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剑上红梅>第二十九章 二皇子野心勃勃 三皇子唯求自保

第二十九章 二皇子野心勃勃 三皇子唯求自保

作品名称:剑上红梅      作者:前锋      发布时间:2023-02-05 22:47:38      字数:4876

  府里凭空多了个大美人,元侃害怕李沆知道,就让张耆把后院打扫一番,刘娥暂且委身此处,待将来再做打算。
  自从听到慧明那句“九五之尊,也未可知!”的预言后,元侃突然间玩心大减,专心呆在宫里,学习很是刻苦。
  对于元侃这些天前后不一的变化,李沆捉摸不透,心想:只要这襄王肯下功夫读书,管他那么多干啥?
  他哪里知道自己的学生竟然金屋藏娇了呢?
  刘娥从街头卖唱、生活拮据的境地,没想到一步登天,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再不用为生计发愁,只需每天陪着襄王,哄得他高兴即可。
  但她很快意识到了危机:自己年幼时因为家遭变故,书没念完就只好停下,同皇家出身的元侃,岂能相比?如果元侃说起书中典故,自己答不上来,岂不大煞风景?现在有的是时间,读书也方便,何不趁机补了自己的功课?
  于是,刘娥向元侃说了自己的想法。元侃自然高兴,当即开了书单,命张张耆取来,自己竟亲自当起了老师。
  没想到,这刘娥不但聪慧绝伦,还真舍得下功夫,天不亮就起床,刻苦攻读。
  元侃暗暗佩服:自己都是被李沆逼着,用棍子敲打着,心里还想着怎么玩。这女子如此自律,日后不但是自己的知音,说不定还能成为自己的帮手。
  非但如此,在刘娥的要求下,元侃还为她请了乐师,一旦李沆不在,就上门教她弹琴;
  元侃沉浸在爱河之中,张耆可得处处提醒。
  这天晚上,用过晚餐,张耆进屋说:“二皇子刚被任命为开封府尹,我们须去祝贺。白天去了,八成是见不到人,晚上去最好!”
  元侃一拍脑袋:“我差点把这要紧事忘了,要是不去,又该让他心生芥蒂了!不管他对我如何,这明面上的礼节咱可不能失了!”
  当下收拾一番,将原来赵光义赏赐自己的一对玉如意包了,带着王世忠和张耆,步行出了宫。
  两家住得很近,相距不过一里多地,中间只隔了一个中书省衙门。
  到了陈王宫,王世忠和守卫的侍卫熟识,吩咐道:“赶紧通报,襄王来见陈王。”一名侍卫答应一声,飞跑着进去了。
  功夫不大,陈王宫指挥使康绍一路小跑出了门,忙着施礼:“康绍见过襄王殿下!我家王爷在客厅等您!”
  康绍二十多岁年纪,蜡黄脸,额下无须,短粗眉毛,一双鹰眼,堆满了笑意。
  这康绍也算是名门之后,是陇南路庆阳府五品府尹康球的次子,退下后在家颐养天年。
  康家四子中,俱在军中任职,好歹都到了中层职位,只有这康绍,虽说也是个指挥使,但只管着三二十号人,说起来也算是混得最惨得了。
  元侃等人随着康绍进了大门,让王世忠和张耆在外等着,自己进了内宅。
  王世忠和康绍都是侍卫亲军,自然十分熟识;而张耆虽然在襄王宫是副指挥使,但那是内部封号,不在侍卫序列,所以关系自然隔了一层。两人被康绍拉着到自己屋里,元侃走进客厅的时候,元佑已经泡好了茶等他。
  元佑是个很有生活情调的人,这一点无论从墙上挂的《梅兰竹菊》名画,还是擦拭得一尘不染、泛着清香的楠木家具,到他专心摆弄的白瓷茶具,都一览无余地表现出来。
  两人见了礼,落座,元佑给元侃斟了杯茶。元侃说了来意。
  元佑淡然一笑;“咱俩是一家人,用不着客套。爹爹把这千斤重担压在我身上,我自当干好差事,为他老人家分忧才是。”
  说到这里,突然脸色一沉,十分痛惜地说:“谁让咱大哥突发疯症呢?如今变得连我都不认识了,可惜了!没事的时候,你也去看看他!”
  两个人又东拉西扯了一会,元侃说:“二哥,你以后必定很忙,有用得着我做的,只管吩咐!”
  元佑看了看他:“你放心,肯定需要你,出来和我一起干,一有机会我就会向爹爹进言,给你授个实职。对了,我原来在的户部,上下理得很顺,你去了那里,定会一帆风顺!”
  元侃慌忙谢过。
  元佑却说:“不过,眼下还不是时机。你想呀,开封府我得干出些成绩来,让爹爹尽快立我为太子,那时我自然好为你说话!”
