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写古诗的方远远
作品名称:灵魂工程 作者:青蛙公主 发布时间:2023-12-30 20:27:50 字数:4293
16
这个男生,方远远,从初二到中考,就一直跟着王春妮学语文。即使中途春妮有事,请假几个月,方远远也一直坚持等春妮回来。这让春妮很感动。学生的认可就是对老师最高的奖赏。同时,这份信任与托付,也让春妮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方远远瘦长瘦长的,就跟竹子似的。第一次课,爸爸送方远远来的。爸爸看方远远进教室后,双手在胸前合拢,对春妮深深地作了一个揖,“老师,拜托了。”
这使春妮大为感动。这是第一次有人对她这么尊重,这是第一次家长这么郑重其事地托付孩子给老师。这很像古时的拜师礼,只是失传已久,甚至让人忘记它的存在。等它偶尔出现时,就会让人不胜感慨,唏嘘不已。也让春妮感到自己责任重大。
初二时,中考还早,春妮着重帮方远远打基础。上了几次课,春妮发现方远远的基础太薄弱了。语文不好的男生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连最简单的字词都不会写。小学的字都不会写,会读不会写,会写不会读。可方远远的理解能力却特别强。一句话看前几个字,一段文章看前几行,就能飞快地掌握它的大概意思。
可反过来,这种理解能力反倒害了他。使他不肯老老实实地把一句话看完,把一段文章读完。方远远可以很快明白文章的大体意思,但是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因果转折顺承递进关系,就被他统统漏掉了。所以,简单的题他一挥而就,但是,只要题目设点小坑,拐个小弯的,方远远就一律“扑通”“扑通”地掉地进去。
方远远非常明显长短腿。他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远远地超过他的基础知识,他的基础又跟不上思维的奔跑,而使思维处处受基础薄弱的限制和约束。
拿到一份卷子,方远远用不到一分钟时间,从第一面看到最后一面。等到他做第一题时,他又往往不知道题目是什么。对一些反应慢的学生,春妮总是鼓励他要把整份卷子从头看一遍。可对方远远,春妮禁止他往下看题,规定他做一道题,只能看一道题。春妮还经常让他把题目读完三遍以后,再开始做题。
方远远的思维相当活跃,可以在同一秒钟里想十件以上毫不关联的事。他是典型的“问题大王”,他脑子里装着数不清的问题。你就是把辞海全都背熟背烂了,也不够回答他的提问。春妮正在讲一个语法,方远远问,“老师,你知道三国里的五虎上将是谁吗?”一转眼,方远远又问,“水浒中的白胜也有外号吗,在天罡星还是在地煞星中?”过一会,又有一个新问题,“老师,你知道热射病吗?”“老师,按星球爆炸的说法,我们地球什么时候会消失?”……
春妮只得停下,笑着说他可以创思维穿越速度最快的吉尼斯纪录。方远远听了,趴桌上大笑,他一开心就趴桌上大笑。春妮说,给他三分钟时间,把所有想提的问题全都说出来。呆会再做病句练习时,可就不许再想别的了。方远远笑着说,“没了,没有问题了。”可一做练习,他脑子里的疑问就又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看着方远远连篇累牍的错字,春妮说,“你可以编本《方远远字典》,把你写的所有错字全收进去。这样,你写的错字就不叫错字了。”方远远听了,趴桌上大笑。
方远远说,他的学习都归他爸管,他妈管不动。再说,妈妈要带弟弟,弟弟才上幼儿园,也没时间。春妮看方远远语文的各种资料乱糟糟的,每次上课找半天,就送他一个文件袋,让他把语文的全装进去。方远远拒绝了,说爸爸不允许他拿别人的东西。他家里也有文件袋,他回去找找。
