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二 第二三三章
作品名称:韦小宝下江南 作者:张哲 发布时间:2025-06-17 09:22:15 字数:5055
二三二韦小宝锒铛入狱、苏铜锤破釜沉舟
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
韦小宝还是带着儿子韦继业来到了皇宫。
“小桂子,你来了?”康熙问道,在康熙身边,站着皇上的几个皇子,有三皇子、四皇子、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十二皇子。
“是的,皇上在等我?!”韦小宝和韦继业跪在地上。
“小桂子,朕问你,你可知道四十二章经?”康熙问道。
“知道,那些书都是我拿给皇上的。”韦小宝道。
“你也知道四十二章经的秘密?”康熙又问道。
“不知道!”韦小宝道,“经书到了皇上手里,有什么秘密皇上应该都知道吧。”
“朕不知道,那你和朕说说鹿鼎山宝藏的事情!”康熙说道。
“鹿鼎山有什么宝藏?谁谣传的?江湖上去了二百多人到鹿鼎山,说鹿鼎山有宝藏,却没有去挖,只是在找我韦小宝的麻烦!皇上,那你说说黑白无常的事情!”韦小宝道。
“韦小宝,是皇阿玛问你事情,哪里轮得到你来问话?”十皇子说道。
“哦?那这黑白无常与十阿哥有关系了?当年顺治爷下旨,黑白无常永世不得再回中原。只有现在的皇上才能重新下旨召回黑白无常。皇上,我说的没错吧?”韦小宝道。
“黑白无常不也没伤到你吗?”康熙说道。
“是的,皇上,以前是我一直心慈手软。以后,谁也伤不到我了。”韦小宝道。
“可是,你还没和朕说关于四十二章经的事情。咱俩这么多年了,彼此都应该了解对方,朕知道你知道四十二章经的秘密。”康熙说道。
“哈哈哈,皇上,你还能记得这么多年了?”韦小宝说着潸然泪下,“我只能说我不知道。一切听凭皇上处置!”韦小宝道。
“好……好……小桂子,你就别怪朕不客气了。来人,把韦小宝父子押入天牢!”康熙说着用手扶着龙椅,勉强的坐住了。
就这样,韦小宝和韦继业被康熙打入了天牢。
苏铜锤他们在家等了三天,还是没有父亲和弟弟的消息。
第三天,苏铜锤把韦天骄叫到跟前,如此这般的嘱咐了很多,然后把那块令牌和一个纸条交给韦天骄,让他去见皇上。
韦天骄拿着兵符,很顺利的就进了皇宫。
“小孩子,你来皇宫干什么?”一个太监问韦天骄。
“我来见皇上!”韦天骄道。
这时,正看见九阿哥和十阿哥走了过来。
“小孩,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十阿哥问道。
“皇上给的兵符。”韦天骄说道。
“我能看看不?”十阿哥又说道。
“可以,这样,我扔出去,咱们谁先拿到就归谁!”韦天骄说道。
“好!”两个阿哥心想,就是一个孩子,一巴掌打了地上起也起不来,还能抢?
韦天骄一使劲,那块令牌升上了天空。
十阿哥在阻止韦天骄,想着等兵符掉下来,正好让九阿哥拿上。
哪有那么便宜?韦天骄看着十阿哥过来,在十阿哥的足三里狠狠地踹了一脚,十阿哥立即跪了下来。韦天骄顺势一踩十阿哥的肩头,往起一跃,就把兵符拿到手里了,然后他在空中翻了一个跟斗,在九阿哥的后背上使劲踹了一脚,九阿哥立刻又趴在了十阿哥身上。
“这两人是谁了?竟然敢抢皇上御赐的兵符?”韦天骄问旁边的太监。他早已认出了这两个阿哥,也早就听说这两个阿哥一直在和他们作对。
“这……这……”
“这什么?”韦天骄在在九阿哥的肩井穴用力一点,“还不去通报皇上?这两个人想谋反!”
