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村和农民的肚子
作品名称:碧空远影 作者:我是老拉 发布时间:2023-07-01 19:22:31 字数:5019
(接上)
*出了个当大官的梁如石
细说起来,梁如石的经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传奇话本。
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时,梁如石他们这些正在县城里上中学的孩子,是相应国家的号召,和同村的梁启梁佐他们,一起走进了这座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钢铁厂的。在五十年代,他们这些初中毕业生都要算知识分子了,所以工作时间不长,他们就都成为了厂里各个部门里的有用人才。
梁如石本职工作之外还担任着团支部书记,常会在班后组织青年团员学习开会或者参加义务劳动。在钢铁厂这种重型工业企业里,女工自然是很稀少的。男青年们聚到一起时,数遍了所能目击到的全部女工,才搜罗出“三香五英一炮弹”来。
说到“三香五英”,这里边并没有任何贬低和恶意,而是因为这些女工的名字里,全都包含着一个“香”字或者一个“英”字。“炮弹”这个称呼,却是很有点儿来历。那是在一次全厂青年参加的表决心大会上,有位女青年在发言时坚定地表示:“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遍全球!”这话已经就让所有的与会者瞠目结舌了,没想到她又在发言最后坚决发誓:“不解放台湾决不结婚!”这两发“炮弹”,把在场的人震得楞了又楞,却没有一个人敢发出笑声,后来便在背地里给她送了个“炮弹”的绰号。
“炮弹”其实长得有模有样,说起话来干巴利脆,走起路来英姿飒爽,很像后来样榜戏《智取威虎山》里夹皮沟的小常宝。那次会上,她多少带着点年轻无知和热情莽撞的两发“炮弹”,引起了梁如石对这位女青年的关注和好奇,每次碰面,都忍不住要对她多看几眼。这种“多看几眼”,被这位女青年误会了。在一次他们的目光接触时,“炮弹”恨恨地瞪了他一眼,嘴角一掀,骂了句:“流氓!”梁如石吓得手摸着后脖颈,赶忙四下左右看看,幸好还没有人听见。梁如石红着脸,慌不择路地转身就走,猛不防听见背后传来一声轻笑:“原来是个兔子胆。”
其实,“炮弹”已经暗暗地喜欢上了梁如石。梁如石长得斯斯文文,眉清目秀,身材适中,况且梁如石是读过书的人。你们有没有发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千真万确。凡是读过书的人,无论混迹在什么样的人群当中,身上都显现着一种掩盖不住的书生气息,哪怕他们身上穿着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劳动布工作服,也能显露出一种别样的韵味。你看那些古装戏剧中,藏在深闺中的小姐们,千不肯万不愿嫁给那些富家浪荡子弟,却格外垂青那些还未及第的穷秀才们。不能不说,也许正是秀才们身上的这股书生气息,才吸引了她们。
当时,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颗“炮弹”原来竟是厂里党委组织部长的女儿。那年头风行查档案,组织部长早已动用自己的权力,查遍了梁如石的祖宗三代。查档案的结果,让组织部长欣喜不已,不仅查出了梁如石出身贫农,“根红苗壮”,而且是“人品优良”,还查到了梁如石小学毕业时梁步隆校长的亲笔批语:“大有培养前途”。这一查,真让组织部长感到心花怒放,内心里很快就坚定不移地将梁如石定为乘龙快婿的候选人,还将梁如石勾勒为后备领导干部的培养对象,两年后抓住机遇选派梁如石去往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里去深造。
奇遇就是这样发生的。否则,在这样一座几十万人的大企业中,不能说人才多如牛毛,那也是看花人眼的吧?那绝对有数的三五个深造名额,怎么会落到梁如石这个农村出身的小伙子身上呢?但是,这一步,却好比是步入仕途的第一步。如果没有这一步,又哪来后面的若干步呢?同来的老乡们就说:“这狗日的梁如石,也不知道是走了什么鸿运?居然还能有像猪一样大口大口吞食的命,再不用像我们这些人这样,像鸡一样一下一下地鹐着吃了。”
只是,当有人要给梁如石介绍对象时,梁如石还蒙在鼔里;尤其是当看到别人介绍来的对象居然是“炮弹”时,他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抓耳挠腮了好几分钟,才憋出一句话来:“你不是说,不解放台湾就不结婚么?”“炮弹”有意施展高高在上的优势,颇为得意地说:“我说过的话多了,你怎么就光记住了这一句呢?”梁如石咬着下唇期期艾艾:“好像还有一句……”“炮弹”就瞪着眼问:“哪一句?”梁如石说:“把五星红旗插遍全球……”俩个人就一起放声大笑了。
不能不说,这就是缘分啊。否则,梁如石这么个寒苦家庭和农村出身的小伙子,又怎么能够成为组织部长家的乘龙快婿呢?
