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江海潮涌>第七十七章 脱贫路上

第七十七章 脱贫路上

作品名称:江海潮涌      作者:辉荣珍      发布时间:2023-03-11 17:39:21      字数:4605

  一芳兴冲冲地去找队长,队长却说:“你家三个小叔子是一等一的壮劳力,出去搞运输,虽然说给队里交钱,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忙季节,生产队需要身强力壮的人干活,要应付大队、公社的各种检查。再说,我不是吓你,那条船上死过两个人,经常闹鬼,你从外乡来不晓得这些事。”
  队长的一席话就像盆冷水,浇得一芳冷透了心。她就去找婶婶商量,纪英说:“这是好事,我支持。队长是个只顾面子不顾里子的人,对上面的人拍马屁,哪里会关心群众的事。这件事你放心,交给我办好了。”
  队长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不让三个小叔子搞运输,婶婶有什么办法说服队长呢?一芳半信半疑地陪纪英去了队长家。她百思不得其解,纪英提着那么多纸钱干什么?队长家又没有死人,这是让人很忌讳的事呀。
  纪英来到队长家大门口的庄稼地里,拔掉一些庄稼,就在空地上烧起纸来,边烧边哭。队长和家人都蹦出来了,还来了不少人围观。一芳为痛哭的纪英捶背抹胸。
  队长很窝火,但又不能发出来。他想,当着大门烧纸钱,真倒霉晦气,“大家都散了,散了。”他喊着,就和他女娘把纪英搀回自己的家。
  “纪英,出什呢事了,你要这样对我家?”队长带有责怪的意思轻轻地问。
  “我是为了你,为了你家。我家死鬼托梦,他被小鬼缠在船上,过不了奈何桥上不了黄泉路。他英勇救人,本应该是烈士,说队长没有上报,让他不得超生。”
  纪英这么一说,队长脸色发紫发青,手也开始哆嗦起来。当年队长担心,如果死者被追认为烈士,生产队就有长期负担家属和子女的责任,于是就故意没有申报。纪英也不知道有这么回事,不然依她的性格,怎么可能放弃?
  后来,队里出了些钱物把丧事体面地办了,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死鬼又找回来了。队长是相信有鬼的,他小时候遇见鬼的事情,在他心头一直有阴影,要不然那条水泥船也不会长期废弃。
  “他……他想怎么样?”队长想起了当年沉船被打捞上来时见到死者的惨状,心中十分恐惧,嘴唇瑟瑟发抖。
  “叫四个侄子住在船上,这群小鬼就不敢胡来,他就找机会超生。”纪英边说这哭,“新良在外打工又回不来,只能让在家的三个侄子上船了。我和新贤自身难保,怎么供得起三个侄子的报酬呢?”
  队长被吓得不轻,马上问一芳说:“你……昨天……找我出证明盖公章是什呢事?”
  一芳已经完全明白纪英的意思,她是想用队长怕鬼的心理来达到目的。一芳卖关子地说:“其实也没什呢,本来想用队里的那条闲置的水泥船让三个小叔子做运输的,唉,也不能让队长太为难啊。”
  “这件事我同意了,马上给你们出证明。正好也成全了纪英的想法,两全其美。”队长爽快地答应了,并立即从抽屉里拿出纸头和公章,出具了生产队的证明。
  “这件事你还要和大队书记打打招呼,他不同意还是办不成。我家死鬼再找怎么办?”纪英说。
  队长出了证明就感觉轻松了许多,似乎死鬼已经放过他了,他又有点趾高气扬起来。说:“大队的事我可以和书记说说,但是不一定帮得上忙。现在变成老任家的事了,你看看,他们家什呢时候请大队干部吃顿饭的?”
  队长说得没错,大队干部从来没有端过老任家的碗。不过,不少群众把能请大队干部到家里吃饭喝酒看成是荣耀的事,而干部们把到群众家吃饭认为是给人家面子。每年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人们争先恐后地请干部吃饭,大队书记专门排了一张到群众家用餐的日程表,被安排上表格的人家都感到特别有面子。会自豪地和亲友们说,那天大队干部都来参加,你们可要早点来。当然,除了春节,平时社员家有个什么大事小事,比如嫁娶、贺寿、上梁等等都得请大队干部赏光。
  记得韩桥大队朱学童刚刚自由恢复支部书记职务,就想着老百姓没油水,自掏腰包请代销点的人喝酒,让他们到肉联厂进点便宜的下脚料猪肉卖给群众。在韩桥,哪有群众请干部的事?可这是在平桥,入乡只能随俗。要大队盖章,不请大队干部撮一顿,怎么好启齿?
