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风云九凤山>一章 为敬孝隐居山野 忍别离奉旨屯荒

一章 为敬孝隐居山野 忍别离奉旨屯荒

作品名称:风云九凤山      作者:田禾      发布时间:2023-01-12 20:46:35      字数:3810

  前言
  
  有座凤凰山,坐落在巴蜀之东的巫峡上游,长江南岸百里之遥。这里曾经是大明王朝派驻军搞大开垦的指挥所在地。因此地理独特、风水独具,才使得在此开发的长官将指挥所设立在此。开发的艰难程度,至使这位长官也遭遇了许多难以想象的曲折。
  这位长官他是前朝宣慰使牟茂之子,名牟仲泰。在父亲的调教下,仲泰学得治军齐家的传承;学得一身武功,刀枪剑戟、骑射攀缘无不精湛。并拜过飞钉侠刘甲辰等师傅深造,使得年青的牟仲泰年纪轻轻早已文武兼备。不到二十岁已进入明朝廷封爵为佥事。
  因年青有为,虽在当朝为臣,但因是独子,也因家遥之故,因父母年老无人照顾。为了尽孝,他不得不放弃在朝升官的机会。听说朝廷计划在西南巴蜀大开垦,为朝廷垦荒屯粮。大臣们谁肯跋山涉水去荒野之地吃苦?然而,皇上再三催问仍无人肯去。
  仲泰以为这是回乡的机会来了,既可为国效劳,亦可孝敬父母。这可是宜忠宜孝、两全其美的好差事。于是,宁可承担这项无人肯办的差事,去屯垦吃苦镇守开拓蛮荒之地,也比在朝中领俸禄为官强,便上书自愿去守边屯粮,请求皇帝批阅。
  经过一番考量,朱皇帝终于批示,准予仲泰领旨回乡屯垦囤粮。并接过父亲的土司爵位开展治理地方行政权属。从此,便生出了许多故事。
  仲泰来到夔州太安考察,发现凤凰山脉周边荒地辽阔。也正是朝廷规划开发范围。于是借问地方老者乡贤,众皆议论曰,这里是块风水宝地,有谁能占据此地都会永世兴旺发达,子孙绵延……
  可是后来这话一经传出,便引来各路有识之士、英雄豪杰青睐。由此也引来贪念者们前来觊觎,加之狼军内部大凡在此前有过立功表现之人、或有本领者,都觉得也应该拥有此宝地,为自家子孙谋份良宅基地,以利于本族产生更多才子佳人、豪门巨室,甚者文臣武将。于是,这九凤山水一脉在大明之初,引发了无数场争夺宝地的斗争……
  