方远远有时偷懒耍赖,说好累,不想做练习。春妮佯装要告诉爸爸。方远远就赶紧摆手,“别,别,千万别跟我爸说。”马上坐得笔直,很认真地学习了。课堂上没做完的练习,方远远说不想带回家,省得爸爸看见了,又要叫他全部做完,方远远说让春妮帮他保管。春妮笑着答应了。
有次,方远远很早就到了。他说爸爸妈妈带弟弟去吃自助餐了,却让他来机构上课,不公平。一会,方远远又很平静地解释说,爸爸说,他胃口小,吃一点点,去吃自助餐,不划算。方远远总体说,很配合老师。可他也经常不想上课,觉得很累,想偷偷懒。就一直看表,看下课时间到了没。可他总坚持要两小时到了,才肯下课。从来不肯提早下课。
方远远说,物理在机构上班课。他经常不举手回答问题。很多时候老师提问其他同学的,经常被他抢答了。物理老师很生气,说要让他退班,不让他在班课上。方远远笑着说,就像网上说的,“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穿别人的鞋,让别人无鞋可穿。”
讲到古文“盗窃乱贼而不作”,春妮说,“这个‘贼’字,在古代是作乱,造反的意思。跟现代小偷的意思不一样。”方远远应声接道,“那陈胜就是贼,天下所有的皇帝都是贼。”春妮点头赞许,“没错。中国古话说得好,成者王,败者寇。就是这个意思。”
方远远的词汇量非常少。让他形容一朵花开,他只会用“花开得很多”,“花开得很美”这两句,再没别的了。可是他却热衷于于写古体诗,写韵律诗。这让春妮很意外。春妮肯定他,鼓励他,让他多写多练,写完了,可以拿来给春妮看。
方远远说,他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可他觉得中间一句对仗不太工整。正在努力地想这个对子该怎么对。说着方远远就陷入了沉思。非常专注,全力以赴的样子。创作古诗是唯一能让方远远凝神屏气、全神贯注的事情。
方远远把写在练习本上的两首五言绝句给春妮看。字迹出人意料地工整,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地写的。可平时方远远那个字,真叫鬼画符。春妮每次猜他的字,都要猜半天。写得不错,讲究押韵,对仗整齐。虽不算上品,但对一个初二学生来说,已难能可贵了。更难得的是,在这短短20个字里,他竟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方远远其实很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作文如果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独特看法的,就写得非常好。而应试作文,要按固定的条条框框来写,他词汇贫瘠,又不按要求来写,往往写得不尽人意。
方远远后来又带了四首古诗来,是写春夏秋冬的。却是四幅小卷轴,用小棍做轴。方远远小心翼翼地在桌上把小卷轴打开,里面是端端正正的字誊写的七言律诗,外面还裱了一层白纸。
春妮很郑重地双手接过卷轴来看。把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都写出来了,还表达了自己的不凡志向。春妮说,这四首比前两首更好,应当是精品吧,值得收藏。春妮鼓励方远远应当在古诗上多下功夫,多写些好诗来。
方远远很神往地说,他很想参加明年三四月举行的“春芽杯”征文比赛。用他的古诗去参赛。春妮赞同并鼓励他。正在讲课,方远远一会支着下巴问春妮,“老师,你说写古诗会加分吗?”不等春妮回答,又自问自答,“古诗肯定会加分的。因为写古诗的人少,古诗更不容易啊。”一会,又望着窗户,出神地问,“老师,你说我的古诗能拿几等奖?”
