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作品名称:别样风景 作者:杨志娥 发布时间:2025-05-12 14:44:46 字数:3634
馨如有个同学李军是县统战部的部长,最近他调往市统战部工作了。这一天,同学们都去欢送他,顺便进行一次同学聚会。同学李强,他最近被提拔为县政协副主席了,在餐桌上,他一边谈论着郑宁远和刑明,一边以那样一种眼神看着馨如,仿佛说,新原县的这些县级领导你看不上,但市级、省级领导爱上你,你肯定给他们做情人也。馨如终于证实,果然郑宁远和后来刑明的伤心,确实也是因为爱上自己造成的,但不知道具体是怎么造成的。她鄙夷地回应了李强一眼,在瞬间明白了这些事情可能而可怕的后果的同时,短暂的担忧后,极力思考着怎样去面对。所以,她一边心不在焉的和他们说话、吃饭,一边打起了腹稿,准备回去后赶快给市长郑宁远和省长刑明每人写一封信,明天十万火急地给他们寄出去,彻底破坏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优秀出色的形象,让他们自己从心里把自己再都不当回事情,再都没必要爱自己了。她分析:他们爱上自己,肯定与传说自己曾经有多么优雅漂亮有关,但是他们见过的美女太多了,他们为什么不爱她们去,反而对一个偏远小县城的自己这样呢?可想而知,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的文学才华以及其他方面的素质等有关。所以,只要把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破坏了,不需要自己去甩他们,他们自己就会放弃对自己的爱情的。毕竟他们只是听说过自己而已,没见过自己,没和自己相处过,对自己的所谓了解,不一定感到可靠。馨如那时把这件事想的有点简单,她以为谁把她“吹”出去了,而想不到曾经有多少人因为冯竟鸿客观存在的威胁给省市领导打过电话,所以,她就想出了这样的一招儿,就是伪装成蠢才文人给他们每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自己只是欣赏他们(虽然这样做,她心理有些逆反,因为她从来没研究过他们,不了解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人),但绕过来绕过去怎么都不会表达,这样,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信时,一定会以为县上哪个领导吹大牛,把一个臭水平文人吹的没边没沿了。前提是,当今时代,他们永远想不到自己会采取与一般人相反的方向去骗他们,目的不是为了要得到他们的垂青,而恰恰是为了要甩掉他们。这样,他们就会相信自己“暴露”的这个蓝馨如才是真实的,这样,他们就会对自己根本无所谓,而只要他们心态上对自己无所谓了,就会彻底放弃对自己的爱情了,因为他们没必要爱一个不认识的蠢才文人,这样,自己就永远安全了。如果判断正确了,他们应该想不到自己会反其道而行之的真正意图,因为一般现代社会的女性应该再没有第二个人会象自己这样对待这种事情了。再或者,他们如果真正洞察到自己真正的用心所在了,那也许会在敬仰与无奈中理解自己,从而放弃自己,这样,他们伤害自己的可能性就很小了。馨如当然也想过从正面的角度给他们写一封劝他们放弃自己的信,但是又觉得,那样也许只会使他们更深地爱上自己,那样,也许对自己更不利。因为自己是一个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小人物。另外,馨如还想过,如果告诉他们自己处于困局,根本就没办法选择,不可能爱上谁。但担心他们怀疑自己是在欺骗他们,那样,很可能把事情搞的更加恶化,因为事实上自己心理还有网络寄托呢,虽然主观上暂时放弃寻找了,但是,万一哪天在网络上遇到了自己真正倾心相爱的人,机会难得,那样,自己形象一旦有所变化了,如果他们始终在关注自己的话,反而可能会惹来更严重的麻烦。所以,她觉得前一种选择才是比较可靠的。
这样去做的时候,馨如想,万一他们在洞见自己的用心所在以后,还那么在意自己,那他们就肯定还会随时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来关注和了解自己,而目前自己不爱任何人着,他们也许就无所谓了,想到这一点,馨如觉得自己还是要彻底放弃网络寄托呢,不然还是有危险的。而且要好好上班,让大家随时了解自己真正的情感状况。只有这样,自己和家人才会是安全的。而等过上一段时间,自己的小说写完发表了,那会儿,一切都会相对安全的。
因为对耿翔的失望,也是对这样时代的官场的熟悉和清醒,馨如对搞行政工作的领导几乎全部怀疑,心态上理也不想理他们,爱是什么人,懒得去弄明白,包括郑宁远和刑明。同时,在她看来,搞行政的领导们就算有优秀一些的,也往往身上有些让人厌恶的官场德行,真正没有官场德性的为官者能有几个?很难说,所以没必要。何况她现在又有一种心态,如果有可能,也要等小说发表以后,在全球华人圈里去寻找她的寄托,不然没有几个杰出优秀分子会知道自己、了解自己,而且现在再爱上任何人,都会是不安全的。
而给郑宁远和刑明写信的事情,偏偏像馨如料想的那样,尤其是刑明,看到馨如的信以后,怎么都没想到蓝馨如原来是那样臭水平的一个文人,离他的想象差的太远了,他怎么都想不到,她的文字表达功夫太差了,反反复复表达着同一个意思,最终还是没表达清楚,而那样的文学水平,居然被新原县领导层炒成顶尖一流的,而且省作协主席居然也说她的诗歌是顶尖一流的,也许是他听了蓝馨如的情况后,为了她免于伤害,故意那样说的。既然这样,那么她的其他方面可想而知也是有水分的。所以,他感觉大家上当了,而且被如此开国际玩笑般地欺骗了。蓝馨如居然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和反响,几乎从市上到省上的领导全部都被蒙骗了,而自己在其中差点做了笑柄。可想而知中国人的炒作德行有多么厉害,自己居然被骗的云里雾里的,真是可笑!
