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战友情>第二十二章 免职学习,多方思考

第二十二章 免职学习,多方思考

作品名称:战友情      作者:周世鼎      发布时间:2024-06-16 11:19:33      字数:3633

  李虎按时来到王甸乡三麦丰产丰收现场会会址柳营村,看到不大的一块麦田里,堆满了割倒捆好的麦簇。李虎想,这一定也是按照县农业局农业专家的安排,从别的麦田里搬运来的,否则,就这么小一块麦子,一亩多地,并不是长势很好,最多也只能收二百来斤,哪会有这么多麦捆、麦堆?
  不一会,现场会开始。县领导首先做了重要讲话,主要是宣传当前的大好形势,为现场会加油鼓劲,鼓舞大家的革命斗志。讲话中使用了许多当前的时新口号,什么“向地球开战,向老天要粮。”“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踢破地球冲破天,一天等于二十年。”“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无雨拼命干”“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十五年赶超英美”“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共产主义就在眼前,离我们并不是遥远的将来。”等等。
  县领导讲话结束,王甸乡的王乡长大声宣布:“王甸乡小麦丰产丰收现场会现场验收开始!”随着王乡长一声宣布,立即上来十多个年轻力壮的男劳力,肩挑车拉,把麦田里的麦捆全部搬运到打麦场上,然后解散麦捆,铺开抖匀;接着十多帮石滚子开始脱粒。不多一会,脱粒完成,装袋过秤,算盘计算,然后大声宣布:“经当场收割、脱粒、过秤、计算,王甸乡柳营村小麦丰产丰收,亩产一千零五十一斤!”随着“亩产一千零五十一斤”的宣布,全场一片热烈的欢呼声、鼓掌声和热情洋溢的赞美声。李虎心中五味杂陈,也只好随着大家的狂欢声,轻轻慢慢地拍着巴掌。
  现场会最后一个项目,是由刘营村的柳村长介绍小麦高产经验。经验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教育社员具有“公心和爱心”,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以社为家,以队为家,爱社如家,爱队如家;第二条,是“大干社会主义”。要求社员干活要苦干、实干、加油干,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无雨拼命干;第三条,是“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田要广开肥源,多积肥,多施肥。”趁着冬季,把家前屋后的闲土和池塘、沟渠里的淤泥,尽量多地运到田里作肥料。讲话稿是别人代写的,柳村长文化不高,又有些紧张,结结巴巴,好不容易才读完。他擦了一把汗,默默地站到一边,他的经验介绍,虽然也赢得了掌声,但并不像宣布小麦高产时那么热烈。
  中午,王甸乡的王乡长在柳营村的大食堂招待参加现场会的全体县乡干部,并和全村社员一起用餐,一样的饭菜。饭都是白面馒头,菜都是八菜一汤。菜分四荤四素,荤菜是鸡鱼肉蛋,素菜都是当前时新的蔬菜。汤是西红柿蛋汤。王乡长怕刘营村食堂的厨师做不好,还专门请来乡政府食堂的大厨亲自掌厨,所以,今天的饭菜较往日更胜一筹。
  李虎到社员餐桌上看了一圈,他们的饭菜和招待县乡干部的饭菜一样,也是白面馒头,八菜一汤。他不觉翘指称赞:干群一致,不分高下,安排得多周到!多好!又暗暗想:看田里的庄稼长势一般,收成也不会怎么好;照这么个吃法,一年的收入够吃多少日子的?但见所有干群欢聚一堂,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说说笑笑,喜笑颜开。他也不便说什么,只低着头,和大家一起吃完这顿丰盛的午餐。
  
