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驾洛国普州太后许黄玉传奇>第五十一章 筑巢引凤

第五十一章 筑巢引凤

作品名称:驾洛国普州太后许黄玉传奇      作者:傅光炯      发布时间:2025-07-27 22:15:23      字数:4108

  雷迁率领成都的蛮夷部众到达汉安城外。此时,他的部众虽然只有七八百人,但大多数都是西南地区各地的蛮夷英雄,又或从成都大狱中获救出来的绿林豪杰,因此战斗力十分强大。
  汉安守将、汉家朝廷游击将军严世芳率领将士千余人马出面拦截。他前次被泰山三童丢到武威将军府中出尽了洋相,又遭到了刘尚的一顿臭骂,回来以后稍微有所收敛。但他从此恨死了泰山三童,发誓今生此世必报此仇。只是泰山三童踪影全无,他也只好窝藏在心中。这天,他听说雷迁带领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前来,便立即将城中的兵马分做两起,每起一千人。他自己带了一起人马出城迎战,力图生擒了雷迁,以便在刘尚的面前挽回自己的面子。
  可是雷迁的部属虽然不过七八百人,但他们知道倘若不拼死作战,便是死路一条,因此个个以一当十,立即将汉军队伍冲得七零八落的。严世芳虽然英勇善战,奈何部属们早已厌恶了他的为人,又知道蛮夷义军全是一些亡命之徒,他们刚刚攻打过成都,连武威将军府也不能奈何他们,因此一个个人心惶惶,尚未交战就已经纷纷溃逃,严世芳勒束不住。
  恰恰雷迁率领着猛将颜柯、莫洛死战严世芳。颜柯、莫洛在成都之战中受了挫折,心中早就窝着火,一上阵就刀枪齐举,拼死上前。严世芳看见自己队伍全部溃散,心慌意乱之下,被莫洛一枪刺下了马来。颜柯赶到,再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汉军更加四散奔逃,没有一个人敢于逃回城中。
  汉安城中原来就已经聚集了雷迁的部属千余人马,听得汉军出城与雷迁交战,便一齐乘势攻打县衙门。城内的守军也不过千余人马,由严世芳的副将、千夫长吴信率领。吴信听得蛮夷又在城内作起乱来,慌忙率兵前去镇压。不料迎面碰上了索尔泰和诺西。他们带领着八百名赤膊上阵的蛮夷弟兄,一个个尽皆丹砂涂面,五色纹身,犹如鬼神之师降临于人间。汉军官兵见了,人人胆战心惊。索尔泰身高七尺有余,体貌非常,神勇过人。他看见吴信,也不言语一声,手中流星锤就迎面打来。吴信猝不及防,立即被他打下马来。蛮夷兵众一声发喊,上前将吴信乱刀砍死。汉军官兵见了,吓得四散里狂奔。顷刻间,汉安城中哪里还有什么汉军队伍?
  蛮夷部众于是占据了汉安县城,他们释放了狱中囚徒两千多人。那些囚徒多是一些贫贱无倚之人,有些人原来便是啸聚山林的盗贼,出狱后也大都参加了攻城活动,因此也成为了蛮夷义军的士卒。
  雷迁顺利地进入了城中,于是分兵把守城池,发布安民告示。这时候,雷迁开始发出公开的命令,要求散布于川、滇、黔、湘、鄂各省的部属集中起来,努力攻打川南一带。各地蛮夷首领,少者率领部众几百人,多的率领部众上千人,果然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参战,结果十数日之间,蛮夷义军竟然夺下了川南城池十余座,拥有了队伍三万余人。
  雷迁一直对待许宝玉十分礼遇。他专门派了十个士兵侍卫许宝玉,还送给他许多贵重的衣服和器皿,拨给他一定的金银物资供他使用。每日里研究军政大事,雷迁也必然邀请许宝玉到场,许宝玉却总是一言不发。各地送来的军事情报,雷迁也必定送给许宝玉阅览,许宝玉阅后也不做声。
  切诺道:“许先生究竟不与我们一条心,留着他何用?不如一刀杀了,或者将他释放了!”
