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丈夫转业之闲聊
作品名称:忆海回眸 作者:晨爱 发布时间:2025-04-26 09:37:26 字数:3484
“我准备打报告转业了。”一天,丈夫对我说。
“怎么突然想起要转业了?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吗?”我有点惊讶,因为,丈夫历来特别热爱部队工作。平时,对于他所管辖范围内的工作件件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完成得非常出色,不管平时再累再辛苦也从没见他有过半点抱怨。
“没什么不顺心的事,我觉得在部队服役也不是长久之计,随着年龄的增长迟早都要转业的;更何况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再往上混说不定也难以胜任,还不如早点转业。”
“那倒也是,你的想法很切实。”我非常赞同丈夫的意见。
“再说,我看到你在这异地学校教书因语言问题常常发愁,我心里也不好受,还是早点转业回到我们湖南去,不论到哪个学校,毕竟是自己的家乡,轻车熟路,你工作起来也可以得心应手,你轻松我心里自然也舒坦。”
“哦,你主要还是为我着想啊!”丈夫的话使我很感动,“其实呢,我早就盼望你转业了,就是不好跟你提,怕拉了你的后腿,你以后怨恨我。你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更怕你两头为难。”
说实话,随军几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在那种环境艰苦,条件贫乏的情况下,想当好一个贤内助是真的不容易。丈夫主管团后勤处工作,接触面广,应酬多,每天的工作安排和工作检查忙得不到天黑都不能归家。我除了自己的工作,还要照看好两个幼小的儿女,一系列的家务事也都压在我的肩上。
那时候,我夫妻俩每月工资收入也不高,想把家庭生活安排得妥帖点就得全靠日常勤俭节约。我历来是个爱漂亮爱美的人,除了自己平时要做到下得厨房上得厅堂,对于我的一双儿女们我更希望他们从小也要培养自己爱美爱整洁,自强自立的观念,不要沾染什么懒懒散散,邋邋遢遢的习惯。为让一家人穿得光鲜亮丽,过得让人羡慕又可少花钱,我常常利用空余时间到市场上去扯来各种布料,在家里自己缝制衣服。我和孩子们的衣服,甚至丈夫的便衣都是我摸索着自己设计裁剪,自己亲手缝制,一家人多年来从没买过一件现成的衣服。
女儿唯一有一条从商店买来的现成的公主裙,那还是丈夫的好友,团部的徐参谋长回江苏探亲时买来送给我女儿的。那是一条粉红色当时最流行的的确凉面料的女童裙,做工考究精细,款式新颖别致。裙子除了上身绣了花,下摆还有荷叶边。一张精致的标签上标明了品牌名称、成分含量及价格数字。8元钱一条女童裙,这在那个五分钱能买一个鸡蛋的年代来说,价格不菲。8元钱,要是让我扯棉布来做不知要做多少条裙子了。因为我从没买过成衣,对于那条来自于大城市商店的漂亮裙子,我感到非常新奇,非常喜欢,免不了要拿在手上把里里外外都看个通透。这对于我这个土裁缝来说一来是想看看做工,再来也是想学学款式。徐参谋长送给我女儿的那条裙子,直到如今回忆起来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自做衣服虽是我的兴趣,但也不外乎是想为家里省点钱。
随军后,自己究竟默默付出了多少,我从没去想过,更无须去诉说。我想,那是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也是一个居家女人对一个家庭应有的担当。
想想曾经与丈夫分居的那些年头,我带着两个孩子住在娘家,身边有父母亲和姊妹们的多方照顾,我还觉得辛苦,常常盼望着能早点随军来到丈夫身边。以为到丈夫身边应该要轻松一点,殊不知,比较起来反倒要辛苦到哪里去了。为了不给丈夫增加心理负担,我平时从不和他唠叨这些,我想,即使说了又有何用?只有苦在心里,“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我历来常想,不管丈夫的官大官小,赚的钱多钱少,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地过日子,那就是幸福;把我们两个宝贝儿女培养得健健康康,长大成才,那就是我最大的心愿,最大的所求,其它,都是次要的。我生来就是个与世无争的人,除了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平平淡淡过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心里常信奉的就是那么一句话:“命中有时终须,命中无时莫强求。”任何事情顺应自然就是好。
听到丈夫说准备打报告转业,这真是正中下怀,让我浑身顿觉豁然轻松。
“我就等你这句话,这个山窝窝里小咬太多,我早就盼望你能转业了,哪怕回到我们湖南那个小地方也要比这里强得多。”我开心地附和。
