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江海潮涌>第八十四章 走马上任(2)

第八十四章 走马上任(2)

作品名称:江海潮涌      作者:辉荣珍      发布时间:2023-03-22 12:44:49      字数:4768

  (一)
  “丽艳,这胡子是谁呀,你能介绍介绍他的情况吗?”应声问。
  “对呀,胡子是什呢人?我也很想知道。”厚强迫不及待地说。
  “噢,这个胡子,我只知道他是招女婿倒插门的,老婆只有一条腿,上有岳父岳母。因为是单传,按计划生育政策,育有一儿一女。为人老实本分,寡言少语,不爱和人交谈家长里短。我也试图和他聊聊家常,他要么王顾左右而言他,要么不语,我也就没有勉强他。”丽艳回答说。
  应声想起了赌钱被捕的胡子,这可是老同学胡进炎的外号。难道有这么巧的事吗?
  还真巧了,这个胡子就是胡进炎,他因为赌博和诈骗被判刑。
  服刑期间,他接受教育,服从监管,还掌握了开拖拉机的技术。由于改造表现突出,被减刑提前释放。
  出狱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字,把“胡进炎”改成了“胡子”。因为“胡子”是他在东北打工赌钱时,初中同学朱胖子的哥哥朱黑子为他取的江湖诨号。自从有了“胡子”这个名号,他就赌博成性,贪图享乐,偏离了人生正确的轨道而误入歧途。
  “胡子”给他带来耻辱,他更没有忘记“胡子”滋长的全过程。上小学时,他无中生有报告老师,说应声推倒了一芳,害得应声被罚面壁,而自己得到厉老师的表扬;正光、兰芝坦然自首后,他组织同学群殴“敌特”的儿子应声,差点送了应声的命,厉老师却悄悄地奖励给他一支铅笔;他揭发应声坟场搭椁侮辱领袖,已当上群众组织头头的厉大守称呼他为“战友”……和厚强一起学瓦工后,改不了惯宝儿好吃懒做的习气,受不了师傅的管教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弃师别友跟着朱胖子兄弟俩赌博,梦想天上掉馅儿饼而沦为“胡子”,最终锒铛入狱。
  他决定终身使用“胡子”这个名号,当人们喊他一声“胡子”时,他就会想起过去的耻辱,用长鸣的警钟拨正自己人生的轨迹。
  他不想纠缠过去的人和事,也不想接触旧友,只想彻底告别过去的自己,在他自己的空间里堂堂正正做人,凭自己的劳动养家糊口。
  进炎劳改释放后,对父母不像以前那样蛮横,开始有了孝心。服刑后的儿子像换了个人似的,让他父母十分感谢政府对儿子的教育改造之恩。
  婚姻问题一直是他父母操心的大事,托了很多亲戚朋友做媒,相亲过很多次,当人家知道他是劳改释放犯后,就一一告吹。面对社会的不公和人们背后的指指戳戳,他变得沉默寡言,不爱交往。父母的开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抛弃了对社会的埋怨,他想,打光棍就打光棍,这是犯罪应该付出的代价。
  过了一些时日,有人到进炎家做媒,说有一女子有文化,人也长得漂亮,就是有一条腿高位截肢。女方对男子没有什么过高要求,只要人走正道、身体健康就可以入赘。
  进炎父母担心儿子会打光棍,降低了娶儿媳的标准,只要能为胡家传宗接代,不管是瘸子瞎子哪怕瘫子,肯嫁就行。现在却是要倒插门,仅一个儿子如何舍得?舍不得归舍不得,总不能让儿子一辈子打光棍吧,最后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进炎舍不得离开父母,说宁可打光棍也不倒插门。他父母忍痛割爱,硬是做工作,逼进炎“出嫁”。后来进炎也想通了,树挪死人挪活,换个地方也好,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在一个不知道自己过去的环境中生活,也许不像现在这样压抑,也许能闯出一番天地!