  一芳想着,请干部们吃饭老任家从来没有搞过,公婆反对怎么办?再说一桌酒菜花销也不少,还不如给书记悄悄地送点土产。
  于是,她带了不少土产去找书记。书记说,这些东西谁家都有,拿回去吧。对一芳提出的在证明上盖章的事只字不提。
  一芳提着被退回的土产,含着泪从书记家出来,途中遇到放学回家的新贤。她说:
  “书记的儿子和我同学,听他说,经常有人送烟酒鱼肉。要不要我和书记的儿子说说。”
  新贤的话启发了一芳,怎么能送土产呢?人家烟酒鱼肉肯定也不少,得送人家不常见的东西。她去了趟平桥供销社,根据书记的身材买了块布料。
  她带着布料去找大队书记,书记正弯着腰在拌猪食,一芳称呼他书记,可他头也没有抬。一芳又轻轻说:“书记,这块卡其布料,给您做条裤子。”
  书记一听有“布料”,马上直起身,说:“你这么客气,还买什么布料?”他接过布料看了看,还真不错,又说:“你那个运输的报告带来了吗?大队的章就在我包里呢。”
  “带来了,带来了。”一芳激动地从口袋里掏出生产队已盖章的报告,书记看了看,便签上了“同意生产队意见”的字样,加盖了公章。
  一芳喜出望外,又急乎乎地去公社。听人说,只要小队、大队同意了,到公社盖章很方便。
  一芳终于办完了小队、大队、公社同意使用农船外出营运的三级证明,她乘坐着队里那原来闲置的水泥船,陪着三个小叔子,来到海通市高墩圩桥堆场。在李大爷的见证下,三位小叔子与堆场签订了营运协议,开始了水路运输。
  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三个小叔子囿在生产队,除了有力气能干活外,其他看不出他们有什么能力。然而,外出搞运输后,挣钱快不说,对外交往来还挺有能耐,他们很快认识了不少人,并建立了联系。除了堆场的任务,其他还掌握了一些客户,活儿做不完,钱挣不完。
  他们把所挣的钱都集中到一芳那里,让嫂子张罗着盖房子。他们还利用运输的便利,为家里组织了不少免费和廉价的建筑材料。也就一年多工夫,他们就分户盖起了同样的瓦房,各自都找到了心仪的女娘。
  对老任家新娶回的三位女娘,一芳可没有让她们闲着,个个都干起了绣花的活儿。
  老任家脱贫了,正在往致富的路上走。可是,一芳瞅着生产队的人们,仍然按照队长的要求,在农田精耕细作挣工分,过着贫困的生活,心里不是滋味。她想为大伙寻找一条脱贫的路,于是就找队长汇报自己的想法。
  队长说:“吴一芳,我知道你文化高,脑子好用。你自己绣花也就算了,念你男人不回家而独守空房,让你消磨消磨夜里的时光。你说要让三个小叔子去运输也依了你。你可不能再给我出难题,如果把其他劳力鼓动起来,到时候农活谁来干?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队长,这个不矛盾,田肯定是要种的,要不然吃什么?但是大家都围着一亩三分地转,分配水平怎么能提高?群众一年能吃上几次肉?”一芳据理力争。
  “你年纪小不懂,从大跃进到现在二十多年了,大家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生产队都听上面的,从来没有搞过资本主义。”队长用长者的口吻说。
  一芳无语,再和队长谈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她又想找大队书记谈谈,左思右想觉得也不妥,他是个雁过拔毛的人,哪可能主动为群众想?唉,这类人只唯上只唯己,想让他们带领群众致富难呐。
  不多想了,没有组织的力量,一芳也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女人们学习绣花技术,这还是能做到的。但是,大家都绣起来了,销路怎么办?社员们是赚得起赔不起的。想到这里,她犹豫起来,还是去韩桥市场考察并向秀珍请教一下吧。
  通过考察,她得到了一条重要信息,韩桥市场以及外贸公司,对绣品和床上用品的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这是一个极好的商机,机不可失啊!
