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战友情>第二十五章 汇报研究,陵园建成

第二十五章 汇报研究,陵园建成

作品名称:战友情      作者:周世鼎      发布时间:2024-06-19 07:45:06      字数:4918

  李虎经过长达三个月的广泛调查访问,收集整理,全县二十多个乡镇,像以上这样的英烈故事,或个人或群体,有十六个之多,事迹感人,流传广泛,影响巨大。他一件件整理出来,向朱局长做了汇报,征求他的处理意见。朱局长说,这些人和事,之前他也听说了一些,也向县领导反映过,但由于不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部队单位和家乡住址,无从考查,所以,一直没做处理。
  李虎认真想了想说:“我以为,对于这些烈士,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不是千方百计设法考查他们的真实姓名、家乡住址和原属部队单位,为他们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因为他们来庆阳工作或打仗,都是由原属部队单位的领导派来的,他们的真实姓名,家乡住址,原属部队单位的领导自然都是知道的,对于他们的牺牲,原属部队单位的领导也许都已知道,已经通知他们家乡政府为他们落实了拥军优属政策,只是无人告诉我们,我们至今还不知道罢了。”
  李虎和朱局长拿到刘县长批复的建设庆阳县革命烈士陵园的报告,激动得双双站起身来,一起握住刘县长的手,连声道谢。可是,刘县长抽出手来,摆摆手,又叫他们坐下来,说:“丑话说在前头,有一点我必须告诉你们,建设烈士陵园的经费,县财政不能全包,只能拨给你们五十万元。不足部分,你们就节约开支,勒紧裤带,再从其他经费中挤出一些补上。”朱局长和李虎互相看了看,然后点点头说:“好,我们就勒紧裤带,过一两年穷日子,一切开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省出钱来作建设经费,保证按质按量完成建设县烈士陵园的光荣任务!”这一次,倒是刘县长握住朱局长和李虎的手,连声道谢。
  朱局长和李虎回到民政局办公室,坐下来,开始仔细研究建造县烈士陵园的具体事宜。
  朱局长说:“建造县烈士陵园是件大事,要认真对待。保质保量建好,但是又不能耽误了局里的其他工作,咱们两个需要分分工。你亲自领导建造了张龙烈士陵园,对建造陵园富有经验。这一点,我自愧不如。我看,你就专门负责建造这座全县的烈士陵园,一心一意,工无旁用。其他工作,都由我负责。”李虎说:“我可以专门负责建造陵园的工作,但你是主要领导,许多工作还必须向您请示。”朱局长说:“建园工作中出了问题,你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我们解决不了,还有刘县长呢。”李虎说:“首先是经费问题,你从现在就要开始筹划,筹集,以免用时无钱,影响工程进度。再一个就是打造墓碑的工匠,要尽快选定。我建议,最近召开一次各乡镇民政助理会议,宣布建造县烈士陵园动工的事,要求各乡镇推荐一到两名工艺好、年轻能干的好石匠,以备打造墓碑使用。”
  朱局长说:“还有一项工作,就是为烈士陵园配备管理人员的事,我打算采用你管理张龙烈士陵园的办法,从退伍老兵中抽用,这是我们工作内的事,办起来容易些。”李虎说:“我也赞同。管理人员筹齐,立即就可以上班,先让他们为陵园工地看管材料,做保卫,借此,也考察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
  一周后,朱局长接到刘县长通知,说县财政援建县烈士陵园的五十万元拨款已寄出,要他们到银行查收。又一日,接到县规划局通知,说县政府在县城东郊划出十八亩土地,作为建造县烈士陵园的基地,要他们派人前去接收。李虎听了十分高兴,立即带人前往查看接收,并在基地周围做了标志。有了建造县烈士陵园的基地,李虎随即找来推土机,把陵园基地推平耙匀,撒上草籽,营造成草坪。
  接下的工程是打造烈士墓碑。李虎请示刘县长从武装部调来数包民兵演习用的炸药,带领各乡镇推荐来的石工巧匠,到南山岭挖洞放炮,按照不同需要开采石料,打造烈士墓碑。他和刘县长朱局长认真规划了一下;陵园迎门的大型烈士丰功碑,要求高二点五米,宽一点五米,厚碑零点六米;其余十六座小型墓碑,皆按照长一点五米,高一米,厚零点三米的统一规格打造。散布在各乡村的烈士坟墓,也照此打造了墓碑。墓碑打造完成,检验合格,立即派车运至陵园基地,由朱局长选择任命的陵园管理人员负责看管。然后由李虎请来石雕工匠,按照朱局长请示领导和文化人研究命名,有秘书统一打印的烈士墓碑名称,统一雕刻在烈士墓碑上。最后由建筑工人,分头装置在划定的位置上。检验合格,即算完工。
