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岁月的歌(下)>镇长们的座驾

镇长们的座驾

作品名称:岁月的歌(下)      作者:上弦月      发布时间:2025-09-15 08:58:06      字数:4359

  江东省东川市沿海镇,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柴路镇演化而来,它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风雨的洗礼,山河却依然是那一隅山河。变了的除了地表上的堆积物,主要是人的道德观念和主人们跟风于时代的行为,这其中最为显然的,除了人们“三观”上的日趋复杂,就当数这块地域上一届届镇长们的座驾了:
  据考证,从两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到一百多年前的大清朝,这座小镇上曾有过数不清的镇长,匆匆地从历史的长河中走过。虽然他们都在这里风光过,但他们除了几亩薄田草房两间和穿在身上的破衣烂衫,并没有其它值得炫耀的家当;尤其是他们出门办差的时候,与庶民行路并无两样,靠的都是长在自己下身的两条腿,腿就是他们的座驾。
  到民国时期,沿海由镇改区,区长的名号叫“崔二”。因其管辖的地盘扩大和时代的进步,崔二坐上了两只木轮的小马车。但讽刺的是在1949年春,他崔二被人民政权枪决的前些天,把给他拉车的那匹马,套石磨上给八路军拉磨磨面。后来那马给八路军炖了,把他套在了大磨上。
  看热闹的乡民,本认为地主少爷出身的崔二,死也拉不动那盘大磨,但没想到他为了最后一线生机,连续三天拉着盘大磨飞快地转,几天内磨出了几十袋白面。但最后还是被以“汉奸”的罪名,拉出去枪毙了!
  从新中国成立,沿海由区改乡,又到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成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末期,历任镇长和书记们外出公干或开会,无一例外都是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农家人还不敢有此奢望的那年代,领导们的自行车,既是他们身份的象征,也是让他们深感自豪的座驾!
  
  一九七一年春,沿海公社迎来了一位年近50岁、肥头大耳,名叫王咏金的书记。他一米六多一点的个头,体重却有两百多,人整个胖成了一橄榄形。
  王书记刚来的时候,也是以骑自行车代步,但若让他骑车到十里之外的地方,就很困难了。所以他最多也就在他高兴的时候,围绕镇住地附近的地方转转,绝大部分的村庄他去不了。因此,他说话办事总不靠谱,并且经常耍“官僚”。因此,几乎全公社的人,都对他评价不佳;最糟糕的是,这王书记至少要一星期一次去县委开会或汇报工作。
  从沿海到县城弯弯曲曲的沙土路,大约有20公里路程,并且中途上还有三座丘岭两条河,都需奋力推着车子上坡过河。每一次一个来回下来,差不多就要他半条命!但他之前的干部和他当时的同僚们,都是这样工作,所以他也只能一次次的硬撑着,继续着他的使命。
  次年的秋季,沿海公社所在地沿海村,买回了一台崭新的12马力的拖拉机。大红色的拖拉机开进村的时候,正赶上公社里的“三干”会议散会,拖拉机就停在了公社门外的大街上。看稀奇的人群,立刻把整条大街围了个水泄不通!好不容易等人群散去,才轮到了公社干部们上前围观。
  沿海村大队书记刘兆斗,陪公社干部们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大家并轮流着爬拖拉机上坐坐,嘻嘻哈哈好不热闹!
  正在此时,公社里的王咏金书记挺着个大肚子,从公社大院里晃晃悠悠就出来了。
  “来、来、来,大家让一下,王书记来了!”刘兆斗不失时机的招呼着。
  干部们“刷”地一下,给王书记让出了通道。刘兆斗又很及时地对王书记说:“王书记,您看看这物件怎么样?”
  王书记晃悠到拖拉机跟前,先是伸手摸了摸了摸机身,又围拖拉机转了一圈,然后咂吧了两下嘴才说:“这物件到是个好物件,可它怎么就一个座位呢?”
  人群里有人说:“它就需一个人驾驶,所以它只设一个座位。”
  王书记则说:“这就是设计者不对喽,若人多干活,其他人坐那里呢?”
  有人说:“多余的人,只能坐车斗里。”
  刘兆斗插话说:“驾驶员两边这翼子板上也可以坐人,今日我就是坐耿牛这边上,从县农机局一路回来的。”
  “噢……”王书记像是略有所悟,也好像是若有所思……
  次日的一大早,那个叫耿牛的拖拉机手,正在村后边的道路上拖着挂斗练车,村书记刘兆斗在边上看着。也正在此时,公社里的王咏金书记骑着他那自行车,一步一咯吱地从村里出来了。
  “哟!王书记,您这大清早又要去那里呢?”
  王书记边蹬车边回应说:“我要去县委开会呢!”
  这刘兆斗脑筋一转,忙对王书记说:“您看您这车子有点老了,蹬着也太费劲,倒不如让耿牛送您去呢!”
  “这……这怎么好再麻烦你们?”说着话,王书记偏腿从车子上下来了。
  “麻烦什么?要不耿牛也得练车,就麻烦您给他指导指导了!”
  “那……那我回来咋办?”
  “你散会之前向大队部来个电话,我让耿牛去接您。”说罢,刘兆斗向耿牛做了个手势,耿牛一个调头将拖拉机停在了二人跟前。
  “耿牛,王书记要去县委开会,你送送他吧!”
  “嗯。”耿牛答应着。
  “王书记,您请上车。自行车我一会给您送家去!”刘兆斗边说,边把王咏金扶到了司机右侧的翼子板上坐下。耿牛挂档起步,拖拉机“突、突、突”地向着县城方向奔去了……
  
