼白起和你靳爷自杀了!?
气愤的司马迁:这个昏王!
祭奠了司马靳墓,司马谈给儿子讲起了远祖:我们司马氏的祖先,一直可追朔到传说中的颛顼时代。名叫“重”的南方首长,专管天上事;名叫“黎”的北主首长,专管地上事。这重、黎都是著名的大巫。到了唐尧虞舜时代,重黎的后裔仍管天地,特别是夏商两代管得好。周宣王时,我们祖先叫程伯休父的,因克平徐方有功,封为司马,成为官族。从此以官为姓,司马氏世典周史。
司马迁:啊,我们的祖先能管天管地,真是神仙!
司马谈:在那充满神话的时代,巫是最有文化的人,他们有权威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但不是神,是以巫为职官的人。后来,巫被史所代替,咱们祖先就成为史官了。
司马迁:爹爹,哪咱们怎么能住在这夏阳县?
司马谈:在秦惠王、襄王的时候,司马氏离开了周朝,到了晋国。在晋国,我们这一族分散了:一支在卫国,名叫喜的当过中山相;一支在赵国,有以剑术著称的蒯聩;一支到秦国,就是我们这一支,落脚到这儿,你八世祖错爷,是个武将,他与张仪争议,主张伐蜀,惠王同意错爷的主张,结果攻下蜀地,你错爷就被封为郡守。
10. 堡安村“三义墓”
土围墙中,三座砖包的圆形巨坟,象伟人一般站立着。
司马迁:爹爹,这里埋的谁?
司马谈:程婴、公孙杵臼、赵武三义士。
司马迁:他们是咱家什么人?
司马谈:程婴义士就是这堡安村人,你婆是他的后代。这程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忠义之士!
司马父子在三义墓前烧纸钱,火苗跳动,越燃越大(幻化出):
赵盾:君王呀,明主先考虑民众的安乐,昏王才图自己享乐。我主不顾百姓死活,贪酒好色,大兴土木,信任奸贼,残害忠良,这样下去就会亡国啊!
晋灵公大怒:大胆赵盾!你竟敢在寡人面前讲此不祥之语,该杀!
奸贼屠岸贾立即放出恶犬,咬死赵盾。随后,屠贼又杀死赵盾儿子赵朔及赵家300余人,还要搜捕“赵氏孤儿”。赵家宾客程婴、公孙杵臼正在密商保孤之事。
程婴:屠贼心真毒,竟贴出告示说,三日之内有人献出孤儿,赏赐千金;三日之内无人交出孤儿,定将国中与孤儿同年同月所生婴儿全部斩首!
公孙杵臼:啊呀!如此说来,孤儿的生命难保了!
程婴:仁兄,为弟新生一子,取名惊哥,我将儿子交给你,你到屠贼那里出首,告我隐藏孤儿不交,屠贼杀了我和惊哥,仁兄便可将赵家孤儿抚养成人,一来搭救忠良后代,二来保护国中千万儿童,岂不甚好!
公孙杵臼:你能舍死救孤,可称忠义之士。只是一件,抚养孤儿,至少10年,你看我已年迈苍老,还能在世几年,我死了有何可惜,如果误了抚养孤儿,那该怎么办呢?依我之见,你把惊哥送到我家,用锦绣褥子包好,藏起来,你再到屠贼那里报信,说我藏孤不交,屠贼必然带领人马来搜,我便大骂奸贼,屠贼杀死我和惊哥。你抚养赵家孤儿,叫他长大报仇雪恨吧!
义决后,程婴报案,屠贼果然杀死公孙杵臼、惊哥,便高忱无忧了。程婴带上孤儿,隐居在救郎山中,将孤儿养大取名赵武。后来,韩厥与程婴等诸将一块攻杀屠贼,赵武报仇杀屠岸贾,灭其族。赵武恢复爵位后,程婴辞别。
程婴:以前我不殉难而死,是承担了抚养你的责任,你现在已即位了,我要到九泉之下报告你父和公孙仁兄去了。?
赵武哭泣:义父、你救了我,救了我们赵家,我要终生伺侯你,报答你的恩德,你怎么能忍心丢下我而去呢?
程婴:他们认为我能够抚养你成人,所以先我而死;要是我不去复命,他们会以为我没有完成使命呢!
说完便自杀了,赵武哭得死去活来。
11. 绵田山
熊熊大火继续燃烧着,从绵田山周围烧起,烧毁了山上的林木,烧着了介之推母子相抱的柳树。(化)
介之推:垂耳!你这忘恩负义之徒!你流亡19年,其他人怕苦离开了,唯有我追随你,绝粮时,我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让你充饥,你为何掌了大权就放火烧山?
晋文公:恩人!我要给你封官,才放火逼你出山的啊!
介之推:我宁可被烧死,决不下山做官!
晋文公:我求求你,恩人!
大火烧着柳树,烧死了环抱柳树的介之推母子。晋文公命官兵扑火,无法挽回。
晋文公:恩人啊!你的在天之灵安息吧!我要通令全国,把今日定为“清明节”每年插柳于此山,为你招魂!
12. 龙门寨司马迁家
躺在炕上的司马迁,进入梦乡。镜头变速闪现:
司马靳率秦军大败赵军……
程婴、公孙杵臼救孤……
介之推母子抱柳被活活烧死……
司马迁梦中心声:
天地间,竟有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
人世上,竟有这样气盖山河的义士!
作人,就要做这样的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