但是,很快他觉得应该是自己弄错了,因为新原县那么多领导,不可能异口同声的犯同样一个错误,而且听他们述说的情况和说话的口气,他们也没那么愚蠢,更不可能那么多领导,为了一个臭水平文人,不约而同地给市上和省上领导打电话反映冯竟鸿追她爱她的严重局面。而省作协主席更没可能凭空这么说,那是怎么回事情呢?他突然一下想起冯竟鸿给他说过:蓝馨如为了躲开大多数领导的爱情,经常故意避开上班时间来上班,这件事给他同样的启发,就是蓝馨如在困局和无奈中很可能骗的甩自己了,他顿悟到这一点时,惊讶地对自己说,这样顶尖智慧优秀的女人确实太罕见了,他一下把她更爱到极端了,但他同时也明白,既然这样,她永远都没有可能爱上他了。他当然极端遗憾,但确实没有可能性了,否则她没必要这样做。而且从电视新闻报道中看到郑宁远也很快变化成平常样子了,他就判断蓝馨如肯定也如此这般地对待郑宁远了。蓝馨如这样地来个空中太极,这样地妙手空空一下,给他们来个假痴假愣,使他一下莫名地理解蓝馨如的同时心理上也平衡了,而且也只能放弃了,并且心态正常了。
而郑宁远收到馨如的信时,则感到莫名其妙,不可理解。因为她根本就对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表达不清楚。可是,说她臭水平吧,那他老婆为什么看了《新原文学》后,会被打击成那样?说她不是吧,那蓝馨如的亲笔信怎么解释呢?他也想过,会不会是又有人冒充蓝馨如捣乱呢,但想想,应该不会的,一则他们没必要以这种相反的方向骗自己,二则,谁也不敢对自己来这套。而想起新原县那么多领导对蓝馨如的评价,他终于悟到了蓝馨如真正的用心所在,既然这样,他把她恨到极端了,他接受不了了,他明白她在以常人相反的方向欺骗他,她想要甩掉他。蓝馨如敢这样对待自己,他才在愤恨中想谋杀她了,但这只是一个闪念而已,不可以实际操作。因为很快他也在新闻上看到刑明也恢复了正常,他终于明白,蓝馨如没办法面对一切了,只能这样。她肯定也是这样地对待刑明的。那她为什么不正面给自己写一封说明情况、打劝自己放弃的信呢,原因就是担心自己更加爱的不能自拔,而且还在担心她爱上别人的心态中谋杀她呢。既然这样,郑宁远把蓝馨如瞬间又崇敬到了极端,认为全中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蓝馨如了,所以他下决心彻底放弃蓝馨如,不但因为她没办法处置,尤其是她在了解自己对她的爱情的情况下,依然写了这么封信,他就只能放弃了;虽然他还是十二分的遗憾,但再也没办法了。何况她的智慧和境界那么高,根本不可能爱上自己,既然这样就没必要了,当然不可能再伤害她了,因为刑明都在放弃中心理平衡了,这样,自己也就心理平衡了。
当然不用说,馨如再看到中原省新闻联播和原北市新闻的时候,刑明和郑宁远真的都回复了正常,至此,馨如认为自己终于彻底安全了。
但是,因为冯竟鸿曾经经常能够见到自己,肯定也经常在看自己的作品,比较了解自己,感情陷的最难对付,他不像郑宁远和刑明那样,靠写封信、从相反的方向欺骗一下就能够摆平,而且也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去应付他。
馨如怀疑他还有可能伤害自己。
但是冯竟鸿最近调往省城了,在电视上看不到,网络上搜不到,馨如没办法研究他。但是自己不爱任何人了,她相信他通过他的途径肯定也能了解到自己的情况了。而且郑宁远和刑明把自己爱到那种程度,也许冯竟鸿在其中故意煽动过某一个,或者两个都煽动过。所以郑宁远和刑明的情况,他肯定也在关注,而他们恢复以后的情况,他肯定也看到了。但是,现在这样的社会,人心太险恶了,尤其是冯竟鸿,痛苦到极端以后,也许再也不放过她了,而且很可能一直担心她爱上别人呢,所以馨如最担心冯竟鸿还会用最极端的手段谋害自己,这也是他曾经的形象,给她留下这样的印象。所以,她要快速地把小说往出写,并且争取发表到国家一级刊物上去。这样,冯竟鸿如果了解到这一点,那么,他也会释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