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
作品名称:三十年了,你还好吗? 作者:黄宏宣 发布时间:2025-09-28 15:05:11 字数:4775
胡正的外号叫“何时扶正?”我们喜欢读作“何时扶正,问号”,这个问号代表了我们班级共同的心愿,胡正是我们班四年的副班长,可他说话从来不怎么管用,正所谓“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因为在他的前面有陶海生和孙老师,后面还有很多的谋士,充其量他只是个上传下达的跟班。
胡正个儿不高,一张方方正正的娃娃脸,小肚子也长得胖嘟嘟的;他一年四季喜欢梳着小分头,中间那根分水岭清晰可见,有点像马路上的双黄线。他的微笑不多,话也很少,总是惜字如金,怎么看都像一个老谋深算的假军事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班级喝茶,他的茶叶并不好,但每次都放的很多,杯子里几乎看不到水,只见到黑乎乎的茶叶,他就像一头刚刚久走完沙漠归来的骆驼,每天一个人能喝满满几大壶水,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时常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去厕所。他的搞笑习惯就是一边喝茶、一边看书、一边用左手拽他的小胡子,人家的胡子都是用剃须刀,而他的胡子全部是用手一根根拔掉的。
胡正一直没有多少男子汉的气概,像个精致、实用的大脚女人,最喜欢干家务活,他时时刻刻都把自己和他的家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喜欢洗衣做饭。
其实,他在学校就是如此,读大学的时候,虽然每个宿舍和班级都有值日生,可那都是徒有虚名,男同学的宿舍总是脏得无以言表,床上、桌上、地上的垃圾成堆,有些男生的袜子穿得能够站起来,睡觉前,男生几乎所有的运动鞋都必须放到走廊里,还得装进盒子后用几张旧报纸盖上,否则臭得人难以入眠,但是他的床和桌子却一尘不染,他所有的东西都摆放有序,被子叠得像块豆腐,床下的鞋子也是一条线,而且一律鞋头朝外。那时,很多男生的洗脸毛巾和脚巾是不分的,他不仅分的很清楚,毛巾更是三个月一换,牙刷两个月换一把,有事没事的时候,他还用拖把把教室和宿舍拖得干干净净……正是因为他的这些优点,孙老师多次在班会上表扬过他,说他的生活品味高,像个有钱的城里人。
人呀,有时候,还真无比的奇怪!因为他的干净,却成为被别人利用的理由,尤其是在宿舍和班级,只要哪儿脏了、乱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胡正,还会用同一种语调批评他:“胡正,怎么会这样?看!看!看!脏死了!你快去搞一搞呀!”而胡正总是连连点头,然后心甘情愿为大家服务。时间久了,这似乎成为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惯,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样支配胡正不妥,可习惯就是难以改变的。
因为他的干净和文雅,男生都喜欢他,他也因此深得女同学的厚爱,马娟娟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对班级很多人都发过火,包括我们的好几位老师,唯独对胡正情有独钟,在胡正面前,马娟娟是最乖巧、最可爱的小蜜兔;周蓝和邢敏慧都给他写过情书,邢敏慧还给他买过衬衫和围巾。不过,胡正好像没有这方面的细胞,是他的情商不高?是他的眼光太大?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不知道是他看不懂马娟娟、周蓝和邢敏慧对他的爱意,还是故意装糊涂?
