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新战友的到来
作品名称:跑道上的轰鸣 作者:海静江澜 发布时间:2024-11-19 09:57:04 字数:3723
晚上操场上放电影,操场在炮楼外,团部办公楼的西北角。
电影幕布已经挂来起来了,大家都拿着发下来的小方凳来到操场。电影是纪录片,介绍中苏边境的。珍宝岛战役才过去一年多时间,对每个人来说就像是昨天的事情。中苏边境的局势仍是大家常谈起的话题。
影幕上出现了大片的白雪和树林,苏军的装甲车在雪地上行驶。一个特写镜头:一个苏军士兵从装甲车顶盖上探出半个身子,他戴的棉帽还是梁征南印象中的那种样子。
林远征朝着梁征南微微侧过脸:“像罗马人吧?”
梁征南知道他说的是古时候的欧洲人,可古罗马在欧洲的哪个位置他想不起来,或者说原本就不知道。
梁征南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他看见望不到头的解放军在向前开拔。缭绕在绿色军装间的白色雾气增加了动感,却看不到钢盔的反光,战士们还没有钢盔。少量的边三轮摩托车行驶在队伍的一侧,伴随着庞大的行军队伍。这里是连绵起伏的草原地带,部队显然是进入了战争状态,大片的国防绿并不十分齐整,这就是大部队战前开进的样子。
梁征南知道队伍是向着北方而去,我们的军队重武器太少了,能阻挡住的苏军的进攻吗?梁征南觉得这场面让他鼓舞,又让他担心。就在这时,好多架强5从低空飞过,有四机编队,也有双机编队的,却没有发动机的声响,这彩色的画面只有动感。空军的强5不是能打坦克吗?苏军的坦克太多了,也只有这么多的强击机才能阻挡强大的钢铁洪流。
眼前的视野渐渐模糊起来,出现了几个抽象的图形后,梁征南醒了。
他拿着脸盆往外走去,喇叭里放着歌曲《手捧鲜果献亲人》:
满园的枇杷黄橙橙呃,风送清香出山林呃。
解放军野营过瑶岭,手捧鲜果献亲人呃。
………
梁征南来到干透底的大方水泥池子边洗脸刷牙,那个水龙头在水泥池的边缘从地下探出后打了个弯折。他打开黄铜的水龙头,看着透明洁净的水流。喇叭里的歌声仍在继续,他很喜欢这首歌,甜美的女声让他无意中抬高了视线,远处是那道鱼脊一样的山梁。宿舍区此刻倒也显得空旷,一眼可以看到远处厂区的围墙。
梁征南洗完脸,拿着脸盆回到宿舍。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苏联和我们爆发战争了。”
周小江的身子朝着梁征南侧转过来了一些:“那一定很可怕吧?”
林远征拿着饭碗和长柄不锈钢调羹刚要出门,站住了:“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又不是内蒙古建设兵团,还有这么多正规军哩!”
傍晚,大家站在宿舍门口,又谈起了早上梁征南的话题。唐浙东恰好也从别的宿舍来串门。
梁征南说:“苏联比我们强大,我们也只能防守。我想还是可以守住的,就是损失比较大。”
唐浙东似乎没有思索:“我们的陆军问题不大,就看空军能不能挡住苏联空军的庞大机群。”
梁征南的视线在唐浙东脸上停了一下:“苏军坦克群数量太多了,总共有好几万辆坦克,只能靠强5去打了,我看起码要几百架才够用。”
唐浙东说:“大部分坦克是对欧洲的,蒙古没那么多。你要把人家的战斗机挡住,战斗机后面就是轰炸机。强击机打不过战斗机,对吧?”
林远征说:“强5可以空战的。”
梁征南谈着自己的想法:“我看强5的样子应该比歼6飞得快。”
林远征马上说:“那不会的,强5用的就是歼6的发动机,而且强5还比歼6稍微大一点点。如果你见过就知道了。”
梁征南思索了一下:“歼6对付苏联空军好像差了一点,苏联空军肯定早就普及米格21了。不知道现在我们的歼7有多少架了。更新式的飞机不知道有没有试飞。”
唐浙东很自信:“相信我们的陆军吧!在朝鲜,这么难都顶下来了。何况一旦发生战争,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作战。”
林远征像是有所触动:“这次我回家,在吴淞口上了我们国家最大的百吨炮艇。吴淞没什么大舰。”
唐浙东的话却让在场的人有点吃惊:“听说我们的新护卫舰出来了,比外国护卫舰跑得还快。”
梁征南想起大连新驱逐舰建造的事情,但却没有说出口。
林远征深有感触地说:“再过二十年吧!那时候我们可以和美苏并齐了。”
秋天终于来临,兵团战士的技术水平也提高了很大一截。刚进车间时,那种对陌生机器的不安和焦虑正在悄悄离去。梁征南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到山顶上好好看看飞过的强5。
这个星期天早晨,他听到了飞机的声音。早饭后,他一个人来到山顶,坐在坡地上静静等待着强5的来临。
远方的天空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小黑点随着声音快速移动着。强5飞临头顶前的巨大跨度让他着迷,他在露溪营房的山顶上从来没有见过战斗机连续飞过这么大的空域。看着正面飞来的强5飞机开始转向,然后从山顶飞过。那呼啸声让他激动,毕竟这是我们国家自己设计的飞机。他终于可以以这种方式又和军用飞机情结联系上了,这是他来到这里后最大的心理安慰,他甚至觉得这就是在露溪营房的山顶上。这山顶瞬间让他觉得亲切起来。
第二架强5进入梁征南的视线,快速移动的强击机让人感受着这片空域的透视感。热爱飞机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天空的含义!
