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江海潮涌>第六十三章  偷师学艺

第六十三章  偷师学艺

作品名称:江海潮涌      作者:辉荣珍      发布时间:2023-02-27 14:43:03      字数:5126

  (一)
  海通市合成纤维厂引进了德国组合式中央空调机组,考察参观者络绎不绝。老赵从机械分厂抽调了几名技术骨干,通过白龙港村在该厂保卫科工作的光摇铃的大儿子姚宝卫的牵线介绍,对全套进口设备进行了详细考察。
  应石参观考察后,非常感叹人家先进的制造技术。他对村里研发空调产品十分赞同,也想为新产品的研发出把力。但是一想自己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分厂的技术工人罢了,在这“高大上”的空调设备面前也只能望“机”兴叹。
  “大哥,你好像有什呢心思?”董纪术问。
  董纪术是海通交通机械厂董厂长的亲侄子,机械学校毕业后就分配到该厂技术科工作,跟着老技术员学习机械设计,这也许是董厂长看到侄子的潜能吧。开始人家有意见,说董厂长有私心,为啥不让侄子下车间。后来,董纪术成了厂里设计方面的最年轻的技术骨干。开设分厂后,董厂长为了支持分厂,也好让纪术在基层锻炼锻炼,就让他驻分厂进行技术指导。有人又说,董厂长了不起,把侄子派到乡下吃苦。真是嘴是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没有没有,就是想点事儿。”应石回答说。
  “工作时可不能分神,注意安全!”纪术关心地说。
  “知道了。昨天参观了合成纤维厂,满脑子是人家的进口空调设备。”应石一边说一边从工具柜里取出两只煮鸡蛋给他,“你又没吃早饭吧?”
  “谢谢大哥,你总是照顾我!”纪术不无感激地说。
  纪术被派到分厂后,村里在村部给他腾了一间房,住的条件还可以,但是吃饭却成了大问题。村部附近没有吃食店不说,连烧饭的锅灶也没有。只能到不远不近的饲养场煮猪食的灶台临时烧饭。应石看了纪术饱一顿饿一顿的非常同情,开始呢,经常用饭盒给他带饭带菜,后来索性叫他一日三餐到自己家吃。可纪术早上喜欢睡懒觉,不吃早餐。应石早上总得给他带点吃的东西,两人相处得像亲兄弟一样。因为应石比纪术年龄大得多,纪术叫他“大哥”,应石也不客气。人家都喊纪术“懂技术”,而应石却喊他“纪术”。
  纪术刚到分厂还有一件小趣事。董纪术的父亲姓董,母亲姓纪。纪术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人家尊称他小华佗。在农村,人家都认为小华佗是满腹经纶的文化人,也确实如此,他读过不少中医古籍,对中草药采集制作使用是他的绝活儿。
  董纪术前面有几个哥姐,都先后夭折。他出生后,为了他的健康,小华佗就想在名字上做做文章。农村还真有这种习俗,根据家长的心愿取名,生了孩子有的取名叫“竹侯”,意为像竹子一样好长;有的取名“珠侯”,意为像猪一样好养。
  小华佗想,前面已夭折了几个孩子,这个宝贝儿子不能再有闪失,他就在名字上下功夫。他和媳妇在困境中相濡以沫,感情深厚。因此,名字中既要有父姓,也要有母姓。他想,要让孩子像生长能力很强的白术一样茁壮成长,就叫白术的“术”(zhu)吧。他也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多一点为“术”能吃,少一点为“木”能烧,这一辈子也不愁饿肚子啦。因此,大名小名都叫董纪术。
  纪术刚来分厂,人家亲切地称他纪术(shu),他不太高兴地说:“我的名字不是术(shu)是术(zhu)。”
  人家却说:“我们听说书的说,有个金兀术,可没听说过有个董纪术?”当时有收音机的人都喜欢听《岳飞传》,有很多人准点围着收音机听评书,所以不少人知道有个金兀术这个名字。
  整个车间哈哈大笑,弄得纪术很不好意思。正巧老赵来到车间。董纪术红着脸,一见老赵便亲切地喊:“赵老,您来啦!”
  “大家有什呢好笑呢,董纪术这名字是他爸爸取的,说明人家有文化。董纪术有技术,是来进行技术指导的,你们觉得董纪术不顺口,那就喊他‘懂技术’好不好?”
  “懂技术好!懂技术你好。”
  董纪术听老赵这么一说,工人这么一喊,“懂技术”这是夸自己呢,他着实有些激动,便大声说:“兄弟姐妹们,以后我们共同学技术,不辜负赵老的期望。”
  车间里是一片掌声和笑声,空气里充满了快乐。
  “你是想中央空调的事呢?”纪术问应石。
  “是的,如果能把进口的机组画出图纸来,多好啊,我们就可以依样画葫芦生产了。听说韩桥市场的猫匾就是仿制后生产销售的。”应石说了自己的想法。
  “这可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空调可不是猫匾。只有先弄懂机组的工作原理,然后测绘,再画出图纸,才可以试着生产样机。”纪术有些泼冷水地说。
  纪术虽然泼了冷水,自己却兴奋起来,也想去看看这个洋玩意,他就不信外国人能造,中国人就搞不出来?