胡正喜欢幻想,爱看书,爱看古今中外的小说,是个十足的戏迷,他喜欢听黄梅戏、越剧、京剧和豫剧,甚至连河北梆子都听得韵味十足,并不时的来上一两段,他仰慕七仙女对爱情的执着,他痴迷《游龙戏凤》中的浪漫爱情;他为公正无私的包公拍案而起,也为《女驸马》中的冯素贞释然落泪……
胡正爱生活,爱花,最爱厨艺,他的口头禅就是“穿在身上好威风,吃进肚子是真功!”如今的他还做得一手好饭,他喜欢在每个周日的晚上就把下一周的菜谱写好,一天三顿,颇有讲究,他绝不马虎,无论数量、颜色,味道、营养,还是荤素搭配,一律精确计算,要求苛刻。他最擅长的还是包饺子,他家的冰箱里一年四季饺子不断,而且是各种馅的,虽然他是南方人,但擀面的本领尤其高,一根十几厘米的短擀面杖在他手里上下飞舞,下面几个人包饺子都不成问题。家里只要来了客人,他的爱人就陪客人喝茶、打牌,他喜欢一个人在厨房里忙碌,他最大的心愿和满足就是看到大家把他精心做的菜肴吃得全部盘底朝天,然后竖起大拇指左一个“OK”、右一个“OK”地夸奖他!在我们一个个酒足饭饱之时,他还会特意打开伴奏带,为我们演绎拿手的戏曲小调。
说起来,我们都很羡慕他的爱人,一个女人,能够嫁给一个如此精美的男人,真的是她一生的幸福!与此相比,金钱、地位、名誉真的不再重要,因为胡正的心只属于这个家,只属于她一个人,只愿意为她真心付出,这样的男人,真好!不过,他的爱人对他也是关心备至,整天的和他形影不离。
他们的家,是一个真正温馨的家。
毕业后,胡正被分配到市国土局当了办事员,三年后,在规划科当了副科长,当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的初期,新生事物应运而生,到处都在投资建厂,国土局可是个特别肥实的单位,也是犯罪风险比较高的单位,他工作不到五年里,局里的局长、副局长、三位科长纷纷被抓,虽然和他没有干系,却让他清醒地看到了官场的黑暗和下属的无奈,也让他动摇了自己的理想。
回家后,和他的娇妻一商量,娇妻当即就表示赞同,他立马向单位交了辞职信,为此,新局长再三挽留,而且在当时他已是副局长的唯一候选人,可他害怕官场的动荡和险恶,更害怕自己将来有牢狱之灾,去意已决,一走了之!他走的潇洒,第一天交辞职信,第三天就卷起铺盖走人。
没有了正常的收入,胡正和爱人进行了一番考察,最后决定在市里开一家小饭店和一家旅馆。他的饭店、旅店,和他的本人一样整洁、干净。二十多年来,凭借他良好的口碑和丰富的菜肴,生意做的一直红红火火,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他又在南京开了三家分店。
同学中,胡正比较谦卑,从不喜欢张扬,每隔半年的时间,他就把附近的同学和孙老师请到他的饭店,亲手为我们做几个店里刚刚出炉的招牌菜,让我们评价,还请我们为他的饭店出谋划策。将近三十年,他的生活过得一直平平淡淡,无惊无险,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喜悦和烦恼,可他平静的生活却让我们尊敬,他淌自己的汗,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吃饭,不欠人家的钱和情谊,他走到哪儿腰杆子都挺的很直,每天觉都睡得很香。
有时候,我们也在讨论,一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去开一个饭馆,他的人生价值实现了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细细想一想,值!真的很值!仔细想想,黄殿,王斌,李思金等人,不都是典型的例子吗?
胡正无疑是时代的幸运儿,因为他有一位知书达理的妻子,妻子知他、懂他、尊重他,并全力支持他的生活和人生的选择,他的妻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既然嫁给了你,我一定会实心实意跟你过日子,你要饭,我给你拎篮子,拿打狗棍;你坐牢,我天天给你送盒饭。”妻子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经济和生活的压力,不管是晴天、风雨、还是雪霜,只要他决心已定,他的妻子总是坚定不移地和他站在一起,愿意和他同甘共苦,愿意和他分担风险,关键的是他们俩的思想还一致,步调相同,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有人说,好妻子就是一本读不尽的书,娶了一个好妻,你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这句话用在胡正身上,真的比较合适!
胡正为人刚正,心里无私!他从不抽烟,独爱一杯酒。他的岳母和岳父都很疼爱他,没事的时候,岳父就喜欢跑到他的小饭店,先是帮忙,等客人走的差不多了,就拉着女婿一起喝杯酒,饭店不忙,他俩能从中午一直喝到傍晚,喝多的时候,两人还划拳,唱歌。他和岳父的关系很微妙,是父子,是忘年交,也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胡正的老岳父儿女一大帮,但他只相信女婿,老爷子所有的存款、证件和首饰都放在胡正那里,由女婿亲自保管。不管在生意上遇到什么困难,胡正从来不用老爷子一分钱,每隔几个月,他就把岳父的存折拿出来让老人家和其他兄妹看看,示意他们放心!他也明确向他们表示,今生今世即使自己穷得去要饭,也绝不会动用老人的一分钱!钱放在他那里,只会有增无减。正是因为胡正的透明和实在,他们家一直和气生财!