当然了,高门槛也不是那么好迈的。组织部长倒没什么,整天慈目善目,一副大智若愚的样子;但丈母娘的眉高眼低,却让梁如石看了个够。人民大学毕业回来的梁如石,只是在厂里的技术部门里当了个技术员。组织部长也许懂得,人才像树木一样,需要慢慢地成长;但组织部长的老婆,便不懂得什么还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所以她只能看见眼前的乱七八糟。
梁如石的老家在农村,又有偌许多“七猪八狗”的弟兄姊妹。到了七十年代,农村的日子也还很是焦苦,兄弟姊妹们只要找上门来,吃了喝了不算,还得给钱给物,而且就像是来了收破烂的,连破衣烂裤都要收走。每逢这种时候,只要让那个经常在闺女家帮忙的黑胖丈母娘碰上了,她都是抱着膀子斜着眼,嘴里“啧啧啧”着,不等梁如石的兄弟姊妹们出了门,就嘟嘟囔囔个不停:“看看,这么多的穷窟窿,什么时候就能塞满呀?”
就是对梁如石本人,丈母娘也常常看不起,每每数落他:“一下班回来就带回一摞子书来,油瓶子倒了不扶,醋瓶子空了不管。这日子难道是给我女儿一个人过的吗?你看看谁家的男人像你这样当甩手掌柜呀?”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呀。梁如石并不敢顶嘴或是还以颜色。
不过,“炮弹”对梁如石倒是真好,处处护着,不让梁如石插手这些油盐酱醋的琐事,甚至对她妈喊叫:“我爸在家里,不也是油瓶子倒了不扶醋瓶子空了不管吗?你为什么只会说他而不说说我爸呢?”“炮弹”的妈说:“他有什么资格和你爸爸相比?你爸那可是处级干部!”“炮弹”撇嘴剜眼地说:“妈,你可是真是个势利眼。”“炮弹”就回过头来对梁如石说:“梁如石,给咱争口气,将来当个厂级领导给我妈看看!”“炮弹”的妈却说:“那就等当了厂级领导以后,再摆架子也不迟。”
聒噪得实在受不下去时,梁如石就饿着肚子躲到工厂的职工夜校里,继续啃那些砖头样硬实的书本,这是他坚持不能放弃的阵地。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在人类这个生活的剧院中,观众席仅仅是为上帝和天使们准备的。”不管能不能得到重用,他都丝毫也不敢懈怠。他懂得天道酬勤的道理,他更知道自己除了勤奋之外,方方面面的条件都比别人差。但他牢牢记着从书本里看到过的一句话:“记住,没有你的默认,谁也不能说你不如别人。”
梁如石通过几年的刻苦攻关,终于为厂里解决了那台德国进口大型轧板机多年都得不到解决的技术故障难题,厂里再也不用花大价钱去请外国专家了。到了七八年,梁如石终于从众多的技术人员中脱颖而出,当上了技术处的一名副处长。这就是隋朝那个思想家教育家文中子说过的:“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啊,世上没有任何人会随随便便地成功。但凡是感觉到别人的成功来得太容易的人,大都是不懂得要在人背后用功这个不二法门的人。
从一九七二年到一九八五年间,中国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带领着他的“推广优选法统筹法”小分队,分别到过全国除青海、西藏、新疆之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通过讲课、举办短期培训班等办法,培养了两千多名骨干。优选法,也曾经在那个时期风靡全国。优选法是华罗庚运用黄金分割法发明的,是一种可以尽可能减少做试验次数、尽快地找到最优方案的方法,借用黄金分割规律618来简化试验次数,将数学理论与生产管理实践进行了有效结合。优选法在国内诸多领域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数以千计的成果和效益。
梁如石十几年前被单位推荐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回到工厂后在技术处当了个技术员,后来好不容易升了个副处长,却一直处于不太受重用的地步。那时候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受到另眼相待,好多科班出身的大学生还和工人一样干着体力劳动的工作。梁如实虽然是组织部长的乘龙快婿,但那时的领导干部也并不敢明目张胆地提拔自己人,梁如石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来争取前程。
八零年,当华罗庚的小分队走进工厂时,工厂里的领导一时弄不清这个听上去好啰嗦的优选法,到底是些什么玩艺儿,但又不好抗拒上面派下来的差事,就把正处于末位的梁如石推出去当挡箭牌,应付了事。
在那段时间里,梁如石先后跟随这个优选法推广小分队,在大同解决过突击运煤问题,还在汾酒厂对汾酒酿造、竹叶青酒配制等多项工艺进行了优选法的推广。这三四年的时间里,梁如石一直跟随的是国家经济委员会的一位领导。