  再下的工程,就是在陵园后面建造五间烈士纪念馆,飞檐翘角,呈宫殿型。纪念馆建成后,即是内部装潢布置,中间三间是纪念馆,墙壁四周摆放着条案,上面摆放玻璃匣,玻璃匣内放置着打印好的烈士纪文。墙壁上,对应张贴着烈士遗像或原葬地的图片。两边的房间是陵园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和陵园储藏室。
  最后的工程,是建造陵园大门和围墙,陵园大门上方,镌刻着“庆阳县革命烈士陵园”几个鎏金大字;门前是广场,通向大路。围墙四周种植着松柏竹等常青树。
  整整两年时间,李虎和朱局长操心劳力,勤俭节约,经历千辛万苦,庆阳县革命烈士陵园终于建成。他们向刘县长做了汇报,并邀请县委县政府各位领导来陵园检查验收。县领导查看后皆表示满意,于是决定在清明节举办开园盛典。开园这天,陵园门前的广场上,聚集了县直各机关单位的干群和县城各中小学师生数千人。刘县长和李虎,分别代表县领导和陵园承建单位做了讲话,鼓励大家以烈士陵园为教育基地,以烈士的英雄事迹为教材,学习和发扬各位先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建设好庆阳,建设好新中国、新时代。
  从此,庆阳县又多了一处革命教育基地,各乡镇和外地人到庆阳来,总要到烈士陵园来看一看,瞻仰凭吊,耳濡目染,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朱局长追问道:“对于这些烈士,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做些什么呢?”李虎说:“我认为,我们应该为这些牺牲在庆阳各地的烈士,建造一个共同的陵园,让他们有一个安居之地,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慰,安息。”朱局长笑了,说:“你建烈士陵园建出瘾来了?在青龙乡当乡长,建了一个张龙烈士陵园,前前后后、上上下下跑了两三年,耗尽了县里和乡里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现在调来民政局,又要在县里建一座烈士陵园,这容易吗?还不知又要跑多久才能建成。”
  李虎说:“我设想的这座烈士陵园,并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因为人数太多,不可能像张龙烈士陵园那样,每人都建造塑像、高碑、大墓。”朱局长说:“没有烈士的塑像、高碑、大墓,那叫什么烈士陵园?”李虎说:“我在市里参加总路线理论学习时,瞻仰过市里的烈士陵园,他们也是因为死难烈士太多,就没有建造塑像、高碑、大墓,而是在一大片草坪上,分成行列,建造了几十个小型的石碑,正面刻上烈士姓名,背后简要刻上烈士事迹;每块石碑,只有一米见方,使用的就是当地的普通石料,很容易打造的。我们庆阳县有南山岭,有的是石料,也不乏石匠,所以建造这样的墓碑并不困难,也不要花很多钱。”
  朱局长听了,认真想了想,随后点点头说:“用这个办法建造陵园、墓碑,倒是不需要花多少钱。你具体说说你的办法,我看看可不可行,如果可行,咱们一起去向县领导提建议,打报告,争取在咱们县也建造一座这样的烈士陵园,开设一处革命教育基地,也免得让县里的干群师生那么远,往张龙烈士陵园跑了。”
  李虎说:“我是这样设想的:也仿照市里烈士陵园的模式,在县城郊划一块十多亩的土地,推平,撒上草籽,造成草坪,然后在草坪上按照一定距离分成行列,建造数排小型烈士墓碑群,墓碑上镌刻上烈士的名字,简要事迹。小型墓碑前面,对着大门,总体立一块大型的石碑,正面题名‘庆阳县外籍烈士丰功碑’,背面把各个小墓碑上烈士的名称一并镌刻上。”
  朱局长皱了皱眉头,说:“‘外籍烈士’,这叫法不好,人家还认为是外国烈士呢。干脆就叫‘庆阳县革命烈士丰功碑’。”李虎说:“根据我的了解,这十几处的英雄事迹,都是外地的烈士干的。”朱局长说:“那就把张龙烈士也放进来,不过就是多建一方墓碑。”李虎说:“这样也好,县城许多干群师生都很敬仰张龙烈士,这样,就满足了他们经常瞻仰凭吊张龙烈士的愿望。”朱局长点点头,表示同意李虎的意见。又催促道:“你接着说,尽量说详细一些,好有个完备的方案。”
  李虎接着说:“在陵园大小型墓碑的后面,建五间烈士纪念馆,中间三间做纪念馆,陈列各位烈士的遗物和照片,如果没有遗物照片,就把他们的事迹,简明扼要地写成文字,打印出来,陈列在案桌上的玻璃框内,供瞻望凭吊者阅读,进一步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迹。两边的两间,可以做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和陵园储藏室。陵园四周,或建围墙,或挖壕沟,种植松竹柏等常青树。陵园大门向东,门首上方雕刻上陵园名称:‘庆阳县革命烈士陵园’。”
  朱局长说:“这些革命烈士,大多数在牺牲后,被当地人民群众就地埋葬了。十几年或几十年过去了,他们的尸体如今已经成了一堆枯骨,特别是合葬的,更难分辨谁是谁的了。你看,这些散布在各乡村的烈士坟墓,还要迁移到县陵园中来吗?”李虎想了想说:“我看,还是不迁为好,这样还能保存烈士一副完整的尸体;如果迁来陵园,就很难保存他们完整的尸体了。不过,我们可以在他们墓前立一块纪念碑,写明他们的姓名事迹,后来人来凭吊,就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了。”