一直到中午,确认今天的飞行结束了,他才慢慢走下山来。
梁征南回到宿舍,宿舍里只有虞国华一个人在认真看数学书。
“你没有出去玩啊?今天天气这么好,已经不热了。”
虞国华抬起头来看着梁征南,目光却仍旧在思考:“平时宿舍里太吵,晚上光线又太暗。我想抓紧时间好好看看书。”
梁征南正要转身,却看见了虞国华枕边的一本《航空知识》,他像刚才欣赏强5那样兴奋。
“我只是前几年借别人的看过。太好了,这本还是新的!”
虞国华深有感触地说:“每天听你们谈飞机,搞得我都有兴趣了。我前几天上街买的。”
“这个先让我看一会儿,下次我也去买。都工作发工资了,怎么就没想到呢?”
梁征南很快浏览了一下,他把杂志还给虞国华:“就是有一点不行,都不讲飞机的型号。部队内部的〈航空杂志〉那个才厉害,所有飞机的型号都有,怎么修理飞机都介绍得很详细。”
虞国华眼中透出羡慕:“你们厉害,从小就知道这么多!”
梁征南像是鼓励虞国华:“也谈不上什么厉害。有这样的杂志看总比没有好。我那都是吹牛的东西,还是你有技术好,汽车也这么精通。”
梁征南才发现肚子已经饿了。他走出宿舍,朝着厂里的服务社走去。
大批的新战友即将来到。这两个月的生活、工作,让梁征南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有时,他甚至都忘了还会有大批的战友来到这家工厂。为什么会这样想?虽然工厂的每一个岗位都有人,但这样的时间不会很长,是啊!犯人迟早要离开的。这么大的一个工厂,没有两千人怎么行呢!新战友的到来才是工厂真正的脱胎换骨,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才算完成。他在营区散步的时候,看着一栋栋新改建的宿舍。空置的宿舍占大多数,曾经担心宿舍会太挤的闪念马上被压下去了。
这天,大家都排队去了火车站。在火车站的出口,这些早来几天的战友在路的两边排队等候着新战友。大批青年从车站走出,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青年目光是毫无拘束的,他们的眼神是欢快的,毕竟这里是一个临近大城市的小镇。
这样的欢迎,大家去过两次。这下子营区明显比以前喧闹了很多。
梁征南在宿舍外墙边的方水槽洗手,三个姑娘一下子也来到水槽边。梁征南的肥皂盒里除了一整块肥皂,还有几个小肥皂头。肥皂才用了没几天,肥皂的两面,机器压出来的文字都还看得出。他抹了肥皂正在洗手,听到了脚步声,三个姑娘从他的肥皂盒里拿起小肥皂头,抹着肥皂。梁征南看看自己的手清洗得差不多了,拿起肥皂盒就走。只听姑娘们抱怨着:“小肥皂头儿也不肯,噶精巴的!”
梁征南始终没有敢抬眼仔细看看这几个杭州姑娘,他只是余光中看见一个姑娘穿的是石榴红的大格子衣服。他也感觉到了姑娘们身上青春的气息。
对梁征南来说,有件新鲜的事儿就是可以经常听到杭州话了,至少杭州话目前对于他还是陌生的。李善海因为厂里一下在来了这么多杭州小伙子、姑娘,他偶尔会在操作的空隙说上两句最常用的杭州话。李善海学杭州话的发音自然不是标准的,梁征南知道,那些韵母很弱的发音不会差得太多,他已经从李善海口中知道了一些杭州话词组的意思。
除了数量不少的三江市青年,杭州青年,温州青年,还有零星来报道的上海青年。
工具室新来的一个杭州姑娘:高挑身材,鹅蛋脸,刚刚过肩的两根小辫子。梁征南看到最多的却是她的背影,那是一身深蓝色的劳动布工作服。梁征南在心里猜测,她肯定喜欢这套工作服。这套衣服在她身上很干净,看来,就是穿得时间长一点也不会弄脏的,因为工具室保管员不像机床操作工。
她算不上漂亮,可梁征南却觉得姑娘有一种说不清的魅力,或许是在大城市长大,她没有丝毫怯生的样子。车间有几个小伙子想着法子多往工具室跑,借故领一张铁砂皮啦,一盒粉笔啦!梁征南自然很快就知道了她的名字:吴帧贞。这名字一看就知道是有文化家庭的女孩,吴帧贞的字写得很好看,据说她爸爸是个喜欢读线装书的“老夫子”。
现在明显感觉到的就是,食堂里买饭的人多得多了,整个营区基本上看不到空闲的宿舍了。工业区的大道上不再冷清,随时都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兵团战士。绿化带贴水的地方再也不能吹口琴了,就是没有人过来看,也会让梁征南觉得不自在。他的想象中,在吹口琴的时候,随时都可能有人来到身边。南汀镇上随处可见兵团战士,有时候都会有一种错觉,好像这个小镇就是为了这几千人而建的。新战友的到来给南汀镇增加了更大的购买力,大量的年青人为这座小镇带来了活力,小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生机。
杭州战友也都是分配了床铺的,他们在周末都要乘公交车回到杭州,和家人团聚。每逢这种时候,梁征南自然想起去杭州返回的情形,而杭州人回城的感受肯定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