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拾的温暖时光03
作品名称:岁月与情 作者:爱好者快乐 发布时间:2025-06-12 04:56:13 字数:3138
李明艳的母亲王美英,1944年生,19岁那年生下李明艳。1964年5月出生李明艳的大妹李明娟,1966年3月生李明艳的幺妹李明莉,1969年6月生下李明艳的弟弟李明军。弟弟李明军学习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务农。后买农用运输车跑运输。1988年出车祸死亡。
李明艳家的后院,是母亲精心打造的小花园。几丛海棠花肆意绽放,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粉的像霞,白的若雪,还有那神秘的黑色海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群翩翩起舞的仙子。院子的角落里,那些随风飘落的花籽,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凤仙花,为小院增添了几分活泼与俏皮。
土坯院墙上,红色的小星星花和白色的素馨花相互交织,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整个墙面。每当微风拂过,花朵和叶子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那是家的味道,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夕阳西下,院墙上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缓缓移动,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前院是一片果树的天地,桃树、苹果树、橙子树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春天,桃花盛开,粉色的花瓣如雪花般飘落,整个院子都沉浸在一片浪漫的氛围中;夏天,苹果树上挂满了青涩的果实,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秋天,橙子成熟了,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果香。除了果树,前院还有一丛丛的栀子花、玫瑰花和木槿花,它们在不同的季节依次绽放,为小院增添了无尽的色彩。
厨房后院,一大蓬香蕉郁郁葱葱,那宽大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旁边的李子树,虽然果实酸涩,但却承载着李明艳童年的许多趣事。每年桃花凋谢后,桃树上便会出现许多毛毛虫,它们在树枝间爬来爬去,让人毛骨悚然。由于进厨房必须从桃树下经过,李明艳每次都是一路小跑,生怕那些毛毛虫掉到自己身上。等到桃子成熟,一家人根本吃不完。这时,心灵手巧的妈妈就会把桃子做成罐头或者果酱,那香甜的味道,至今仍萦绕在李明艳的心头。李子则会用盐水浸泡,晒至半干,制成美味的果脯。
李明艳每次上学,都会带上一些妈妈做的李子果脯,分给同学们吃。大家一边吃着果脯,一边分享着彼此的快乐,那酸酸甜甜的味道,不仅仅是美食的享受,更是友谊的见证。
李明艳的妈妈还在院子的空地上种满了各种家常蔬菜。每当做饭需要葱姜芫荽时,妈妈就会喊:“明艳,去菜地里摘点回来。”李明艳便会欢快地跑向菜地,穿梭在各种蔬菜之间,精心挑选最新鲜的食材。有时候,她看到瓜架子上的黄瓜成熟了,就会忍不住顺手摘两根,一边啃着一边往家走。那清脆的口感,带着淡淡的清香,是大自然给予的最美味的馈赠。
1967年下半年,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时代的洪流翻涌不息。青山县的老街上,来了一户特殊的人家。
董平,这位1920年出生于山西平遥的汉子,1938年便投身革命的烽火。当年,他跟随贺龙的部队从陕西入川,一路枪林弹雨,剿匪平乱,戎马半生。战争结束后,他担任了青山县的副县长。转业后,他选择留在这片洒下热血的四川土地,继续为它奉献力量。在革命的漫长岁月里,他与王琼华相识相知,两人志同道合,携手走过了许多风雨。1950年12月,经组织安排介绍,董平与王琼华结为夫妇,此后,他们迎来了家庭的新成员,老大董建国、老二董建军,还有家中最小的女儿董丽娜。
王琼华,1930年出身于青山县清溪乡的一个富裕家庭。解放前,她在成都读大学,学生时代便受到党的地下组织影响,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她先是加入共青团,后来又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解放前夕,她按照党组织安排回到自己的家乡,走街串巷,从事革命宣传活动,为迎接解放大军入川做了大量工作。婚后,1951年9月,她生下大儿子董建国,1956年10月,二儿子董建军出生,1962年9月,董丽娜呱呱坠地,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后来,王琼华在清溪镇担任镇党委书记,又做到青山县县委副书记,为当地的发展付出了无数心血。
董家的孩子们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董建国作为家中长子,从小就懂事听话,学习刻苦。1967年,他刚初中毕业,便遇上了那个特殊的时代,不久后便下乡了。但他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他如久旱逢甘霖,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和顽强的毅力,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考入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后,他留在北京一家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83年,他与单位同事孙广香结为夫妇,1984年,他们迎来了儿子董琦。董琦也十分争气,2002年考上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求学于耶鲁大学,毕业后定居美国。2011年,董建国退休后,便随子女定居美国洛杉矶,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董建军比哥哥小几岁,1974年从清溪乡中心校高中毕业,便响应号召参军入伍。在部队里,他表现出色,训练刻苦,后来还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上,他毫不畏惧,冲锋在前,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在火线上由副连长被提拔为副营长。1984年,他与在同一部队通讯连的赵美岐结婚,1986年,他们的儿子董磊出生。2004年,董磊考入中国国防大学,毕业后在成都部队服役。1996年,董建军以正团级干部转业到地方,回到青山县当副县长,后来又做到县长,之后到临山县当县委书记。2005年,他又回到青山县当县委书记,2009年1月,由于年龄关系,转任青山县政协主席,2016年10月退休。他的妻子赵美岐1996年随丈夫一起转业到青山县,先后担任过青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青山县县委副书记,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而董丽娜,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的疼爱、哥哥们的呵护,让她的童年充满了温暖。1967年,当一家人搬到李明艳家附近时,刚满五岁的董丽娜,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迎来一段珍贵的友谊。那时,董丽娜的父母受到时代的冲击,被下放到清溪乡里参加劳动,一家人便住在李明艳家所在的场院。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就这样相遇了。
董丽娜扎着两个小辫子,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李明艳性格开朗,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她们一起在田野里奔跑嬉戏,春天的时候,去田野里采野花,把五颜六色的花朵编成花环,戴在头上,互相夸赞对方是最美的小公主;夏天,去小河边捉蝌蚪,小小的蝌蚪在她们的手心里游来游去,痒痒的,逗得她们咯咯直笑;秋天,帮着大人收割庄稼,看着金黄的稻谷堆满粮仓,心中满是丰收的喜悦;冬天,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小手冻得通红也不在乎。
她们一起在教室里学习成长,课桌上刻着她们的秘密,课本里夹着她们一起画的小画。放学后,她们会一起坐在院子里的老树下,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董丽娜会把哥哥们给她留的糖果分给李明艳,李明艳会把自己亲手做的小书签送给董丽娜。渐渐地,李明艳和董丽娜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们的友谊在岁月的长河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董家遭遇了诸多磨难。董平夫妇被下放到乡里劳动改造,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一家人相互扶持,坚强地面对生活。王琼华先被解放出来,重新担任青山县县委副书记,她以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继续为家乡的建设努力奋斗。1977年底,董平也迎来了平反,任瀚州地区地委副书记,一家人的生活终于迎来了转机。
在浓厚的学习氛围熏陶下,董丽娜也十分努力。她每天早早起床读书,夜晚伴着灯光学习,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一中。然而,她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感情上,她遭遇了挫折,第一段婚姻不尽人意。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选择重新开始,果断结束了不合适的婚姻关系。
1979年,董丽娜母亲从青山县调到地委,在地委妇联为妇女儿童事业倾尽全力,为无数家庭送去温暖与希望。在家人的关爱和鼓励下,董丽娜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她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不断提升自己。即便在感情上遭遇挫折,第一段婚姻不尽人意,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选择重新开始,果断结束了不合适的婚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