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观赏美景,投资家乡
作品名称:战友情深 作者:盛世华年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字数:3868
一群人离开金梁家和张家庄,在金梁带领下,向着南山岭山坡的张龙烈士陵园走去。走到陵园大门前,张董父子停下脚步,抬头注目观望,只见大门上方自左至右横书:“张龙烈士陵园”。走进陵园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张龙手托炸药包的大理石塑像。张董父子又停下脚步,立正站好,向张龙塑像三鞠躬。随后,他们又参观了张龙烈士纪念馆的实物和文字说明。
从张龙烈士陵园出来,一群人又簇拥着张董登上南山岭开发区参观。山坡越来越陡,张董步履艰难,金梁和延喜每人架着他一只臂膀,一步步登上山顶,直到青松峰。一路上,张董父子看见大片大片的果树园、中药材园和茶树园,不断称赞说:“开发得不错,既能增加地方的经济收入,又美化了山岭,防止了水土流失。只是山坡太陡,沿途又没有台阶,登上来太困难。”一旁的金梁说:“在南山岭沿途建造台阶护栏,已经在开发区的规划之中,只是暂时还有些困难,没有动工。”张董问:“什么困难?是不是经费上的?”金梁点点头。张董说:“这个问题不大,我来帮你们想想办法。”金梁连忙道谢。
张董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金梁:“我记得南山岭上有一座山神庙,你带我去朝拜朝拜,请求山神爷保佑人畜兴旺,国泰民安!”金梁向一个山坳处指了指,于是一行人跟着张金梁进了山神庙。张董抬头看见山神爷高大的彩色塑像,立即在山神爷座下香案前的蒲团上跪下来。志忠志华一左一右分别在父亲两边跪下。张董双手合十,仰望山神爷说道:“山神爷,您是南山岭和青龙乡人民的保护神,在您的保佑下,南山岭山青树绿,花香鸟语,更加美丽,青龙乡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美满。张继祖一家虽然迁居香港,远离家乡,但我们一家人永远都是您子民,希望得到您的保佑,让我们业兴家旺,居家平安。”说完,父子一齐给山神爷磕头。张董站起来,从身上掏出二百元放在山神爷一旁的盘子里,说:“这点钱,是继祖给您老的烧纸钱。”然后带领儿子离开山神庙。
李虎带领一行人离开南山岭,来到水草湖畔。大家先参观了沿湖沼泽地的养鱼塘、龙虾塘和螃蟹塘,看水中塘边鲜活的游鱼虾蟹,它们或在水中游动,或在岸边围网中爬行,自由自在,各得其所。养殖户撑着小船,一边唱着小曲,一边向塘中撒放饲料。金梁说:“我们中午吃的鱼、虾、螃蟹,都是在这里买的。张董觉得味道怎么样?”张董说:“味道很好!与海里产的鱼虾蟹相比,还是湖里产的味道更鲜美。”大家正看得津津有趣,只见赵军在湖边码头上招手大喊:“喂,李书记,两只游湖的渡船都准备好了,快请张董上船游湖。”李虎听见连忙招呼张董和大家一起向码头走去。
大家簇拥着张董来到码头上,看见湖边的柳树荫下并排摆放着两条渡船。李虎搀扶着张董父子上了一只渡船,其余人上了另一只渡船。两位船工招呼大家坐好,拿起船篙在岸边使劲一撑,渡船便迅速离开湖岸,向着湖中划去。大家坐在船上举目眺望,只见水草湖烟波浩淼,白帆点点,一望无际;沿湖一带芦苇苍苍,鸥翻鹭舞,荷菱鲜艳,溢彩飘香,风光旖旎。只觉得清风拂面,粼波耀眼,耳听渔歌鸟语,眼观湖光山色,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
张董不觉赞叹道:“好个水草湖,真是波澜壮阔,风光秀丽,名不虚传!”他回忆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新四军游击队的藏身之地,他们白天潜伏在茫茫无边的芦苇荡里,倚靠湖里的鱼虾菱藕为食,晚上乘着夜幕作掩护,纷纷走出芦苇荡,上岸偷袭日寇的岗哨,炸毁日寇的碉堡,搞得日本兵一年四季不得安宁。日寇也不断围剿游击队,终因湖面太大,芦荡太多,游击队行踪不定,目标不明,难以奏效。现在是太平盛世,应该好好规划规划,把水草湖建设成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区,一定会吸引国内外许多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李虎说:“开发建设水草湖风景区,已经列入青龙乡和开发区的远景规划之中,相信不久这里一定会建设成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区!”张董说:“南山岭和水草湖山清水秀,资源丰富,开发建设前景看好。我一定要为家乡的这一壮举尽一份绵薄之力!”李虎说:“好啊!有张董的大力支援,我们对开发建设南山岭和水草湖风景区就更有信心了!”
游览结束回到乡政府,李虎赵军在会议室为张董父子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晚会,青龙乡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乡直各机关单位、居委会二百多人参加。李虎首先代表乡政府和管委会致欢迎词。他说:“张董是著名的香港张氏集团的董事长,两位公子,一位是香港张氏集团总经理,一位是张氏集团深圳电子公司总经理,三位都是位高权重,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但是,这么多年,尽管天高路远,关山阻隔,他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是庆阳县青龙乡张家庄,他们的祖坟还留在那里,和他们血脉相连的乡亲们还留在那里,所以,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东南沿海设立经济特区,张董就立刻派出他的二公子张志华来深圳开办了张氏电子公司,并多方打听家乡的情况,终于遇到赵延喜,了解了家乡情况,随后决定带领两位公子回到家乡扫墓祭祖,看望乡亲们。真是乡音难改,乡情难断啊!对于张董对家乡的这份情,这份爱,我们深受感动,并表示高度赞扬!”