  结婚成亲当天,进炎才知道他与新婚妻子一年之前就相识了。
  原来,慎修乡徐桥村有一个三口之家,女儿叫徐姐。父母盼望多生几个孩子,改变徐氏家族单传的境况,于是为大女儿取名为“姐”。可是美好的愿望并未实现,徐姐成了独女。
  徐姐高中毕业没有考取大学,那时候很多新开办的企业集资招工,她就出资三千块进了海通市新开的商城当了营业员。
  徐姐才貌出众,追她的男孩很多,工作时间不长她就有了男友。一次她领男友回家见父母,二人骑自行车至通柳公路,一辆飞快的货车把她撞倒在血泊之中。
  徐姐男友看着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浑身是血的她,面对开货车撞人的舅舅,他被吓蒙了。肇事司机左顾右盼,见无人看见他撞人的事实,便把外甥的自行车扔到车厢内,拉着外甥上了货车迅速逃逸。
  进炎去海通市卖鸡回家正巧路过,面对生命垂危的姑娘,他没有思考,就把她抱上自行车后座。可是伤者处于昏迷状态,怎么坐得了自行车呢?进炎立马将她背起赶往柳桥医院……
  进炎掏光卖鸡的全款抢救伤者,医院也从徐姐身上发现了工作证而联系上了她的工作单位。
  当进炎再赶到出事地点时,他的自行车已经不见了。无奈之下,只能步行二十多里路回家。
  后来虽然徐姐的男友再也没有露面,肇事司机也没有找到,但是,她们全家一定要找到救命恩人。然而,没有姓名、住址等任何信息,只有医生提供的大概模样,到哪里找救命恩人呢?后来就在海通日报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找上门来的“救命恩人”有十几个,唉,都是冒充想领赏的人啊。
  进炎养的一圈鸡还没有卖完,他又像往常一样去海通市卖鸡。街头巷尾都在议论通柳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人们都在唾骂那肇事逃逸司机,而对救人的无名英雄赞不绝口。进炎心中顿时荡起了涟漪,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人生中的星火光亮……
  “我找你找得好苦啊,你竟然成了我的丈夫。不不,你不能娶我这个瘸子,这对你不公平。”徐姐抓住进炎的手眼泪不停地流淌。
  “你不要这样说,是我对不起你。我是劳改释放犯,没有姑娘愿意嫁给我。是我家让媒人向你们隐瞒了事实,对不起。”进炎打招呼地说。
  “我不管你过去怎样,我只知道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徐姐感激地说。
  从此,进炎和徐姐互敬互爱,生活很幸福。
  “你们看,那远处开手扶拖拉机的人就是胡子,他现这肯定是回家去。”丽艳说。
  应声看着厚强说:“我们去他家看看,好吗?”
  “好啊,走吧。”厚强回答。
  进炎黑黝黝的脸颊显得消瘦,额头上添了几道皱纹,完全没有了当年那种花花公子的影子。他见到应声和厚强十分惊讶,他避而不见的老同学怎么突然造访,让他手足无措,非常尴尬。
  应声和厚强主动拉住进炎的手,而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既激动又惭愧的泪。三人紧紧地抱在一起,这是告别过去走向未来的拥抱!
  站在一旁的丽艳和拄着拐杖的徐姐都看傻了眼。
  (二)
  应声、厚强见到了进炎百感交集,对于他脱胎换骨走向崭新的人生,让他俩高兴万分。临别时,应声紧紧握住进炎的手,深情地说:“转包一百五十亩只是起步,我相信你能做大做强,这是农村的未来。”
  进炎似懂非懂地看着应声,他只觉得有应声、厚强和丽艳的精神支撑周身就有了更大的力量。
  “丽艳,我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起过进炎和百亩示范田的事?”离开进炎后,厚强诧异地问。
  “是呀,没想到当年一心想留城的丽艳同学,竟然在广阔天地成就了胡进炎这样的生产能手。”应声赞扬地说。
  “我可不知道胡子原来叫胡进炎,在家里我为什么从来没有说过胡子和土地转包的事?这里是我调到慎修乡工作最有成就感的地方,我内心计划把这里扩大到一千亩,等千亩良田形成后,让你们来参观,给你们个惊喜。没想到自己快要调走了,说实在话,没有搞成千亩良田心有不甘啊!”丽艳不无遗憾地说。
  “那就等搞成后再调走呗。”应声说。
  “应声,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丽艳说。
  “我是当真的,我想厚强也会支持你的。”应声说。
  “丽艳,我是支持你调走的。不过,不管到哪里都有不顺心的事和不顺心的人。你想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就留下来,我支持你。”厚强说。
  “开始可以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把地集中到少数种植能手手里,就像进炎这样,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再逐渐扩大。先按照丽艳的想法搞千亩丰产方,再发展到万亩良田,甚至把全乡的土地都集中起来。可以种粮食也可以长经济作物,总之,跟着市场走。申请建房的老百姓都上规划点,渐渐地,万亩良田就形成了。”应声简单地描述了一下设想。