我不是说违心话,部队驻地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有诸多不适,刚开始入驻时还觉得有些新鲜感,住久了确实让人心烦。其它不说,光说那些缠着人叮的小咬就让你整个夏天都别想舒服。听一些湖南老乡说那种小咬叫什么鸭屎蚊,但我在湖南所居住的矿区却从来没见过,更没听说过这个名字。那些小咬虽然像针尖一样大小,可叮起人来却比蚊子还要厉害。它们常常都是一大堆一大堆密密麻麻地巴在人的脸上和手臂上,凡是暴露在外的皮肤它就顷刻巴上,虽然有点不起眼可叮得你又痒又痛。有时顺手拍下去就是一巴掌血点点,那都是被小咬吸出来的血,看着就有点心惊胆寒。
在部队驻地,整个夏天再热男人不能穿短裤,女人不能穿裙子,只要皮肤露在外面马上就会被不少小咬盯上。大人倒还没关系,小孩子可受罪了。况且,广东大多数时间都是热天,一年要忍受大半年的煎熬。我们大人再热穿条长裤忍耐一下没关系,可孩子们热天就喜欢穿短裤、裙子。为了让孩子们夏天凉爽一点,舒服一点,不得不给儿子穿穿短裤,给女儿穿穿裙子,为防小咬叮,我只有给孩子们再穿上丝袜子。尽管这样想法保护,但也还有那些饿极了的小咬巴在丝袜子外面叮,不过,这样总比光着皮肤让小咬叮要舒服点,安全点。
“小咬叮都是小事,我更发愁的是孩子们上学的问题。”闲聊中,我又顺便说出心里平时更操心的事,“这里的学校都是方言讲课,我讲课别的学生听不懂,别的老师讲课我们的孩子又听不懂,小学是打基础的时候,就好像砌房子一样,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打不好,孩子们以后的学习怎么办?为这事我都常常愁得晚上难以入眠。”
“你说的也是不错。”丈夫道。
“我想到你如果再在部队呆上几年,孩子们的小学阶段就要在广东这个偏僻的山窝窝学校度过,如果荒废了小学学业,今后上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怎么能跟得班上?我虽没对你说,但我常常在心里盼望你能早点转业一起回湖南。”
“这下你不用发愁了。”丈夫听了我的话仿佛有些同感,显得也很是开心。
丈夫决定转业之后不久便请来了木工做家具,正儿八经地为转业回地方安家做准备。
得知丈夫要转业了,以前和丈夫关系密切的龙川县检察院的何检察长从深圳打电话过来,建议要丈夫转业到深圳去。
“我没意见,跟你走就是。”我既没特别赞成,也没特别反对。
“我有点想转到那里去,但有个最犯难的问题,何检说需要我一个人先转业到深圳去,两年后才能把你和孩子们迁过去。这两年你一个人带着孩子们住部队,两个孩子又这么小,你的工作又这么多,这里里外外你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呀?我又怎么能放得下心?”
“这倒没关系,两年眨眼就过去了,问题是深圳那边有没有适合你的工作安排。”我不耽心我的辛苦,倒有点耽心丈夫的工作。
何检察长全家两年前就已经在深圳定居了,后来,他的助理也跟着调了过去,但暂时还没迁家属。何检的助理老家离部队驻地不远,每次从深圳回来都要来后勤会会丈夫。丈夫想到何检的助理每次回来都是泥一脚,水一脚,当时就没有转业去深圳的兴趣。何检的助理告诉我们,说深圳正在开发,到处都在移山填湖,遍地没有一块干净地方,都是泥巴满满,污水遍地。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深圳仍然处于建设初期,除标志性建筑深圳国贸大厦外,高层建筑非常罕见。那时特区成立仅仅5年,大规模开发刚刚起步。闲聊中,何检的助理又顺便讲了一些工地见闻。他说深圳随处都在施工,到处都可见工人们扛运建材穿梭于工地,非常辛苦。他说还看到那些基建工程兵住的都是竹棚,每天都要受各种蚊虫叮咬,而且,大多数的工棚场景可以说是“人在床上睡,水在床下流”。建设者们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完成各项开发工程任务。
“我转业还是不去深圳吧!那边目前环境艰苦点倒是小事,但要我一个人先到那里去两年,你一个人带着儿女在部队我怎么能放得心啊!”过后,丈夫还是围着这个问题发愁。
“没关系呀,你如果想转到那里去就转到那里去,家里我可以照顾得过来,如果实在不愿意我也不强求。”说实话,我心里也没有底,只想随丈夫的意愿罢了。
“那个地方泥一脚水一脚有什么好的?再说,人家说话又听不懂,到时怎么开展工作?孩子怎么学习?你先耽心这里的话听不懂怕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到那里人生地不熟可能更麻烦。”丈夫一本正经地说。
“你决定转业不到深圳了?”当丈夫真的决定说转业不到深圳去,我又觉得有点可惜这个机会。但如果到深圳去又不知那边以后会怎么样,这真如“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让人抉择两难。
“如果我可以带着你和孩子们同时一起转业到那里,我没有半句意见。可硬要我先去两年,我还是觉得不妥,到时我难得耽心。”转而,丈夫想了想,又说,“还早着呢,到时再说吧!”
聊了大半天,丈夫对转业去向的问题一直难以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