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零 一五一
作品名称:韦小宝下江南 作者:张哲 发布时间:2025-05-28 08:23:07 字数:5228
一五零酌利弊二废太子、堪处境一议情由
初夏时节,韦小宝一行人来到了京城。韦小宝他们还住在自己的地方,苏铜锤一家三口带着两个妹妹回到了他们的那个院子。
“大哥,为什么不让我们去父亲的那个院子里住?”韦继航问道。
“我怕你大嫂自己寂寞,就让你们来陪她了,可以吗?”苏铜锤笑着说道。
“哦,不是为了我们两个,而是为了大嫂呀!”韦继帆玩笑道。
“嗯!”苏铜锤一手搂着一个妹妹进了屋子:“你们两个在京城很少露面,在那个院子里容易被人盯梢。在这里住,咱们四个人至少可以出去干点咱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哦,还是大哥有心计。大哥,为什么你和继业的心思就比别的哥哥缜密?”韦继帆问道。
“有吗?我没感觉。臭丫头,你那几个哥哥也是相当聪明的,只是他们依赖性大。我们和你们也不一样。你没看到,我们从小就没人管,全凭自己。我娘的主要精力都在咱们的那个家里。继业算小吧,小的时候一直跟在继祖屁股后面。到大一点,就跟着我,我娘很少过问我们的事情的。”苏铜锤微笑道。
“就是哦,我们小的时候有事就找娘,只有继业,谁都找,好像大姨娘不存在似的。”韦继航笑着说道。
“这就是了,别瞎想了,快去和你嫂子收拾屋子去吧!”苏铜锤怜爱地看着两个妹妹说道。
回京城有一段时间了,韦小宝一直在家里呆着,他在琢磨苏荃临终前和他说的话。皇帝不可靠,他知道的事情太多也对自己不利。现在,他手里拿着太子的所有证据,可是,怎么递上去?康熙一时气愤或许会制裁自己的儿子。可是,等他平静下来,安静思索的时候,会不会迁怒自己呢?
迁怒也得递,他儿子的性命已经葬送了,他害怕什么?对了,就是把建宁母子想办法接出宫,安置到一个平安的地方,这是正事儿!
终于,韦小宝不再犹豫了,他这次出去的任务就是帮着皇上刺探太子胤礽的消息,既然有了结果,就把他交给康熙,怎么做是他们父子的事情。继黔的死,始终是韦继业心头压着的一块石头,也许制裁了太子,自己这块石头的压力会小一点。
在一个晴朗的夏日,韦小宝带着儿子韦继业进了皇宫,面见了皇上。
让韦小宝没想到的是,这天恰好是康熙考核儿子们每天作业的时间。太子、亲王、贝勒、阿哥们都在。
“韦爵爷,朕让你做的事情都帮朕办妥了?”康熙见到韦小宝问道,他到没有顾忌自己的这些儿子。
“都办好了!”韦小宝低声说道。
“嗯,朕也得到奏折了。云贵总督、闽浙总督都对你是大加赞赏,言语之间对你还是尊敬有加,让朕很是欣慰。”康熙说道。
“那是他们的谬赞,小民没那么大的能力,全是仰仗当地官员才得以平息这些叛乱。”韦小宝说道。
“嗯,你们相互谦虚吧。朕给你的另一个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康熙微笑着问道。可是,在康熙内心里希望韦小宝并没有找到什么证据,他对太子还是有万分的不舍。
韦小宝偷眼看了看太子和亲王贝勒们,是你们不仁在前,休怪我韦小宝不义了。
“都办妥了。这次出去,为了给皇上保护这些东西,小儿继黔不幸丧命,总算还是东西没丢!”韦小宝说着眼含热泪把他们搜寻的东西交给皇上身边的太监,太监又递给了皇上。
“竟有此事?”康熙的脸色突然黯淡下来:“你们都退下去吧!”康熙对他的儿子们说道。
太子和众位亲王、贝勒们都猜到了韦小宝所搜寻的是太子的罪证,可是他们更担心韦小宝有没有也把他们的做的事情也查得一清二楚呢?