  拖拉机这东西,最早是英国发明的,其设计构造主要是用来耕地。所以它的轮轴上不装钢板弹簧,以增加拖拉机作业时的稳定性。但在道路上,它没有汽车那样的减震系统,一跑起来必然就一步三跳地生颠,所以说,这拖拉机不坐的不知道,坐上后就想撒尿。
  耿牛的拖拉机刚跑到周家村,王书记那大屁股就开始痛,满肚子肝肠直往下坠,膀胱受压迫后那尿感顿时就有了。但他咬牙坚持着,对着耿牛的耳朵喊话了:“哎……耿牛,你能不能开快点?”
  “嗯……嗯!”耿牛答应着,把油门踏到了底。
  可王书记并没有感受到车加快了。他闷了一会又对耿牛喊:“耿牛,你挂的几档?”
  耿牛说:“高速3。”
  “你给我挂1档!”王书记像是在下命令。
  耿牛虽疑惑,但他勉强照办。于是他退下了3档,猛轰了脚油门,将拖拉机强行挂上了一档,离合器一抬,车猛减下速来,王咏金差点从车头上摔下去!
  “哎哟……哟……哟……你怎么搞的?”王咏金大喊大叫着!
  “你不是让我挂一档么?!”
  “挂一档……挂一档不应该是最快吗?”
  “是高速3最快!”耿牛说。
  王咏金红着脸问:“那……那这东西一共有几个档?”
  “高低速合起来,一共6个。”
  “那我估计它应该跟马车一个道理,套上的马越多,跑的就越快!”
  “它……它……”耿牛没理解他的意思。
  没容得耿牛再说,王书记又命令道:“你给我6个档都挂上!”
  “噗嗤”一声,耿牛差点笑喷了!但他用力忍住后给王书记说:“它每次只能挂一个档。”说完,耿牛又排上了3档。
  王书记生气地说:“嗨!你这耿牛,怎么比牛还犟呢!”
  “我……我怎么了?”耿牛也生气了!
  “你……你太不听话,回头我让您村书记教育你!”
  耿牛只能闷头开车,不再说话。而这时王咏金那裤裆里,开始滴水了!
  “哎……哎,停、停、停!”
  耿牛赶紧停车,这王书记也顾不得路人如何,下车在路边边撒尿边心思着,这拖拉机跑的慢不说,关键是这车头上太颠,兴许那车斗里能好一些。所以他撒完尿就爬到了挂斗里坐下,然后让耿牛快开车。其实他那里知道:拖拉机挂斗的轮轴上虽然装了钢板弹簧,但空车在搓衣板一样的沙石路上行驶,弹跳的振幅比车头还厉害,并且前边车头扬起的尘土,被风向后带去,在车斗里形成涡漩,一个劲地向他身上扑。
  待王书记下车的时候,他浑身满脸以及他那梳了头油的大背头上,全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黄土。
  那天王咏金是怎么回的沿海没人知道,但他绝对没有给村书记打电话让耿牛接他,并且后来见到刘兆斗时,还狠狠地告了耿牛一状。
  再后来,他每次去市里开会前,刘兆斗都命人先在拖拉机的挂斗里装半车土,土上面铺上干草,草上再铺上草席,让王书记穿上风衣半躺半坐在上面。
  王咏金这特殊的出行方式,一直持续到四年之后,公社里弄来了一辆破汽车,沿海村才算是卸下了王书记这块包袱。
  