  一章为敬孝隐居山野忍别离奉旨屯荒
  
  诗曰:《七律》
  百善唯忠孝悌篇,曾蒙明主礼识贤。
  双亲赡养凭谁料,独子铭恩任泪弹。
  两次三番辞官职,深思熟虑别皇天。
  羔羊跪乳致情义,鸦至飞时返哺还。
  且说牟仲泰打小在父亲牟茂的调教下,已是文武兼备的壮健青年。此时,他受父亲的交待,押运着粮草行驶在大江上。还有半天便可到达明朝都城金陵,他站在船头欣赏这长江下游的美丽风光。
  看着滚滚江水,尽管江水不停地奔腾,似乎还是觉得船行的速度太慢。他恨不得早日到达京师,早早交完差回到父亲身边。
  想到还有半日功夫就靠金陵码头,仲泰有些激动。父亲的嘱托常常在耳边鸣响着,曾记得,临走时父亲告诉道,泰儿此次进京责任十分重大。第一,须想到此一去送完粮难以回施南,因为皇帝也许不会让你离开京都,你在京一天,他才会放心为父的在巴山蜀水不起异心。留下你作人质,他才相信为臣的对大明朝有所畏惧。所以你去之后,必须思谋早日回到施南;第二,要找到吴昊臣先生,很多事他会替你操办打理……
  仲泰回想罢,思考着进京交完粮,一定遵循父亲的意思早去早回。可是又一想,万一朝廷不让离开又该如何?于是牟仲泰决定,不到万不得已、非常时期不离京城,要深谋远虑,特殊情况时,虽不能与父亲步调一致,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贪图回乡,而让皇上生疑,从而丢了父亲的基业。
  船队在江水中平稳地行驶着,忽然传来喊声:“粮船准备靠拢码头——”是带队艄公船老大在前面通知运粮船只准备靠岸。仲泰回过神来,告诉身边人道:“准备靠岸。”
  此时正值洪武二年晚秋,江风竟带着料峭寒意。仲泰用左手撩开膝前袍摆,登上舢板。早见一人从码头台阶奔来。连声喊道:“仲泰贤侄,终于等到你的到来!”
  仲泰循声望去,喊声正是从台阶上传来的,那人正是去年前去施州说服父亲归顺大明王朝的吴昊臣伯伯。此时仲泰正愁初来应天府,还不知道都城东西南北的繁荣昌盛,也不知怎么个去见大明皇帝老儿。有了吴昊臣伯伯引见,就再不担心皇帝会对乳臭未干的山野小子小觑了。
  仲泰撩开长衫紧走几步登上台阶,叩拜在吴伯伯面前道:“侄儿牟仲泰给吴伯伯叩安。”
  “贤侄快请起。接书信已久,知道你运粮近日必到,我每天在此等候,今日总算把你等来,贤侄一路风雨辛苦!”
  ……仲泰跟随吴昊臣来到洪武大帝朝堂,跪拜三呼万岁毕,皇帝曰:“牟仲泰平身!”
  仲泰起身曰:“牟仲泰受父亲委派,因大明王朝初兴,我山野之地无物相赠,特送粮万担以前来朝见我主,使大明王朝百万大军都能一尝我清源山水所产稻米之香醇。因山高水远,道路不便,略运一些以显山民一份心迹,还望陛下不嫌微薄之礼。”
  说罢将贡表呈上。
  朱皇帝示意殿堂官道:“难得牟宣慰少爷远道押运粮草到来。”
  殿堂官接过仲泰手中奏章呈给皇帝龙案之上。
  皇帝看过奏章龙颜大悅。命礼宾司引领仲泰暂住驿馆听候宣诏。
  夜里,驿馆寂静无声,此时的仲泰心中忐忑不安,皇帝此番究竟作何安排?是让我就此回施南,还是留我住京师?仲泰并没想出结果,他只好洗漱罢倒头便睡。
  这一段以来,他感觉的确有些累,该静下心来好好地睡上一觉,粮食都已交割清楚,再不用担心路途中遭到劫持的风险。可是,他翻来覆去就是不能入睡,父亲的话不时在耳边响着。他想,既不能入睡,何不出去看看京师的月夜星空,与我那施南又有何特别之处。
  冥冥中他来到一座不知名的山上,他怀疑道,曾听说这京城有座紫金山,莫非就是这里?哎!不像是,仿佛是在都亭山上。又见滚滚江水宽阔气势磅礴。他循着江岸而上,不觉来到源头,这哪是在长江漫步嘛!分明是我那清江之源的清泉。来到这最熟悉不过的家乡,心情不禁兴奋起来。
  他正在高兴之余,忽然从龙洞之中涌出一些怪物来。有的形似飞蛇,有如鬼怪,张牙舞爪向仲泰扑来。仲泰虽然从小胆大,可他还没见过这等凶神恶煞形象的妖怪,再沉稳的人,遇到这般阵仗都难免心里发怵。仲泰只好回身逃离,可走着走着前面道路忽然断裂,面前石崖万仞,迟疑间,鬼怪从背后拥来,叫嚣着无情地将仲泰踢下悬崖,仲泰“啊呀”一声惊醒,睁眼看时天已大亮。