倒是雍亲王胤禛很是坦然,因为自从韦继祖事件之后,他一直小心翼翼,潜伏在家里,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大家都退下了,雍亲王走到韦小宝身边:“韦叔叔,几日后是我四子弘历周岁庆生,还望韦叔叔能赏光,喝一杯水酒。”
“好,谢谢雍亲王,小人一定去讨饶恭贺!”韦小宝说道。
胤禛微笑着看着韦小宝,然后转身和诸位兄弟们出去了。
看着孩子们都出去了,康熙这才站了起来,走到韦小宝身边:“小桂子,我没想到你为我竟然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继黔的去世,我也深感悲伤。”
“皇上,都过去了!”韦小宝含着泪说道。
“哥哥走了,姨娘也急火攻心离开人间了。父亲有一段时间一直昏睡,也是在最近才好转了些!”旁边的韦继业说道。
“哦,是这样,我正疑惑,小桂子因何消瘦了这么多。是我的不对,让你为我下江南,还带来丧子之痛。”康熙说着拍了拍韦小宝的肩膀。
韦小宝和韦继业回家了。
康熙确实有些坐卧不安了,他手里拿着的似乎不是什么奏折和文书,而是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把他压得喘不过起来。
太子做的事情比他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勾结外族、漠北还养着自己的军队!他一直在怀疑为什么会灾民四起,原来是地方赋税增加了。至于朝廷结党,那是在他眼皮子底下,而且这些人都是负责大清军队的人,看样子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都要皆知了,太子的心思是昭然若揭。
思忖再三,康熙终于下定了决心,二废太子!
康熙的决定再次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皇上,频繁的废太子,有损国体呀!”
“皇上,太子不能废,这可是国家要政呀!”
“皇上,能否再给太子一个机会,让他在家闭门思过,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没有后继呀!”
“都给朕住嘴。朕意已决,不容你们再斟酌了。从今以后,谁再为太子说清,斩立决!以后也不准谁为太子开脱。”康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太子已经明显的蓄积自己的力量,其他的儿子们呢?又都在养精蓄锐,蠢蠢欲动了。康熙这些儿子之间的结党竞争,已经不是秘密了,康熙要阻止这些事情了,皇家不能乱,否则会祸起萧墙、天下大乱的。
十月初,康熙正式签署废黜太子的圣旨,诏告天下:“胤礽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莫辩,大失人心。朕久隐忍,不即发露者,因向有望其悛改之言耳。今观其行事,即每日教训也断非能改者。”康熙正式废黜太子。
而后,康熙再次宣布,今后将不再册立太子。他想起了韦小宝曾将告诫他的,问鼎天下,逐鹿中原。没有了太子,这些人将会收敛一些,继而可以在这些人中间选一个足以托付天下的人作为太子,即皇室继承人。
韦小宝的家里,终于出了一口气,韦继业高兴地拍手叫好:“胤礽,终于等到你这一天了。”
“他们会不会报复?”韦继云问道。
“报复谁?报复咱们?谁帮他呀?皇上怕他再出幺蛾子,已经宣布‘使不得须臾离侧’。就是说胤礽不能离开皇上左右,以后,他就在那个高墙大院里面过日子吧。和他哥哥一样,不久就被逼疯了。”韦继业笑着说道。
“那也得注意点。毕竟,我们手里还有皇上的一块兵符,这还是诸位阿哥们争夺的东西。这东西只要在我们手里,就会给我们带来危险。”苏铜锤说道。