正所谓,人对缘分狗对毛。在工厂里受到大老粗干部们排挤的梁如石,偏偏就入了这位领导的法眼。这位领导一直跟工厂里指名道姓地要正式调梁如石到他的身边去工作。这个时候,工厂里的领导们却犯了狗性,人才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吧,他们一百个瞧不上,还横挑鼻子竖挑眼;及至别人要抢走的时候吧,他们却又死死地咬住,说什么都不肯放口;然而不放口吧却又不启用,所以直到八四年,梁如石也还是蹉跎在这个不起眼的副处长岗位上。
这种糟塌人才的情景,恼得上边这位领导发了狠劲,直接搬动国务院的关系,一举把梁如石推举到了国务院的一个部门里工作。工厂的领导们见到了来之国务院的调令,谁还有狗胆敢再跳出来进行阻拦呢?他们也许可以不认识国家经济委员会,但他们绝对不敢不认识国务院。这就应了那句俗话说的:人走十年运,神鬼不敢碰。
不过,组织部长是在八十年代初就遺憾地去世了,没能见到梁如石后来的时来运转。八四年,国家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之后,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变得格外要紧,各行各业对知识型人才的渴求格外明显。梁如石正是在国家格外垂青知识分子这样的黄金时期走进了国务院,而且把“炮弹”和两个孩子一起带往了北京。梁如石的名声和所带来的功利影响,看到一些寻常人的眼中,就非常地让他们眼红并啧啧称道了,想巴结的人也是生恐巴结不上,传出了好多笑话。
“炮弹”的大弟弟,原本在厂里是一名铲车工,也已经在铲车上干了十几年了。有回他铲着一大块钢板,不提防将旁边正在指挥的老师傅带倒,出了事故。厂里要给予他记过处分时,他说了句:“我是梁如石的小舅子。”厂里领导一听,也不给他处分了,还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他任命为本厂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专门负责为本厂牵线搭桥的事务。
梁如石的另一个小舅子,在得知厂里最近空出一套家属宿舍时,便不经过房管处的同意,斗胆砸开锁就搬了进去。按说,在当时房源分外紧张,他又不够要房条件的前提下,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是应该受到严厉处罚的。然而,房管处那几个平时一惯假眉假势的傢伙,居然谁也不敢前去责问,等于是默认了。当有其他人前来责问他们这种缩头行为时,他们居然这样厚颜无耻地回答:“如果你们也有梁如石这样一个姐夫的话,那你们也可以这么办。”
梁如石身后所带来的一连串变化,让那个势利眼的丈母娘高兴的天天都要双手合十地念一通佛,不止一次地在亲朋和邻居们面前夸耀:“我家死去的老头子,不亏是作组织工作的,真是二目能识宝哎。当年,就是他首先发现了俺家如石这个人才的呀。”开口闭口都离不开“俺家如石”这几个字,让人听得很是肉麻。不光如此,这个势利透顶的老太婆,连在对待自己的几个孙子外孙上,都有了时显的亲疏分别。
暑假时候,梁如石那个最小的女儿回来度假,老太婆专门为这个十三四岁的小外孙女批发来几十根雪人雪糕,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中,连相同年龄的孙子们都不许碰一碰。有一天,那两个当孙子的男孩气愤不平,斗胆地每人拿了一个雪人来吃,而且故意示威,将嘴巴吧唧的特别响。老太婆闻声就刮旋风一样从厨房追了出来,手里夸张地拎着桿面杖,朝着她的两个孙子大声嚷嚷:“这是我专门为俺小凤儿批发的,你这俩狗小子,咋就敢自己拿了吃呀?”那两个孙子气愤地质问道:“我们都是你的孙子,我们怎么就不能吃?”老太婆说:“你们到镜子跟前照一照,看看你们长下吃雪糕的眉眼了吗?”两个孙子听了,一个把雪糕摔在地上,一个一脚踢飞了一个塑料瓶,挤着鼻头做着鬼脸:“我们就没有见过你这样的势利眼,你真是势利到家了!”
这老太婆后来据说是得了老年痴呆症,梁如石和“炮弹”专程从北京回来看望她的时候,病中的老太婆居然不认识自己的亲闺女“炮弹”,却两只手抓住梁如石的一条胳膊不放,嘴里喃喃念叨着:“如石,如石……”气得“炮弹”一扭身就走出了臥室,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直喘粗气:“我妈也太会装了!也不知道她是从哪儿学来的这种势利?”
谁说不是呢?其实细想下来,人的势利,哪儿还用得着专门去学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在人们的头脑中生了根。人们自已的基因和骨头缝里,就渗透着这种恶俗恶俗的东西,只不过是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不一样罢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