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旅行结婚
作品名称:高级中学 作者:溪水常流 发布时间:2024-08-26 09:11:55 字数:3037
我和林娜的婚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我们只把两家的本家和至亲聚在一起,搞了个简单的仪式,然后旅行结婚。不是怕麻烦,也不是心疼人民币,更不是花不起那份人民币,而是我俩觉得,都已经人到中年了,再跟青年一样弄得场面浩大、热闹非凡,实在没有必要。
当我俩做出这种大胆的、不合时宜的决定的时候,把可能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反反复复地捋了一遍。
首先,要面对和消除双方父母的反对。毕竟,婚姻大事,一辈子就这一次,国人难以走出的定式和铁律,就是应该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让街坊邻居亲戚本家羡慕,而不是说三道四,热潮冷风。我和林娜牺牲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对来自父母的阻力做了充分的估计,然后,就像电视上时常播出的大学生论辩赛一样,事前想尽了对方可能提出来的所有的观点和论据,然后,一一做了充分的攻防准备。
整个论辩赛做了三个步骤的预案:先各自跟自己的父母论辩,无效时,再利用老人对姑爷和儿媳妇的疼爱之情,交换论辩,再无效时,我俩联合起来,各个击破。
结果,第一步,就初见成效,第二步,大获全胜。
其次,面临着双方社交圈的压力和礼金往来问题。人到中年,我和林娜都没少参加同学、同事、朋友甚至只有一面之识的人本人或者其子女的婚礼。这几年,婚礼的排场越来越大,提起某某结婚,或者某某的孩子结婚,人们首先关注的不是新娘新郎的身份、职业和婚姻背景,而是在什么级别的酒店,举办了什么标准的酒席,一共办了多少桌酒席。于是,凡是能请得到的,统统在邀请之列。我曾经有位同事,为自己的儿子举行婚礼,连教研组一个同事刚过第一个生日的孩子都作为正式宾客列在喜榜上,搞得学校后面结婚的人左右为难,最后,只能如法炮制。上学期,我在教室门口摔坏了胳膊后,听人说,县城有位推拿师手艺不错,便慕名前往。一共去推拿了两次,交了六百元钱。对方一分钱没少要,也没有电话回访之类的往来,该推拿师竟然不久给我打电话,问我几时某日是否方便去喝他儿子的喜酒……
我和林娜大体看了一下各自的账本,这些年来,我俩拿出去的礼金都在三万元以上。问题来了:第一,给了人家礼金的同时,吃了人家的酒席,我俩不办酒席,“另类”“小气”之类的目光和议论,我们不看见,也不听见,权且当作“没有”,可人家回送了礼金,却吃不到应吃的酒席,这就不是一片“另类”“小气”的目光和议论就能解决得了的。另外,虽然礼金通常都大于喜主举办酒席在客人身上的花费,我俩可以高姿态地谢绝人家回送礼金,但无论回绝得了的,还是回绝不了的,最终都是主动疏远了跟对方的关系。
还有一个问题:今后,我俩只要不到七老八十的年纪,各自的生活圈里和工作圈里还会不断地有人——包括其子女——结婚,我俩结婚不办酒席,不邀请人家,等于无声地宣告:你们或者你们的子女结婚就不要邀请我俩掏礼金、参加婚礼了,这也就意味着,是我俩主动疏远了与对方的关系。
林娜两手都有点儿凉了,她从我手里抽出手,使劲拍拍头,说:“头都大了!太棘手,太难处理了!哪怕咱们经济上吃亏,也解决不了啊。要不,还是算了吧。该请的请,严格控制一下范围吧。”
我嘿嘿笑着,说:“比挖空心思、倾尽全力应对素质教育都难吧?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林娜白我一眼,说:“我都这样了,你还嘴贫?”
我说:“我说的是大实话啊,林娜,郑重其事的大实话。老婆大人说了算,我听你的。你要是顶不住,咱就入乡随俗,办酒席,搞庆典;你要是觉得无所谓,真朋友不会因为没了婚礼往来,而在需要互相帮扶的时候袖手旁观;一般的同事、朋友和亲戚也不会因为有了这份婚礼往来就走向亲密,相比之下,你如果觉得东北之旅还值得去放松一次,咱就按照最初的想法,自驾游,旅行结婚。”
林娜认认真真地想了十秒钟,然后朝我耸耸肩,说:“就这样了,长白山赏天池去!”
