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魏嵋传>第五回 严阵以待迎革命 魏嵋圣水会逸仙

第五回 严阵以待迎革命 魏嵋圣水会逸仙

作品名称:魏嵋传      作者:草堂瘦叟      发布时间:2013-01-26 12:26:12      字数:4718

  第五回 严阵以待迎革命 魏嵋圣水会逸仙

  国事惟艰无奈何,
  革命屡搓心忧忧。
  清廷鹰犬遍天下,
  何处方是安乐舟。
  一曲短歌,道出了当年孙中山的危难处境。欲道此事,还须先从魏家说起。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春季,魏家院内的桃花,正争艳怒放,笑满枝头。庭中有一株古槐,也已绿爬树梢,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摆动。一对花喜鹊,在枝头上跳来跳去,喳喳地欢叫不停。年近五旬的魏嵋,已是青髯微垂。他伫立于堂屋门口,遥望云门山,苍松滴翠,近观庭中树,喜鹊登枝。正在此时,有门房来报:“大爷,门上有客人求见。”
  “可曾问过尊号?”魏嵋顺口问。
  “问过,姓宫名善。听口音像是南方人。”门房回答。
  “宫善”这个名字,魏嵋头一次听到,决不是熟人。不过, 魏嵋为人豁达,喜爱交友,不管熟与不熟,只要登门,来者不拒,倘如急需钱用,也必有所赠。闻门房有报,急忙言道:“请,快请。”
  不一会,来客步入二门。看那客人时,前后两位,俱为不凡之客,却也俱非熟人。
  前行那人,个头中等,三十来岁,着一身华服,左手执一文明杖,右手空空。他头顶礼帽,戴一副墨镜,口角两撇黑胡微翘。看那架势,准是一个华侨富商。魏嵋端详了好久,脑子里没有这个人的印象。他的心里暗自思忖:莫非逸仙又有秘使遣来?
  再看那随行者,年纪比前者年轻许多,也是礼帽华服。他左手提一红色皮箱,似乎不甚轻;右手插在裤兜里,裤兜显得鼓鼓的。看那架势,兜中准有家伙,时刻准备出手应战。不用问,这准是一个保镖。
  魏嵋来不及细看,也来不及多想,急忙迈下月台,阔步迎向前去。当迎到客人面前时,他向甬路边一闪,腰微屈,将右手一伸,礼让道:“先生,请。”
  闻其言,来客将墨镜一摘,畅怀大笑,道:“哈哈哈……魏老兄,当真不认得我老弟了?”
  闻其笑语,魏嵋举目一看,仍然感到茫然。看面相似曾相识,这两撇胡须可从来没有见过。再一细看,巨耳一颤,恍然大悟,惊呼道:“呀,逸仙,你是,逸仙吗?这副装扮,让为兄怎么敢认呀?”
  说完,他喜泪欲滴,急忙扑上去,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而后,兄弟二人相拥步入客厅。这真是:
  肝胆相照两君子,
  多年未晤喜相逢。
  今朝一会乐开怀,
  疑为相聚在梦中。
  像孙中山这样的要人,何以会来青州这样的穷乡僻壤呢?说来话长。
“兴中会”创立以后,中山先生四处奔波,游说革命,组织武装起义,为“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而奋斗不息。
  清朝末年,列强虎视中国。1895年1月,日本侵华军强行攻占了我国东北的旅顺和大连。京师震动,朝野大哗,紧迫的形势引起了全国爱国人士的激愤。孙中山以为武装革命的形势已经成熟,此机不可错过。他立即赶回香港,吸收郑士良、陈少白、陆皓东等志士为兴中会会员,又联合杨衢云成立了兴中会总部,并兼任了会长。随即,他借程璧光之力策划广州水师管带程奎光为内应,筹划部署发动广州重阳节武装起义,开启以武力夺取政权的新纪元。
  为确保起义成功,中山先生将兴中会会长的职位让给杨衢云,自己亲赴广州指挥。
  10月25日,即古历九月八日,各路起义军将士已云集于广州,只待一声令下,便可揭竿而起,一举夺取广州城。九日凌晨,预定的起义时间已到,谁曾料到,权迷心窍的杨衢云,从孙中山手中骗得兴中会会长的大权以后,却拒不执行总部部署,未能依约率总部将士,押运弹药、器械前来广州支持。因此,广州起义被迫流产,却无故牺牲了陆浩东、朱贵金等数十名同志,连尚未面世的“讨满檄文”也落入了清廷的手中。
  广州起义虽然没有成功,却敲响了满清王朝灭亡的丧钟,也将孙中山先生推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使他最终成为中华民国的开国元首。这真是:
  鹏程万里志九霄,
  即使折翅亦英豪。

