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影楼旧事>第二十四回 峰回路转

第二十四回 峰回路转

作品名称:影楼旧事      作者:心意满庭芳      发布时间:2023-08-26 14:16:22      字数:3464

  沁园春词:
  一片云飞,黄鹤楼空,望迷烟尘。
  怅华胥梦断,瑶台路杳,桃源人去,绿水春分。
  石马嘶风,铜驼泣雨,辜负香魂几度温。
  昭阳殿,燕归来自掩,泪湿红巾。
  回头旧事还新,指点是当年天柱门。
  有宝刀环佩,珊珊玉斧,金钗钿合,袅袅鱼鳞。
  兰畹芝田,星槎月姊,都付麻姑作酒民。
  凭谁唤,绛霄双凤羽,剪烛西巡。
  话说袁文林来到潼关,当晚住在高升客栈,次日一早,便到城中热闹处摆摊。结果从早晨开始,直到黄昏,不知有多少人从此经过,可是没有一个人问津。袁文林白白的苦等了一天,一文钱也没挣着,袁文林就回客栈了。第二日,袁文林洗漱罢,喝了一碗小米粥,就带着相机出去摆摊了,结果一天下来,仍然没有开张。一连三天,每次都是高兴而来,失望而归。袁文林很苦恼,不过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袁文林想回家,心中不甘,再换个地方,也不知道去哪儿好,正是进也难,退也难,左右为难,袁文林被困客栈里了。不提。
  话分两头,在清朝光绪年间,号称“天下第一江山”的丹徙县,有一家经营了几代人的小钱庄,老板姓陈,字仲衡,膝下有一子,名唤陈光甫。这陈老板机缘巧遇在汉口的报关行谋了一个职务,当他看到外商在中国雄厚的商业势力,决意让光甫去汉口报关行当学徒。这光甫非常聪明、刻苦学习洋文,成绩优秀。陈老板将他送到美国留学。这光甫学成归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第一家商业银行和第一家旅行社。这旅行社下面设有一个招待所,随后又开始兴建各类饭店。招待所和饭店有专业人员管理,服务周到,环境清洁、整齐。这种招待所不同于历史上的客栈之类,它兼有代售车票、船票,预定舱位,搬运行李等业务。旅客宾至如归,很受欢迎。因此,经过短短几年,便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各大城镇都有了招待所。
  在潼关,中国旅行社设立招待所最早,这也是中国旅行社在西北地区设的第一家招待所。之后,中国旅行社才相继在临潼、西安、咸阳、宝鸡、汉中设立了招待所和饭店。
  潼关招待所位于潼关古城西大街,共有客房十几间,并在华山北峰备有床铺被褥。房间每夜大约两个大洋,有一个铁床和写字台。客饭分两种,甲种每客一个大洋,两菜一汤,乙种每客六角,一菜一汤,都是大米饭。点菜也不贵,而且有很好的酒和烟。
  然而,好景不长,抗战爆发后,由于日军对潼关的轰炸,潼关招待所被迫停办。当旅行者到达潼关时,战争已把潼关拖入苦难的深渊,旅行者已无歇脚之处,更无法享受到潼关招待所提供的满意周到的服务了。
  在旅行社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现象,那就是旅行团,当时有许多喜欢旅游旅游的人相邀一起游览名胜古迹,在旅游时都希望有会摄影的朋友同行。一般旅行团或旅行社都有摄影师。
  不仅如此,旅游团和旅行社大多还发行刊物,专门登载一些优秀的作品。而且经常举办摄影展。
  当时来华山旅游的人很多,潼关招待所根本忙不过来,所以有许多客栈也开展这些业务。
  高升客栈的老板看袁文林带一架照相机,心里早就有了打算。只是不知道袁文林的技术如何,也不知道袁文林到潼关来是做什么生意的,所以没有和袁文林说合作的事情。经过这三天的观察,高老板发现袁文林早出晚归,每次都是空手而归,而且精神很低落,好像有很多心事。说起来也巧了,这几日来了十几个客人,都是来陕西旅游的,正好缺少一位摄影师。高老板决定找袁文林谈谈,准备做导游了。
  且说,高老板和袁文林一说,袁文林很高兴,这样一个旅游团就成立了。高老板负责伙食、住宿,袁文林负责摄影,一切费用由旅客分担。高老板店里有一辆旧马车,就作为交通工具,简短捷说,经过一番准备,决定先去华山游玩。不提。
  华山,是五岳之一的西岳,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山势陡峭奇峻,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是道教全真派圣地。也是道教最早的发祥地之一,道教文化也就因此成为华山文化的核心。
  这一日,天空湛蓝,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宜人。袁文林带着这个旅游团坐着高老板的马车一路顺风来到了华山脚下,高老板一声低嘘,“吁”,那马便站住不走了。袁文林和众游客下了马车,朝四下观看,只见一座庄院掩映在绿树丛中。因为高老板和玉泉院的主持有业务往来,所以,他和主持说了来意,主持也非常赞同,主持就安排了几间客房给他们。袁文林一行在玉泉院的客房住了下来。