春妮不忍打击他,就说要看他的古诗合不合比赛要求。比如说比赛要求写爱国的,而他却写个人志趣。方远远“哦”了一声,丢开这个话题。
第二年“春芽杯”到了,春妮问方远远参赛了吗。方远远避开春妮的目光,一直低头看着地板,“我们班上指定了两名同学参赛。我去问语文老师了,老师说要经过选拔才能参赛。我又去问参赛同学,他们说要用老师给的特定的稿纸,才能投稿。我让他们给我一张稿纸,他们不肯给。”
春妮皱了皱眉头,“这不公平,应该每个人都有参赛资格的。”方远远眼巴巴地望着春妮,热切地问,“老师,你有比赛用的稿纸吗,你能给我一张稿纸吗?”春妮摊开双手,“我没有专用稿纸。而且,这事也得你学校老师同意,才能投稿。你可以跟你爸商量,让你爸去找班主任沟通。”
方远远又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说,“我,我不想找我爸。我爸没空。”春妮看出方远远非常不自信,对自己的古诗能不能参赛没有一点信心。可同时,他又非常热切地渴望着自己能参与这一比赛。
回到家,春妮想了很久。觉得方远远爱好古诗的这种热情,不能让它平白无故地受到打击。春妮跟生管说了这事。生管让春妮跟方远远爸爸在微信群里语音通话。春妮把这事经过都告诉了爸爸,希望爸爸出面找班主任,帮方远远争取参赛资格。
下节课,春妮问方远远投稿了吗。方远远说,“爸爸找了班主任,可班主任说已经没有名额了,让我明年参赛。”方远远显得很平静,没有急于参赛的那种狂热,也没有因没参赛而深深地失望懊恼。春妮放下一颗心来。
接下来的语文月考,方远远的作文被老师点名表扬,全班才三个人被点名表扬。这是方远远第一次被点名表扬。方远远心花怒放,兴奋不已。一边给春妮看他的考试作文,一边一连串地问,“老师,你说我作文写得好吗?”“老师,我中考作文能比这写得更好,是不是?”“老师,我作文能拿50分吗?”……
上了初三,中考的压力越来越大了。春妮要给方远远复习六本语文书,各个知识点的专项练习,阅读作文,还要跟上学校期中考期末考的节奏。春妮每节课都排得满满的。他们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谈论古诗了。而方远远,再也没有时间写古诗了。
方远远每次上课都叫累。确实累,春妮很同情他。周六学校一天的课,周天机构一天的课,都是满堂转。周天上午数学物理课,中午去学游泳(中考要考游泳),游泳完回家眯一小会,下午4点英语课,英语6点下课,6点30分又上语文课。
爸爸负责后勤保障,每次都是爸爸接送。傍晚6点,爸爸已经在饭馆点好饭菜,方远远一下课就有饭吃。这样,他才能赶得上6点半的语文课。这样,他回家才不会太迟。而周一又是一整天的课。
方远远说,学校布置的作业一堆一堆的,根本没法完成。他都是挑着做,插空做。到语文课时,他都是疲惫不堪的。春妮很怀疑,真要上这么多课吗?把孩子逼成这样,会有效率吗?但春妮不敢说出口,别人会把她当成疯子。
当了几年老师,王春妮感触很多,也很深。斯大林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师”字,千斤重的担子嗬。他引导的是孩子迷茫无助的灵魂。他可以成就孩子,也可以毁掉孩子。他是《圣经》中所说的牧羊人,他守护的是孩子的灵魂。
老师和医生的相通之处:都是以师德医德为首当其冲的要务。师德重于一切,传道授业还在其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爱,爱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灵魂,给孩子自信,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
或许,这只是王春妮的桃源梦。现在,爱几乎没有,平等尊重是天方夜谭,自足自信是痴人说梦。只有分数是唯一的真理。分数、分数、分数,家长、学校、培训机构,所有人唯一看重的只有分数。分数取代了真正教育应该涵盖的爱、尊重与自信。
现代教育该何去何从?王春妮回答不出来。这个命题太庞大太复杂太社会化了,王春妮的声音非常微弱,或许很快就被湮没。在这茫茫黑夜里,王春妮孤独地摸索着前进。王春妮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她的力量,去爱护和尊重她所遇到的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朋友,和他们交心,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得到一些学习的快乐。
洋洋洒洒这么一大篇,它既不是小说,也算不上人物传记。它只是一些毫不相干的鸡零狗碎。或许,它只能让人发笑,使人毫不经意地弹指而过。它就像是植物学家对于他所观察的每一株植物的观察日志。最多,它只能算是一个教师对于孩子的观察日志。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