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战友情>第十八章 杨赵搭桥,李宋会面

第十八章 杨赵搭桥,李宋会面

作品名称:战友情      作者:周世鼎      发布时间:2024-06-13 11:25:31      字数:3266

  中午放学回到家里,小梅立即把宋子英和她父母亲对李虎的看法对赵军说了。赵军说:“你情我愿,这事情就好办了。下午,我就把这消息告诉李乡长,叫他也高兴高兴;再商定个适当的时间,地点,把他们约到一起见个面,进一步交谈交谈,增加彼此的感情,大事就有望成功了!”他随后又问,“你看,约在什么时间、地点,叫他们见面合适?”
  小梅说:“这事情,我上午就考虑过了:既要他们见面,彼此又要谈谈话,交流交流思想感情,就必须有一个较宽裕的时间和安静的地方。平时不行,一个要办公,处理公务,一个要上课,批改作业,没有这么多时间交谈,因此,时间必须放在周日。地点嘛,我想,无论乡政府,还是中心小学,都是公众地方,人多口杂,皆不合适,李虎都不会去的。干脆,就放在我们家吧,别的也想不出更好的地方。”赵军说:“好,地点就放在我们家。两人你都熟悉,来我们家,双方都能接受。”小梅说:“既然你也同意,那就这么办。明天,你去告知李虎,我去告知宋子英。”赵军表示同意。
  周日早饭后,赵军对小梅说:“我把两个孩子带出去玩,你就把家里打扫干净,整理好,负责接待他们。”小梅点头答应,转身对丫丫和延喜说:“今天是星期天,不用上学,跟爸爸到外面玩好不好?”“好!”两个孩子齐声答应,高高兴兴地跟着赵军出去玩了。
  送走赵军和孩子,小梅把室内外打扫干净,桌椅摆放好,把茶瓶、茶杯、茶叶拿来放在桌子上;想了想,又到街上买了些炒好的瓜子和干果回来,放进盘子里,也摆在桌子上。一切准备停当,看了看自己,又到房间里换了件新鲜衣服,便坐下来,等待李虎和宋子英到来。
  不一会,李虎来了,问小梅:“赵助理呢?”小梅说:“他怕影响你们谈恋爱,把两个孩子带出去玩了。”正说着,看见宋子英也来了,两人一齐忙迎接让座。小梅倒了两杯茶,又把瓜子干果让他们。见双方坐定,便开门见山地说:“你们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我就不用介绍了。不过,今天见面和以往见面大不同:以往见面,李乡长是领导,是来布置工作,检查工作的,宋老师是讲解员,是来接受任务,执行任务的,你们是领导和被领导关系。今天见面,你们是来谈恋爱的,男女平等,互有需求;希望你们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好好交谈交谈,互相了解情况,增进感情。”说完,看了看两人,又把瓜子和干果让了一遍,说:“你们好好谈谈吧,我就不当电灯泡了。我到街上买些菜来,你们中午就在这里吃饭。”李虎站起来说:“你就不用忙了,中午,我请你们。”小梅说:“下次你再请吧。今天,就在我这里。”说完摆摆手,到厨房拿了个竹篮子,走出门去。
  房子里就剩下李虎和宋子英两人。宋子英看了看李虎,面色红润,低头不语。李虎自我介绍说:“我就是本乡李家村人,世代以种田为生。我从小就跟着父母亲学习耕种,虽然上过学,也是闲时上课,忙时种田。十八岁那年,解放军解放了我的家乡,我和张龙,也就是杨小梅的前夫,一起报名参军走向战场。打了几年仗,从士兵干到营长;转业后回到家乡,领导安排当乡长,一直干到现在。我这人死心眼,种田,一心想着把田种好;当兵,一心想着把仗打好;如今当乡长,就一心想把全乡的工作干好。其余事情,极少考虑,所以至今还是光棍一人。”说完,他笑了笑,看着宋子英。
  宋子英红着脸说:“不必谦虚。你说的这些,也正是我敬佩您的地方。在前方,战场,一路英勇奋斗,不畏艰难困苦,战绩卓著,练练升级;转业回到地方,当了领导,仍然保持部队的战斗作风,工作积极肯干,勤奋上进,为人处事,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广受赞誉。”李虎说:“不要吹捧我,我就是个普通人,做事死心眼,认死理。工作有些成绩,也是党的培养教育的结果。说说你吧,还有你的家庭。”
  宋子英迟疑了一下说:“我家,是一个贫穷的教师之家,家长很重视对子女的学业教育。爷爷当了一辈子小学教师,竭尽全力培养我爸爸上了大学,他自己口省肚攒,日子过得很艰苦。我父亲大学毕业,当了中学教师,也当过旧社会文教局的小职员,但是,我姐弟五个,都要读书,我最大,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初中毕业,只好报考吃饭不要钱的师范学校。”
  李虎说:“师范毕业,文化也算不错了,何况我们国家正缺少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上次我回家,听说我们李庄小学五六年级的算术没人能教,学校只好派一名青年教师到中心小学学习五六年级的算术,回来再教学生。”宋子英说:“不仅李庄一家,全乡有四个小学缺少高年级数学教师,校长们研究,只好采取这种办法。我还给他们上过课呢。”