  “唉,什么时候大哥也带我去看看。”纪术央求地说。
  “好的,我可找姚宝卫帮忙。”应石回答道。
  吃完晚饭,应石、纪术各骑一辆自行车赶到了合成纤维厂。厂子管理很严格,传达室不让进门。过了一段时间,姚宝卫来了,和传达室打了声招呼,把二位领进了保卫科值班室。
  姚宝卫还真热情,桌子上早已放好了两个纸包,一包是猪头肉,一包是油炸兰花豆。他从裤兜里掏出一瓶酒说:“现在还早,不方便参观,先喝上两口。”
  “少喝点,要办大事呢。”应石有顾忌地说。
  “好,听大哥的。”纪术说。
  正喝着,进来一位保卫科的干部,问:“你们这是?”
  “我是海通交通机械厂的技术员,是姚宝卫的朋友。”纪术说。
  “他人呢?怎么不陪朋友?”那干部问。
  “他巡逻去了。”应石回答说。
  “宝卫就像军人一样讲纪律,他在我们厂里做事,真让人放心。可是,朋友来了也不陪,不像话。”那干部说。
  应石拿了只茶缸倒了不少酒,说:“领导喝一口。”
  那干部说:“好,喝一口。”
  宝卫回到值班室,一见科长便问:“科长,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
  应石心想,完了,今晚看不成了,怎么那么巧,碰上了保卫科长。
  “不放心,就来看看,忘了是你值班,早知道就不来了。也好,还蹭了杯酒喝。”科长风趣地说。
  “科长,真谢谢您,我一个农村人能在保卫科干,还转了正式工,全靠您抬举。”宝卫感激地说。
  “是你干得好!什么城里人农村人?我不吃这一套。现在又有人讲什么中国人外国人,好像中国人低人一等似的,你看看技术科的那些人,为了中央空调老是粘在德国人屁股后边屁颠屁颠的,没有一点主见。中国人原子弹都能造,我就不相信那铁皮箱子造不出来?”
  大家热烈地拍手。
  应石正好想说说考察空调的事儿,转念一想,万一不同意夜间参观,不是白来一趟吗?他把想说的话又咽了下去。
  “我不和你们侃了,回家去。”科长举起搪瓷茶缸和大家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宝卫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说:“走,我带你们去参观。”
  (二)
  深夜,宝卫领着应石和纪术进入了中央空调机房。纪术如获至宝地打量起来,瞧瞧这看看那,用米尺测量高度长度,还掏出记录本做记录。
  宝卫悄悄地说:“估计一下,这里要看多长时间,我出去转转,到点我就来接你们。”
  纪术做了个手势,宝卫点点头走了。
  就这样一处一处地看,不知不觉天已大亮。应石、纪术兴奋地离开了合成纤维厂。
  朝霞满天,山河壮美。对于早晨喜欢睡懒觉的纪术来说,好像是第一次看到早晨这样美丽。他有些激动,似乎有什么好事即将来临。也对,能与中央空调结缘,这当然是大好事啦!
  “大哥,我对中央空调很感兴趣,你看看,有没有可能进行测绘,把图纸全部画出来。”纪术讲了自己真实的想法。
  “我想过,这个好倒是好,就是用时很多。一台一台地拆卸、测量、组装,在夜间进行,难度挺大的。如果你有兴趣,再难我们都干。”应石回答说。
  “我很有兴趣!”纪术坚决地说。
  “好,去找宝卫具体商量。我只能带哥们拆装,绘图全得靠你这个懂技术的呀。”应石实话实说。
  “就这么定了。”纪术爽快地说。
  两人边骑车边聊,不知不觉已走到了农专大门外的三里桥。
  “妹妹,应梅。”应石大喊。
  正在晨练跑步的应梅停下了脚步,说:“二哥,这么早,你怎么在这里?”
  “我和纪术在合成纤维厂参观的。哦,我介绍一下,这是董纪术,市交通机械厂的技术员,现在是分厂的技术指导。那是我小妹,农专教师。”应石热情地向双方介绍。
  应梅和纪术都扫描着对方,瞬间两人的目光碰撞到一起,似乎都产生了撞击的感应。应梅立马调整视角,说:“二哥,你俩为什呢夜里来参观?”