林娜掀掉了压在心上的沉重的石板,我们的旅行结婚就变得异常轻松自在,连在QQ和飞信上解答同事、好友对我俩联合发布的不收礼金、不请客的《结婚公告》的疑惑与不解,都变得十二分的轻松和幽默。
我们轮流驾车,踏上幸福愉快充实的新婚旅途。
漫步大连星海广场,凭吊丹东鸭绿江断桥风景区、虎山长城风景区和河口断桥风景区,攀登神奇的五女峰,尽情观赏长白山西坡与北坡两大登山线路之奇异美景,看地下森林、观不同林带和植被带,赏天池美境,在抚顺的赫图阿拉城和沈阳的故宫与大帅府凭吊叹惋,最后取道山海关,途径葫芦岛,行程三千多公里,尽收山川美景,眺望异国风情。辛苦着,快乐着,幸福着,沉醉着……
爱车上了荣乌高速,林娜又接到了这些日子以来一直没有间断的质询短信。
林娜依然轻松幽默地回复之后,说:“虽然招来了大家的困惑和非议,可有这东北一行,值了。”
我说:“那当然,两个傻瓜白白错过了那么多美好的青春岁月,再怎么说,也得仔仔细细地筹划着剩下的路途怎么走才更值得回味、更值得留恋,不是?虽然没有了热闹隆重的婚礼录像,但这一路相伴的东北之行,更是经得起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而且,能在中朝界碑前合影留念,胸怀祖国山川,脚踏异国大地,咱这也算出国啦!”
林娜点点头,幸福的笑意写满了她俏丽的脸庞,同时,她温暖的左手轻轻握一下我的右臂,只是这笑意根本没有停留多久,就被掠过的一丝淡淡的忧伤冲淡了,这忧伤是我自从认识她以来从未出现过的,虽然淡若游丝,但还是被我转脸间捕捉到了。
我放缓油门,目视前方,心却在林娜身上,瞬间就揪紧了。说:“别郁闷啊,老婆。虽然马上又得回到学校,去应对繁复无边的变态教学,退休之前,也很难再有机会在这么好的季节出来散心,但咱毕竟还给自己创造了这一次机会。想想其他在高中起五更、睡半夜、享受不到完整双休日和节假日的同僚们,咱还是很幸运的。再说,以后这样的机会,也不一定就没有。”
林娜的话里就充满了感动,点着头,说:“谢谢!你这么理解我——我说出来的,你理解;我没说出来的,你还能理解。”
我说:“那当然,不说心有灵犀,随着旅程的缩短,最起码我也有跟你一样的感觉——竟然没有归心似箭的感觉,而是对校园的厌倦……”
林娜就歉意地笑笑,正了正上身,说:“都是我不好,把坏情绪传染给了你。”
我说:“哪里的话呀,老婆?憋在心里闷得慌;说出来,倒轻松了。你我都一样。你说呢?”
校长见我提着一包喜饼和喜烟喜糖进来,连忙挂断了与马经理的通话。说:“先不跟你打嘴仗了,局长已经到大门口了。”
我望着校长,笑笑,说:“谢谢校长特批了十二天假期,我今天回来上班了。”
校长掩饰不住浑身上下的兴奋,对我们的旅行结婚简单地关怀了几句,之后,直截了当地说:“你休婚假的这十二天,学校变化很大哩!不过,也有一大堆工作急着要完善,具体哪些工作,你去跟刘校长对接一下吧。”
大哥就用这十二天的风平浪静,佐证了校长浑身上下掩饰不住的兴奋。更关键的是,大哥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推行了新的课程表之后,老师们还真如校长预判的那样——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我说:“奇迹啊,大哥!什么奇思妙想把老师们安抚得这么服服帖帖啊?”
大哥笑笑,说:“一言难尽!别提了,你差点儿就得到康宁医院探视我了。”
我说:“我倒希望真是这样,省得整天挖空心思地穷折腾,费心劳神的,太折寿命。”
大哥说:“也是。”
我说:“校长情绪很好,兴致不低。看来,这几天学校太平起来了,我该请请你,庆贺庆贺了。”
大哥说:“是太平了,不过得我先请你。”
我说:“我现在是两个人了,林娜没来,看来,只能我先请你了。”
大哥欣然应允,并把这种欣然的情绪带到了鑫慧烧烤屋,一直伴随着慢嚼、细咽、豪饮中的一番长谈……
大哥说:“一言难尽哪,老三!不过,总算熬过来了,一切还算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