  元侃点头。
  回来的路上,元侃心中轻松了很多,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自己吓唬自己了……
  二皇子元祐正式到开封府上任。
  上午,开封府所有人等聚齐,黑压压挤满了大堂之下,他们一脸肃穆,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给元佑留下不好的印象。
  元佑整冠,撩带,挺胸,阔步,从后堂出来,满目威严地坐在大堂上,师爷站在了身后。
  他平静的目光扫了一遍众人,心中却是如同开了锅的水一样沸腾着:
  权力!这就是权力!
  它让你高高在上,享受着下边人的顶礼膜拜;它让你一言九鼎,掌握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它还可以让你永远正确,哪怕明明是错的,照样是正确……
  师爷开始挨个介绍,有见过的,有陌生的,但元佑都报以微笑颔首。
  快要结束时,到了周霸和何立这里,元佑伸手示意师爷停住。
  然后,他笑呵呵地说:“两位捕头的大名,我早就听说了,实属我开封府翘楚精英。今后,还望两位捕头和你们手下弟兄,再接再厉,维护好开封府辖内治安!”
  就这短短几句话,元佑笼住了开封府一干底层人员的心。
  见面结束,众人各自按部就班,元佑开始第一次断案。
  他坐在大堂上,只认真地听,并不急于说话。听完了,让推官、判官、府院、六曹等大小官员表态,他再最后决断。
  他暗暗观察,下边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有默不作声、面无表情的,这种人城府太深;有意味深长地浅笑,分明是等着看自己的笑话;当然,那些他一说话就就大声附和、频频点头的,分明是传递了一个信号:我是你的人,我跟着你。
  他在心里暗暗记下了这些人,让那些元佐的死党离开后,腾出的位置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审了几个案子,已经是天到中午,元佑却仍是媏坐在大堂中央,迟迟不肯离去,还在沉迷于权力带来的快感。
  可以说,坐在这个位子上,只要不出大的纰漏,皇上一旦百年之后,登基几乎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但问题是他现在是正二品,这可大有讲究,如果是以太子的身份兼任,他应该是从一品;也就是说,他名义上还不是太子。
  所以,他得拿出成就,让父皇看看,尽快下诏,确立他的太子位置。
  开封府衙关键部位都是大哥元佐的人,毕竟他经营了好几年,怎能没有自己的心腹?明知和自己不一心,一边提防,一边还得先用着。
  这是没办法的事。大哥元佐在这个位置上时,尽管他心里早已蠢蠢欲动,但也得不露声色,否则一旦被发现,就是谋逆之罪,说不定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但一直隐忍,何时才能有出头之日?倒是偏房张氏虽为一介女流,比他这男人还心狠,出了个绝妙主意,两人叫来府中的心腹康绍,花了几两银子,买通元佐贴身家人,一下子就让元佐中招,去了心头大患。
  元佐去了冷宅,实际上就是变相囚禁,没有皇上的恩准,不得离开他住的那个小院。听看守的太监说,他现在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用来看经书、画梅花。
  不管元佐这回是真疯,还是装傻,已经不会再对他构成威胁了。
  谁都知道,这宋朝的江山,不可能托付给一个精神反复无常的人把舵。那样,赵光义脸上挂不住,群臣更不会答应。
  剩下这些皇子中,只有元侃成年,其余的弟弟们都在什么也不懂的玩耍年龄,只要看住元侃,将来皇上的位置岂不唾手可得?
  好在府中指挥使康绍告诉他,已经私下重金买通襄王元侃的府中人,元侃一有风吹草动,他都可以及时知道。
  康绍比他大几岁,和他朝夕相处多年,早已比手足还有感情。
  康绍虽是武职,却颇擅心计,从给元佐设套,到买通元侃身边之人,设计得都是滴水不漏。
  他为人阴毒,喜怒无形于色。
  自己最宠爱的二房张氏,生性刁蛮,拿下人根本不当人看,一言不合就上手,打脸、用针,成了家常便饭。唯独对康绍,那是笑脸相迎,引为心腹。
  康绍给他她解了两个难题。
  她下手无轻重,两个丫鬟竟然被她活活打死,一个十二岁,一个才刚满十岁。
  别看她平日里骄横,真死了人,也被下得六神无主。
  康绍得知,立即封闭消息,让人找来丫鬟家人,吓唬人家说:“你家女子竟敢辱骂主人,还在茶中下毒,实属谋逆之罪。眼见事情败露,畏罪自杀,罪有应得!”
