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4
作品名称:华年 作者:碾子 发布时间:2023-11-01 12:08:55 字数:5840
53
耿心水和郑二水等人向一位参加过游击队的老农调查后回到住地,议论一通老农的革命经历,感慨革命果实来之不易。室外春阳温煦,太阳懒洋洋地照着大地,唤醒沉睡几个月的寒冷大地,把大地再次送回温暖的梦乡。郑二水拿着书走到室外,坐在一截废弃的枯木上读书,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格外舒服。郑二水喊一声张耒,叫他一起来室外享受太阳的温暖,张耒连忙拿着书跑出门外。耿心水、仇子月和李聿等人依然躺在秸秆上看书。只要回到住地,大伙几乎都在看书。跟前几次开门办学一样,每个同学都带了足量的书,免得因下乡而荒废学业。张耒正在看莎士比亚的戏剧,他喜欢莎士比亚戏剧引人的情节,更喜欢其精美的语言,感觉莎士比亚是个富有激情的人,又是个喜好修饰的人,因为他的戏剧语言精雕细刻。张耒沉浸在剧情中,为火热的剧情吸引。郑二水感到脸上热烘烘的,抬头看见几朵白云缀在蓝天,一动不动,红日闪着刺眼的光芒。郑二水收回目光,摸一把热烘烘的脸,转向张耒的书:“谁的戏剧?”
张耒感到身上燥热,从书上抬起头,说:“莎士比亚。”
郑二水说:“莎翁的戏剧好看吗?”
张耒说:“戏剧冲突激烈,语言精美,很吸引人。”
郑二水说:“据说莎翁的剧作多而精,是位伟大的戏剧家。莎翁的戏剧在中国影响很大,据说梁实秋先生翻译莎翁全集。”
张耒说:“一个著名学者,把学问和写作放在一边,把精力投注在翻译上,难能可贵。”
耿心水听见两人在门外议论文学,走出门来,说:“梁实秋之流只是靠翻译博取名声,跟着国民党跑,哪是正经做学问的人?难怪鲁迅与他势不两立。”
张耒说:“把外国名家的作品介绍给国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不能因其政治立场而否定其在翻译方面的贡献。”
耿心水说:“梁实秋是个御用文人,这样的学者很可耻,他翻译的作品能好吗?他自己的作品能好吗?”
郑二水说:“不能将人与他翻译的作品混为一谈,别人的作品并不等同于他的作品。何况莎翁的戏剧很好,很多国人都喜欢他的戏剧。”
耿心水说:“有些人总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事实并非如此。虽说莎士比亚名气大,其实他的剧作没有关汉卿多,关汉卿是当之无愧的伟大戏剧家。”
张耒说:“莎翁与关翁各有各的特点,关翁的戏剧是古典戏剧,读起来费劲,而莎翁的戏剧是现代剧,读起来轻松,更吸引人。”
耿心水说:“你崇洋媚外,厚今薄古,文学趣味低。”
郑二水说:“你的观点是偏见,外国的东西未必不好。试问中国现代有莎翁这样伟大的戏剧家吗?没有。”
龚月生、李聿和仇子月等人听见耿心水等人在门外争论,立刻跑出门来,参与争论,争辩声沸沸扬扬,传到不远处的女生住地。洪玉听见这边有吵声,连忙带着郝丽丽和刘心女跑过来。听见耿心水等人在争论文学问题,并不是吵架,洪玉才放下心来。洪玉和郝丽丽耐不住寂寞,也参与议论。
归期将至,洪玉把调查报告拿给同学们过目。耿心水把男生的意见反映给洪玉,洪玉不厌其烦地修改,受到耿心水的赞扬。龚月生在看田汉和易卜生的戏剧,整天书不离手,力争在归校前看完带来的书。张耒劝龚月生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益处。龚月生挤时间写了一个独幕剧,拿给张耒和郝丽丽看,两人分别提了一些建议,龚月生打算归校后再做修改。张耒以那位打过游击的老农为原型写了一篇短篇小说。最近的所见所闻触发了郝丽丽的情思,写了几篇散文。郑二水、李聿和仇子月等人没有写作欲望,只忙着看书。下乡的日子悠闲自在,各得其乐。洪玉喘了一口气,终于完成了调查报告。龚月生和张耒意犹未尽,还想搜集一些写作素材。郑二水早早看完自己带来的书,借别人的书看。郑二水问耿心水看了几本书,耿心水说三四本,郑二水呵呵笑,讥笑耿心水只看了一点书。耿心水看着颇为自得的郑二水说:“别以为你看书多,走马观花而已,能有多少收获?”