  统治者的屁股,岂可轻易让人去摸?清政府悬赏白银千两,到处缉拿孙中山,不得已,孙中山与陈少白、郑士良等流亡日本。清廷的魔掌,一直伸到日本,欲置中山先生于死地而后快。为了躲避清廷通缉,中山先生断发改装,转赴檀香山、美国、英国等地区,探讨资本主义发展理论,向华侨开展革命宣传,伺机东山再起。1897年,他又潜回日本,准备就近策动中国革命,与清廷展开进一步较量。
  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严重地削弱了清朝廷的反动力量,为兴中会反清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年10月,孙中山又组织郑士良发动惠州起义,一举攻占新安、大鹏、平海等地。惠州的革命星火,本可以继续燎原。可惜,又因资金与枪械不足,外援不及,弹尽粮绝而失败。因此,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又一次陷入了低潮……
  孙中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极大地鼓舞了革命者的斗志,也极大地激起了清廷对孙中山的疾恨。清廷的爪牙在南方到处通缉孙中山,逼得中山先生四处掩蔽。为了避开清廷爪牙的耳目,中山先生一路化装北上,辗转来到青州东圣水村。他已有多年未见义兄魏嵋了,想借此机会聊解思念之苦。同时,也想了解一下山东、青州一域,最近几年“兴中会”的活动情况。实践证明,欲待革命成功,须以丰厚的资金与枪械作后盾。他已经尝到了资金、枪械不足的苦头。他相信魏嵋的能量,想让他在北方暗筹款械,壮大兴中会力量,以备来日发动更大规模革命斗争之需。
  从广州到青州,两地相隔数千里之遥,陆路远行,谈何容易呀?那时,虽然已经有了铁路,南北尚未贯通。即使贯通地段,有时也不敢轻易坐车,只能陆路潜行。那济——青铁路呢,还没有建成。他们除坐火车之外,仍然需要步行,或颠簸于小车之上,或跋涉于尘埃之中,沿途的艰辛,真是一言难尽哪。然而,理想的巨大力量,革命的奋斗目标,鼓舞着逸仙奋勇前进,劳不知疲。他,终于风尘仆仆地赶来了。
孙逸仙与魏嵋来至客堂,也顾不得寒暄,便各抒己怀,畅谈起来。这一谈哪,犹如高山流水下泻,恰似无有竟时。畅谈间,魏嵋由衷地赞道:“贤弟大略,先后发动广州、惠州两次义举,实令为兄佩服矣。”
  逸仙摇摇首,叹道:“劳而无功,俱失败矣。”
  魏嵋爽朗一笑,道:“求宏图者,不以成败论英雄。若无始,焉有终?倘无败,岂有成?”
  逸仙闻魏嵋之语,精神一振,畅笑道:“知吾者,贤兄也,吾必不负汝之望。”
  在艰难的中华萌芽民主斗争中,孙中山身无分文,四处募捐,八方游说,靠乞讨闹革命,虽屡败却屡战。对这种韧的斗争精神,魏嵋非常地佩服。他被中山的乐观情绪感染,亦畅怀大笑,吟道:
  乌江水空流,
  项羽量太狭。
  一刎谢父老,
  自毁项天下。
“好,好诗!独辟境界,出手不凡。”待魏嵋吟罢,孙中山鼓掌盛赞,亦接吟道:
蜀山八百峰,
峰峰刺天涯。
待到新峰出,
试看谁天下?
  孙中山之胸襟,在此可见一斑。
  二人攀谈,在此无须细表。
  午饭之前,魏嵋将其兄弟及子女们招至客堂,排成一排横队,俨然是勇士接受将军的检阅。他们依次为:二弟魏嵩,三弟魏璃,以及二子复中,三子复民,四子复庄,五子复敬,六子复功,七子复海和女儿复丽。队列的最后一名是谁呀?那是只有五岁的复中的长女玉生。这个小妞,小脸圆圆,鼻梁高高,面色黑黑,眼睛大大,背后垂着一条不小的辫子,挺着个小胸脯,在那里装模装样的。
  是年,复中已是25岁的青年,复丽也长成18岁的大姑娘了。就连小海,也是个十来岁的棒小伙子啦。
  待兄弟及子女们站好以后,魏嵋向他们下达口令:“先生到,报名!”
  在列之人一齐应了一声“是”字,而后从排头起开始报名。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先后出列,笔直站好,报上自己的名字。
  先生将头微微一点,赞道:“好,还有穆桂英呢。”
  古时候兴早嫁,复丽的嫂子们,都是十七、八岁进的魏门。复丽这个女孩子,可是非同一般。她自小泼辣,不喜女红,不好女妆,像个野小子似的,专门喜欢跟着兄弟们习枪练武。她看到嫂子们生子侍夫,孝敬公婆,非常地辛苦,所以厌听议婚论嫁,至今尚无婆家。听到宫先生将她比作穆桂英,她的心里着实不满。于是,她一步跨出队列,故意将大辫子一甩,向先生回报说:“先生,我是花木兰,不是穆桂英。”