  乡下人哪见过这种场面,最后拿了几两银子,作为丧葬费了事。
  两次打死人,都是如此处理。自此以后,两人和康绍的关系更近了,几乎无话不谈。元祐心中认定,自己要想成就大事,君临天下,根本无法离开康绍。
  张氏名叫张贤丽,父亲把持军队服装供应数年,发了大财,上下关系自然理得很顺,在汴京城也算挂了号的富商。
  但她这个女儿,名字里虽然有个“贤”,却是个胸无点墨,不识女红,从下娇生惯养宠坏了脾气,从来不和人讲道理。
  但她自从嫁给元佑,做了偏房后,却能把丈夫的心抓得牢牢的。
  元佑本在礼部任职,她主动上门,和礼部几个大员的妻子混的烂熟,情同姐妹。自然,礼部上下,完全被元佑把持。
  元佑遇到头疼的事,总是她和康绍给出谋划策,一举搞定。
  但她和正房李含春的关系,却是势若水火,根本无法调和。
  李含春出身官宦之家,又是正房,属于根红苗正的位置;张贤丽虽然得宠,但是在大家眼里,商人在本朝的地位,那是根本无法和官宦相比。所以,张贤丽处处非要在明面上压李含春一头,要不然心里头就好几天出不来这口气。
  元佑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可是又无可奈何,只能任由她去折腾。只把心事,一门用在谋划自己的前程上。
  目前看来,这老三似乎并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他只是个懵懂少年,没有实权,和朝中大员并无什么交集,与自己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眼下,他有足够的时间,开始培植自己的心腹。
  开封府毕竟是在自己治下,对那些卓然不群的,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收拾。
  他以后要做的,就是把目光瞄向了当朝众臣。
  这些人中,有见风使舵的,有两面三刀的,有规规矩矩谁也不想得罪的,当然也有桀骜不驯、我行我素的。
  他知道父亲还惦记着元佐,毕竟是他的亲骨肉。前几日,还问起元佐的病情好转点没有。
  多亏了自己的偏房张氏,提前让他买通看管元佐的人,向上回复:“未见好转。”赵光义听了,重重叹了口气。
  他猜想,父亲这是彻底对元佐断了念想。
  就在他到开封府上任的第三天,赵光义宣布,重新启用已经六十七岁的赵普为相。
  这赵普到现在已经是三下三上,作为开国老臣,深得父亲的器重,后来因为专权和元佐矛盾太深,再加上年纪大了,才被罢相。现在重新启用,明显是利用他在朝中的威望,为自己铺路。
  有赵普在,哥哥元佐估计是翻不了身了。父亲这是在变相暗示,心里彻底把他离世后的位置留给了自己吗?
  赵普这个人,其实很让人讨厌。
  赵普专权,朝堂皆知,他任宰相,为参知政事定下“四不规定”: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参知政事无法履行副宰相职权,完全做成了摆设,说穿了就是个宰相助理。后来,宋太祖赵光义看到宰相权力实在太大,让参知政事与宰相轮流押班、知印,才让这官职真正有了实权。
  不过,赵普这次刚一回来,就专门来拜访了他,竟一改往日的做派,对他说话的语气,变得十分客气。
  毕竟经历了几次风波,再加上年纪也大了,行事收敛多了,再不是一副赵光义老大我老二的样子了。
  第四天,参知政事吕蒙正委婉地表明了支持他的态度。
  他当即把赵普和吕蒙正叫在一起吃酒。
  席间,他开门见三:“我的成败,就在二位。如果助我成事,定当厚报,子孙后代,加官进爵,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两人俱是精明之人,元佑的话中含义,怎会不懂?
  赵普已经是风烛残年,靠着赵匡胤什么没有享受过?根本不在乎元佑许诺的荣华富贵。但他得为后代着想,自己一旦不在世上,后代谁来庇护?靠着元佑,倒是可以高枕无忧了。
  吕蒙正倒是不在乎这些,他出身寒窑,刻苦攻读,后来中了状元,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靠得是自己的能力。
  他想得是为人臣,尽人事,元佑既然已经坐上了开封府尹的位置,那么太子之位自然也是时间问题,为太子效命,还不是为皇上尽力吗?
  两人平素并不和睦,甚至还曾在朝堂之上唇齿相讥,但为了各自的打算,暂且捐弃前嫌,同舟共济。
  赵普、吕蒙正和元侃配合得起来还真是默契。
  毕竟是玩弄权术起家的老臣,赵普总能揣摩出他的心思,然后让吕蒙正打前锋,他自己兜底,在朝堂之上真是如鱼得水。
  眼下的局势,开封府只要按部就班,留给他足够的活动时间,以自己的能力,挨个摆平朝中大臣,不敢说百分之百,但拿下大多数应该没有问题。
  前提是,开封府不能出事,而且大小案子必破,只能比兄长元佐在时好,不能比他差。这样,他才有资本,在父亲心中站稳位置。
  开封府如何按部就班就成了重中之重。这也是他为什么特意和乔霸、何立拉近距离的原因,有他俩用命,自己就能省去不少功夫。
  可是,如何让父亲尽快确立自己的太子之位呢?
  只有等!等着父亲看到他的能力,尽管时间或许会十分漫长,但他深知,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这就比如弹簧,超过了拉力界限,必然断裂,最后落得功败垂成,反坏大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