  李虎说:“新中国重视教育,解放后,一下子办起那么多小学校,哪来那么多教师?就只好把旧社会教过私塾的,念过私塾的,也有个别上过小学的,都召集来,略加培训,分配到各个小学校当老师。这些人只学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最多也就是学过四书五经,很少有人学习过数学,所以很少有能教高年级算术的。”宋子英说:“再过几年就好了,现在师范学校扩大招生,学制也由三年改为两年,等这些师范生陆续分出来,问题就解决了。”
  李虎叹息说:“上学是件大好事,世上这么多科学知识,多学多知,少学少知,不学不知。我只恨小时候上学太少,懂得的知识太少,以致现在工作起来,有很多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宋子英说:“您的工作不是干得很好吗?很多人都夸赞你呢!”李虎说:“那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没有解决的问题多着呢。比如农业生产,粮食产量总是上不去,年年亩产都是一二百斤;要是遇到自然灾害,甚至颗粒无收。咱们国家这么多人口,怎么生活?这不是大问题吗?我天天思考这个问题,就是无法解决。我听说,一些先进国家的粮食产量,能达到一千多斤,是我们的五六倍!”
  宋子英十分惊讶,说:“一千多斤!他们是怎么种的?”李虎根据传闻解释说:“听说,他们种庄稼使用化肥和农药。化肥又分氮肥、磷肥、钾肥;氮肥长枝叶,磷肥长花果,钾肥壮根茎,根据庄稼不同的生长期,分期施用,各有各的功效。不像我们,只知道施用农家肥,就是氮肥,少了,不起大作用,多了,庄稼容易倒伏。使用农药,能迅速大量地消灭庄稼的病虫害,把伤害减到最低。不像我们,庄稼发生虫害,就用人工扑打,发生病害,没办法解决,只好任由它去。”宋子英说:“化肥和农药,将来我们国家也会有的。”
  李虎摇摇头说:“哪能等到将来?现在我们就需要,就应该有。国家人口不断增加,人人都要吃饭,粮食产量不提高怎么行?听说中央在搞大跃进,超英赶美,估计不久我国就能提高科学技术,制造出化肥农药来,增加粮食产量。想到这些,我恨不得立即就去学习这样的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生产。可是,乡里的事情千头万绪,多如牛毛,件件都亟待处理,领导怎么会批准我去学习?”
  宋子英说:“不是说你们当领导的也有学习机会?”李虎说:“学习机会是有的,每年都有,但都是学习政治、政策、思想、路线,很少学习农业技术。”宋子英说:“那就去上农学院、农业大学,这些学校都是专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李虎说:“除非国家保送,以我这个文化水平,小学还不毕业,怎么能考得上农学院、农业大学?”
  两人正说着,小梅回来了,只见她提着满篮子的菜,鱼、肉、各种蔬菜都有。宋子英连忙站起来迎上去说:“我来帮你理菜做饭。”小梅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你和李乡长今天的任务是谈恋爱,你来帮我做饭,他怎么办?不就失业了?所以,你还是去谈你们的恋爱。做菜做饭,是我的任务。咱们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小梅说完,看了看李虎和宋子英,提着菜篮子到厨房理菜做饭去了。宋子英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对李虎说:“李乡长,杨老师说,她的任务是做菜做饭,咱们的任务是谈恋爱,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她到厨房做饭去了,你看,咱们的任务怎么完成?”李虎反问道:“你看呢,咱们怎么完成?”
  宋子英脸红了,说:“您是领导,我听您的。”李虎说:“我的情况就是这样:文化程度,最多也就是个小学生。年龄,已经二十九岁了,过了今年,就三十岁了,比你大好几岁。在部队,虽然当过连长、营长,也没有立下太大的功劳。转业回来,虽然当了乡长,干群评价还不错,但是,我自己知道,本人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都很有限,全乡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你呢,文化比我高,年龄比我轻,你如果愿意帮助我,我十分欢迎,也十分感谢。”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