“那就把这劳什子还给皇上,这样咱们就无负一身轻。”韦继云说道。
“继云说的也有道理,可是当初我们说的是兵符随铜锤掉下山崖了,现在给有点不好自圆其说。”韦小宝说道。
“父亲,兵符不能给皇上,最起码,现在仍然是咱们的保命符。我娘说得对,康熙不可靠。自古就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之说。康熙不怕我们威胁到他,因为有他和父亲的情义在。可是,他一定为他即将继位的儿子担心。所以,兵符还给皇上,他就对我们无所顾忌了。
“人常说,猫老了吃子,人老了惜子。说不准哪一天皇上就会转过头来收拾咱们。真要来个朝野通缉,对咱们也是不利。有了这块兵符,皇上至少还有些顾忌!”苏铜锤道。
一五一苏铜锤详说得失、雍亲王谨慎宴客
苏铜锤在分析着他们家和皇上的纠葛与利弊,众人听着都缄默了。尤其是韦小宝,经过上次继祖挨打,这次继黔的牺牲,使他也算看清了康熙的真面目。
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以为皇上和他一样的在乎情谊。康熙是在乎他们的情谊,更在乎自己的江山,所以,韦继黔的牺牲在康熙看来和疆场死伤上的士兵没什么两样,都是为了大清的利益。
“还有就是,”苏铜锤继续说道,“康熙第一次废太子,那是他情急之下的仓促之举,所以,三阿哥胤祉出来说大阿哥胤褆和蒙古的巴汉格隆以巫术诅咒太子。这时候。加之大阿哥又要出面诛杀太子,这让康熙以为自己钻进了胤褆设置的陷阱。所以后来关了胤褆,放了太子胤礽。
“可是,这次确实我们帮着皇上坐实了太子的罪名。也还有皇上的儿子们都在结党。既然都在结党,太子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屯兵、加赋其实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其他的王爷贝勒肯定也在下面有自己的手段维护地位、积累钱财。
“这次废太子,也废了皇上的一部分尊严。当他清醒以后,看着他的那些儿子们都满怀着觊觎皇位的欲望,他就会开始恨我们韦家了。他也会以为我们和大阿哥胤褆一样,也为他设了一个圈套让他钻。所以,我们以后行事要更加的小心,最好都不要落单,咱们兄弟姐妹们抱成团,康熙就不敢对父亲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更不敢对咱们做什么。这中间,咱们也要为自己家人做好打算。”苏铜锤娓娓道来,把大家听的一愣一愣的。
“大哥,为什么你一向很少出面,咋地这些东西你都知道?”韦继云问道。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哥,那是神人!”李虎头笑道。
“别说那么玄。其实,江湖朝廷一个道理,我们一个家与康熙的家也是一个道理。哪个父亲会对儿子恨之入骨?康熙也只是权衡利弊,到时候他会后悔,毕竟胤礽是他的嫡长子。赫舍里氏死后,康熙曾经多次去她的墓地看。爱屋及乌,而且胤礽又是康熙最尊敬的太皇太后养大的,你说他会对胤礽那么绝情吗?到时候还不是会怪罪到咱们家人身上?”苏铜锤笑着说道。
“对,你们的大哥说得对,一切需要小心为上。”韦小宝说道。
其实,用不着以后,康熙已经后悔了,可是,废胤礽太子之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手里拿着韦小宝他们搜罗上来的证据,想着韦继黔的惨死,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报复呢?只是,即使是报复,不也是自己交代下去的吗?
