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鲲鹏化恋>楔子

楔子

作品名称:鲲鹏化恋      作者:桑葚儿      发布时间:2023-03-17 16:54:52      字数:3040

  空桑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庄子·逍遥游》
  
  楔子
  
  现今的黑龙江流域在古时候那是肃慎古族的地界儿。在先秦时期,这里生活着的大多是肃慎人。那时候没有明确的民族地域界限,肃慎人的活动区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全盛时期大体包括今天的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全部和辽宁、内蒙的部分区域,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相当大的一个范围。关于肃慎人的历史实在是太久远了,再说那时候东北还是一片蛮荒之地,不像中原王朝有册有典,因此很多史事都湮没无闻,更遑论什么疆域界限了。在这样一个既有崇山峻岭又有平原沼泽、既有蜿蜒奔腾的河流又有宁静浩瀚的湖泊的肥沃土地上,肃慎人祖祖辈辈在这里打鱼,狩猎,生息,繁衍。
  据说,周武王灭商,僻处东北边陲的肃慎人也曾进贡“楛矢石砮”(一种肃慎人打猎用的弓箭),表示对周王朝的臣服。按照西晋时汲冢挖出的古书《竹书纪年》记载,在比姬周更为古远的唐尧虞舜时期,肃慎人就有了向中原王朝贡献弓矢的传统。反正最晚在西周时,肃慎就已经派人远赴中原王朝进贡,表现出一种臣服朝贡的姿态。这大概就是《国语·周语上》所说的“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翟荒服”中的所谓要服或荒服吧。据说肃慎之地就属于《山海经》中提到的大荒之地。据《山海经》载,“大荒之中,有不咸山,有肃慎之国”。今天的研究者基本公认不咸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肃慎国的中心就囊括了白山黑水。
  对于《庄子·逍遥游》中关于鲲鹏的描写,历来人们多以寓言视之,并不认为真的有那种巨鱼和能由巨鱼变成的大鸟。不过也有人认为《庄子》中的很多寓言也都是有所依据,并认为《逍遥游》中所说的“北冥”是指渤海,而所谓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的鲲鹏则是一种巨鲸,指出鲸鱼的大尾巴在海面上竖起来时,也很像展开的鸟翼。更有人脑洞大开地认为庄子所说的北冥是北极圈,而所谓的鲲鹏则是外星飞船,也就是UFO。当外星人的飞船在水里时就好像是一条巨大无边的大鱼,而飞到天上时也显得像一只两翼舒展的大鸟。因为是飞船从水里升到天空,所以在古人眼里是鲲化为鹏。不管怎么说吧,反正围绕庄子口中的鲲鹏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不知道庄子所说的北冥是不是指黑龙江这边。毕竟庄子说的很多都是寓言,是当不得真的。但我想庄子的寓言也不是完全凭空想象的,在想象、夸张的成分之中至少还得有些依凭的。庄子的北冥与《山海经》的大荒不知道是不是指的古肃慎之地,或者比这里更北,到达北极圈那里。反正,黑龙江流域在现今中国版图上是最北端了。这里山高林茂,河流湖泊众多,几千年来养育了一拨又一拨勇敢、淳朴的渔猎民族、驯鹿民族。
  黑龙江盛产鱼类,比较有名的如人们常说的“三花五罗”,也就是鳊花、鲫花、鳌花,以及雅罗、哲罗、法罗、铜罗、胡罗。黑龙江还专产一种大鳇鱼,这种鱼学名叫达氏鳇,因其产于黑龙江流域,故一般都叫它黑龙江鲟鳇鱼。大鳇鱼肥的时候,重达千斤,一般寿命都在50年以上。据说大个的鳇鱼重可达2000斤,寿命200岁。因大鳇鱼体大凶猛,不易捕捉,故而很少能捕到大个的大鳇鱼。有时报上偶尔会登载抚远县渔民捕获重达千斤大鳇鱼这样的新闻。
  每次读到《庄子》的《逍遥游》,我就会胡乱联想,把北冥想象为黑龙江,想象成极夜时节的漠河北极村。而所谓的鲲,在我想象中就是大鳇鱼了。因为只有大鳇鱼的体型才配得上“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的比喻,也只有平时静默水底、寿命绵长的大鳇鱼才配得上庄子对无为玄渺的北冥之境的描述。