九阿哥本来正想起来,被韦天骄这么一点,立刻趴在了十阿哥的怀里。来来往往的宫女太监们看着,这两位阿哥气的鼻孔都在冒烟了。
“还不带我去见皇上?一会再有人抢我兵符,我就把你打成兵符!”韦天骄对那个太监说道。
“是!是!是!”太监说着,就把韦天骄带到了皇上的寝宫。
“见过皇上爷爷!”韦天骄跪下磕了一个头,又自己站了起来。
“天骄,你来皇宫干什么?”康熙问道。
“父亲、母亲、叔叔、婶娘他们见爷爷和小叔叔还没回去,就让我来皇宫看看,让我把他们带回去。”韦天骄说道。
“你拿什么带你爷爷回去?”康熙微笑着问道。
“这个!”韦天骄说着就把一个纸条交给了康熙。
康熙看完纸条,深深地吸了一口凉气。
“韦天骄,你就不怕皇上爷爷把你也留在皇宫?”康熙俯身问道。
“不怕,我爹说了,皇上那么多儿子,用他们换我们爷三个,值了!”韦天骄微笑道。
康熙浑身一激灵。看来韦家人是豁出去了,哎,是自己一时冲动,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怨不得别人呀。韦小宝为自己奔波了一辈子,结果被押入天牢。纸条上一句话让康熙陷入了沉思:难道真的是伴君如伴虎吗?
苏铜锤说到一定能做到。他怕韦家人吗?不怕,可现在是他理亏呀!
“传旨下去,让韦天骄把他爷爷和叔叔带回家!”康熙无奈道。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韦小宝无奈离开了京城,这次却是带着深深的遗恨。
第二三三章伴一生心有灵犀、送一程天人永隔(大结局)
人老了,感情往往脆弱了。韦小宝是含着泪离开了京城。
可是,康熙又何尝不是,他也是含着泪,寂寞地坐在深宫里。谁也不让打扰,就是在想着韦小宝。这么多年来,一直是韦小宝替他着想,他何曾替韦小宝着想过?
“皇上,雍亲王在门外伺候着呢!”值班太监进来说道。
“让他们回去吧,不论谁来,都不许进来,就说朕想静一静。”康熙摆手道。
“喳!”太监出去了,康熙再次陷入了沉思。本来是好事连连,胤禵西征战果丰硕,康熙亲封新呼毕勒罕为六世达赖,西藏结束了五世达赖以后这段时间的纷乱局面;策旺属下策凌敦布多兵败逃离西藏。胤禵已经开始攻打准噶尔本土了。
近日大臣上奏,天下一片和平。偶有不安,也是赌博、私盐之类,也不会伤到清朝的根本。原来,能伤清朝根本的就是韦小宝,康熙的小桂子,可小桂子这一生都在为他奔波着。
难道真的伴君如伴虎吗?苏铜锤问他,他却无以回答。
风平浪静的日子过的总是很快。
康熙六十年这年,天下依然是一片祥和。正应了那两句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康熙在朝中很少露面了,所有的政事大都交给了胤禛。他记得韦小宝和他说过一句话,如果儿子里面没法选皇储,可以看看孙子。
康熙看到了,就在他去往胤禛避暑山庄的狮子园,遇到了他在寻找的孙子弘历。
“你念过书吗?”康熙问道。
“念过《论语》!”十二岁的弘历答道。
“能背诵出来吗?”康熙问道。
“能!”弘历一字不差地背了几篇论语。众人夸奖弘历聪明,康熙压在头上多年的乌云,骤然间,被一阵徐徐清风吹开。
行到一处,湖面是连成一片的荷叶,很多红的、粉的、白的荷花在绽放着。
“可知道周敦颐的《爱莲说》?”康熙又问弘历。
“学过!”这次弘历没等祖父再说,就把《爱莲说》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
康熙带着众臣,手里牵着弘历,漫步到一个四方桥。康熙突然来了兴致,随口才说出一联:“四方桥,桥四方,四方桥上看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弘历,你来对一个下联?”
