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客栈开业名动京城 酒席宴太监骂寇准
作品名称:剑上红梅 作者:前锋 发布时间:2023-02-03 21:39:41 字数:3129
张老爹带着小儿子张用回到汴梁,比张耆估计的时间提前了好几天。
张老爹五十多岁,多年的航海生活让他脸红得发紫,但身体还不错,腰板绷直,声若洪钟,这也是多年在海上练出来的。
张用比哥哥张耆仅小一岁,模样如同和张耆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是比张耆看起来沧桑些,红红的脸上一双大眼总是眯着,张老爹说,那是整天被海风吹,留下的习惯。
和他们一起的,还有个矮矮的白净女孩,十五、六岁的样子,长着一张娃娃脸,眼睛又圆又大,睫毛长长,眉毛漆黑,红红的樱桃小口,穿得紧身利落,属于人见人喜欢那种。
张耆有些诧异,问张老爹:“我算着时间,应该晚两天回来,这次咋这么早?”
张老爹说:“以前是给人带货,这次没有,所以只在交趾国停了一下。”
张耆赶紧腾出两间房子,把他们安顿下来,一家人就在楼下的餐馆吃了顿团圆饭,顺便把胡其筠的意思说了。
张老爹说:“你那朋友的意思,咱不用拿钱了,只管干就行了,那赚了钱咋说?”
张耆说:“见了面再谈分成,人家投了大本钱,怎样分成都不为过!”
张老爹说,那是自然。
吃了饭,几个人一起去看客栈,周氏心中正生闷气,借口有事回了家。
看了客栈,大家都很满意。
胡其筠看了看大家说:“咱都是自家人,我当初答应张耆弟弟的,全部兑现。这个客栈都交给你们经营,我这里只派一个管账的,其余人你们可以留下,也可以自己找。每月除了开销,扣除三成作为本钱回笼,一成留作备用,其余六成咱们各自拿三成,如何?”
张耆粗略合计了一下,人家胡其筠说得合情合理,自己家还占着人家不少便宜呢!
当下谦让说:“你应该拿大头!”
胡其筠摇摇头:“咱们兄弟之间,何必为一点小利谦让呢?如果没意见,就这样定了!”
张家父子当下分了工,张老爹是后勤总管,张用负责揽客。
胡其筠这时才抬眼看了那小美人,笑着说:“这是张用弟弟的娘子吧?”
张用一下子红了脸。
张老爹赶紧说:“还没过门呢!这女子是交趾国(今越南——作者注)人,叫个黎玉,家里也没有亲人了,就跟着回来了。”
张耆这才想起,自己只顾和爹爹一见面就说客栈的事情,也没问女孩子是怎么回事。
大事已定,大家也没有什么要紧事,张老爹就讲起了女孩来历。
他们的船在交趾国靠港,船工们都到岸上买些当地的特产,象牙、珠宝当然买不起,就买些首饰、香料等给家人带回来。
当然,也有借机下船到温柔巷里发泄一番的,毕竟连日行船,那可至少是三五个月,正直年轻力壮的船工们,早就憋坏了。
靠近港口的集市,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在这里聚集,操着互不相通的语言,连说带比划,声音自然提高了八度,好像吵架一样。
父子俩正走着,忽然看见路边一个小姑娘插着个草标,蓬头垢面,跪在地上,面前一张纸,弯弯曲曲不知道写些什么。
正好一个汉人打扮的人经过,张用拦住询问。
那汉人久居此地,多少懂些当地语言,就告诉张用说:这是卖身葬母,同中国的习俗是相通的。
张用心善,就让那人询问需要多少钱,那女子伸出一个手掌:五百文钱。
张用想了想,从怀中模了几下,数了数有六百文,一下子给了那女子。
女子伸出脏兮兮的手接了,口中嗯嗯啊啊地不知道说些什么。
汉人翻译说,她问你们是哪里的?什么时候走?走时把她带走。
张用用手指了指海边的大船:“后天上午才走。她就不用带了,算是积德行善吧!”
那女子又叽里咕噜说了几句。
翻译说,她说不行,你买了她,她以后就是你的人。你去哪,她去哪。
张用心说,人家这里的人,还挺讲信用。
女子回家葬父,张用父子转了一圈,买了些东西,就回到船上。
第三天一大早,张老爹起得早,忽听码头上有人在喊叫,到船头一看,正是那女子在挥着双手。
张老爹赶忙叫了张用,一起来看。
只见那女子天生丽质,如花似玉,要不是看身材,根本认不出来,跟前天相比真是活脱脱变了个人。
行船的一般不带闲人,特别是女人,都怕不吉利。
好在张老爹平日里和船老板关系不错,就这样还好说歹说,才让那女子上了船。
那女子也是十分勤快,洗衣服、做饭,还帮着缝缝补补的,挺招船工们喜欢。
相互熟识了,有粗通语的就和她拉话,连说带比划,费了好大劲,才知道她叫黎玉,今年刚刚十六岁,三年前父亲得了瘟疫死了,她和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没想到,交趾这个地方瘟疫肆虐,母亲不久也得病身亡,家中平日紧紧巴巴,哪里有钱安葬母亲?没办法,有人给出个注意,让她仿效中土卖身葬母的典故,没想到还真遇见了好心人。
这黎玉天资禀慧,一路下来,竟然跟着学会了简单的日常用语,借助手势,已经能和张家父子进行简单交流。
胡其筠听了经过,看着黎玉,叹道:“除了个头低些,倒不失为容貌清丽,此女日后定然不俗!”