  玉生虽然小,却也很机灵。见姑姑出列回话,她也鹦鹉学舌,向外一站,将脑后的小辫子一甩,将小脑袋一歪,天真地说:“我和姑姑一样,也是花木兰呢。”
  玉生的活泼情态,逗得中山先生直想发笑,却又强忍了下去。在这样一种场面,实在是不宜大笑的。听了她们的话语,中山先生一愣,随后领悟了其中的含义,点点头,愉快地说:“不错,都是花木兰。”
  赞罢,他依然兴奋不已,随后畅吟道:
  花木兰,穆桂英,
  保家卫国俱英雄。
  魏老兄台是好汉,
  强将手下无弱兵。
  强中更有强中手。
  最强得数小玉生。
  玉生听到夸赞,羞得将头一低,扭身回归队列之中。
  听到先生的赞誉,魏嵋的心里无比的甜美。他微微一笑,向众人介绍说:“这位是南洋宫先生,我的好兄弟。”
  魏嵋的兄弟及子女们,俱已知道来者不凡。然而,谁也不去多问,老爷子的规矩,大家都很清楚。他们都非常懂得礼仪,深深一躬,朗声道:“宫先生好?”
  孙先生见多识广,似这等阵势,却还是第一次见到。他慌忙立起,口角胡须一翘,微微一笑。而后,摘下礼帽,微微一躬,回道:“兄弟们好,孩子们好!”
  魏府的人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先生的语音一落,他们“唰”地一个立正,同声应道:“好——”
  及至此时,先生再也忍奈不住了,竟然鼓掌哈哈大笑起来。他边笑边赞道:“好!好!好!好样的。”
  魏嵋呢,却能忍住不笑,严肃地说:“这是我的家将,急用之时,听点听调,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没有孬种。”
  先生会意,亦不明言,热情地握着魏嵋的手,说:“好。国人皆似老兄,大事何愁不协?”
  这真是:
  为救民族脱苦海,
  甘为革命献全家。
  魏家老儿不寻常,
  满腔豪情传佳话。
  这时,魏嵋、复中、复民、复庄、复丽父子五人,都是兴中会的会员。当天晚上,他们与孙先生彻夜秘谈,商讨兴中会事宜,在此不必细说。
  魏复民天资聪慧,自幼喜医,尚不到二十五岁,在医道上就小有名气。孙中山对医道颇有研究,只是为了革命大业将其荒废罢了。孙中山的到来,令复民欣喜若狂,他以师礼待先生,虚心向先生求教。先生亦喜欢复民,不惜以医道精髓相授,其后还为复民寄来不少医书,故令复民成就了一方医名,并常以中山装饰炫耀于人前。
  中山先生像回到自己的家中一样,在魏府一连住了三日。魏嵋苦留不舍,中山执意南下,筹款购械,进一步开展革命活动。魏嵋无法,只得避开陆上耳目,从水路将他送回。
  孙先生临别前,魏嵋将一张万元银票,恭恭敬敬地递到他的手中,说:“贤弟此去,花费必多。不成敬意,权作我的会费矣。来日需要,定当奉命。”
  中山深受感动,令随行人收好。他早已将魏嵋当作亲兄弟,也无须道谢,只是激动不已,热泪欲滴。他将手伸进裤兜中,掏出一柄小剑,两手托着,恭恭敬敬地呈到魏嵋面前,说:“无以为赠,聊作纪念尔。”
  这柄剑铸造得非常精致,剑鞘上雕刻着“孙逸仙”三个字,是檀香山卑涉银行华人经理何宪送给他的。剑以锋钢铸成,非常锋利,危急时可以防身。魏嵋接剑在手,说:“好,剑在人在,见剑如见人。”
  魏嵋深知中山的处境 。为了安全,他决定亲自率人护送中山先生。临别之前,中山先生握着魏大姑的手说:“复丽,大侄女,中华妇女俱能似你,必将有望矣。”
  复丽爽朗地一笑,说:“谢先生夸赞。啥时需侄女儿,有招必到。”
  “好。昔日木兰尚能从军,而今妇女何不可就武?及彼时,定偕侄女同征战。”
  “谢先生。”复丽自然是当以为真,向孙中山深深一躬。
  “免礼——是大叔,不是先生,记得否?”中山先生非常高兴,微笑着给复丽纠正称呼。
  “记得,记得——大叔!”复丽亲切地喊了一声。
  “唉——这就对啦。”孙中山先生也亲切地应了一声。
  琐事少述,只说正文。
  魏嵋率人将中山先生一直护送到青岛。当他们到达青岛后,魏复庄已先行赶到青岛,为中山先生预定下了船位,并加派专人护送前往。魏嵋众人,目送逸仙登上轮船。
  大海波涛汹涌,汪洋一望无垠。一艘巨轮,一声长鸣之后,劈开巨浪,迎着朝阳驶去。海轮已经远离,魏嵋依然伫立在码头上,向着远方眺望。他坚信,逸仙此去,必然是:
  故人乘浪远扬帆,
  此去必当宏图展。
  待到逸仙扬眉日,
  定是山摇天地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