  《庄子·逍遥游》的寓言不满足于鲲在北冥水底以无为静默来避祸存身,更追求一种冲出水底、飞向天空的自在与逍遥,所以庄子为我们讲了一个在人们看来极其荒诞的鲲化为鹏的寓言故事。
  既然我认定庄子所说的鲲就是黑龙江大鳇鱼,那么庄子所说的鹏又指的是何物呢?我猜想庄子所说的鹏,其实就是史书上经常提到的海东青。据说海东青就来源于肃慎语“雄库鲁”,乃群鹰中之极品,号称“万鹰之神”。它也是相信万物有灵的萨满教所崇拜的“鹰神格格”。据《三朝北盟会编》载,“海东青者,出五国。五国之东接大海,自海东而来者谓之海东青”。当年,契丹人的辽国要求女真人大量进贡贵族狩猎天鹅用的海东青,还引发了女真人的反抗,最终完颜阿骨打起兵推翻了辽国,建立起大金政权。五国是辽金时的称呼,大概有五个城,沿松花江、黑龙江一直延伸到今天俄罗斯境内。五国城最南端的、也是离我们最近的那个城叫五国头城,其遗址位于今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所管辖的依兰县。据说北宋的徽钦二帝就被金人掳到了五国头城,所谓“坐井观天”其实就是住在当地人的地窨子里。东北地区自古就是苦寒之地,当地人为了抵御严寒,从地面往下挖,人就住在这挖在地下的空间里,俗称地窨子。别小瞧这地窨子,那是冬暖夏凉的,住起来非常舒服,是古代东北寒冷地区的传统民居。因此,所谓的徽钦二帝“坐井观天”并非是被囚禁在深井里,而是指居住在地窨子里。我想,徽钦二帝他们人虽然居住在地窨子里,但心一定是向往自由的,他们都希望能自己也能像那天上飞的海东青一样自由自在。
  说起海东青,这几乎是东北地区狩猎民族的图腾,也是猎人的得力助手。其实,史书中关于海东青的记载也许并非始于宋辽金时期,《国语》有一则孔子辨别箭矢的故事,我总觉得那里提到的中箭大隼就极有可能是海东青。按照《国语·鲁语上》的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国逗留一段时间,当时有一只被“楛矢”射穿的隼恰好掉落在陈国王庭上而死。陈侯派人去请教博学多闻的孔子。孔子说:“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孔老夫子啰里啰嗦地拽了这一大段“掉书袋”的话,核心意思就是说落在陈国的这只大鸟是从遥远的肃慎国飞来的,其被肃慎人用箭射中,带伤迁徙,终因气力耗尽而死。肃慎国,楛矢石砮,海东青,这些元素联系在一起,让人不由得将鲲化为鹏的鹏与海东青联系在一起。
  海东青是一种迁徙类的候鸟,一般在秋季开始南迁,次年春天再北迁回到东北。东北是满清的龙兴之地。在清朝一统天下后,曾经封边禁止关内汉人进入,从此东北成了禁地。但由于满清入关,大量满族人随着清朝统治者移居关内,东北地区变得地广人稀。东北的肥田沃土和人烟稀少,给了沙俄东进侵略以可乘之机。面对沙俄的鲸吞和蚕食,加之关内人多地少,遇到荒年灾年,民不聊生,饥民盈野,无处就食,清政府为了解决流民吃饭问题,才对东北之禁逐渐放松。到了清朝后期,越来越多的关内人纷纷越过柳条边开始进入东北讨生活。清政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清末和民国时期更是演变成关内人浩浩荡荡闯关东、开发大东北的浪潮。哈尔滨这座中国北部最大的省会城市,就是在闯关东的山东人与觊觎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的俄国人二者合力推动下,在百年前的松花江畔、在肥沃的松嫩平原腹地横空出世的一座年轻城市。
  我们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闯关东的山东后裔,在黑龙江这片黑油油的北方沃土上的喜怒哀乐,在北风呼啸、胡天胡地的东北大地上的市井烟火,在哈尔滨这座风光旖旎、瑰丽多姿的魅力之城的奋斗迷惘。故事的主人公是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的“金大师”。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