李虎接着说:“今天下午,我们陪同张董父子一起瞻仰了张龙烈士陵园,游览了南山岭开发区,朝拜了山神爷,又乘船观赏了水草湖风光。张董感慨良多。他说,张龙烈士,不仅是国家和人民的英雄和光荣,更是青龙乡、张家庄和张姓人家的英雄和光荣!他说,南山岭和水草湖开发建设得不错,既美化了两处的环境,又增加了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但是要建成旅游风景区,还不够完善,还有需要提高、进一步发展的地方。比如南山岭要建设登山的台阶护栏,水草湖要扩建水港码头,旅社饭店,增添大型游艇,要把水草湖建成水上乐园,吸引更多游客到湖上观光游览,尽享水草湖的水上之美。并表示,愿意为振兴家乡经济,让家乡人民尽快过上好日子尽一份绵薄之力,令人感动!我相信,有了张董大力支持,南山岭和水草湖旅游风景区,一定会建设得更好,更美,更完善,为青龙乡广大人民脱贫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张董也做了感人肺腑的讲话。他说:“解放前,因为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我只好携家离开家乡,远赴香港经商做生意。这些年,虽然赚了一些钱,但是想起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家乡亲人,想起荒芜的祖坟清明节无人扫墓祭奠,一次次流下心酸的眼泪,夜不能寐,思虑万千,充满后悔和遗憾。我只有一回回告诉两个儿子,要求他们牢记:我们的老家在淮北的庆阳县、青龙乡、张家庄,那里是我们家世代居住的地方,有我们张家世代的祖坟,有和我们张家血脉相连的张姓亲人。以后如果有机会,你们一定要代替我回到家乡扫墓祭祖,看望乡亲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愿望竟然在我这一代终于实现了!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创办经济特区,敞开国门,允许港澳台和外国资本进入特区建厂兴业,招收内地工人,让我得以认识了赵延喜小老乡,了解到国内和家乡的真实情况,于是我决定带领两个儿子回乡祭祖,看望亲人。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时隔多年,从未谋面的家乡领导,从刘县长、邓主任、李书记到张村长,家乡人民,从青龙乡到张家庄及周围村庄,依然对我这么友善,亲热,甚至是优待有加。我到张家老坟扫墓祭祖的时候,县乡村的政府和领导刘县长、李书记、赵主任、张村长,都送了花圈,甚至就连张金梁、赵延喜这些小字辈也送了花圈,着实让我感动。吃饭的时候,县乡村政府领导以及张家庄的乡亲,争着拉我父子去吃饭。我来到庆阳县的第一顿饭,是在县委招待所由刘县长亲自招待的,来到张家庄,是由张金梁的爷爷奶奶张瑞生夫妇在他家里招待的。时隔四十多年,又让我尝到了家乡饭菜和家乡酒的味道,李正才老汉还让他儿子李虎书记送了我一箱洋河大曲酒,让我带回香港喝,真情感人,让我终生难忘!走路的时候,长途,有县乡政府的轿车接送,短途,有金梁和延喜搀扶着我走,登南山岭,几乎是他们两个把我抬上去的,实在让我感动至深!”
张董接着说:“下午,在李书记、邓主任和赵主任陪同下,我父子瞻仰了张龙烈士陵园,参观了南山岭和水草湖经济开发区。革命烈士,为了新中国建立不怕牺牲的精神,家乡人民,为了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着实让我感动,值得我父子好好学习。在朝拜山神庙的时候,我再三祈祷山神爷保佑家乡人民人畜平安,家兴业旺,生活幸福美满。”
张董停了停,又接着说:“不过,在参观两个开发区的时候,我也发现了一些美中不足之处:比如南山岭,山坡上没有盘山公路,也没有登山的台阶护栏,水草湖没有现代化的水港码头,没有供游客游湖观光的大型游艇,这就增加了游客登山游湖的困难,影响了他们游玩的兴致。这些不足之处,难道地方领导没有发现吗?他们早就发现了,并且已经列入乡政府和开发区的远景规划中。为什么还没有付诸实施呢?说到底是经费还没有筹够,暂时无法付诸实施。青龙乡是我的家乡,家乡政府各级领导和广大乡亲们又对我这么好,这么亲近、优待。现在,家乡开发建设出现了一些困难,我这个家乡游子,香港张氏集团的领头人,我能坐视不管吗?那绝不是我的为人!于是我做出决定,开怀解囊,投资一千万元人民币,为开发建设南山岭和水草湖成为旅游风景区,尽一份绵薄之力!”
会场上立即响起一片热烈的鼓掌声。李虎走上前握着张董的手连声说:“谢谢张董!我代表青龙乡四万名父老乡亲,郑重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有了您这笔投资,南山岭和水草湖经济开发区的远景规划立即付诸实施:在南山岭山坡下修筑盘山公路,山坡上修建台阶护栏,直通山顶青松峰。在水草湖畔建造设备齐全的水港码头,旅社饭店,配备游湖快艇,供游客观光游览。到时,欢迎张董带领两位公子回乡再来看看南山岭和水草湖的秀美风光,一定又是另一番景致,另一番感受!”张董说:“我们一定会再来的。家乡的路开通了,作为家乡游子,我们一定会经常回家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