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戏说鳌拜>第十六回 探花不值一文钱 鳌拜书房见康熙

第十六回 探花不值一文钱 鳌拜书房见康熙

作品名称:戏说鳌拜      作者:浪漫诗剑侠      发布时间:2012-11-25 20:58:19      字数:3201

    
  话说鳌拜专权不假,却也和辅政大臣重视和处理满汉关系问题,提出:首崇满洲是其既定国策,这一国策基本不变。不管他们对汉族地主和地方豪强表示出多么友善,但一旦触及满族统治者切身利益,危及满洲贵族统治地位,他们重满轻汉的根本原则就充分反映出来了,不惜杀戮镇压。至于府州县各级官吏,几乎是清一色的汉官。这种中央机构满人占居优势,地方军政大员中汉军与汉人各据其半,低级官吏几乎全为汉人把持的情况,在整个清前期变化都是不大的。因此,尽管鳌拜等比较强调“首崇满洲”,但由于这样一种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基本格局不能变更,满、汉关系也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汉化的趋势没有被遏止。
  鳌拜其人乃马上将军,对于汉人汉书汉文化是相当抵触和反感的,在他心里,中华文化狗屁不是,仁义道德都是枷锁,泯灭人性的,只有拳头和刀枪才是真的,但是满清统治了中原大地,神州万里,要治理地方,却需要大量的官吏管理,因此,开科取士却也是无奈之举,提起文人学士,鳌拜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但是还必须使用和收拢这些酸臭文人,在他看来,简直就是无奈之举。
  这一年清廷将上年未完钱粮的江南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并溧阳一县的官绅士子全部黜革,史称“奏销案”。清政府为了裁抑缙绅特权和压服江南地主,便借口抗粮,制造了此奏销案。
  此案初只限于无锡、嘉定两县,后来通行于四府一县。根据江宁巡抚朱国治的造册上报,清廷将欠粮者,不问是否官僚豪绅,亦不分欠数多寡,在籍绅衿按名黜革,秀才、举人、进士,凡钱粮未完者,皆被革去功名出身;现任官概行降两级调用,计共黜降一万三千余人。其中不少人被逮捕,械送刑部议处,对文人是比较严酷的,所以说:
  满清书不念,念书王八蛋。
  说来可笑,这年北京城开科取士,既然是取士,就要看真才实学,满清政府岂乏真才实学的官吏?三科三试,认真选拔,文章中看高低优劣,最后录取了一名状元,一名榜眼,还有一名探花,当然进士也很多,可以说都是为国为民的良才饱学之士。
  人常说:江南物华天宝,地杰人灵,此话果然不假,本科探花叶方霭就是江南人士,对诗词歌赋四书五经甚至治国之道,可以融会贯通,有安邦定国之志,匡扶社稷之心,还真的得偿所愿,探花及第,真不负十年寒窗苦读,准备报答皇恩,好好大干一番,自然神采飞扬,感觉荣祖耀宗自不必多说,但是,运气太背了,简直就像吃了“贝贝”牙膏一样,简直就是谁掘了他的祖坟,跑了脉气,心里非常不舒服,简直就想去自杀,你却道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呀,满清政府官吏可是明察秋毫的,最后竟然查出这个探花叶方霭竟然在当地欠钱粮没完,实属刁民,对抗政府收缴赋税钱粮,这还了得?欠了多少?查过后发现,整整欠了一文钱,也就是一个麻钱,官吏据实上报,鳌拜大人道:“对抗政府,不分大小轻重,欠一文钱跟欠一千两银子性质是一样的,这个样的人,我们可不敢用。”
  就然太师有批示,而且说的也很有道理,因此,朝廷自然也就罢免了探花叶方霭的探花功名,贬谪他回家完粮。
  探花不值一文钱,功名富贵一场空。
  毁你一生很容易。国家钱粮重中重。
  康熙皇帝十六岁了,开始亲政,这天,正在书房读书,奴才进来禀报:“回皇上,鳌拜太师有事要叩见皇上,在外侯旨。”
  康熙道:“传太师觐见。”
  却只听外面马上想起了沉重的脚步声,“咚咚”作响,一个威武的武官走进了书房,扫帚眉,钢刷胡子,二目炯炯有神,身材高大,走路挂动风声,进来跪下,道:“奴才鳌拜叩见皇上。”
  康熙道:“罢了,太师请起。”
  鳌拜站了起来。
  康熙道:“太师有话请讲。”
  鳌拜道:“回皇上,辅政大臣苏克萨哈蓄有异心,他的奏章大逆不道,非处极刑不可。”
  康熙放下书,未知可否,心里道:我的鳌太师,你们都是朕的辅政大臣,为什么要倾轧呀!真想不明白。