  “这次看得仔细,还要量量尺寸做做记录什呢的,担心人家不同意,才让姚宝卫帮的忙。你可别告诉应声,他是领导,这种偷鸡摸狗的事让他知道不好。”应石告诉应梅说。
  “我师母的弟弟是空调专家,可能应声要找他去。”应梅告诉他们。
  “我就知道应声和赵老着急,空调的事目前还没有什呢头绪,我们准备做些贡献。”应石说。
  “你能做什么贡献?”应梅疑惑地问。
  “我和纪术想对合成纤维厂进口的空调机组进行测绘,到时候可先生产一台样机,成熟了再批量生产。”应石很有信心地说。
  “二哥,你行啊!”应梅称赞说。
  “嘿,都是跟着纪术学的。”应石谦虚地说。
  纪术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应梅看了这个熟悉的与应声相似的动作心里扑通扑通直跳。
  “应梅,这件事,不想让应声知道,准备请假偷偷地干。”应石说。
  在老师家吃饭时,应梅能感觉到应声对开发中央空调产品的强烈渴望,她觉得他压力太大,大家为他悄悄地出把力,给他来一个惊喜,更重要的是,说不定能引起空调专家的兴趣,也许能推动合作,她憧憬着白龙港崛起一个知名企业来!她说:“二哥,听你的,不让应声知道,我也参加你们的行动。”
  “太好啦,太欢迎你啦!”纪术高兴得有点失态,应梅嫣然一笑。
  应石找了两个熟悉机械组装拆卸技术的工人,他与纪术共四人组成测绘小组。他们在合成纤维厂旁边旅馆开了一间房,白天休息夜间测绘,应梅为他们做后勤服务。
  姚宝卫的周旋难度极大,每天深夜避开传达室把他们四个人偷偷地从后门带进工厂,送到空调机房,还要保证在测绘过程中不被人发现。整个过程他都是提心吊胆的,这是冒着被开除的风险啊!但是他认为值得冒这个险。如果不是应声,他们“光摇铃”家哪有今天,现在兄弟俩都盖了房成了家生了子,有了稳定的工作,媳妇绣花还能挣不少的钱。宝卫横下一条心,只要能让白龙港富,自己丢掉全民企业的工作也罢休,进村办厂也没有什么不好。
  “师傅,睡觉啦!”保卫科长在传达室大声喊。夜深人静,厂里的每个角落似乎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科长,来查夜?辛苦啊!”传达员迅速起床说。
  宝卫正站在空调机房旁边放哨,立即打手势让应石他们停止测绘而躲藏起来,接着他立即跑步去见科长。
  “科长辛苦!”宝卫说。
  “有情况吗?”科长问。
  “没有!”宝卫回答。
  “我怎么听传达室说,夜里厂里有响声。”科长质疑。
  “没有啊,挺安全的!可能是院子外边的声音吧。”宝卫只能撒谎。
  “安全就好!你忙你的,我自己去转转。”科长说。
  “好的,科长。”宝卫紧张极了,是不是科长发现了什么,特意来查夜的。他如果进空调机房怎么办?零部件拆散一地,肯定会发现的。完了,还没有测绘完毕就要半途而废了,真是急死人!
  愁什么来什么,科长已到了空调机房附近。机房门怎么半掩着?科长轻轻地推开门,手电筒的光束一下子射到了机房的尽头,他发现有一台机器被拆卸,地上摆满了零部件,旁边还有记录本、尺子什么的。应石被手电筒光束照得用双手捂住眼,一动也不敢动。
  原来是你呀,在保卫科值班室倒酒的那位。宝卫胆子够大的,敢把朋友带进来偷东西?不像!为啥要用尺子和本子?明白了,是在对空调机组进行测绘,想仿制?厉害,佩服!不像我们技术科的那几个熊货。
  想到这里,科长大声地自言自语说:“没啥事,挺安全的。”他关掉手电筒向传达室走去。
  应梅翻来覆去睡不着,纪术的音容笑貌在她脑海中频现,仿佛纪术白天说的话在耳边响起:“应梅,你早点来。”她一骨碌坐起来,骑上车进了旅馆。
  房间里,应石他们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应梅送来的点心、下酒菜和白酒。纪术一边吃一边盯着应梅看,应梅也冷不防地扫他一下,目光相触,两人都粲然一笑。
  “咚咚咚……”有人猛烈敲门。
  “轻点敲,是服务员吧?”应梅打开门。
  四名警察冲击了房间。
  深夜有男女在同一个房间进进出出,这引起了旅馆的重视。应梅凌晨进了房间,应石他们测绘完也在天亮前回到旅馆。旅馆工作人员觉得有问题,认为不是搞流氓活动,就是有团伙犯罪嫌疑,随即打电话向派出所报了警。
  警察的犀利目光对整个房间进行搜索,只见床上摊满了图纸,四个男人站立着围着靠壁的桌子狼吞虎咽地吃东西,而女孩文静地坐在床边,亦无可疑物品,不太像是犯罪的呀。但是,这么多人只开一间房,深夜进进出出很不正常,还是带到派出所问个究竟。
  应梅反应快,她担心到了派出所分开谈话,把测绘的事说漏了嘴,前功尽弃不说,还担心影响到宝卫,甚至让合成纤维厂知道了而产生纠葛。于是,想统一一下大家的口径。她礼貌地对警察说:“警察同志辛苦了!我是农专教师,给他们送吃的来的。他们为了安静,才开房在这里研究图纸。夜里进进出出是因为房间太闷,出去换换脑子,正好大家讨论讨论。一有新的思路就马上回来画图。”
  “对呀,就这个情况。”大家都这样说。
  警察说:“我们不管你们画图的事,只管你们犯罪不犯罪。还是到派出所做个笔录,查清身份,没有问题就放你们走。”
  到了派出所,笔录也做了,确实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可是只有应梅和纪术有工作证,应石他们三人没法证明身份,派出所坚持要有熟悉的人来担保领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