弘历灵机一动,立刻道出:“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惊呼,康熙也在仔细地研究这个孙子。要说《论语》《爱莲说》那时已经做了功课,这副对联却是灵性所致。
这次避暑山庄之行,让康熙彻底动了心。这就是他的第三代子孙。
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说康熙在位整整六十年,这一年正月,康熙再次举办了千叟宴。宴请了很多的老人。这次千叟宴,弘历始终站在康熙身边,也让康熙想起了上一次的千叟宴,站在他身边的是韦小宝的孙子韦天骄。
时光荏苒,很多已经都物是人非了。
康熙今年的身体状况是每况愈下,他命雍亲王胤禛视察仓储。十月份,胤禛又代替皇上祭天、祭祀。
这年的十月,韦小宝在云南也是心情很乱,不知怎地,回来后慢慢的在儿孙绕膝的欢愉中已经忘了朝廷上的那些事情,因为那些事情已渐渐远去。
可是,进了十月,韦小宝越来越烦躁。
“父亲,最近是否身体不好?”罗天娇看着公公整日愁眉不展,遂问道。
“还好,没有什么不舒服。”韦小宝道。
“父亲心情不好?”苏铜锤问道。
“也不是!”韦小宝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总是心里隐隐作痛。
“我们去京城一趟吧,再看看我们的生意!”罗天娇读懂了公公的心思。
“好!”韦小宝一下子来了精神。
就这样,一家八个人离开云南,来到了京城。这次韦继祖没有跟着来,韦小宝和孙子韦天骄同乘一骑,一路上有说有笑。
此时的韦天骄已将十五岁了,不过在韦小宝的面前还是个孩子。
今年是闰十月,第二个十月,他们一行八人来到了京城。他们这次没有避讳什么,而是直接住进了韦小宝的家里。
此时的康熙,已经是病入膏肓,每天仅是用米汤维持着生命。
“父皇,你还有什么未了心愿?”胤禛在一旁伺候着,其他阿哥都在旁边侍立着。
“我想见一眼小桂子!”康熙微弱地说道。
“父皇,可以了,我听人说韦叔叔已经来到了京城!”十三阿哥胤祥说道。
“真的?”康熙突然睁开了双眼。
“父皇,真的!”胤祥擦了擦眼泪,“父皇,我这就去请韦叔叔进宫!”胤祥说着就出去了。胤禛和几位阿哥都想阻拦,却没有来得及。
“韦叔叔,我父皇已经生命垂危了,他现在只想见你一面!”胤祥快马跑到韦小宝的府里说道。
“真的?”韦小宝一下子瘫在了地上,“皇上生命垂危?怎么会?”