  李虎说完,看着朱局长说:“您看,这样行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朱局长说:“这样行,我也赞同。有一点需要补充的,就是陵园建成后,需要及时配备管理人员,负责陵园的清洁卫生、日常值班管理和保卫工作。还有一点,就是墓碑上的名称怎么题写:有的是个人,像抗日女英雄于正霞,这样的还好题名;多数是群体,像武冈战役牺牲的解放军烈士,董沟乡宋墩村战地医院牺牲的解放军伤病员和医务工作人员,钱集乡郭家村道路上牺牲的山东的给解放军送粮的民工,这样的烈士群体,怎么在一方小小的墓碑上题名?需要很好斟酌研究,或者请上级领导和有文化的人题名。”
  李虎听了连连点头说:“陵园管理人员是必须配备的,张龙烈士陵园配备了四名退伍老兵,成立了一个陵园管理班,还任命了一名退伍老班长做管理班班长,领导管理人员进行节日活动和日常工作。我去看过几次,陵园管理得很好,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县里这座烈士陵园,也可以参考张龙烈士陵园的管理办法。至于墓碑上的名称,是要很好斟酌研究,或者按照您的意见,请上级领导或者文化名人来题名。”朱局长说:“这一点,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好,就这么办。你把整理好的各个烈士的资料给我一份,我请上级领导或者有文化的人认真看看,好好题个合适的名称镌刻在墓碑上。”
  不几天,朱局长和李虎就做好了申请建造县烈士陵园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以民政局名义写成申请报告,上报县政府审批。可是,报告递上许久不见有批复下来,两人不免有些着急。
  
  这天,朱局长和李虎研究后,又叫秘书写了一份申请报告,亲自带上,直接来请示刘县长审批。他们递上报告,又详细介绍了建造全县革命烈士陵园的重大意义、县城和各乡镇人民群众对建园的强烈要求和建造陵园的具体办法。刘县长看了申请报告,听了两位局长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思考后说:“我们庆阳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又是淮海战役的重要战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许多本地和外地的革命战士和人民英雄牺牲在这块土地上,像庆阳中学的抗日女英雄于正霞,王集乡赵庄村舍身救民的八路军游击队员,以及在全县各乡镇的历次战斗中牺牲的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当然,我们县也有牺牲在外地的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像青龙乡张庄村的炸堡英雄张龙,就是在解放泗水县城的战斗中牺牲的;还有无数的庆阳英雄儿女牺牲在淮海战役中,渡江战役中和抗美援朝战役中。对于这些革命烈士,对于他们的英雄事迹,历史功绩,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绝不是给他们家人发一点抚恤金就算完成任务的,他们的英雄事迹,历史功绩,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对于当今的广大干部群众,以及之后源源而来的革命后代,是楷模,丰碑,是教科书,革命教育基地,和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建造烈士陵园,永远纪念他们,永远记住他们,学习他们,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刘县长稍停了停又接着说:“县政府也多次研究过,要建设一座全县的革命烈士陵园,让全县的革命烈士有个安居之地,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但是,因为县财政太困难,一拖再拖,以致至今未能付诸实施。现在,你们民政局再次提出建造全县烈士陵园的建议——你们上次的报告我已经看过了,也研究过了,但总是拿不定主意。今天,你们又写了报告,亲自拿来找我审批,而且考虑到县财政的困难,提出了简便易行的建造办法。你们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瞻远瞩的革命思想,促使我们终于打定主意,下定决心:建设县烈士陵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