郑二水被龚月生和张耒等人誉之为饱学之士,沾沾自喜,耿心水却不以为然,将郑二水看作收集知识的书袋子。郑二水不服气,说:“你看的书用手拿,我看的书用筐装,孰多孰少,你掂量一下。”
龚月生说:“我们看了自己喜欢的书,但缺了课堂上的正经知识。系领导就是牧羊人,将羊赶到草场就不管了,任其自啃自食,吃着吃不着不管。”
耿心水不服气,说:“你看了几本书,写了一个剧,看了山野景色,这不是收获吗?”
龚月生说:“只是微薄的收获。不过下乡倒也潇洒,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其乐无穷。只是收获太少,难了我愿。罢罢罢,欲说还休。”
张耒说:“听说不远处有一个革命纪念馆,何不在归途中参观一下,增加一点收获?”
龚月生和张耒看着耿心水,期待耿心水说话,耿心水却看着李聿和仇子月,似乎在征求他们的意见。
李聿说:“太好了,来而不往是遗憾。”
耿心水转头看着郑二水,郑二水故意不理不睬。耿心水看出郑二水的心思,说:“有人不想去。”
李聿说:“谁?”
耿心水说:“郑二水。”
郑二水开怀大笑,说:“一条鱼挡不住九江的水,我随波逐流。”
听说要去参观革命纪念馆,郝丽丽高兴得跳起来,洪玉激动地笑着,刘心女乐呵呵地瞅着耿心水,说:“你真英明!”
耿心水表示回到县城后马上联系汽车,参观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告别村支书后回到县城,县城比一个月前暖和了,街上的人也比先前多了,县委大院却比先前更冷清了,据县委办公室主任说好多干部下乡去了。同学们当天坐车前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该馆位于兴县蔡家崖村,依山傍水,风景宜人。一九四八年毛泽东等人东渡黄河后来到蔡家崖,稍作停留后继续东进。蔡家崖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和晋绥军区所在地,馆里陈列着几千件革命文物。看着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耿心水感慨不已,洪玉也跟着感慨。郑二水默默地看着文物,有时停下来仔细看一会儿。龚月生和张耒一边看,一边指指点点。郝丽丽背着相机,俨然一副记者的派头,引得参观者羡慕不已。刘心女紧跟在郝丽丽身边,仔细看着每一件展品。李聿和仇子月很快观览了展品,站在馆外闲聊。走出纪念馆,耿心水等人又参观了毛泽东等人住过的地方。看着一孔孔简朴的窑洞,回顾当年革命领袖和根据地军民的革命活动,人人心中激情澎湃。
耿心水说:“如果不是开门办学,大家很难看到这些革命遗物。”
郑二水明白耿心水的意思,笑着说:“你知道馆里展出多少展品?有哪些类型的展品?”
耿心水知道郑二水在向自己挑战,随口列举了一些展品类型。郑二水鄙夷地看着耿心水,详细叙述了展品的件数和文物类型,让龚月生、张耒和郝丽丽等人目瞪口呆,交口称赞郑二水的惊人记忆力。郑二水微笑,似乎这是一件极平常的事。郑二水过目不忘,耿心水心悦诚服,低头不吱声。
耿心水说:“我们以革命纪念馆为题材,各写一首诗歌,如何?”
洪玉和郝丽丽立即赞成,张耒也附和,郑二水却说:“我习惯把东西装在脑子里,不喜欢把脑子里的东西倒出来。”
郝丽丽说:“郑二水是葛朗台式的守财奴,又是夏洛克式的吝啬鬼,应该展示你的文才,别藏着掖着。”
耿心水说:“一个固步自封的人能有多少东西?如果有本事就炫耀一下自己的本事。”
郑二水瞅着耿心水,现出鄙夷的神情。洪玉和郝丽丽想写歌颂革命的诗歌,郝丽丽想写一篇游记,龚月生和张耒也想尝试写诗。看见大家雄心勃勃,耿心水里充满喜悦。
54
当郝丽丽和洪玉等人背着行李走进宿舍时,于千千和曹央央等人已收拾好宿舍,正坐在床上闲聊。看见郝丽丽等人走进宿舍,于千千立刻把郝丽丽紧紧抱住,郝丽丽几乎摔倒在地。曹央央和张一心把郝丽丽等人肩上的行李卸下来,然后紧紧拥抱在一起。小别似久别,相见的喜悦让宿舍充满欢乐气氛,于千千瞅着郝丽丽的脸,说;“你的脸更白了。”
郝丽丽说:“那是莜麦滋润的结果。”郝丽丽瞅着于千千的脸说,“你的脸变黑了。”
于千千说:“那是黄河岸边的风吹黑了。莜面好吃吗?”