  鳌拜道:“皇上刚刚亲政,毕竟经验不足,苏克萨哈这厮就上奏章,说什么:‘皇上亲政,俯首听令,请命臣去先帝陵寝,给先帝守墓,年老无用,请皇上怜悯,得以生存。’皇上你听,这不明显在藐视皇上吗?皇上不亲政,他能活,皇上一亲政,他倒活不了了,这就是说,皇上对奴才残暴不仁。”
  康熙依旧是听,未说话。
  鳌拜又道:“奴才和王公大臣贝勒开会,都说苏克萨哈共有二十四条罪:腹藏奸诈,苞藏祸心,欺藐幼主,不愿归政,实在是大逆不道。按照本朝‘大逆律’父子应一并凌迟处死,养子六人,孙一人,兄弟之子二人,皆斩立决。其族人前锋营统领白尔赫,侍卫额图也都斩决,这样才不留后患。”
  康熙这才说话:“太师,如此处决,只怕太重了。"
  鳌拜道:“皇上,您年龄还小,朝政大事只怕还不十分明白,这苏克萨哈奉先帝遗命,和奴才等共同辅政,听到皇帝亲政,应该喜欢高兴才对,他却上表诽谤皇上,显然是包藏祸心。请皇上批准臣下之议,马上重刑惩处,不可姑息养奸。皇上亲政之初,就应该杀一儆百立威,让文武百官臣下心生恐惧。若宽容了这个逆臣苏克萨哈之罪,只怕众臣子欺负皇帝年幼,再出言不逊,行事无礼,皇上以后就不好办事了,皇上说的话谁还肯听?”
  康熙叹息一口道:“鳌太师,苏克萨哈虽说不对,不过,他是先帝指名的顾命辅政大臣,跟您一样,都是先帝所看重的,我刚刚亲政,就杀辅政大臣,先帝知道,必然不喜,还是慎重为好。”
  鳌拜”哈哈“大笑道:“皇上,您说这话就杀小孩子的话了,先帝命令苏克萨哈辅政,他自当好好侍奉皇上,用心为国办事,尽心竭力,赴汤蹈火,为皇上效犬马之劳,报答先帝恩德,这也是做奴才的道理,可是他却心存怨望,公然诽谤皇上,说什么致休乞命,好像自己的性命重要,军国大事不重要,是这厮对不起先帝,而不是皇上对不起这厮。哈哈哈。”
  康熙道:“鳌太师有什么好笑?”
  鳌拜一怔,止住笑声,道:“是是。”眼见小皇帝面沉如水,鳌拜的神情有些尴尬。
  康熙沉默无言,半天道:“就算苏克萨哈过分该死,我亲政之始杀了他,只怕有伤先帝之明,朝野上下不是说我杀错了人也会说说是先帝看错了人,无知人之能,朝廷若将苏克萨哈的罪名公布天下,人人都会想,哇!苏克萨哈这厮罪大恶极,这样的坏东西,先帝竟然以为他是好人,用为顾命辅政大臣,竟然和忠勇的鳌太师并列,这不忒没见识?鳌太师,您以为呢?”
  鳌拜却是苏克萨哈不死,睡不着觉的,非要苏克萨哈死,道:“皇上,天下百姓怎么说,不必管它,我们大清朝中之事,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谁敢诽谤先帝,看他有几个脑袋?”
  康熙道:“书上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味的杀头,恐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老百姓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很危险的。”
  鳌拜道:“我是皇上呀!汉人的书都是放屁,我是不看的,假若他们的书写得好,说得对,那么他们汉人的江山又怎么能落到我们满清手中?所以奴才大胆劝说皇上,汉人的书,还是少读为妙,卖嘴是没有实际作用的,只有刀枪剑戟才是真的。他们的书读多了,满脑子的浆糊,人也会变得稀里糊涂。”
  康熙不说话,听他说。
  鳌拜又道:“奴才当年随先帝东征西讨,从关外打到关内,汉字却不识一个,一样的给我满清入主中原立下汗马战功。打天下,保天下,还得用我们满清的法子。”
  康熙道:“鳌太师的功劳自然是最大,否则先帝也就不会重用鳌太师了。”
  鳌拜道:“奴才只知道赤胆忠心,给皇帝办事,对我满清皇帝都是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但是,我们满清人办事,就是干脆利落,奖罚分明,忠心有赏,叛逆必罚,这苏克萨哈是个大大的奸臣,皇上岂能放过?非处重刑不可。”鳌拜说的激动,一双大眼睛瞪着康熙皇帝。
  康熙道:“太师,你为什么非要杀死苏克萨哈,到底还有什么真实原因?”
  鳌拜道:“我有什么真实原因?难道皇上竟然以为我鳌拜有私心?”鳌拜的声音越来越响,语气也很凌厉,厉声道,“奴才为了咱满族人的天下,先帝创下的基业,鞠躬尽瘁,受尽委屈而痴心不改,可不能让子孙给误了,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皇上这样问奴才,奴才真不知皇上是什么意思?怀疑奴才有不轨的企图吗?”
  鳌拜说的激动,面露凶相,满脸横肉,双眉倒竖,凶神恶煞一样的往前走了几步,握紧了拳头,康熙皇帝吓了一跳,“啊”了一声,从椅子上跳了下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