  她的三个小叔子自己挣钱了,但是没有忘记嫂子一芳的话:“你们用的是队里的船,自己挣了钱可不能忘记乡亲们,也要为他们挣钱找路子。”他们利用朋友的关系,抽时间走访了不少企业,为生产队的男劳力找到了不少赚钱的活儿。
  这两个方面信息,在一芳脑海中撞出了火花。我们生产队离韩桥、距海通仅有十五公里,又有运河和国道的交通便利,只要肯吃苦,让队里的人富起来真不是难事。
  她就想召集相关的人碰碰头,商量商量队长和大队书记不想考虑的事。说白了,这是一个非组织的秘密活动,所谓非组织,就是不是小队和大队以组织名义召开的会议。所谓秘密,就是他们暂时不想让生产队和大队干部知道,担心会坏了群众脱贫的好事。
  碰头会在新贤家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一芳、纪英和一芳的三个小叔子五个人。
  一芳说:“今天把大家拢到一起,是商量解决我们生产队的贫困问题,照理说这是队长和大队干部考虑的事,实际情况大家都知道,他们还是老思想,不可能挑起带领群众致富的担子。”
  新贤在房间里做作业,听了一芳的话后抢着说:“三中全会都召开了,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一芳姐我支持你,那些干部还是老顽固。”
  “哈哈哈,我闺女都明白的道理,可干部们怎么想不通呢?我受到一芳的启发,也想过群众穷的事,但是我没有挣钱的路子,当时连自己家里也穷得叮当响。本来,新贤初中毕业就不再让她读书了,多亏了一芳的帮助。后来她又带着我绣花,我的家境才好起来的。现在自己的日子好过了,也不能忘记了乡亲们。怎么干?我听一芳的。”纪英说。
  “我们出去做运输,不光挣了钱,还开了眼界,建立了关系,掌握了不少来钱的路数。这些都是嫂子的功劳,我们自己日子确实好过多了,过去和我们一起干农活的乡邻们太苦。我表个态,我们兄弟三个听嫂子的。”老二代表三个兄弟说。
  “你们都给我戴高帽子,表扬我,我倒感到了压力。既然信任我我就胡言乱语了。我们五个人分成三个组:你们兄弟三个一组,老二当组长。你们的任务就是,发挥运河、国道和离海通城近的条件,千方百计地为队里男劳力介绍活儿干,让他们走出去挣钱。我们妯娌四个一组,负责绣品培训、加工和销售。第三个组是婶婶,可能的话新贤也让她参与,她学政治,对上面的政策懂得多,正好也让她锻炼锻炼。婶婶在队里时间长,有威信,负责组织发动群众,把挣钱的活儿,都尽量落实到户到人。”一芳说。
  “现在婶婶大张旗鼓地去宣传,肯定会遭到队长和大队书记的反对,会适得其反。”一芳又担心起来说。
  “那怎么办?”大家都盯着一芳。
  “我们韩桥做猫匾那会儿,是学童书记家先带头,他儿子朱众辉一边在公社放电影一边推销猫匾。社员们马上就跟着做。我们生产队队长的女娘心灵手巧,婶婶把她工作做通,让她学绣花,等她挣到了第一笔钱就好办了。书记的两个弟弟,虽然与书记分了家,但是他们的影响力还在。把他的一个弟弟介绍到电厂拉煤灰,苦脏累挣钱多;另一个弟弟种养是把好手,把他带到海通港农贸市场看看,我相信他会成为种植养殖专业户。把领导的家属带头致富的事,悄悄地挨家挨户的一说,群众致富的热情谁也挡不住。”
  这一着还真灵,整个生产队乃至于全大队,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迸发来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纪英倒成了解决群众和干部之间矛盾的协调人。
  一芳三个小叔子为男劳力介绍了船运、打工和长途贩运等好多活儿,人们欣喜地看到,农村劳动力正在向城市转移。
  一芳可忙乎起来了,全大队的女人都来找她培训绣花技术,她还专门把秀珍请过来做了几次辅导。全大队机绣和手绣的家庭手工业蓬勃发展,产品出口供不应求。一芳自从换亲嫁到新良家这么多年,终于第一次绽放出灿烂的微笑。
  后来,大队已经改成为村,大队支书自然叫村支书。村支书被海潮县授予“脱贫致富带头人”称号,他从县里领奖一回到村部,就召开了支委会,他指着铜牌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对过去的工作进行深刻反思。第二天,一芳家里家外人头攒动,锣鼓喧天,村支书带领大家把海潮县政府颁发给他的“脱贫致富带头人”的铜牌挂在了一芳家的堂屋。支书诚恳地说:“吴一芳同志才是真正的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