康熙在恨,恨自己的儿子是恨铁不成钢。他为了能让儿子体会做父亲的心,很是残忍的把那些会饮的重臣都诛杀了。可结果呢?胤礽还是没能保住,最后还是沦为阶下囚,高墙大院度余生了。
康熙掩饰了自己痛苦的内心,打掉牙咽到肚子里。可是,他这帮儿子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野心依然会急速的膨胀,太子不是废了吗?废了还是要立的!于是这次真的是问鼎天下逐鹿中原了。
太子被废的几天后,雍亲王家里大摆筵宴,倒不是为了庆祝太子的落马,而是为了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庆生。
“父皇,儿臣知道此时庆生有点不合常理,可是儿臣早已通知了四方宾客,恰逢臣子弘历的周岁,还请父皇不要怪罪。不知父皇能否去儿臣府上坐一坐。”雍亲王胤禛来皇宫里请康熙为自己的儿子庆生。
胤禛之前已经生了四个儿子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夭折了三个了,只剩下自己的四子弘历时。此时,他的五子弘历的诞生,又给他增添了莫大的希望。因为胤禛次子弘盼早夭。所以他把弘历称作四子。
“去,朕也去看看朕的皇孙!”康熙看着胤禛说道。这些天的郁结,让康熙有点难以喘息的感觉,出去也许会好点,毕竟,这些儿子里面,他感觉四子胤禛家里是最有家的气氛的。
其实,弘历庆生这天,也没有多少人。文武大臣胤禛都没有请,只是几个平常合得来的人。结党,对于胤禛来说好像是很遥远的事情。他最亲近的几个人,年羹尧去了四川做总督,戴铎放也到了四川做了布政使。
当然,在京城,胤禛和新上任的步兵营都统领隆科多、侍卫傅鼐以及十三阿哥胤祥走得很近,但明面上也还是清清淡淡。
今天的筵席,来赴宴的在朝廷中和他走得近的只有十三阿哥,然后就是上书房里面的几位常走,即使请来,也不会让康熙觉得他们结党,因为像张廷玉、佟国威等人,那都是康熙的重用大臣。
亲王、贝勒胤禛也都发请柬了,只有十四阿哥,也就是雍亲王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胤禵来了。他来,也还是替胤禩等人过来看看胤禛的排场,看看都有谁来赴宴了。
韦小宝来了,带着韦继云和韦继业。韦小宝想,既然你雍亲王想着请我来喝一杯水酒,那么我也让你看看,被你打坏的儿子现在依然是器宇轩昂,我现在还有你没见过的儿子呢,你都见见。
毕竟,四阿哥曾经和韦小宝一家的关系甚是密切,尤其是胤禛和苏铜锤,那也是称兄道弟了,只是,在对待韦继祖的这件事情上,做的有点太绝了。
戴铎在给胤禛的来信上说了,让他一定和韦小宝搞好关系。不要再追兵符的下落了,把这个事让八爷党胤禩他们一伙人去做吧,韦小宝的家人会帮他扫平道路的。
“韦叔叔,父皇早就来了,就在后堂等着你呢!”见到韦小宝进来,胤禛急忙上前迎接。
“雍亲王,小人一介平民,那值得雍亲王亲自迎接。”韦小宝道着,让韦继云把贺礼交给了雍亲王胤禛。
“韦叔叔,你进了侄儿家,这里没有什么亲王,只有叔侄、只有弟兄。”胤禛扶着韦小宝往里走。
大厅里坐了很多人,见到韦小宝进来,大家都站了起来。
“老十三,你带着两位兄弟在这畅春园里转转。”胤禛对胤祥说道。
“走,兄弟,咱们到处转转。这可是父皇仿着江南的园林建造的,赏赐给四哥住了。”胤祥声音很高,他也想让同来吃席的胤禵听一听。
胤禛扶着韦小宝进了后堂,康熙正在看着刚刚会走的弘历。
“小桂子,你快过来看看,我这小孙子年纪不大,聪颖异常。你叫他他也知道,教他学什么也会学。”康熙乐不可支地说着,眼里看着这个牙牙学语的孙子。
韦小宝走了过去,看着胤禛的这个孩子,还真是有些不同,小小年纪就有一股的英气。
“你叫皇上!”韦小宝蹲下来说道。
“皇上!”小孩说话还很清晰。
“爷爷!”
“爷爷!”
“皇上爷爷!”
“皇上爷爷!”小弘历说着就扑到了康熙怀里。
康熙甚是高兴,把弘历抱了起来。他有了那么多孙子,可他却是第一次抱孙子。旁边的胤禛微笑着看着这一个小孩和两个老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