  麻衣卫道:“你知道个什么?许宝玉的妹子许黄玉乃是大盟主的亲外甥女儿。”
  雷迁却说道:“也不单单因为他是我们的亲戚这么一层关系。自古以来,武能开国,文能兴帮。我们将来若是得了天下,总要依靠这些读书人来帮助我们治理国家。”
  切诺道:“他整天一言不发的,又怎么会帮助我们?”
  雷迁道:“读书人与我们不一样。我们义军初起,胜负难以预测,他能够安心地留在这里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他肯帮助我们了,那就说明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气候!”
  切诺道:“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是一个读书人,在我们的队伍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雷迁道:“你们不能这么说。冲锋陷阵,他们固然不行。但是行军打仗也需要计策和谋略。特别是治理国家,却不能只是凭着刀枪。必须用善于理财的人员管理税赋,用善于断案的人员管理刑法诉讼。今后我们需要的人才多得很,只怕找不到,不怕人多。许宝玉是第一个来到我们队伍中的读书人,我们一定要善待他。今日有了一个许宝玉,将来便会有若干的许宝玉。他们的书读得多,明白的事理也就多,一个人帮助我们的一个方面,我们便方方面面都不必发愁了!”
  众人觉得雷迁毕竟眼光远大,对他更加佩服。
  此时蛮夷兵众中也有少数人员趁机烧杀抢掠。许宝玉忍不住求见雷迁,劝他道:“川南民众总是无辜良民,不可以纵容部属们抢掠杀害!”
  雷迁觉得许宝玉说得很有道理,更主要的是他觉得许宝能够开始提出他的建议了,说明他对蛮夷义军已经开始关心了起来,只要大家持之以恒地善待他,他就一定会对蛮夷义军的行动提出更多的有益的建议。于是他立即任命切诺为义军内务总管,并且发布了几道禁令,开始勒束自己的部属,严明军队纪律。切诺为人正直,带领一支队伍专门整肃纪律,还杀了几个烧杀抢掳的部众,于是蛮夷义军的纪律逐步地好转。
  川南一带的贫困百姓开始依附雷迁了。
  索尔泰高兴地说道:“大首领,如果我们夺得了天下,你就是我们大夜郎国的国王了!”
  雷迁道:“我不能够做这个国王。按照皇天上帝给我们的提示,许黄玉才是皇天上帝派来的神女,只有她才持有双鱼形的小金镜,才能够做我们大夜郎国的国王。”
  索尔泰问:“许黄玉何时能够来到我们军中呢?”
  雷迁说:“快了!”
  其实这个时候,赵匡、许黄玉等人保护着几家老小,已经来到了川南地区的僰道城。这僰道城就是今天的四川省宜宾市。他们找到当年申辅与雷迁曾经打过架的那个小客栈,将几家大小暂时安顿了下来。
  申辅首先出去打探消息。
  赵匡说道:“我们几家的大小尽在此地,只是不知道少主人现在何处。倘若他也能够去到江夏,大家也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定居江夏,从此不必担惊受怕了。”
  众人议论纷纷,一派欣喜之色。
  申辅忽然匆匆忙忙地进来说道:“师父,大事不好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问道:“什么事情,你这么慌里慌张的?”
  申辅道:“雷二叔率领数千蛮人在成都公开造反,先是劫走了少主人许宝玉,后来还劫走了钦差大臣董大人。这几天,武威将军府四处调兵遣将,准备全力镇压他们。”
  许夫人不由得大吃了一惊:“雷迁也是一个明白人,他们这样做,岂不是自寻死路吗?况且他一时间又从哪里召集得来几千人马前去攻打成都呢?你这个消息绝对不可靠,是从哪里听来的?”
  王修也说道:“先前你们在各地抗拒官军,还可以说是为了自己逃生的需要。雷迁如此作为,岂不是真正的大逆不道了?”
  许黄玉也说道:“我舅舅并不是个没有头脑的人,他如何会做出这种不识时务的事情?”
  申辅说道:“消息千真万确,大街小巷的人们都是这么传说的,而且僰道县衙门连告示都已经张贴了出来,并且城中已经全面戒严,四面八方地盘查各种蛮夷人口。”
  赵匡想起雷迁的种种说话,于是慢条斯理地说道;“此事并非没有可能。以前他就多次对我说过官逼民反的话,并且还主张过攻打普慈寨城。那时候我就觉得奇怪,他并不是一个有着帝王思想的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造反的话题呢!”