  说起那破汽车,那是在七四年冬季,公社里分管工副业的刘社长去青山市公干,见关系单位的后院里有一辆趴窝多年的鳖盖式老“伏尔加”。他用了三头肥猪,把那辆趴窝的伏尔加给拖了回来,停在了公社大院里,立马就引来了包括王书记在内的许多人围观。
  有人议论说:“要让它跑起来得花若干钱!”
  有人说:“光能跑不行,没牌照怕是上不了路!”
  有人说:“没牌照在本县跑没问题,监理站绝对不会扣公社的车。”
  还有人说:“光有车不行,怕是咱沿海找不到会开这玩意的人呢!”
  “……”
  王书记听了上述的议论之后,对刘社长说:“既然弄回来了,咱砸锅卖铁也要让跑起来,这事就由你们工业办公室负责了!找司机的事,我明天村干部会议上,让各村给汇报一下,看哪村里有这样的人才。我就不信咱这么大一个沿海公社,就找不到一个会开车的!”
  简单直说,刘社长第二天又去了青山,请回了几名修理工,经一个多月的折腾,那辆伏尔加终于修好了。虽然其发动机的声音如拖拉机一般,但其外表的确是一辆锃明瓦亮的轿车。
  这时候栾家村的干部给推荐的退休老头马师傅也到位了。放了挂鞭炮之后,马师傅拉上了王书记和刘社长等人,“突、突、突”就驶上沿海大街!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书记每当出远门,都乘坐这辆伏尔加,但他去县委里开会办事,只让马师傅给送到水寨街北头,剩下的一里路,他步行前往。待下午散会前,马师傅还到该地方接他。
  
  话说严冬时节里的某一天,马师傅又拉王书记去县委办事。正赶上了下雪天,车到水寨街北头,王书记又要下车时,马师傅对他说:“王书记:您看这雪下的这么大,到县委您的衣服就淋湿了,干脆我送您到县委得了!”
  王书记说:“呃……这……这不行!”
  马师傅加了一句:“您这体格万一滑倒,麻烦就大了!”
  这句话起了关键作用,让王书记想起了他二年前,下雪天曾被滑倒过,致他半个月没下床,三十天扶墙走,百天之后才恢复正常生活。惹得比他小10岁的媳妇,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那……这……”王书记一犹豫,马师傅就踩上了油门,车子突突了几声,就到县委的大门口了。
  
  当年的东川县委及县革命委员会,座落在城隍庙街中段大清朝留下的老衙门内,大门朝北,院里院外古色古香,其所有的建筑仍保持着旧时代的特征,青砖小瓦、飞檐翘角。唯一改造的是大门正对着的三间大堂的前后窗,去除了旧时的方格式木棂,改成了新时代的玻璃窗。当年的县委书记、县长和其秘书们,每人一张桌子,都在那三间通透的大堂里集体办公。
  那天早晨七点半,书记和县长们到齐后,吕书记看了会窗外的天气,回头对正副县长和秘书们说:“市里梁市长昨日在咱们邻县视察工作,今天上午有可能到咱们县来,你们分头准备一下接待工作和汇报提纲,以防他来时我们措手不及。”
  刘县长应了一声刚站起身来,他无意中向北院里瞅了一眼,忽见一辆披了一身白雪的伏尔加轿车,从大门外慢慢地驶了进来。
  “哟!来了、说来来了!”
  刘县长一声小喊,屋内几乎所有的人都随声向北看,唯有吕书记没来的及看一眼,就起身小跑出了“大堂”,其他人也随之蜂拥而出。
  当吕书记跑上前,拉开轿车右后门的时候,见是王咏金从座位上慢慢腾腾地移了下来。
  “你……你……你……”吕书记笑哈哈的那脸,“刷”地拉了下来,跺脚后,愤然回到了办公室!
  刘县长则近距离指着王咏金的鼻子说:“好你个王咏金,什么时候晋级到市长的级别了?”
  “我……我……我……”
  “你乱弹琴!”
  几天后,县委一纸调令,将王咏金调至县气象站,当副站长去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