当下众人各自忙碌,胡其筠、张耆出面,遍下请帖,忙得不可开交。
初八这天上午,“阳春邸栈”正式开业,现场黑压压来了好几百人,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胡家酒楼”连开两轮酒席。
大院里搭了个大台子,鞭炮齐鸣之后,“王家班”当家花旦王雁压台,班内几大名角悉数登场,汴河两岸几里地之外都能听见;
汴京城有名的商界大贾几乎悉数到场,一个披着大红袈裟的和尚,成了耀眼人物,无论到哪里都被众星捧月一般围着,身后带了两个保镖,也是满脸威严。
那和尚虽然瘦小,却是气场逼人,上台来不卑不吭,声若洪钟:“老衲木空,我师父大通在外出游,特委托我前来道贺!”
“这开业阵势,汴京可不多见,连大通和尚的副手木空和尚都来捧场了!”
台下议论纷纷。
张耆虽然以前没有见过大通和尚,但他的名字在汴京几乎无人不知,商界公认的宋朝最有钱的和尚,没想到他的手下都这么讲究排场!
张耆的朋友本就不多,热闹到下午,想着该结束了,胡其筠却不让走,说晚上还要继续宴客,需要他作陪。
张耆想不明白,白天基本都来完了,晚上还有什么人如此重要?他实在太累了,就开了个房间,躺下就睡着了。
等到天黑时,胡其筠把他叫起来,挨着二楼雅间敬酒时,才让张耆又开了一回眼界。
雅间里,坐的全是身着便装的本朝官员,有的认识,有的陌生,敬酒时胡其筠挨个介绍,相互施礼。不过看样子,大都是六品以下的官职。
大家同朝为官,平日里一个个端着架子,说话规规矩矩的,这时候彻底放松,吆喝声一个比一个大,房间都似乎显得有些小了。
皇城司勾当官刘福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一点也不拘谨,哑着嗓子,逼着其他人喝酒。
有官员实在喝不下去,他就威胁说:“喝不喝?不喝,明日咱家就派兄弟们去查你!”
这刘福可是掌握了一千多个皇城司亲事官的主管呀,吓得那官员赶紧端起酒碗来。
有人壮着胆子和刘福开玩笑:“刘大人,我们都说吃酒,到你这为何变成了喝酒?”
“他娘的,酒这玩意喝着味道和马尿一样,你不能说吃马尿吧?”
刘福明显是喝的有些多了,一句话败了众人的兴致。
旁边的人赶紧转移话题:“老胡,听说你不是和寇准寇大人关系也挺好,咋不见他来?”
胡其筠看了看他:“你可拉倒吧!那寇大人是个眼睛朝上看的人,满朝就他一个清官,他一来,你们还会来吗?”
众人哈哈大笑,纷纷拍手:“此话经典!”
刘福眼睛一瞪,接了话说:“屁!这寇准就是一条疯狗,逮谁咬谁!你们有几个没被他咬过?自诩为清廉,哪天不是花天酒地,美女入怀?要我说,就是一个没有一点人情味的愣头青!谁碰上谁倒霉!”
“刘大人也受过他的窝囊气?”有人问。
“他要是敢找我的晦气,我让他一辈子后悔!”刘福的眼睛突然变得十分冷酷,说出的话一下子阴森恐怖。
众人心中感到不寒而栗!半天没有人说话。
胡其筠赶忙打了个哈哈,出面缓解这紧张的气氛:“刘大人,你看你这是打我的脸啊!这大喜的日子,净说这不高兴的话!”
刘福赶紧趁着台阶下:“对不住了,老胡,你看我这嘴一吐鲁,没把门的了!喝酒!喝酒!”
胡其筠接着向众人介绍,说张耆是自己的好兄弟。
众人虽然官阶比张耆高,但人家是襄王身边的人,将来超过自己也说不准,所以对他十分客气,挨着和他碰了几碗酒。
张耆不喝多都不行,眼看着是醉得人事不省,胡其筠让人扶着他回了中午开的房间。
他自己陪着众官员喝得云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