  “厚强,你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个房地产公司,这里的最大效益就是能腾出很多土地。”应声接着说。
  “应声,你的想法真好,到那时候,我骑着摩托穿梭在万亩良田指导种植,高兴的时候放声一曲《知音》,那多带劲。”丽艳高兴地说。
  “站在田埂上唱《在希望的田野上》更带劲儿。”厚强话音未落,丽艳就一展歌喉,应声和厚强也跟着她和来起。“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小合唱的优美歌声在百亩示范田上空盘旋。
  厚强从来没有这么激动过,他本来是临时被应声拉夫当司机的,没想到为总公司寻找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子,他想把触角伸向农村,参与新农村建设。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请新调来的步应声书记听到广播后赶紧到乡政府来。”高音喇叭里连续播放着通知。
  “应声,还没有报到上班,怎么就紧急找你呢?”丽艳问。
  “我不知道。”应声也疑惑。
  “还是给乡里打个电话吧。”厚强把大哥大交给应声。
  “我是步应声,哦,知道了。请范乡长陪同陈书记和耿县长到徐桥村来,我在这里等他们。”应声在电话里说。
  原来,应声在县委接受调动谈话离开县城后,陈书记就安排和耿会民一起送应声去慎修乡报到。组织部急得团团转到处找应声,把电话打到白龙港村、空调公司,甚至他老家韩桥村,都不知道应声的去向。
  “陈书记,直接去慎修乡,应声这小子性子急,他呀,是去搞调研准备烧三把火唻。”耿会民说。
  “好吧,那就出发吧。”书记爽快地接受了县长的意见。
  陈书记和会民来到慎修乡找应声,而范乡长压根就没见到应声的影子,他一边张罗着接待领导,一边张罗着发紧急通知。
  “应声,你好大的胆,竟然指挥陈书记。”会民调侃应声说。
  “耿县长可别这样说,应声同志肯定是发现什么宝贝,让我们来取宝的啊。”陈书记风趣地说。
  “陈书记英明,我真找到两件宝贝啦!”应声说。
  陈书记和会民视察了百亩示范田以及养猪场、秸秆粉碎间、沼气池、浴室后,都非常感慨。陈书记肯定地说:“这是全县的样板!”
  “应声,你把陈书记和我找来,不只是看一看百亩示范田这么简单吧?”会民说。
  “是的,我想提拔一个人,和我一起宣布任命。”应声说。
  “哦,说来听听。”陈书记感到既诧异又新鲜,哪有用这种方式说情的?
  “这里的土地转包和良性循环发展,也是有故事的,它凝聚着施丽艳同志的汗水和智慧。”应声汇报说。
  陈书记已经完全领会应声的意图了,他捉摸着应声心中应该有个发展蓝图了,从心底里希望应声上任后尽快点燃新农村建设这把火,为全县树立样板。于是他立即借用厚强的大哥大给县委组织部打电话,要求立即对施丽艳进行考察,提交明天上午的常委会讨论。
  接着,应声又领着陈书记和耿县长考察了巩固村以及与巩固村相邻的柳桥乡白龙港村。
  会民是故地重游,搞社教时,他经常穿越韩桥,来回于巩固和韩桥两个大队之间,尤其是对于韩桥村的发展变化他更为赞叹。
  这个两县交界的地方,陈书记是第一次来,他看到江海河对岸江浪县地界上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与本县巩固村的棚披摊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感到脸上发烫,恨自己来晚了,发展滞后了。
  “二位领导,我们这里市场发展虽然远远不及对岸的江浪县克信乡韩桥村,但是韩桥绣品市场的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在巩固村和白龙港村都已经深入人心。巩固村村民加工的绣品纺织品,都是在这不起眼的棚披里卖给经纪人的,然后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而白龙港村加工的产品则是和韩桥村的绣品一起,通过海通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出口国外。韩桥绣品市场沿江海河已形成一定规模,正对着巩固村和白龙港村。”应声指着地图说,“我们目前好似一张白纸,可以按照时代要求规划设计一座现代化的绣品市场。这就是我要向领导汇报的第二件宝贝。”
  陈书记连连点头,手指着江海河对岸的韩桥市场,说:“走,去对岸看看。”
  “欢迎陈书记、耿县长!”一群人边拍手边喊。
  会民一见正光和兰芝,激动的泪花在眼眶里打转。他是多么想去拥抱一下这二十多年未见的饱经沧桑的老朋友,但是县委陈书记在,他只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当年市场的开拓者学童和克信乡书记心民以及韩桥村支部书记水波都来迎接。正光和兰芝张罗着客人到家里落座喝茶。
  心民、学童和水波介绍了市场发展前景和绣品市场规划建设的打算。克信乡的规划与应声的设想完全吻合。一个以江海河为中轴线,西岸韩桥村与东岸巩固、白龙港村相对称的新的绣品市场的蓝图就这样勾勒出来了。
  陈书记临别前带走了慎修乡、柳桥乡和江浪县克信乡的地图,他是在想做一篇大文章吗?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