  且说洪武皇帝待牟仲泰走后,却留下各部臣工。就关于夷蛮之地宣慰使牟茂所派代表如何处之询问曰:“各位臣工,唯恐边陲之地天高皇帝远,背着朝廷扩充势力不服管束,朕该当如何处之?这事请各位臣工马上议出结果。”
  朝臣们议论曰:只能给牟仲泰予以加封朝臣,安定人心,不让其回至地方。明里封官爵,暗里实作人质。这样名正言顺,既给了施州牟茂脸面,保了他宣慰使之职,又给儿子在朝中谋份差事,他们父子定然满意心安。
  皇帝一锤定音,并下旨将仲泰封了个四品闲官。从此,牟仲泰只好留在京师,在兵部任佥事之职(相当于参谋)每日随朝臣早晚三朝,三呼万岁。
  明朝初兴,太平之年,并无大事审理纠缠,除正常值勤外,平素与长官同僚一道海阔天空,谈论家国天下大事等。
  牟仲泰算是暂时安定。可家中父亲还不知情,仲泰思前想后,磨墨提笔写成家书,叫来管家李悦交代道:我已来到京师数月,今写有家书一封,请你务必送往施州我父亲处,不要耽误,早日送达,以免家父家母亲悬念。
  李悦倒是忠心耿耿,不日将书信送达。牟茂看罢书信,略有所思。想我牟茂投诚大明王朝以来,并无半点私心,应该死心塌地替国家分忧,尽力管好本辖区之政事与安定民心。然而,皇帝却仍不放心于我。想罢,然后在李悦耳边这般这般交代了一番……
  仲泰终于等来了父亲的口信。此时他心中豁然开朗,长安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在京师虽是为官,但在天子脚下寸步都得小心谨慎,稍有不慎,就会触犯王法。他曾听说,就在建国初期不久,庆功楼便出现火焚功臣一事,令人莫不心惊胆战。在皇威正盛的当下,无人敢议论此事。可终究纸包不住火,火烧功臣之殇还是传扬开来。从此,但凡有功之臣不是装病辞职回乡便是闭门谢客。朝臣之间不敢往来议论朝政国事。
  仲泰并无战功,哪能在朝中享有荣华富贵?在京师数月,虽为佥事,皇帝并未听取仲泰出谋献策。只是将他放在兵部尚书身边,帮着草拟一些无关紧要的奏章罢了。其实是让兵部职官们看管着这位年青的佥事而已。大小事务仲泰也不敢分心怠慢,只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刻苦工作。尽管再努力,要想成为朝中重臣是镜中花水中月。在此受束缚还不如回至山野中当一农夫自在。他想到此,提笔写了一纸奏折,交与皇上。
  奏折写道:臣来京已久,颇受皇上恩宠。臣在此享荣华却心有如焚,近闻家父身体有恙欠安,仲泰身为独子,家父并无他人照顾,臣在京实在寝食难安,忧心忡忡,在朝亦不能尽忠,对父母亦不能尽孝。因此臣思之再三,皆因忠孝不能两全,臣斗胆向皇上辞呈,回家照料父亲,待父身体安然无恙,然后再来京为我皇效力尽忠,臣方安心也。切望吾皇恩准为盼。
  仲泰写的奏折已递交数日,皇帝却并未批复。仲泰等罢,如石沉大海,可又不能追问,只好静下心再等待时机。
  月余后,仲泰正在不得法、焦躁不安之时,有那吴昊臣伯伯带来好消息,朝廷正在研究,川东之地人烟稀少,但又是种粮适宜之地,若能调集人马大量开发,有了大量钱粮做后盾,再有长江充沛水源航道,那里水运方便,开垦三五年后,便有大量物资通过运抵京城。朝廷将再也无忧军粮之事。
  仲泰得到这好消息,喜不自胜,连忙写成奏章呈递皇上。
  皇上接过奏章,见上面奏曰:臣已然受吾皇恩泽大庇,托皇上洪福,使皇天后土社稷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边塞稳固,外邦无不景仰我国泰兴旺。
  而今陛下御前人才济济,臣在朝中亦无文武之才,亦无治国之方与一技专长,唯偏爱农耕之事。听闻皇上议,欲选派人去川东垦荒屯田。臣思之在三,臣愿为我皇分忧,甘愿前去立此首功,立志去巴蜀蛮荒之地大力开垦种粮基地,为大明王朝囤积军粮,以备战备荒之须矣。乞望吾皇恩准为盼!
  仲泰愿意接受重任回乡屯垦,能否打动皇上之心,且看下回分解。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