  现场会结束不久,便从县里传来好消息:王甸乡的王乡长,因为小麦丰产丰收现场会开得圆满胜利,符合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县领导的要求和希望,成绩突出,影响极好,广获赞扬;县领导集体研究决定,提拔为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负责领导指挥全县的农业生产。消息传出,上下振奋,又有些喜出望外,不免议论纷纷,说三道四。
  青龙乡也传出消息来:李虎乡长,因为思想陈旧,在新形势下,又顽固坚持,不知改进,不符合当前的政治形势需要和县领导的要求和希望,拒绝在青龙乡召开小麦丰产丰收现场会,受到县领导批评,被免职调往市里学习。
  这天上午,李虎刚上班,就接到县领导的电话,通知他到市里参加总路线理论学习。李虎说:“眼下夏收夏种正忙,事情多,时间紧,关系到全年的农业收成和百姓的生活,实在脱不开身。请领导再研究一下,能不能等到冬季再安排我去学习?”领导说:“不行,县领导已经集体研究决定了;而且,根据你目前的思想表现,已经跟不上现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参加总路线理论学习,对于你,是个挽救和提高的好机会,也是领导对你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否则,错上加错,越走越远,不但误了你的前途,还会导致你犯更大、更严重的错误,你再后悔就晚了!至于你的工作,县领导也作了研究,已经派人前去接替你的职务。你们及时交接一下,他立即开始他的工作,你尽快到市里报到参加学习。”
  李虎刚放下电话,就见赵书记带着一个人进来,对他说:“这是新来的朱乡长,你们交接一下。中午,我们一起吃个饭,算是给朱乡长接风,也算是给你送行。”李虎心里明白,他调去市里学习的事,大约乡政府的干部都知道了。于是他叹了口气,和朱乡长办了工作交接,然后收拾自己的东西回家。
  妻子宋子英怀孕九个月正在家待产,看见他这时回来,吃惊道:“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李虎说:“县领导派我到市里参加总路线理论学习班学习,时间三个月。我回来收拾收拾,就要到市里报到参加学习。”宋子英问:“你去市里学习,乡里的工作怎么安排?”李虎说:“新来的朱乡长已经到了,我们已经办理了交接手续,今后乡里的工作就有他领导安排了。”宋子英更加惊奇,说:“这么说,你已经被免职了!”李虎说:“也算是吧。”宋子英大喊道:“什么也算是吧?你就是被免职了,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没有什么也算是。”
  宋子英想了想,又追问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你是战斗英雄,荣转军人,共产党员,家庭又是贫下中农,你到底犯了什么了不得的大错误,竟然被免职?”李虎说:“什么错误也没有犯,就是因为县领导要在张庄村召开小麦丰产丰收现场会,我没有同意。”宋子英追问:“县领导愿意在张庄村召开小麦丰产丰收现场会,这对青龙乡、对你,都是大好事,你为什么不同意?”李虎摇摇头说:“你不了解情况。他们派了两个所谓的农业专家,到张庄村来弄虚作假,叫人把其他麦田里收割的小麦都运到一块麦田里,然后再运到打麦场上脱粒、过秤,宣称小麦获得高产、大丰收,亩产超千斤!这不是骗人吗?我要是同意他们这么做,就等于我帮助他们一起弄虚作假,欺世骗人!”宋子英听了沉默良久,然后埋怨说:“你这个人,就是太死心眼,少心眼!现场会,是县领导主张召开的,农业专家,是县领导派来的,弄虚作假,欺世骗人,是农业专家指挥干的,这一切,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不是白吃萝卜闲操心吗?”李虎说:“张庄村是青龙乡的,而且是我的亲密战友张龙的故乡,我是青龙乡的乡长,他们来张庄村搞弄虚作假,蒙人骗人,我能不过问吗?”宋子英说:“你就死心眼吧,眼前有路你不走,身后无门你偏行,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下好了,免除职务,调离学习,活该!”
  李虎知道这是妻子同情他,为他惋惜的话,说:“学习,有什么不好?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学习太少,文化知识太少,所以至今,马列主义书籍看不懂,理解不透。希望通过这次学习,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对问题看得更准,理解更透彻。也许这样才能避免犯更大的错误。”李虎说着,放下手中的东西,自去收拾到市里学习需要的衣物。
  宋子英垂泪说:“你去学习了,解脱了,一走了之。我怎么办?眼看就要生产了,谁来照顾我?”李虎说:“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安排。下午,我就回家把我母亲叫来照顾你,洗衣、做饭,一应家务事,她都会做。另外,我还托付了杨小梅,生产时候,叫她把你送到医院妇产科,看着你生下孩子来。她们都是几个孩子的妈妈,这方面,她们都很有经验的。”
  下午,李虎回到李庄,向父母亲说明宋子英快要生产了,县领导又派他到市里学习,把母亲带来照顾宋子英。随后,他又去了张龙烈士陵园,向自己的亲密战友、好兄弟说明自己的心事。他摸着胸口追问张龙:“龙哥,我的好战友,好兄长,你说,我拒绝在您的家乡召开弄虚作假的小麦丰产丰收现场会,错了吗?王甸乡的王乡长同意举办那样的现场会,做那样的经验介绍,用那样的丰盛的饭菜招待与会的县乡干部和全村群众,就对吗?结果呢,我受到批评,免除职务,调离学习,而王乡长却大受表扬,升任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这都对吗?用王乡长那样的干部分管农业,全县的农业生产能搞好吗?”只见张龙依然右手托着炸药包,左手拉着导火索,怒目圆睁,看向敌堡。这一回,他看不明白张龙的态度到底如何,是否同意他的做法和看法。他向张龙的塑像深深一躬,说:“龙哥,小弟愚钝,看不明白当前的形势,请您指导我。”没有回答。他站在张龙塑像前,伫立良久,思虑万千,莫衷一是。想起家里还有即将生产的妻子宋子英,和多方忙碌照顾妻子的老母亲,只好转过身,默默向家里走回去。
  李虎回到家里,见母亲和妻子,婆媳和谐,相处融洽,说:“我是荣转军人,共产党员,一切行动听指挥。明天,我必须到市里报到,参加学习。家里有什么事情处理不了,就去找杨小梅和赵军,都是多年的老熟人,老同志,知根知底的,我都安排好了。”说完,他把箱子打开,把准备好的东西又检查了一遍,想到学习要三个月时间,又添加了两件换洗的衣服。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他告别母亲和妻子,启程到市里参加总路线理论学习班学习。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