  申辅继续说道:“外面的人们还说,事情的起因是:我们逼得王硕逃走以后,刘尚却将少主人关押了起来,所以这才惹得雷二叔造反的。”
  赵匡道:“这就对了,雷迁是个血性汉子,素来极重情义。他如果知道少主人被关了起来,极有可能铤而走险,这也许就是他迟迟不来与我们会合的原因。”
  许朋道:“少主人刚刚为武威将军府建立了功劳,武威将军又关押他做什么?”
  申辅道:“这个我们就无从知道了!”
  赵匡听了,忧心如焚地说道:“如此说起来,我们的处境就更加危险了。朝廷肯定会怀疑我们与雷迁一道造反。同时朝廷也不难打听出雷迁就是个夜郎国人。我们如果此时再去夜郎国,无异于自投罗网。现在只有先往江夏老家躲藏起来。”
  凤姑伤心欲绝地说道:“我们可以就这样走了,可是宝玉还在雷迁的手中啊。将来是死是活又让我们怎么放心得下?”
  许黄玉说道:“兄长肯定不会参与我舅舅的造反,并且即使兄长不参与,我舅舅也绝对不会伤害他的。嫂子尽管放心好了!”
  许夫人道:“即使雷迁不会加害于他,可是朝廷却会将他看成依附了叛逆啊!将来他又怎么说得清楚呢?再说他一个斯文人,在乱军中那种日子又怎么过呢?”
  赵匡道:“老夫人,您们放心好了。我估计少主人虽然被迫跟随着雷迁行动,但是绝对不会处在战争的前沿,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目前情况尚不明朗,一旦有了确切的消息,我们还可以设法让他从叛军中逃跑出来,将来朝廷那方面也是可以说得清楚的。”
  许夫人和凤姑只好不再言语。
  赵匡又建议,立即在僰道城中雇佣一条大船,由凤姑、许朋、春梅、张郎、姚永、王薄、杏姑等人侍候,先将几家老小和陈谋先生连夜送往江夏,然后他再与申辅、许黄玉、慕贞、慕娘、尼罗、尼娅等人留在蜀中,设法寻找机会,营救许宝玉。众人都表示赞成。
  于是申辅径直找到客栈掌柜,问道:“掌柜的,近来生意可好?”
  掌柜道:“小侠,托您吉言,也还马虎过得。”
  申辅道:“我们本是江夏之人,这次来到僰道城,原来打算住上两三个月。不料舅爷近日突然生了重病,家中大小急成了一团,盼望老夫人回去商议后事。老夫人他们只得先行回去。你能不能帮我们雇佣到一条大船,并且今天晚上就要开船?麻烦之处,我们当有重谢!”
  掌柜喜笑颜开地说道:“这有个什么呢?谁家没有个急难的事情?好在我们平时经常为旅客联系船只,因此与船行中的人们也十分熟悉。您放心好了,只要还有一条大船在城中,我也一定让它载着您诸位的老夫人回到江夏。”
  果然不出所料,掌柜去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笑嘻嘻地回来说道:“小侠呀,您老人家交代的事情我已经办妥。一条双桅大帆船,刚好可以坐下十多个人。这一路又是顺风顺水的,估计三五天时间一定能够到达,误不了您老人家的大事情。只是船资贵了一点,我怎么说价,人家总是不肯再少,务必要收五十两银子。您看成还是不成?”
  他唠唠叨叨地说了半天,申辅道:“有劳掌柜的辛苦,说成就行了,船资我们照付。这里还有十两银子,算是你的辛苦费。这里还有我们的几个人留下,有什么事情你要也多多跑腿,不方便处也要多多担待,今后我们也少不了给你赏钱!”
  客栈掌柜欢欢喜喜地去了。
  两个时辰以后,许夫人率领几家老小依依不舍地与赵匡、许黄玉、申辅、慕贞、慕娘、尼罗、尼娅等人告别,上船以后沿着滚滚大江顺水而下,人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僰道城。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