一家人把韦小宝扶起来,穿上衣服,京城闰十月外面的天气已经冷了。
在一家人的簇拥下,韦小宝终于来到了宫门口。
“父亲,我等和你一起进去!”韦继业道。
“不用!”韦小宝摆了摆手,跟着胤祥直奔皇上寝宫。
“皇上,我来看你了!”看见康熙躺在榻上,瘦的只剩下皮包骨了。
“小桂子,真的是你来了?”康熙努力睁开了眼睛。
“是的,小玄子,我是你的小桂子!”韦小宝道。
小玄子!皇上的这些儿子都在看着这两个老人,小玄子这三个字他们都还是第一次听到。
“小桂子,上次是我错怪你了,对不起!”这辈子,也许康熙只对一个人说过对不起,那个人就是韦小宝。
“我没计较,我知道你不会伤害我的。你要好起来,我带你游历京城,游历天下的山山水水。”韦小宝含着泪说道。
“不要哭,小桂子,当年咱们干那么大的事情你都没哭!”康熙说着勉强伸手给韦小宝擦泪。
“当年是因为小玄子在我的身后,可是现在,我怕你离开我了。”韦小宝说着已经老泪纵横。
“没关系,一生戎马怎么又儿女情长了?我去那边给你占个位,来生咱俩做兄弟。我不做皇上了,好累!”康熙有气无力地说道。
“小玄子,我知道你累,所以我总想替你分担点。也不争气,没替你做多少。”韦小宝擦了擦泪说道。
“够了,你不怪罪我就够了。你替我做了很多,我却从来没为你做过什么。下辈子,我替你做事!”康熙说着,手一松,归西了。
“小玄子……”韦小宝急火攻心,晕了过去。
“皇上驾崩!”太监在旁边喊道。
“快去叫罗天娇!”胤禛对胤祥说道。韦小宝如果也死在宫里,他怕说不清楚。
罗天娇与苏铜锤进到宫里。罗天娇给韦小宝摸了摸脉,然后在他的嘴里放了一颗药。渐渐地,韦小宝醒了过来。
“父亲,皇上驾崩了,咱们走吧!”苏铜锤含泪扶着父亲说道。
韦小宝也看到了,皇上躺在龙塌上。
“爹,咱们走吧,他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咱们在这里他们也不方便!”罗天娇搀扶着公公说道。
苏铜锤和罗天娇扶着韦小宝慢慢地往出走,皇宫里响彻着一个声音: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太祖皇帝之礼亲王王之子孙……雍亲王四皇子胤禛……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康熙的遗诏在皇宫的上空回荡着,新一代的皇帝胤禛带着胤祥大步流星的跑了出来,终于赶上了韦小宝父子。
此时的皇宫,都在胤禛掌控之下,隆科多带着几千御林军就守在皇宫大院。
“韦叔叔,我想知道四十二章经的内容!”胤禛追上来说道。
韦小宝冲着苏铜锤点了一下头。
“胤禛,你随我来!”苏铜锤把胤禛叫到一边。
“铜锤哥哥,我已经是皇帝了,难道没权利知道这个秘密吗?”胤禛问道。
“胤禛,你做你的皇帝,我们韦家人从此归隐山林,咱们相互不会侵犯的吧!我告诉你关于四十二章经的秘密。的确,当年摄政王多尔衮把很多的财富都埋在了鹿鼎山下,可是到底埋在哪个具体的地方谁也不知道。
“但是,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鹿鼎山,是大清的龙脉。如果想挖这笔财富,或许会把整座山挖空,那时候,大清的龙脉也保不住了。这也是我父亲在鹿鼎山守了几十年的原因。现在我们走了,这个秘密就没人知道了。
“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我互不侵犯,因为韦家人会把这个秘密一代一代传下去。”苏铜锤说道。
“铜锤哥哥,我知道了。”胤禛说完,又回到了韦小宝的身边,拉着胤祥给韦小宝跪了下来,“谢谢韦叔叔能送我父皇最后一程!”
“皇上,这样可不行!”韦小宝急忙说道。
“韦叔叔,这一生一世,您都是我的韦叔叔!”胤禛和胤祥给韦小宝磕了一个头,然后站了起来。
“放行!”胤禛高呼一声。
苏铜锤和罗天娇搀扶着韦小宝出了皇宫。
又一年过去了,在大清版图西南的一条羊肠小道上,几个人骑着马在慢慢地走着。
“父亲,从此以后,咱们再也不去中原那块地方了!”
“那不行,那里还有咱们的生意呢,只是,咱们再也不参与朝廷的事情了!”
“我们轻松了了……”一阵阵欢笑声响彻天际……
万里江山万里情,庙堂江湖两相凝。
一世奔波为初见,两肋无刀情也真。
朝堂风云难聚首,江湖雨雪不忘情。
今生天涯难同路,来生衔草共萍踪。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