  袁文林和众人安顿停当,便一起到院内游览。说来也巧,袁文林一行刚走出客房,迎面遇到一群游客,大约有七、八个人,其中有一个漂亮的姑娘在边走边说。袁文林正从其傍边走过,原来那姑娘是在做讲解。袁文林心一动,心想我们这个旅游团还正缺少一个明白人,如果能和他们一起就好了。袁文林正想开口,那姑娘朝袁文林嫣然一笑,说道:“先生,我们是‘友声旅游团’的,你们是那里的呢?”袁文林笑道:“姑娘,我们是‘高升旅游团’的。”“高升?你们是哪年成立的?老板是谁啊?你们要导游吗?”“我们是前两天才组成的,如果姑娘愿意的话,我们一起游览,好吗?”“好啊!”于是两家合成一家,那姑娘在前,众人随后,高高兴兴地边走边说。
  玉泉院位于华山脚下,相传是五代时陈抟老祖所建。玉泉院背依大山,四周古木参天,院内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故名玉泉。
  玉泉院建于宋仁宗皇佑年间,也就是1049--1051年,是道士贾得升为师傅陈抟所建。
  玉泉院的主体建筑区,风格采用江南园林式建筑,以水池为中心,周围配上亭台楼阁,给人以小见大的印象,现存主要建筑有:无忧亭、七十二窗、全真七子殿、大殿、通天亭、过水凉亭等。
  几经破坏,几经修缮,到了明清才有这个规模,名希夷祠,因宋太祖赐陈抟号“希夷先生”得名,后改名玉泉院。
  玉泉院,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园林建筑,背依华山,四周古木参天,院内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相传唐朝金仙公主在山上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通,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
  玉泉院内有希夷祠,名称来源于宋太宗赐陈抟“希夷先生”的称号。希夷祠分前、后两殿。前殿左侧是“华山全图碑”,右侧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石碑。后殿有陈抟塑像。
  当时的泉水确经纳凉亭流向院外,可惜清朝年间,山洪暴发,河水改道,不再见当年的泉水。后人就根据这个传说将希夷祠改名为玉泉院至今。
  石舫:也即“石船”。一泓清水,中间筑有石船,船上有画舱,并有曲桥与池岸衔接。凭栏观赏,山影倒映,游鱼相乐,水天一色,饶有意趣。玉泉院的西北角有一亭,为正方形挑檐式建筑。这里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晴天可清晰地看见渭南,风景优美,站在此处观览,有乐而忘忧之感,故起名无忧亭。后院的一块巨石之上有一圆亭,名叫山荪亭。山荪亭下面,有一棵曲屈虬蟠、老态龙钟的古树,传说为陈抟手植。因无人修剪,愿怎么长就怎么长,无忧无虑,所以长成今天之形状。虽已有千余年,但仍显得朴茂挺健,生意盎然。树西有巨石,上镌有“玄峡”两个大字。明代诗人李寄游此亭留下一首诗,诗曰:
  已为山外客,来登山荪亭。
  荪树六七株,根附石上生。
  虺蛇蟠数百,须动欲轩腾。
  树是希夷植,奇同希夷形。
  突立看峰色,筋骨何棱棱。
  细叶正吐绿,油油光檐楹。
  思欲亭上醉,从此解尘缨。
  再往西边,有一两层石亭叫过水亭,传说当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金仙公主在华山,有以天她和几位侍女一起上华山,登到西峰下的镇岳宫,宫内有一口玉井,井水清澈见底,金仙公主就站在井边照她的影子,不小心,将头上的玉簪掉进井里,下山后,她们在过水凉亭下休息洗手,无意中又找回玉簪,惊喜中发现亭下的泉水和山顶玉井是相通的。山荪亭西,有一石洞,便是希夷石洞了。希夷睡洞不大,仅有一床之地,洞外依崖构筑小殿,造型别致。洞内供奉雕工精细的陈希夷卧像,浓睡正酣,神态安详。传说陈抟老祖在世时经常采药,给百姓治病,后得道成仙,人们都很信奉他。当地人传说患病的只要焚香祈祷,手痛抚摸石像之手,腰痛抚摸石像之腰,就可消痛苦,并能得到沉疴痊愈的神效。洞前香火甚盛,每逢三元八节,尤其是每年三月华山古会时,洞内外香烟缭绕,祈祷声、鞭炮声不绝于耳,洞的周围挂满善男信女“有求必应”之类匾额。石像由于长期被抚摸,周身油黑光亮,状如墨主。宋太宗赵光义有一首《赠华山陈希夷》的诗:
  曾逢毛女话何事,应说巨灵开此山。
  浓睡过春花满地,静林中夜月当天。
  袁文林游罢玉泉院,心中豁然开朗,口诵一首七律诗,诗曰:
  云树相看意已清,偶来携手步华亭。
  千峰万壑烟霞护,一洞幽居天地情。
  鸟外白猿啼落日,花前粉蝶过流城。
  人生不向尘寰住,笑啥红芳与世争。
  玉泉院古木参天,绿荫幽幽,回廊曲折,历来登华山的游客多先在此歇脚,随后出发登山。正是: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到这里,暂告一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