胡正的岳父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常年在俄罗斯做皮草和套娃生意,他头脑灵活,腰缠万贯,就是素质不高,有些像《范进中举》中范进的岳父,他财大气粗,还时常爱和别人吵架,尤其是开车的时候爱骂人,是那种“手一抓方向盘就目无一切”的主。
有一天,他和胡正俩开着一辆漂亮的别克君威去朋友家赴宴,遇到一个破旧的面包车要超他,老爷子一气之下把车冲到面包车的前面,骂骂咧咧地跑出来,不仅语言相当难听,还卷起袖子要揍人家司机,不料,面包车里是十几个农民工,他们一拥而上,就把坐在车里的胡正和老岳父打得浑身是血,被匆匆赶来的警察送到医院,而这些农民工全部被带进派出所,这场纠纷引起了社会的一片哗然,也引起了记者的高度关注,当时,社会上的各种舆论铺天盖地地向他们砸来,甚至在电视里还就正反两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不过,在医院的第三天,聪明的胡正就亲自请来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在媒体上澄清了事情的真相和缘由,他不但没有怪罪农民工,还亲自登报向农民工表示了真诚的道歉,并请求派出所把这些打人的农民全部释放。
他的善言和举动,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尊重,也对不可抗拒的法律和道德做了全新的诠释。他的言行,更让岳父和他的爱人对他重新相看!从那以后,胡正似乎成岳父的管家,除生活外,还监管着他的一言一行,正如前面所说,岳父和胡正之间,是父子,也是忘年交,更似兄弟。
胡正的岳父虽是个粗人,可粗中有细,头脑灵活,目光长远。他天天羡慕外国的教育好,典型的一个崇洋媚外,他始终坚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教育理念。在胡正的儿子刚刚上初中的时候,老人家就让胡正把孩子送到了加拿大的一所贵族学校。
其实,对于岳父的想法,胡正和妻子并不赞同,他们认为中国和外国的社会背景不同、教育环境和育人理念都不同,教育方法当然不能等同,国外是好,但中国有中国的实际。可他拗不过岳父的再三劝解,再加上当时他们的生意正在起步,没有时间顾及儿子。
儿子在外国,胡正怎能放心?他担心自己的孩子,时常在梦里见到儿子的憔悴和失落。
他的儿子叫胡小松,从小就不怎么喜欢学习,而且玩游戏上瘾,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如今独自在外国,又没有人管教,他害怕儿子的将来会因为自己错误的选择而造成千古之恨。在儿子读初三那年,和老岳父悄悄去了加拿大,到了那里,他俩一下子惊呆了,胡小松和几个男孩正在宿舍抽烟,房间里的烟头犹如筛子一样密密麻麻,里面乱得简直走不进人,还臭得要命,宿舍里处处里没有清洗的裤头和袜子。原来,那几个孩子的家境和胡小松差不多,都是有钱人家的富二代,想通过在国外镀金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看到这一切,胡正傻了,当时气得他要吐血,但他忍住了,在宿舍,和岳父干了一天,帮孩子把房间清理干净,包括所有人的被面和床单,经过重新整理过的房间,就像宾馆的标准间一样,回国以后,他给儿子买了一块很名贵的手表,但表带是特制的,表带的中间有一个很漂亮的玻璃扣子,扣子里装有半截从加拿大带回的烟头,儿子一下子明白了胡正的用心良苦,从此改邪归正。
对于胡正独特的教育方式,我们都很赞赏。如今,他的儿子在加拿大发展的很不错,不仅由自费生转变为公费生,还是学校的十大优秀青年。对于儿子的转变,也许就是胡正最大的愿望和幸福。
前年,儿子大学毕业了,学校把他留了下来,还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法国女孩为妻,准备把胡正一家全部移民到加拿大。这不,这几年间,胡正只好和爱人一道把遗失了多年的英语又重新捡了起来。他打电话给周蓝求助,周蓝倒是很豪爽,不仅给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还全免一切费用。钱倒是没什么,只是胡正和他的妻也快六十了,哪里还记得住这些枯燥的单词,于是,就把家里和饭店所有的物品和空白处都贴成了英语小方块,走进他们的家和饭店,简直就是一个图文并茂的英语世界。因为饭店里的那些英语小方块,饭店的生意居然更好了,是大家为胡正的精神所感动?是为他即将去加拿大而依依不舍?
这次同学聚会,胡正表现除了异常的积极,除了聚会的那顿饭,南来北往的客人,他大多都安排在自己家的饭店和旅店,花费无数,对于他浓浓的同学情,我们只能从内心说“谢谢!”
胡正的外号叫“何时扶正?”在学校,我们喜欢读作“何时扶正,问号”,现在,他终于算是“扶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