郝丽丽说:“太好吃了。如果你吃一次,保准今生难忘。”
曹央央和张一心让郝丽丽描述莜麦的滋味,郝丽丽说了半天没说清楚,最后只好让她们亲自去尝,逗得大家笑成一片。于千千噘着嘴说:“如果知道那里有好吃的东西,我跟你们去。我们每天只吃小米稀饭和窝窝头,肠子洗得一清二白。”
相互热闹一阵后,张一心连忙去打开水。张一心提着水壶,给刚进门的同学每人递上一杯热水。郝丽丽咕嘟咕嘟喝了几口水,说:“你们收获大吗?”
曹央央说:“说不上有多大收获,但不是一无所获。你们呢?”
郝丽丽说:“我们有收获,见识了晋西的山水和生活。”
先回校的同学帮着刚进门的同学解行李,然后窃窃私语。郝丽丽问于千千想自己没有,于千千说没想过,只顾看山看水,哪顾得上想远隔千山万水的同学。郝丽丽埋怨于千千没有人情味,人走茶凉。郝丽丽问于千千看到了什么好山好水,于千千说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人人激情澎湃。如果郝丽丽去了,一定能拍很多黄河的照片,也能写漂亮的散文。于千千的一番话让郝丽丽叹息不已,说自己只拍了几张乡民和纪念馆的相片。于千千又用广袤无垠的土黄高原美景羡慕郝丽丽,郝丽丽连连叹息,叹息自己没有看到美景。
华耳正弯腰扫楼道,抬头看见耿心水一行风尘仆仆走进楼道,连忙放下手中的扫帚去打开水。耿心水等人放下行李正在喘息,华耳提着水壶走进宿舍,给每人倒上一杯热水。曲召听见楼道里有说话声,立即跑出宿舍。曲召拉着耿心水的手,说:“收获如何?”
耿心水说:“收获很大,见识了另一番风土人情。你们如何?”
曲召说:“我们见识了另一番天地。祖国幅员辽阔,各地有各地的风景,大开眼界。开门办学有教室里看不到的东西,有教室里学不到的知识。”
曲召谈到了黄土高原,谈到了黄河,异常兴奋。辛勇和庞小京等人走进门,几人一直聊到开饭时刻。
系里评比各组的调查报告,洪玉执笔的调查报告评为最优。洪玉拿着调查报告向曲召汇报情况,得到曲召的赞扬。洪玉把老师对调查报告的评语交给耿心水看,耿心水夸奖洪玉的写作能力。初次尝到写作甜味的洪玉兴高采烈。另一组的调查报告由林木木执笔,被系里视为一般,林木木看见洪玉高兴,心里异常失落。系里要求每人交一份下乡总结,郑二水揶揄:“没有总结可写的总结有什么意义?不就是一个月跑一趟乡下吗?”
耿心水说:“只会读只会记而不会写的学习有什么意义?对于会读会记会写的人而言,写总结是小菜一碟,意义很大。你望洋兴叹去吧。”
两人阴阳怪气,曹央央瞅着两人笑,曲召瞪着郑二水,说:“让你写就痛痛快快地写,啰嗦什么!总不能没有一点收获。”
曹央央不愿看曲召的脸色,回到自己的座位跟张一心说话。对于个人总结之类的文章,曹央央觉得索然无味,只好硬着头皮写。写什么?曹央央想到了自己的日记,于是翻看下乡日记。曹央央有写日记的习惯,其目的主要是积累素材,加强记忆。曹央央看着自己的日记,心又回到了那片黄土地。曹央央眼前出现了广袤的高原,滚滚滔滔的黄河,贫困的农民,农民勤劳的双手,黄黄的小米稀饭。曹央央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爱,写下了自己的惊奇,写下了自己的感慨,也写下了内心的忧郁。把三十篇日记翻了一遍,曹央央回忆着那一幕幕情景,思索该写什么。曹央央低头,看见张一心已经写了一页总结,夸张一心下笔如神。
于千千拿着自己的总结给郝丽丽看,征求郝丽丽的意见。郝丽丽草草看了一遍,说:“内容不错,润色一下字句即可。”
郝丽丽不为写总结发愁,而为能不能写出像样的散文发愁。尽管郝丽丽在散文写作上下了不少功夫,总觉得自己的散文水平不高。辛勇不知如何写总结,拿来龚月生的总结看了一遍。看见于千千为自己的总结高兴,辛勇想借阅于千千的总结,不料遭到于千千的拒绝。
于千千说:“我的总结有隐私,不能让男生看。”
郝丽丽问辛勇:“你为什么要看别人的总结?”
辛勇直言:“我不会写总结,因此想借鉴别人的写法。”
看见辛勇话语诚恳,郝丽丽顿生恻隐之心,笑着说:“如果不嫌弃,看看我的总结。”
辛勇感激,连忙拿来郝丽丽的总结。辛勇夸郝丽丽的总结写得好,怨恨自己不会写总结。郝丽丽让辛勇先拟个写作提纲,然后动笔,答应为辛勇修改总结。辛勇立刻动手写提纲。几天后林木木收缴个人总结,并与曲召、耿心水等人对个人总结进行评比,认为洪玉和张一心的总结最好,于是让两人向全班同学介绍写作经验。洪玉为大家介绍写作经验,话珠如疾风骤雨,噼噼啪啪。张一心羞涩地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似乎自己的总结写得并不出色。郑二水看见张一心羞涩的面容上一会儿飘着几朵彩霞,一会儿飘着几朵梨花;听见张一心清晰圆润的普通话如一道山泉汩汩而出,一会儿银珠玉珠落铜盘,一会儿清风细雨穿林间。郑二水不明白张一心的语音为什么如此美妙,边看边想,不觉暗暗微笑。
两周后龚月生、张耒、洪玉和郝丽丽相约在周末相聚。初夏的阳光撒进公园,将公园渲染得格外热闹。新叶已成的枝条将一片片绿叶编织成浓淡相间的绿伞,给地面撒下深浅相间的影子,绘制出初夏的美丽画卷。湖中的绿水在柳丝下轻轻摇荡,将柳丝的一片情思紧紧拥在怀里。几种不知名的花尽情展示自己的美丽花色;几片青草在阳光下懒懒地沐浴着光辉;几只粉蝶飘飞,寻找自己心爱的花朵;几只蜜蜂嗡嗡,寻找自己的甜蜜;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婉转不已。郝丽丽胸前挂着相机,挽着洪玉的手臂,袅袅婷婷,在龚月生身边摇曳。张耒吹着口哨,向园林里的花鸟树木送去心中的快乐。一丛茂密的绿竹向郝丽丽点头,郝丽丽抬头看一眼婆娑翠竹,低头看一眼斑驳竹影,心里惬意,招呼大家在竹影下落座。
龚月生说:“诗歌拿来了吗?请展示。”
郝丽丽说:“你猜我以什么为题材成诗?猜对了,给你看,否则别看。”
龚月生看着洪玉,暗示洪玉给一点提示,估计洪玉知道郝丽丽诗歌的内容。郝丽丽看出龚月生的心思,连忙向洪玉摆手,洪玉笑而不语。龚月生看着张耒,让张耒一起猜。
龚月生说:“革命领袖,对吗?”
郝丽丽摇头。龚月生怨恨自己笨。
张耒说:“窑洞。”
郝丽丽笑了,从兜里掏出诗歌。龚月生上前一看,郝丽丽的诗歌果然以窑洞为题材。大家称赞郝丽丽的诗歌写得好。洪玉拿出自己的诗歌给大家看,诗歌的题目是领袖。张耒称赞洪玉的诗歌意境高远。龚月生要求郝丽丽猜自己诗歌的题材,郝丽丽想了一会儿,说:“文物。”
龚月生摇头。郝丽丽看着张耒,希望张耒给点提示,张耒抬了一下脚。郝丽丽连忙说:“脚印。”
龚月生惊奇,笑着说:“知我者,丽丽也。”
大家凑在一起看龚月生的诗歌,诗歌写了红军从西而东留下的一串串脚印,构思巧妙,诗味浓。张耒的诗歌以纪念馆里的枪为题材,歌颂根据地军民的革命斗争。郝丽丽认为张耒的诗歌不错,洪玉却觉得意象不丰满。张耒虚心接受洪玉的意见。郝丽丽四看,风景如画,要找风景最美的地方给大家拍照。龚月生指着湖畔的垂柳,认为那里景色最美,于是几人跑到湖畔拍照。观水中游鱼,看花丛鲜花,听树上鸟鸣,于林间漫步,议论古今诗人,大家兴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